萊蕪計劃修繕吳伯簫故居,建立紀念館

在萊蕪區鳳城街道吳花園社區西南角有一處院落,是著名散文作家、教育家吳伯簫的故居。

萊蕪計劃修繕吳伯簫故居,建立紀念館

吳伯簫原名熙成,1906年3月13日出生於萊蕪吳花園村一個半耕半讀富裕家庭。1919年考入省立曲阜師範學校。畢業後,在曲阜擔任孔子第77代孫孔德成的英文教師,後考入北京師範大學。1931年,在青島大學校長辦公室任事務員,結識聞一多、洪深、老舍、王統照、孟超等。1935年,任濟南鄉村師範教務處主任兼國文教員。1938年,經長途跋涉到達延安,進入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949年7月,在全國第一次文代會上被選為文協委員、秘書長。1951年,任東北教育學院副院長。1954年春,調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任副社長、副總編輯,兼任中國作家協會文學講習所所長,參加編輯《文學》課本,並負責《文藝學習》、《語文學習》諸刊物編輯出版工作。1982年8月10日,在北京逝世。

吳伯簫畢生致力於文學創作和教育事業。舌耕筆耘,成果豐碩,一生作品200多篇,主要收錄在《羽書》《煙塵集》《黑與紅》《潞安風物》《北極星》《出發集》《忘年》等文集中;香港文學研究社出版了《吳伯簫選集》。吳伯簫逝世後,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吳伯簫散文選》,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兩卷本《吳伯簫文集》。

吳伯簫曾居住過的這座宅院,最早系吳伯簫祖父吳漢祥於清同治二年(1863年)所建。南北長20米,東西寬16米,有房17間。1933年,吳伯簫三弟吳熙振進行了翻修。萊蕪戰役期間(1946年)部分房屋被毀,故於1947年時重新修繕。1982年,吳熙振將原大門改建成農村普通門庭。

1992年12月,為迎接全國吳伯簫散文作品研討會,這處院落進行了修繕。1997年被認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下半年,吳花園社區對周邊民房進行了拆除,下一步計劃進一步修繕,建立紀念館,弘揚伯簫文化,教育激勵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