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第二批目錄猜想:42藥品或入選!

“4+7”第二批目錄猜想:42藥品或入選!

導 讀:

國家發改委發佈新《產業結構調整目錄》,13種醫藥產業項目被列為淘汰類;第二批“4+7”帶量採購品種預計將在今年夏天公佈,新目錄引發猜想;受美國疫情影響,超級真菌概念股非理性上漲…本週醫藥圈發生了哪些大事?

第二批“4+7”品種大猜想

據智通財經報道,中國生物製藥董事局主席謝炳近日在2018年業績發佈會上表示,第二批“4+7”帶量採購品種預計將在今年夏天公佈,並在今年年底執行。米內網根據首批品種的特性,分析篩選出第二批目錄42個入圍可能性較高的藥品。(米內網)

“4+7”第二批目录猜想:42药品或入选!
“4+7”第二批目录猜想:42药品或入选!“4+7”第二批目录猜想:42药品或入选!

(注:*為首批帶量採購流標品種,數據統計截至4月10日)

點評

第一批“4+7”帶量採購有31個品種入圍,最終25個品種中選,分析31個入圍品種可發現,原研藥、已過一致性評價藥品及參比製劑才有資格參與競選,也就是藥品在質量上必須有保證;入圍的藥品均在臨床上使用比較廣泛、用藥金額比較大;入圍的品種集中在心血管系統及神經系統兩大領域,其他領域涉及品種數較少,預計下一批會更多地在抗腫瘤、糖尿病、抗生素中新增品種;已在海外獲批上市的產品入圍的幾率也很大,如華海藥業、石藥集團有些產品獨家過評、且用藥金額不算特別大的也入圍了。

13種醫藥產業項目將被淘汰!

4月8日,國家發改委正式就《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目錄由鼓勵類、限制類、淘汰類三個類別組成,其中醫藥行業的鼓勵類包括重大疾病防治疫苗、抗體藥物、基因治療藥物、細胞治療藥物,新型藥用包裝材料與技術的開發和生產,新型醫用診斷設備和試劑,數字化醫學影像設備,人工智能輔助醫療設備,高端製藥設備開發與生產等;而手工膠囊填充工藝,不符合GMP要求的安瓿拉絲灌封機,環境、職業健康和安全不能達到國家標準的原料藥生產裝置等13項被列為淘汰類。(國家發改委)

點評

產業結構調整目錄一直被視為行業發展的風向標,從徵求意見稿看,基因治療藥物、細胞治療藥物等創新藥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值得注意的是,中藥飲片炮製技術傳承與創新、中藥經典名方的開發與生產等中藥產業依然被列為是鼓勵類。

吉利德首登製藥企業年度創新指數榜首

近日,IDEA製藥發佈了第9次製藥企業年度創新指數(PII)顯示,吉利德首次登上行業創新的榜首。其後是艾伯維、禮來、輝瑞、默沙東、賽諾菲、諾和諾德、羅氏、諾華和葛蘭素史克,佔據行業創新藥企前十名。該排名反映了藥企將產品從臨床1期、2期試驗階段推向市場併成功實現商業化的能力。(新浪醫藥)

點評

自2016年以來,吉利德以每年一位的速度連續上升至榜首,其在抗病毒領域表現尤其出色。2018年,吉利德公司 60%的收入來自新藥,是其他公司的兩倍多,是排名前30名中平均水平的6倍。2018年排名提升最大的是禮來,上升了10位,賽諾菲其次,獲得了9個席位的上升,而輝瑞在2018年是獲批藥物數量最多的藥企。

輝瑞、禮來、恆瑞等下調藥價

4月9日,山東省藥品集中採購網發佈通知稱,根據有關規定和企業申請,對輝瑞的注射用鹽酸表柔比星、禮來的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以及恆瑞醫藥的來曲唑片等12個藥品價格下調並執行。(山東省藥品集中採購網)

點評

此次降價的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是4+7帶量採購品種。根據國家醫保局發佈的4+7帶量採購試點配套政策規定,原則上同一通用名將以中選價為醫保支付標準,超出部分由患者自付,以針對價格較高的藥品,特別是原研藥,形成合力,倒逼其價格降低。事實上,進口原研藥大降價已拉開序幕,諾華的甲磺酸伊馬替尼片也已在多地下調價格。

地方醫保局拉開藥價監測大網

4月9日,遼寧省醫保局下發《關於做好醫藥價格和藥品供應保障信息監測工作的通知》,要求從藥品生產企業、配送企業、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和社會輿情五個維度開展醫藥價格和藥品供應保障信息監測。同時,各級醫保部門要加強日常監測、監管,對於違反醫療服務價格以及發生藥品和醫用耗材網下采購、索要返點、“二次議價”、藥房託管、不及時回款等違反規定或合同約定行為的醫療機構,要採取綜合措施及時糾正,嚴重的記入企事業單位信用記錄。(遼寧省醫療保障局)

點評

在業界看來,開展價格監控,正是醫保管理向“智慧醫保”邁進的有力一步。行業專家認為,“建立價格監控體系是一定要做的,放在國家層面監控藥品使用,就會看到每個省每個地區藥品的使用情況,既允許合理的地區差價,又要對價格進行監管。當同一個藥品在不同地區價格差異明顯時,就要進行調查。”

縣級藥品市場將迎來鉅變

4月10日,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發佈《廣東省衛生健康委 廣東省中醫藥局關於印發廣東省全面提升縣級醫院綜合能力實施方案(2019~2020年)的通知》,要求到2019年底,實現“上下聯、信息通”,加強縣域醫共體建設,提升縣域整合型服務體系的綜合服務效能,確保形成以健康為中心的縣域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點評

眾所周知,縣域醫共體全國範圍內正在全面落地,與傳統“醫聯體”不同,以縣醫院為區域龍頭的“醫共體”,重點強調“六統一”:統一人事管理、統一財務管理、統一資產管理、統一業務管理、統一藥品耗材目錄、統一藥品耗材配送。正因如此,各地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無疑意味著縣級藥品市場將迎來深層鉅變。

超級真菌概念股非理性上漲

近日,網上流傳“超級真菌被美國列為‘緊急威脅’”的文章,北京協和醫院檢驗科主任徐英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被美國稱為“超級真菌”的耳念珠菌在國內發生仍屬個案,沒有集中爆發的案例。而且,耳念珠菌在我國耐藥情況並不嚴重。不過,4月11日,魯抗醫藥、海王生物、聯環藥業、四環生物、海翔藥業等仍漲幅顯著。事實上,這些公司的產品多為細菌類抗生素,與真菌感染並無關係,既無法應對真菌感染,也幾乎無法應對“超級細菌”。(醫藥經濟報、財新健康)

點評

抗生素耐藥已成為當今世界面臨的最緊迫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特別是革蘭陰性菌的耐藥性問題越來越突出。因此,一方面人們需要對抗生素的使用進行控制,合理用藥。另一方面,發展基於新結構和新作用機制的抗生素迫在眉睫。

魏子檸說醫改——聽得見的魏子檸,看得見的醫改

醫改界

百位醫改專家學者思想碰撞的殿堂,

6000多家藥企開啟新徵程的出發地,

幾十萬醫改設計者共商大計的會客廳,

100多萬鄉村醫生不離不棄的暗戀地,

1100萬醫療衛生工作者的精神家園,

13.9億國人共同關注期待的健康聖地。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