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都只懂一點,不如專注做好一件事

“當斜槓青年之前,請專注地做好一件事”


什麼都只懂一點,不如專注做好一件事


01

在“斜槓青年”這個概念火起來後,很多年輕人都在想方設法地多學一些技能,多掌握一些本領,好成為那種看起來厲害又可靠的人才。

何為斜槓青年?簡單來說就是擁有多重身份、在不同領域都做得出色的人,比如一個青年作者,他很可能擁有攝影師、自媒體運營者、手繪達人等多個標籤,每一個標籤都是一種能力的證明,使人看起來光鮮奪目,厲害耀眼。

我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斜槓青年,他們不僅本職工作做得出色,就連副業也搞得很有起色,有些人甚至能夠成為某個領域裡的大咖,單靠經營副業就能養活自己。

大玲的本職工作是在一家企業擔任會計,她因為喜歡寫作,便運營了一些自媒體平臺,並持續在平臺上發表文章。起初,大玲沒有多少讀者,文章閱讀量少得可憐,但她沒有輕易放棄,而是堅持每天寫兩千字,天天在網絡上發表文章。

這樣努力又自律的她因為寫了一篇閱讀量超過10萬的爆文迅速火了起來,各大平臺紛紛轉載她的文章,粉絲數蹭蹭往上漲,一夜之間她就有了好幾萬粉絲,在那之後,大玲沒有見好就收,而是更加認真地寫文,持續不斷地輸出,如今她運營的平臺粉絲總量超過三十萬,她在自媒體賺到的廣告費早已超出正業的工資。


什麼都只懂一點,不如專注做好一件事


02

大玲並不滿足於單純地寫文,她在職場混跡多年,擁有著非常豐富的職場經驗,在讀者的強烈要求下,她開起了有關職場知識的線上課程,不僅賺到了錢,還收到了用戶的一致好評。

如今的大玲算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斜槓青年,擁有專業會計、自媒體寫作者和職場講師三重身份,不僅被更多人知道和認可,還因此多了本職工作之外的收入,可謂一舉多得。

和大玲一樣,陳麥也是個不折不扣的斜槓青年,她不僅是一家公司的白領,業餘時間還是一檔網絡電臺的主播,每晚都用溫暖的聲音治癒那些孤獨的聽眾。

陳麥之所以運營網絡電臺當主播,是因為在她最迷茫的那段時間裡,一檔檔溫暖治癒的電臺節目陪伴她度過漫長黑夜,讓她有勇氣直面生活,一步一步從困境中走了出來。

相比本職工作,她更熱衷於成為一名電臺主播,她渴望用自己的故事、情感和聲音去安慰那些受傷的聽眾,鼓勵那些迷茫的朋友,讓他們在聲音中得到治癒,燃起對生活的希望然後勇往直前,努力朝夢想前行,為此,哪怕她在白天工作得多苦多累,她每晚都會不辭辛勞地錄製電臺節目,然後上傳到網站上與聽眾們分享。

陳麥因為聲音動聽出色,已和電臺簽了約,成為了平臺認證主播,每晚都在用獨特的聲音和溫暖的故事安慰著一群聽眾朋友,不僅得到了一筆業餘收入,還收穫了一大批忠實的粉絲。

陳麥的電臺還在不斷髮展著,而她並不滿足於此,最近她打算辭去工作,專注於錄製電臺,未來還有運營多個自媒體平臺的打算,不管怎麼看,她的未來都寬闊平坦,耀眼奪目。


什麼都只懂一點,不如專注做好一件事


03

大家都很欣賞並羨慕這樣的斜槓青年,有時真恨不得自己也能掌握多項技能,在多個領域裡混得風生水起,成為別人眼中的專家、大咖。

朋友阿金一心想成為身上貼著多個標籤、厲害又強大的斜槓青年,為此他報了很多班,還購買了很多線上課程,跆拳道班、手繪班、日語速成課、從入門到精通PS、Python、快速運營自媒體……

阿金在一所銀行就職,本來工作任務都很繁重了,可他偏偏還要從百忙之中擠出空餘時間去學習這項技能,那塊知識,以至於週末日程都安排得滿滿當當的,連休息娛樂的時間都沒有了。

幾個月過去,我再見到阿金,和他聊起天來才發現,他並沒有真正掌握哪一門技能,也沒能成為一名斜槓青年,反而因課程太多造成休息不足,還嚴重影響了他日常的工作,可謂得不償失。

阿金滿臉不悅,嘆著氣和我說:“真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啊。我本來想著多掌握一門技能,就能多一條生存之路,可沒想到我花了金錢、時間和精力,現在跆拳道還是不精通,手繪水平也只是一般般,就連日語基礎都沒鞏固好,那些線上課程我看了好多,都是看完就忘,收穫很少……成為斜槓青年怎麼那麼困難啊?”

我笑著對他說:“其實你不必那麼羨慕那些斜槓青年,熱愛和興趣才是學習和求知的最大動力,你太過功利,又急於求成,自然不會真正掌握本領。依我看來,你不該執著於別人的光鮮,你要先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同時專注於你感興趣的方向或領域,堅持學習,認真練習,那樣才能真正做好一件事,真正掌握一項技能。”


什麼都只懂一點,不如專注做好一件事


04

不瞞大家,我也曾是一個追求成為“斜槓青年”的人,因為在我看來,有那麼多標籤加在自己身上,會顯得特別高大上。

於是,我千方百計地去學習一些看起來很厲害的技能,比如學習攝影修圖、視頻剪輯和軟件編程,還信誓旦旦地定下目標,要在一年後成為多個領域的專家,並憑此賺錢營生。

只是幻想和現實存在著一條巨大的鴻溝,需要時間和努力才能一步一步跨越。我自學攝影和修圖,可總沒有什麼長進,視頻剪輯需要耐心和練習,而我總是以太忙作為藉口拖著不學不練,至於軟件編程就更不用談了,我基礎不紮實,又實在沒有興趣,很快就放棄了。

再後來,我拋棄了那種要成為一定要努力成為斜槓青年的念頭,專注於自己喜歡的寫作,成功與幾家公司簽約,出版了幾本書籍,也算是小有收穫。

因為我除了寫作還有本職工作,又在運營自媒體平臺,所以朋友們都笑著稱呼我為“斜槓青年”。

這讓我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你不必追求掌握太多的技能,你要先做好本職工作,只抓到自己的興趣愛好所在,然後專注於某一個領域,然後認真努力地去學習,嘗試,探索,不斷地去練習,試錯,反思和改進,堅持下去,你必定會有所收穫。

生活中有太多人渴望成為斜槓青年了,但他們沒有意識到,真正的斜槓青年並不是什麼都會,而是那些只在自己喜歡、感興趣的領域擅長某件事的人,他們會是某個行業裡的能人、專家,卻不一定是萬事皆通的全能大神。

所以,你不要只顧著做一個標籤很多的斜槓青年,你要精,不要多,你要目標專一,不要盲目地浪費時間,你要努力去成為某一個領域的專家、大神,而不是做什麼都會但只是略懂皮毛的普通人。你只要在一個方向上特別出眾,就已經足夠優秀了。

千萬不要因為忙於追逐那些所謂的標籤,而忽略掉眼前的工作,那樣只會因小失大,得不償失。

記住,你應該在做好自己工作之餘,找好自己的方向,根據自己的喜好去學習一個領域的技能,認真且專注地做好一件事,並付出努力,堅持下去,等你真正掌握一門技能,成為那個領域的達人時,你自然就離斜槓青年不遠了。


什麼都只懂一點,不如專注做好一件事


夏與至,青年作者,自愈系,寫清醒、治癒、溫暖的文字,想和你說一句晚安,願陪你度過漫長歲月,微博@夏與至V,公眾號:夏與至(xiayuzhi1),已出版《哪怕身處溝壑,也要仰望星空》,《你愛自己的樣子很美》,新書《吃得了苦扛得住壓,世界才是你的》《你不努力,沒人替你成長》《每一個耀眼的將來,都需要努力的現在》熱賣中,期待相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