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散文|雨巷深深,尋不見祖父當年開的洗澡堂

生活散記|雨巷深深「永慶酒樓特約」

▓ 張強

張強散文|雨巷深深,尋不見祖父當年開的洗澡堂

楊家巷

淅淅瀝瀝的春雨,敲打著楊家巷南巷口的百年枇杷樹的葉子,發出沙沙沙的聲響。

我們姊妹4人冒雨走進楊家巷時,楊家巷就是以這樣的景色迎接我們歸來的。

見過自家兄弟,乘著兄弟與他的姐姐們敘舊的時候,我撐著一把細花洋傘,把N型的小巷走了個來回。

沒有見到一個兒時夥伴,沒有一個熟悉的身影,事實就沒有見到一個人。

我在楊家巷7號門口駐足時,當年“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對聯,已被商業銀行發的對聯覆蓋了,我讀了一遍,大致是年年平安意思。

時代在變,對聯又怎麼有不變的道理呢?

從南到北,一條巷子走下來,沒有見一個人,我是怎麼也不甘心的。

巷子北邊的“京江會館”門開著。這裡曾經是鎮江人居住的地方,也是我兒時夥伴居住的地方。不過,歲月變遷,這兒已經換了若干次主人。我進門時,遇見一個大媽,自報家門後與她攀談起來。儘管我不認識她,也不認識她身邊屋子裡的人,但這位大媽卻對我的家族歷史瞭如指掌。她問及我與堂兄弟家來往的情況,她知道我們家今天在“做事”,所謂做事就是指我們兄弟們姐妹在悼念去世十年父親的一個婉轉說法。

這次回到小巷,還得到一個信息。我的祖輩是從蘇州閶門遷來小鎮的,據說可能是從大都市過來的,不習慣小鎮的洗澡習慣。當年祖父嫌小鎮洗浴水平差,而且說了一些如何改進的建議,別人嗆他:嫌棄就別來,嫌棄你就按自己說的開浴室。眾目暌暌之下,遭人無情反擊,祖父似乎沒有退路,結果祖父就真的開了一個大大的浴室方便小鎮的人們洗浴。

是真有其事,還是憑空杜撰?似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祖上的浴室一直開到倒閉為止。話也說回來,倒閉的帳還得記在日本鬼子的“三光政策”上,試想有多少民間財富能抵擋住窮兇極惡的鬼子殺人放火?!

從巷北的“京江會館”回到我兒時居住的地方,因為氣溫驟降,因為路面積水的緣故,我身上冷,腳下溼,兄弟把自己的羊毛衫拿出讓我儘快穿上,拿出一雙嶄新的襪子讓我儘快穿上,換好穿罷,一股暖流就驅趕走了渾身的寒冷與不適。

什麼叫兄弟?此時我想起《詩經》裡的句子:

豈曰無衣,

吾與子同袍。

此時,兄弟還說種植的枇杷樹去年還沒開花沒結果,在老父親去世十年的檔兒,今年就開花結果了!

風盡情颳著,雨時斷時續地下著。雨中的小巷,風雨的小巷似乎一切如昨。我們姊妹5人在枇杷樹下合了影,看著兒時玩耍的庭院,看著即將有收成枇杷樹,我又想起歸有光的文章,想起老父親生前對我們姊妹5人的關懷,想起他說過的話,眼淚就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

啊,這深深的雨巷!

張強散文|雨巷深深,尋不見祖父當年開的洗澡堂

柴米油鹽,吃喝拉撒,盡在生活散記。讀生活散記,聚永慶酒樓。迎新春,憑老年卡或有效證件,菜餚一律八折優惠。唐山路277號,世茂外灘新城西門,餐飲棋牌,大小包間,特色菜餚。有預約找劉老闆,邀三六四五邀吃就要吃吃,破解電話號碼“密碼”也是一大樂趣啊,哈哈!
張強散文|雨巷深深,尋不見祖父當年開的洗澡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