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愈富、窮人愈窮:“千禧一代”被擠出中產階級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最新報告顯示,發達國家的中產階級正在消失。

富人愈富、穷人愈穷:“千禧一代”被挤出中产阶级

自從“嬰兒潮一代”(Baby boomer generation,生於1943-1964年間的一代)之後,每一代的中產階級都處於縮減狀態。

其中最悲催的無疑是“千禧一代”(Millennials,生於1983-2002年間的一代),他們要成為中產階級比之父母一輩難不少。

據OECD報告,在“嬰兒潮一代”,20幾歲的年輕人中有70%算得上是中產階級;但到了“千禧一代”,僅有60%同年齡段的人認為自己屬於中產階級。

整體而言,全球範圍內高產階級保持穩定、中產階級逐漸縮減、低產階級不斷擴大成為主流趨勢——富人愈富、窮人愈窮。

富人愈富、穷人愈穷:“千禧一代”被挤出中产阶级

發達國家的中產階級為何縮減?

首先,讓我們來搞清楚什麼是“中產階級”。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分析了36個成員國及中國、俄羅斯、巴西、南非四國的經濟,最終給出的定義是:中產階級指的是那些年收入在該國年收入中位數75%至200%之間的人群。

以美國為例,年收入在23416美元(約合人民幣15.7萬元)至62442美元(約合人民幣41.9萬元)之間的人即可算作中產階級。

富人愈富、穷人愈穷:“千禧一代”被挤出中产阶级

據美媒Quartz,從“嬰兒潮一代”到“X一代”(指的是出生於20世紀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期的一代),再到“千禧一代”,中產階級的比例呈現降低的趨勢。

除此之外,中產階級的“經濟影響力”也下降明顯。根據OECD報告統計,過去十年間,中產階級收入每年僅上漲0.3%;而在經濟危機前,中產收入每年上漲1.6%。

富人愈富、穷人愈穷:“千禧一代”被挤出中产阶级

住房費用是導致中產階級壓力大的主要原因。當前,住房費用佔據中產階級家庭開支的1/3,而上世紀90年代,這項費用僅佔1/4。

收入漲得慢,遠遠趕不上房價、教育及其他花銷上漲的速度,自然中產階級越來越少。

不過,各國情況也不盡相同。

在美國,中產階級雖然也在縮減,一部分是成為低產階級,但更大一部分是進入了高產階級;在英國,低產階級、中產階級都在縮減,但高產階級在擴大;然而在西班牙,中產階級的縮減主要是因為人們都“跌落”至低產階級。

富人愈富、穷人愈穷:“千禧一代”被挤出中产阶级

美媒CNBC稱,這其實直接反映了這些發達國家收入不平等的問題。過去30年間,許多發達國家的基本工資幾乎沒有上漲,而消費水平卻不斷上漲。與此同時,原本的富人們變得更富,低產與中產自然相應縮減。

據OECD報告,目前研究顯示,頂層10%的人擁有近50%的財富,而底層40%的人僅擁有3%的財富。

“千禧一代”的難題

雖然中產階級依然佔據OECD國家人口的一半以上,但中產在消失是不爭的事實。

其中,發達國家的“千禧一代”已被“擠出中產階級”。

富人愈富、穷人愈穷:“千禧一代”被挤出中产阶级

據英國《衛報》,作為“千禧一代”,目前介於剛成年至30歲中期,正是奮力拼搏的時候,但他們比之父母一輩成為中產階級的可能性小許多。

例如,“千禧一代”的買房比例比之同期的父母一代要下降許多。在美國,現如今的房價比40年前上漲了39%。因此,“千禧一代”租房時間越來越久,買房時間越來越晚。

另據《商業內幕》,“千禧一代”的消費觀念也與以往幾代不大相同,他們追求高消費、堅信應“對自己好一點”,因此他們也面臨著更多的貸款。

此外,雖然“千禧一代”的工資水平比1970年代上漲了67%,但各類花銷上漲的速度要快得多。高房價、高消費以及大蕭條的影響,“千禧一代”越來越難積累財富。

富人愈富、穷人愈穷:“千禧一代”被挤出中产阶级

OECD報告寫道,“成為中產階級一直以來是人們的追求。對許多代人而言,成為中產意味著住著舒服的家、過著體面的生活”,“然而,目前來看這一追求也不如以往穩定了”。

有分析稱,中產階級縮減絕非好事。OECD建議,各國政府應審視本國的稅收體系,同時改革住房、教育等領域。

OECD秘書長安赫爾·古里亞稱,“政府應該聆聽人民的關切,保護並提高中產階級的生活水平。這對於促進經濟持續發展、保障社會穩定至關重要”。

新京報記者 謝蓮 編輯 於音 校對 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