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評委聚焦影片評審和中國市場

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即將在今晚(13日)開幕。目前,本屆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天壇獎”的評委們已全部抵京,這些中外評委是如何看待這屆電影節的,他們又有著怎樣的期待?

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國際評委會共7名成員,包括美國導演羅伯·明可夫,中國導演曹保平,中國香港演員劉嘉玲,伊朗導演馬基德·馬基迪,英國導演西蒙·韋斯特等。評委會主席由羅伯·明可夫擔任。明可夫執導過動畫電影《獅子王》,以及中美合拍片《功夫之王》,並曾多次參與往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相關活動。

“天壇獎”評委會主席、美國導演羅伯·明可夫:北京對我來說真的是中國電影業的中心,北影節為北京帶來了知名度、活力以及友善的氛圍。世界各國和中國各地的影人齊聚在此,表達對電影的看法和熱愛,我覺得非常棒。

中國香港演員劉嘉玲是這次“天壇獎”評委會里的唯一女性評委,同樣很期待在北京國際電影節品評各國入圍影片。

“天壇獎”評委、中國香港演員劉嘉玲:很大氣,北京電影節,我覺得我最開心的是可以看很多很好看的電影,看完之後可以跟全世界這些很專業的導演、評審一起去探討看完電影之後的一些感想,這個是我非常期待的。

中國導演、編劇曹保平曾憑藉電影《烈日灼心》獲得第33屆大眾電影百花最佳影片獎、最佳編劇獎。曹保平表示,不同國家和地區、不同文化背景的電影匯聚在北京國際電影節上,就如同打開了一扇瞭解世界的窗口。

“天壇獎”評委、中國導演、編劇曹保平:我這次還是蠻期待的,我主要是想看到北京電影節的選片,它在世界範圍內能夠選到一個什麼樣界面和什麼樣水平的片子,這個決定電影節的質量,而電影節的質量反過來決定你能選到什麼樣子的片子,多數評委都是不同國家、不同環境下的,可以吸納或者說看到非常多,不同的觀點和態度,我覺得這種碰撞本身就是很有意義的事。

伊朗導演馬基德·馬基迪憑藉《小鞋子》等兒童題材作品聞名電影界,這次來北京國際電影節除了當評委,還會重點跟中國影人商討合作計劃。

“天壇獎”評委、伊朗導演馬基德·馬基迪:我希望能在中國或者在中國和伊朗兩國,製作一到兩部兒童大製作電影,我希望通過這樣的合作能夠推動伊朗和中國的文化交往達到更高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