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這幾天,有一部驚豔炸裂的新片與我們見面。

雖然才四月,但這部作品幾乎可以提前鎖定今年的年度口碑最佳——《我們的星球》。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看海報便知,這是一部自然紀錄片。

影片一經上線,就立刻收穫了豆瓣9.8、IMDb9.7的超高評分——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但只要看一眼製作團隊,就會明白它能拿下這樣的高分,絕非偶然。

《我們的星球》由BBC聯手網飛推出,金牌攝製組Silverback Film打造,並請來93歲高齡的戴維·阿滕伯格再度出山,擔任配音。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說到BBC和阿滕伯格這對“黃金組合”,愛看紀錄片的小夥伴肯定不陌生。

從《地球脈動》到《藍色星球》,再到我們之前聊過的《王朝》都出自他們之手,並且無一例外,都斬獲了近乎滿分的好評。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而這部《我們的星球》,將和《地球脈動》第二季、《藍色星球》第二季共同組成BBC自然紀錄片的藍光4K修復三部曲。

影片一共8集,每集帶我們進入地球上的一片生物棲息地——

有寂靜廣闊的極地,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有神秘莫測的深海,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有生機勃勃的草原,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也有色彩斑斕的雨林……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我們會看到,每一個生態系統,都有著自己的運轉規則;每一片領域,都並非獨立存在,即使相隔甚遠,它們的命運也緊密相連。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在首集中,旁白曾這樣娓娓道來——

每一年,大風將20億噸灰塵吹向天空,四分之一的灰塵落在海面上,為微生物提供營養,而這些微生物就是海洋生命的基礎。

每一年,從海面蒸發的水到空中結成巨大的雲,這些雲朵以雨的形式釋放淡水、滋養陸地,最終回到海洋。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這不禁讓我想到,莊子有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

在莊子的眼中,天地之美和萬物運轉的法則,難以用語言來描述;但在影片的鏡頭之下,我們卻能夠輕易得以理解。

這種“大美”,首先是直觀的——片中的每幀畫面都令人歎為觀止,不僅取景震撼,而且攝影極為考究,堪稱一部“滿分構圖教科書”: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但同時,它也是神秘的——因為我們對地球表面的瞭解,其實還不如對月球來得多。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我們到現在也不知道南美的雨林裡到底有多少種生物,只知道數以百萬計,而且每週都會有新物種被發現;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在海洋裡,1000米以下的水域就沒有了光線,但漆黑不見底的深海中,未知動物的數量可能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多十倍。

因此,不管你看過多少自然紀錄片,都能在這部《我們的星球》中找到新鮮感。它沒有講述那些大同小異的故事,也沒有重複使用經典素材。

為了完成這個宏大的項目,影片耗時4年製作,在遍佈全球各大洲的50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拍攝,600多名工作人員共計花費超過3500個拍攝日,全面關注了地球生物環境多樣性的廣度。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因此在片中,你會看到許多聞所未聞的神奇生物。

比如骨骼清奇的皇帶魚。

它身長10米,垂掛於深海中,看上去就像一條會發光的海帶。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多年來,偶有一兩條皇帶魚在死後被衝上海岸,我們才得知它的存在。

但在本片之前,幾乎沒人見過它活著的樣子。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比如同樣生活在深海的安康魚。

它有著非凡的傳感器陣列,能夠感受身邊獵物最輕微的震動,捕獵於無形。

還比如南極信天翁,它體型碩大,但身體構造“極不科學”。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它的翅長達3米,能像飛機一樣在空中滑翔,但由於身體裡沒有反向推進器,所以著陸時經常只能選擇摔到地上……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當然,不論是絕美的景觀還是獵奇的生物,在優秀的自然紀錄片中都不算少見。

而要說《我們的星球》有什麼鮮明特色的話,那就是它在呈現環境變化、生態崩潰以及呼籲人們拯救地球這件事上,顯示出前所未有的迫切。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它並不說教,而是擺出赤裸裸的數據和影像。

其中讓人印象最深的,莫過於極地動物所面臨的絕境。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在北極,海象每年夏天會爬上海冰棲息。

但由於全球變暖,它們喪失了賴以生存的家園。

於是,它們來到離捕食區最近的海灘上,十萬頭海象密密麻麻地堆在一起,成為一道令人頭皮發麻的奇觀。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在這裡,踩踏事件時常發生,底下那些無法移動的則會被壓死。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還有一些海象,爬到懸崖高處以求安身之地。

但等待它們的,卻是更為悲慘的命運——

因為無法下山,當飢餓難耐時,絕望中的海象只能從80多米的懸崖跳下。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就這樣,山腳下堆滿了跳崖而死的海象屍體……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而對於那些能夠找到冰層的動物,比如海豹,也同樣陷入生存困境。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過去,海豹母親會在冰脊中建一個巢穴。

但如今海面冰封太遲,冰面是扁平的。在覓食時,她不得不將弱小無助的幼崽,獨自留在一覽無餘的冰面上。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這些無處可躲的幼年海豹,分分鐘就會淪為北極熊的食物。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然而看似因此獲益的北極熊,也好過不到哪裡去。

它們和海象、海豹等其他極地動物一樣,必須依賴海冰生存。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按照如今氣候變暖的趨勢,到了2040年,北極的海面在夏天將幾乎失去所有冰層。

這意味著到那時,也許北極熊也會隨之消失。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片中,還有一個場景極為震撼。

因為冰川消融,一段綿延一公里的冰岩轟然斷裂,海面下400米處隱藏的冰,緩緩向上湧動;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緊接著,摩天大樓般的冰岩紛紛墜入海面,在20分鐘內,約7500萬噸脫離的冰掀起海嘯般的巨浪。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這樣的畫面,既壯美又讓人感覺毛骨悚然。

它暗示著北極冰川的融化,帶來的後果絕不僅是物種消亡那麼簡單,而是一系列毀滅性災難的開始。

更可怕的是,極地並不是唯一一個處於崩潰邊緣的生態領域。自然的穩定性一旦破裂,後果一定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不過,儘管現實如此,影片也並未單純地販賣焦慮。它在客觀展示生態變化的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人類在意識到危機迫近後,做出的種種補救。

比如東南亞拉賈安帕的島嶼,因為經年無管制的捕魚行為,附近海域已經多年沒出現過大型魚類。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但自2007年設立保護區後,到如今10餘年時間,鯊魚數量就增長了25倍。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其實,我們通過立法、國際協議、設立保護區等措施,已經挽救了很多瀕危物種。

諸如鯨魚、美洲豹、印度虎等動物的數量,也都在穩步增長中。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這說明我們做出的種種努力是有用的,而且我們必須這麼做。

因為脆弱的是人類,而不是自然。

自然界擁有非常強大的自愈能力,這一點可以從人類史上最大的災難現場——切爾諾貝利,得到印證。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這個地方在1986年因核電站事故,成為一毛不拔的“鬼城”。

核汙染區域更是被確認,在未來兩萬年內都不適宜人類居住。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但你不會想到,三十年時間過去,這裡早已不是一片廢墟。

植物很快從土壤中重生,隨後森林得到重建,動物也開始出現……如今,切爾諾貝利已經被一個興旺而成型的野生團體佔領。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這種戲劇化般的場面,足以印證森林系統的頑強自愈力。

核輻射驅離了人類,但卻為野生生命的迴歸創造了環境。


豆瓣9.8,這部絕美神作我必須實名吹爆



這背後體現的現實,才是真正令人細思極恐的地方,也是影片想要引導人們認真深思的地方——我們的星球是如此神秘美麗,又是如此堅韌強大。作為地球上的主宰,我們的所作所為影響著這顆星球上無數生命的命運,我們可以選擇拯救,也可以選擇毀滅。但需要拯救的從來不是自然,只是我們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