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的講,66萬奔馳漏油事件,是給奔馳打了廣告,還是給奔馳巨大損失,損失多大?

明鏡亦非臺感慨一下


奔馳漏油成名片,耍賴推脫成詐騙,

同情車主在西安,流氓就是不要臉!

國家規定他不管,口口聲聲制度辦,

假冒偽劣看不見,交錢就是蜀道難!

如此明騙太有膽,公平交易腦後邊,

企業良心被狗吃,人間餓狼也不冤!

要是過了質保期,出現問題也難免,

新車還沒出店面,發動機就故障現!

店大欺客一篇篇,國家法令看不見,

有關部門調解辦,惡人橫行好人難!

不知國外是啥樣,聽說出事被罰慘,

所以誠實是名片,國內為啥變了臉?

奔馳本是質量堅,如雷貫耳是峰巔,

此事戳破全都見,紙老虎也一般般!

知道賣車非常難,賣出一輛業績顯,

關係生存不簡單,所以換車難上天!

車主無奈潑婦變,大吵大鬧網上傳,

這個手段是極限,想想社會真可憐!

人在世上有風險,遇到奔馳倒黴侃,

何時春風吹藍天,堂堂正正在人間!


實話實說山東人


我超級贊成這個觀點,沒什麼損失,也不算廣告。就算現在發生了這個事,國人也只是調侃,全國各大奔馳4s店生意照做,車子照賣,根本就不會影響銷量。尤其是奔馳e級,記得前一段時間有一個提問說奔馳e級帶來的社會地位,我當時評論了一下我說一輛e的社會地位,結果被噴的體無完膚。可想而知奔馳在國民心中的地位,那是神聖的不可褻瀆的,可我一直覺得奔馳是40歲以上男士開的車,我個人觀點,不代表他人。所以我一直不怎麼感冒。跑題了。一兩個月吧,這個事就淡忘了,就過去了,翻不起風浪來。但是奔馳這次的做法有點蠢,本來對他不會有什麼損失的事搞的人盡皆知。


聚力社交電商


在咱們中國做生意,你需要有人緣。這次奔馳漏油事件如果公關處理不好,中國消費者拋棄奔馳也並非不可能。想想原來的三星手機,在我國的市場佔有率一度達到20%,如今卻連1%都不到了,為什麼?就是當年有款電池會爆炸的手機,型號是什麼我不記得了,全球它都召回,都給予相應的賠償,卻偏偏中國除外。結果被中國輿論譴責,被中國政府相關部門約談後,三星才同意召回中國市場的該款手機並給予中國消費者相應的賠償。就是這事寒了中國消費者的心。自此之後,三星手機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跌跌不休。為挽回市場份額,三星也搞了不少優惠活動,甚至連三星董事長、CEO都親自向中國消費者鞠躬致歉了,但無可奈何花落去,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的佔有率終於掉到了如今連1%都不到了。

同樣遭遇的還有蘋果。當年他非常傲慢,威脅說如果不給它30%的提成就不允許安裝中國軟件公司開發的各種APP,如QQ、微信、支付寶等等。結果它在中國市場的佔有率從原來的16%掉到了如今的7%左右。我手機城裡乾脆連蘋果的專櫃都撤銷了,就只賣華為、榮耀、OPPO和VIWO。

本來,奔馳漏油這事是很簡單的事。還沒出4S店發動機就漏油了,無論怎麼說你4S都有責任的。這時候你馬上對車主說:“對不起,XX女士。這車發動機漏油是我們的責任。你看這樣好不好?這車你退回給我們,我們送回廠裡檢修。你在這再挑過一輛同款車型的,好不好?”這不就啥事都沒有了嗎?可他倒好,一推三六九,相互推諉扯皮,鬧了半個月,弄得一個斯斯文文的女研究生拉下臉來“撒潑”,鬧得沸沸揚揚整個中國都知道了,面對輿論鋪天蓋地的指責,他才開始重視。你說這是給奔馳臉上爭光啊還是給它臉上抹黑呢?如今是信息爆炸時代,任何信息一成熱點,不到24小時就會傳遍全球,引發輿論大討論。就像那個“視覺中國”那樣,他會想到一張黑洞照片會給他帶來如此大的麻煩嗎?如今不止是輿論鋪天蓋地的討論,政府相關部門也介入調查了。如果奔馳方面公關做得不好,讓輿論繼續往不利的方向發酵,到時候真寒了中國消費者的心的話,那奔馳在中國恐怕真的要涼涼了。

當然,我也想借此批評一下當地政府的相關部門。從事件的發生到現在,都15天了,車主也向相關部門投訴,為何不及時處理,逼得她“出此下策”,等引起輿論巨大的壓力後你們才重視起來呢?假設說她的“撒潑”沒有引起輿論的注意,形不成壓力,是不是就沒人管她了呢?有句話叫“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當地政府的有關部門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對得起人民的期望和信任?自己是否還記得毛主席“為人民服務”的教導?當地政府相關部門是不是應該查一查他們之中有沒有懶政、不作為之人?如果大家都需要通過“撒潑”來引來媒體的注意,利用媒體和網絡強大的輿論來維護自己的合法的權益,那我們還需要你們幹什麼呢?


血染戰旗紅


你的提問有2個問題,我就逐一簡答。第一,奔馳需要做這種廣告?這次奔馳漏油事件,肯定是給奔馳造成了巨大損失。第二,損失有多大?短時間內肯定對其銷量產生負面影響,損失些銷量對於奔馳這種體量的汽車大廠其實並不是太在意的,最重要的還是品牌傷害,品牌對於企業可是無價的資產。下面,我就簡單說說奔馳漏油這些事,供你參考。

首先,奔馳需要這種廣告?

奔馳是百年車企,第一輛汽車就是奔馳製造的,奔馳的歷史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汽車的發展史。奔馳雖然擁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強大的市場召喚力,但廣告還是需要做的,重大活動贊助還是要參與的。畢竟,酒香也怕巷子深。

奔馳是需要廣告,但需要的是正面形象的廣告。但66萬奔馳漏油事件是典型的負面事件,而且奔馳這次也是咎由自取,竟然不在第一時間發表聲明,哪怕就是說正在調查也行,穩定下輿情。最終,任由事件不斷髮酵,媒體不斷深入挖掘,網友一致唾罵。等奔馳發現形勢不對,反應過來發表聲明的時候已經好幾天了。要知道,在現在的新媒體時代,處置突發事件是有“黃金4小時”法則的,錯過了引導輿論的黃金時間,說白了就是大勢已去,後面任由奔馳如何做,群眾都已經對其失去信任。

這次事件,對於奔馳來說,奔馳的公關部經理難辭其咎。

其次,奔馳的損失有多大?

現在網上鋪天蓋地各種買奔馳漏油的梗,對奔馳的影響還是巨大的。

短期內,奔馳銷量肯定受到影響,具體的數據就要等4月份的數據出來了。但這些銷量對於奔馳來說,也只是少賺些錢而已,不至於傷筋動骨。

真正損失的是其品牌價值。在2018年的汽車品牌價值排行中,奔馳排名第一,品牌價值估值約439.3億美元,合算人民幣是2000多億。品牌價值是看不見的,但實際卻是非常重要的。即使奔馳工廠被燒,一切化為灰燼,但奔馳依然不會從市場中消失,因為只要在消費者的心中有奔馳,它就可以東山再起。

品牌價值,是長期積累的過程,奔馳也是花了非常多的人力、物力、精力在各方面提升自己,不斷去積累顧客的好感和信任,才有如今的品牌影響力。品牌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獲取更多的利益,也就是品牌溢價。簡單來說,光奔馳的那個標就值大幾萬元。

以前做的再好也抵不了一次犯錯。如今,一個漏油事件,奔馳過去積累的高品質、優服務的印象轟然倒塌,不僅影響銷量,更是給自身品牌潑髒水。

最後,奔馳事件折射的是消費者依然弱勢

4S店裡“顧客就是上帝”的標語掛的滿牆都是,但真正有幾個做到的。現實是竭盡所能的把上帝往死裡坑,各種陷阱,各種霸王條款,稍不注意就會上當受騙。

此次事件中,4s店步步緊逼,車主因為好說話步步後退,最終忍無可忍。奔馳車主說的“我是一個研究生畢業,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但是今天這個事對我這二十幾年教育來說是奇恥大辱,我就是因為太講道理所以變成現在這個樣子。”這難道不是我們自身在現實中的遭遇嗎?也是這句話引起了廣大消費者的共鳴,才能有如此規模的輿論聲討。

最後,希望人與人之間多一點真誠,少一點套路。


大家還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記得關注、點贊“大眼曉車”。

本文系“大眼曉車”撰稿,站外請勿轉載,站內歡迎轉發。


大眼曉車


奔馳寶馬車車子質量好不好,買車前去二手車市場多逛逛看看就知道了,奔馳寶馬在二手汽車市場上很久賣不掉的很多的,上個月我去看奔馳寶馬,準備再買一臺車,結果遇到一個熟悉的朋友,悄悄的告訴我,如果裝逼用,就選奔馳寶馬,如果講究質量和實用,省心,不要選奔馳寶馬,這些車子真心質量不怎麼樣,寶馬車冷車啟動像開拖拉機一樣,銷售說寶馬汽車的特色就是這樣的,不突突突突的不是真正的寶馬車,奔馳車現在小毛病多,後續保養更貴,一般人養不起的,最後我還是選擇了經濟實用的本田奧德賽,空間也大,我本來就有2 臺奧德賽了。做人還是踏踏實實的,不要為了一個破面子丟了裡子。


展鴻塑膠五金


我認為奔馳沒有受到任何損失。

第一,錢還沒退

第二,國人都是屬魚的,撂爪就忘

第三,會有人幼稚的認為這個事會在國外傳播麼

第四,背鍋俠時刻準備著

第五,奔馳花點錢僱個明星製造出新的熱點,這個事就泯滅在眾人的腦海裡了。

第六,事不可為,這個4s店就關門大吉以謝天下

第七,原址原班人馬原班資本重新起個名字,開業大吉,照樣牛逼

第八,其他奔馳4s店也要活著啊,也要掙錢養家餬口啊,他們自然會開動腦筋和主觀能動性,主動為奔馳撇清

我就問問今天還有幾個人關注視覺中國,同理可證

再說一句,要不是這事都發生半個月了,我都以為這位女士是視覺中國派來的呢

咱們可以預測一下未來,明後天熱點轉換,比如出現個什麼明星劈腿/結婚/家暴/吸毒等等等等,然後~~就沒然後了,再過個若干天蹦出來個沒人關注的後續。

衷心希望我預測有誤

再補充一點,事情不管怎樣發展,該買的照樣買,買不起的照樣不是奔馳的目標客戶群體

4.13晚十一點多,我已經看到背鍋俠出現,大局已定,假裝預測一下,淡化奔馳,4s店所屬公司背鍋,最多加上個法人代表辭去董事職務

最後補充一點,資本的力量咱們都一無所知


chinadk0748


我們家目前用的是奔馳中端車型,上個星期再考慮要不要升級,在這個節骨眼上出了這個事情,確實讓我們的心咯噔了一下!說真的,多多少少有點擔憂,我也認真了分析了一下整個事件的問題核心,我也來發表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1:時間對品牌的影響肯定是負面的,畢竟這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兒!當然這兩天奔馳上了熱搜,這家4S店遭到了所謂的人肉搜索,欺瞞消費者的單位不會有好果子吃。

2:奔馳不需要這樣的廣告,對於企業來說需要的是正能量的宣傳而不是這樣的糟心事兒。

3:損失肯定會有的!!!看到新聞的時候確實有點擔憂和質疑,質疑更多的是4S店售賣的是一手車還是二手車!現在二手車那麼多,會不會是4S店以次充好呢?




陌上花開繪本館


66萬奔馳提車還沒開出4S店,發動機出現漏油,因4S店協商處理未果,女買主在4S店坐奔馳車發動機蓋上與4S店理論。

自媒體強大的傳播速度,又一次震撼了眾人,此事圖文、視頻在網絡的瘋狂傳播,並且奔馳兩天的沉默,使這個知名品牌車企的形象,在人們心目中的印象一落千丈,無疑對奔馳品牌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梅賽德斯奔馳如果在此事上做不好公關,今後必將影響奔馳車的銷量。


漢海臥龍


品牌的信任大受打擊,過去人們覺得奔馳就是一種品質,服務各方面都是標杆,現在都明白是什麼貨色了,這4s其實就是這種事見多了,拖一拖耗一耗,大不了打官司,反正有三包的空子可以鑽,卻沒想到發酵成網絡新聞,火了,奔馳的公關也是二貨,拖了好幾天才說發生不開心的事,不開心的多了去了,就獲悉這一件麼,品控做不好就別提高端,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以前我剛提車碰到後窗玻璃升降失靈,維修說裡面的什麼膠沒粘好再給粘粘,我心裡就覺得膈應,新車這樣誰心裡舒服,問題是找經理,說不在,躲在經理室,後來直接去經理室把人叫出來,然後就說得問廠家,正準備理論,他們售後一個小夥子把他們經理拉到一邊說了兩句,然後過來說,如果換車,需要流程也耽誤您時間,這樣,您的車門咱不粘,直接從新車上拆個新門給您換上,這樣不用換車,速度還快,這純粹小概率事件,您看能接受麼,我覺得這樣心裡還舒服點,就同意了,至於我那個升降有問題的車門,估計他們回頭裝一下又給新車裝上了。所以處理這些事還是看他們態度,把事情搞成這樣,純粹是自己作的


蘑菇啊啊


其實是反應了我國某些方面經濟秩序的混亂,監管部門被公關嚴重,執行法規力度不夠,監管部門感覺好像沒有存在感,質量標準執行彈性空間大,市場上有國標和非國標要是監管力度足夠能有這種現象嗎?另外質檢報告可以送檢,送檢送國標的發貨發非國標的,抽檢程序不嚴格經常有漏網之魚,另外前些年檢測機構和商家權錢交易在行業內部是公開的秘密,還有就是圖便宜的不太重視品質的中國消費者大有人在,因此上述原因國外的大品牌不怕中國消費者就不言而喻了,因為大部分出了事都可以公關,檢測可以放水,另外監管機構反應慢拖沓,另外監管機構的權限不高不獨立經常被關說,而且有關地方的監管部門根本不專業屁也不懂,而且消費者舉證困難,監管機構應照顧弱勢的消費者可以代理一部分調查取證義務,其實這個事件並沒有給奔馳做啥廣告,因為這種事情幾乎隔三差五就有沒啥新鮮的,反而反應了我國因監管和執法方面的不足和失職,造成了我國經濟生活局部的混亂原因之一,為啥現在我強調技術監管的重要性,因為技術和質量監管和執法力度是促進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的重要手段之一,再他媽吊兒郎當的我們各行業的發展就會嚴重製約,希望政府部門嚴重關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