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制約鄉村發展的根本問題是什麼?

新大風歌


制約鄉村振興的根本原因有哪些?這個問題提的非常好!我說說我的看法。

第一,首先是宅基地政策。應該像城市商品房一樣,允許自由買賣!讓社會市場經濟自由配置組合發展鄉村經濟。有恆產者才有恆心。想要人在農村發展,安居樂業,要給個人自由發展產業的機會。人們追求美好鄉村生活的願望被目前政策限制了。

第二,農村土地承包制度。需要徹底改革了,建議允許自由買賣整合土地資源,發揮土地最大價值。人死了地還在,新生兒分不到土地,造成農村土地空心化,碎片化的情況遍佈全國。只有允許土地使用權私有化,才能讓有志於紮根農村發展的優秀人才安心創業,一次性購買永久使用,解決目前土地承包租金太貴又不穩定的矛盾。

第三,鄉紳文化的從新培養。目前農村老年人為主,自私自利,勾心鬥角,目光短淺的六十歲以上這批老農民已經無法承擔鄉村振興的重任,合理解決好農民的養老問題,根源上減少農村發展的阻力勢在必行!文化的培訓,淨化當地風氣。

第四,鄉村賭博風氣的治理。現在農村過年回家,基本沒有娛樂項目,到處都是聚集賭博的窩點,國家應該全力打擊根治。

第五,落實到每個村每個組的農業發展帶頭人扶持政策。培養每個基本點的農村中堅力量,帶動本地經濟發展。

假以時日,農村應該才能有新的起色,否則目前的體制下,儘管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吼的震天響,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大娃回鄉


我認為制約鄉村發展最大的問題是村幹部上。村幹部能人不願意幹,乾的人又不會把心思放在發展村經濟上。他們只看重的是村官這頂帽子。所以根本談不上領上村民脫貧致富。本人親身經厲,一個本身條件不錯的北方小村,有集體土地約七八千畝吧,因為北方地價不高,承包一畝也就一百元左右,村集體一年有約七八十萬的收入吧,這村也就二百多口人吧,但每年都分了,造成既不能真正扶貧,對那些富裕一點的也就是多買幾條煙,多喝幾頓氿,最後該窮還窮,這個村一直到現在很窮。如果把這些資金集中搞幾個項目,比如養殖,讓村裡的貧困戶去並殖場工作,既解決了扶貧,又發展了村集體企業,可是這個村到如今還是貧困村。主要就是村幹部不行。沒有長遠發展思想。小農意識太強。農村呆久了,思想就閉塞了。這種村幹部只能把村子帶向貧困。


高度827


  1. 我是去年響應號召,投身扶貧攻堅大潮,掛職駐村扶貧書記的。 對於制約鄉村發展的根本問題 ,也是我一直疑惑和思索的話題:農村,為什麼會這麼窮?


  2. 鄉村的貧窮其根源: 是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 結果 。鄉村發展 ,應該一村一策,因地制宜 。讓真正懂農業、農村、農民的有愛心和正義感的人,制定政策。別讓那些不瞭解農村的專家,心血來潮,即興發揮,搞些大而全、面子工程。
  3. 村子裡教育和醫療的缺失, 是造成空空心村的根源。以前村村有小學 ,現在都沒有了 😭。以前,村村有衛生室,現在,也沒有了😭。很多人進城,是為了孩子的上學,很多人進城養老,是為了城裡有醫院。農村裡最應該加強的基礎人文設施,卻缺失了,使鄉村缺失了凝聚力、向心力、和發展動力!
  4. 城市資本,不能有效的流入農村。農村人,可以去城裡買房置業,城裡人卻不能到農村去購置宅基地。這完美嗎?為什麼不能在保證土地規劃面積不變的前提下 ,允許互動呢?城市的建設,農村人貢獻了大量的勞動力,使得城市人感覺到了便捷和舒適。如果能有效的把城市資本引入到農村,城裡人可以到農村去買宅基地,就會插翅新農村建設,也會為國家財政節省很多投資。
  5. 有些政策性的問題,好像不容置疑,但是也應該聽取群眾的呼聲和困惑:“活人無耕田,死人有地種”?駐村任職後,很多村民找我反映,強烈要求分配口糧田。無奈九品芝麻官,還是個掛職的。心有餘而力不足啊!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沒有了土地的農民,還會留戀、依賴家鄉嗎?
  6. 三務公開,流於形式,缺乏監督。村裡不能有個好班子,發展了集體經濟,也會被腐敗了的。村幹部薪資待遇太低,就一千多元,如何全身心的帶領村民奔向致富路?村官不是官,不應納入體制化管理,應該激發這個群體的活力,物業化、企業化管理,公開招聘村官,以村民的滿意度、村莊的富裕度為考核點。
  7. 制定政策要因地制宜、切合實際,以問題為導向,切實考慮農民的感受!全國的村莊,都要修繕一個樣子的廁所嗎?村莊清潔工作有必要,可是,現在正是春耕春播的季節,農民在地裡一天從白忙到黑,卻也要求迎接檢查。習慣是需要慢慢改變的,而不是什麼都要搞成運動。
  8. 第一書記很辛苦,但實際工作中,責權利不明確,流於形式。


酒品村官


鄉村我是深有體會的。因為我老婆是農村出來頂替她爸到上海外貿公司上班的。我每年都要回農村看我丈母孃的,從改革開放之初一直到現在近40年了。盛澤知道嗎?窮地方但對全國而言不是最窮的地方,它怎麼從窮到富我清清楚楚!一,改變改革一定要靠本地人。二,把路修大修好,交通方便。三,各種各樣的附近的本地人流動起來。四,互補互助,共同發展,共同賺錢。五,要有一心為人民服務的村幹部,鄉幹部的領導班子,包括公安,學校,醫院,鄉村老闆,反是一切有權的人要有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如果沒有也沒關係,做好本職工作。如果違章違法一律開除,嚴重的判刑!六,慢慢來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因地制宜廣思集想搞什麼?先一塊地方試驗一下,可以各樣的思路,分幾塊地方試驗一下,天無絕人之路,總有幾塊適合你的。全面推廣,有銷再產,我搞不懂這麼大的中國,大豆要進口?中國的土壤種不了嗎?是不是成本太高?中國的農業專家呢?只拿工資在辦公室紙上談兵,不到地頭去?七,多樣化,有國企,有私企,也可以有家庭作坊,有出力的,有想辦法的,有家傳手藝的,反正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八,生活正常了,生意正常了,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贏了,不用國家投資,自然會有人去開醫院,診所,學堂,技校,藝術班,商店,商場,銀行,保險,共交,出租車,大買場的。有錢賺,誰不去?!九,集資搞基建,逄山開路,遇水建橋,交通十分便利,先免費,後收費!會有老闆去投資,去辦廠,去辦各樣的實體加工廠!因為鄉村有鄉村的優勢,地不貴,勞動力不貴,稅收優惠,國家補貼等!十,從村長到縣長一定要有憂患意識,產品要升級換代,要重視質量,打出品牌,要嚴格控制生產數量,做好產銷一體化,就是私人作坊也要幫一把,信息共享,嚴肅法制,對違法商人,違法高管,違法老闆,罰他個傾家蕩產,嚴打村霸,鄉霸!嚴打貪汙幹部!真正保護守法者,不管是老總還是員工老百姓!風水正了,家庭,企業,商店,幹部,老百姓,自然而然就興旺發達了,實現中國夢的目的我們一定能夠達到!


用戶3402169307670


說一千道一萬,歸根結底都是國家政策變了。

一、農村人口去留政策 2008年我們那裡是自己在農村蓋新房子國家補貼一萬元(港澳扶貧援建資金)。2009年蓋平房的補貼一萬,兩層樓以上的不補貼。2010年後國家鼓勵農村人口到城裡買房,到縣城以上級別的每人補貼2萬,到鎮上買房的每人補貼1.5萬。以前我們村常住人口200多,現在常住人口不到20人。就這樣新蓋的房子全荒廢在那裡,人去樓空了。

二、農村教育政策 隨著農村小學的撤銷,孩子上學只能到城鎮去。孩子還小必須要家長照顧,因此一家人都去城鎮了,留下的只有不用照看孩子的老人了。


獨釣寒江者


制約農村發展的不是土地扭轉問題,也不是農村基層組織不作為,更不是農村缺少種田能力,而是農民種地收入過低,造成種田能手有田不想包,不敢包。農戶的地扭轉不出,倒至少種,不種,甚至拋荒。我曾跟種田大戶聊過這個問題,他們算了一筆帳,我們這裡稻麥兩季。稻麥畝產兩千斤,畝收入算二千元。支去畝承包費一千元,種子,農藥化肥六百元,機耕機收三百元,人工費用二百元,這樣一算還倒貼一百元,如果承包費低一點,糧價提一點也能掙一點,今年糧價大跌,收糧的老闆吃大了虧,直接影響明年的種糧積極性。所以提高農民收入,調動種田積極性十分重要。人往處走,水往低處流,制約農村發展的關鍵是農村留不住人。因為沒錢掙,在家裡也是守窮。


葉老翁620


主要就是物流業太落後。

政策說要實現村村通,我們鎮上的快遞從來不送村,除了鎮區一條街道,所有的人的快遞都是收發自己解決問題!

前段時間我從湖南老家給福建的網友快遞一份南瓜種子,我們這邊是自留種的,一直保持著老品種,他讓我發快遞過去,由於他擔心郵政耗費時間長,讓我們發了別家的物流,去發別家的開口就是15塊錢一包南瓜種子,就幾十克吧!

鎮上交通不偏僻了,有二廣高速的進出口站,鎮上都是這樣,大家說這種情況,這樣的快遞環境,新農村不就是個口號麼,農家東西想要網上流通,你賣什麼物流都讓你賣不了!

我不知道這是我們這邊個別情況還是全國各地大多數鄉村都這樣,物流不發達談鄉村發展只是空話而已!


牛角衝阿海


關注【鄉村關中】分享新銳思想,解答實事求是,評論有理有據。洞察社會萬象,打開腦洞天窗,開啟新生思維。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以前約有三分之二的農民從事農業生產。這幾年,農民種植的糧食及農產品價格走下坡路,農民種地一年的收成寥寥無幾,遇到天災就顆粒無歸,還要貼本進去,農村大多青壯年都出門打工,村裡就剩老弱病殘,兒童及婦女,農村有些地方出現“空心村”。我是【鄉村關中】,職業農民,農技從業者,“三農”問題民間觀察員。是什麼制約農村的發展了,說句實話就是“人”制約著農村的發展,農村沒有一個好的領全村致富的領頭羊,農村缺少懂農業技術的人才,農村的硬件設施不健全,農村人文化低,看待事物只看腳面上那點,沒有長遠的打算和規劃,缺少懂現代農業理念的人。制約鄉村發展的根本問題是什麼?作為“三農”問題民間觀察員的【鄉村關中】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領頭人的缺失使政策無法落地生根。

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村“能人”流失嚴重,有能力的人都在外去打拼,農村人本分淳樸,但思想相對比較封閉,創新不足,主動學習的少需要帶動、拉動的多,鄉村的發展,農業的發展,只有依靠新的技術,新的觀念,這恰是農民的薄弱環節,這就需要領頭羊來引導和推動,留在農村的能人也不多,有些村幹部想給村民辦事,心有餘而力不足,執行力不行,農村有些領導就是拿著俸祿,起到傳話筒的作用,這樣當幹部誰都會當,農村真得缺“焦裕祿”式的領導,帶領農民致富的帶頭人。

二,農村缺少懂農業技術的人才。

將來農業不僅僅生產出農產品,而且形成農業產業鏈,形成深加工,銷售一條龍服務,這就需要懂農業技術的人,現在農村年輕人不願意學習農業生產技術,經營管理,中老年人有不願意用農業新的技術的現象,導致農村發展後勁不足,更加劇農業生產效率降低,農業收入降低。

三,農村的硬件設施不健全。

在農村人們的口頭禪“要想富先修路”,農村村村都是水泥路,但農村有些生產路依舊是土路,在農忙季節,農民摘蘋果,搬玉米都不方便出行,客商都不願意來收果子,嫌路不好,路不好就制約農村的發展,再一個就是,有的農村還“靠天吃飯”農村水利設施不太好,風調雨順了,農民還有些收成,遇到乾旱,水利設施不健全,就只能聽天由命,水利不健全也制約著農村的發展。

四,農村人的思想懶散,目光短淺。

農村人的思想比較懶散,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差,思想還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小農意識和懶惰思想嚴重,安於現狀,積極進取的較少,有些人甚至寧願少掙錢也也不願多出力。看待事物,只看當前利益,不顧全大局。前幾年,農村修水泥,佔一些村民的地,有些人就看重自己的切身利益,擋住修路隊,修路本是村上千秋萬代之事,這類目光短淺的人就制約農村的發展。

五,農村缺少懂現代農業理念的人。

農村人員外流比較嚴重,有能力的人都在外出發展,農民將把土地流轉出去,讓懂現代農業理念的人搞大規模的種植,但現在80,90後都不願意種地,上年齡的又幹不動活,農村出現許多荒蕪土地,農村就缺懂現代農業理念的人,沒有這些人,農業發展緩慢。

總之,現代農業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要有農業技術人才,又要有良好的產業的帶動,更要轉變農民的思想觀念的轉變。只有發揮農民的積極主動性,這才農振興農村的發展。

條友們,對這個問題有何高見?我們留言評論區恭候。


本問答權屬【鄉村關中】,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本題作答:職業農民、農技培訓師“三農”問題民間觀察員基哥。


鄉村關中


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農村如達不到,也是一句空話,因為農業農村工作非常重要,它是全部工作的核心內容。那麼,現在農業農村工作究竟是什麼制約其發展呢?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對照上述重要論斷,我認為,當前我國城鄉發展不平衡和農村發展不充分就是現階段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重要表現,同時也是制約鄉村發展的根本問題之所在。具體表現在六個方面:

一,輸血造血功能差,資金不足腸梗阻。鄉鎮和村處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線,但實際可支配財力明顯不足。一方面是村級的財政轉移支付保障不足,鄉村建設只能擠壓村級資金。而村級本身就債務繁多,致使資金遲遲得不到化解,成為農村的不穩定因素。另一方面是農村土地的增值收益被部分調撥,削弱了通過資源交易取得建設資金的能力。

二,人才缺乏動力差,鄉村發展缺支撐。人們常說一句話叫:火車跑的快,全憑車頭帶。許多農村之所以搞的好,最關鍵的一條就是有一個好支部,特別是有一個好的帶頭人。可是現在鄉村情況,實在令人擔擾。優秀人才都不願回鄉、不能回鄉,使得鄉村發展缺少活力和後勁。村幹部是黨和國家農村方針政策的直接執行者,但村幹部崗位吸引力也不夠強,存在後備不足、無人願意幹的窘困局面。許多人認為:現在村幹部待遇慢了節拍,村裡的工作任務重,家裡的經營也受到影響,學歷高、能力強、素質高的年輕人不願意當村幹部。

三,合作組織運行差,產業興旺難保證。當前許多農村都缺乏帶動力強的合作組織,這在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外流和老齡化日益加重的今天,顯得尤為突出。許多合作組織有的一直受到場地的制約,有的寧願閒著也不與村民合作,利用閒置的農房發展民宿旅遊。此外,對於鄉村產業發展,普遍期望通過吸引大型招商項目落地來實現,而忽視吸引專業人才進村,根據本村實際,培育村莊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

四,鄉村建設基礎差,無序發展令人憂。由於沒有專門制定村莊規劃,村莊無序建設,土地利用粗放,或者“一刀切”禁止任何建設,導致村莊功能難以完善。現在老百姓有了經濟基礎,想改善居住條件,實現“開門就是大自然,關門全是現代化”,但是禁建控建的規定,使得農民自主修建住房的願望落空,只能等著拆遷和集中居住一條路。對於一些廢棄的廠房和宅基地,土地復墾以後,騰出來的建設用地指標均由上級政府統籌,基本上轉移到城鎮使用,鄉村一級幾乎用不上。

五,老齡問題服務差,養老資源跟不上。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農村老齡化程度較高,老年人比例高於社會平均水平。村衛生室可以提供看感冒發燒、量血壓、打點滴等比較基礎的醫療服務,但缺乏家庭保健、護理等條件,農村養老服務資源非常緊缺,尤其是子女一般在城鎮居住,農村養老服務問題更加突出。

六,公共服務能力差,背井離出"空心村"。在各級集中優勢資源,積極打造本區域重點學校、重點醫院的背景下,農村成為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體系的“末梢”,資源極為匱乏。在這種背景下,許多家庭只好被迫進城,要麼為孩子上學,要麼出去打工賺線,使農村出現了“空心村“,而與此同時,村衛生室形同虛設,由於服務對象偏少,既留不住人,又嚴重影響了工作積極性。






劍茗2


你別不信,說了也是白說。

制約鄉村發展的根本問題是什麼?這個問題大夥都心知肚明,說了頂用嗎?

中國現在的農村就象一個患有重病的壯漢一樣,他自己最清楚是那條經絡出了問題,請遍天下所有的醫生,他們也把手指點到了正穴上,可就是發不出力,導致壯漢依舊軟綿綿的躺在床上不能發揮其特長。

常說:重病須下猛藥。現在的鄉村要想發展須有壯士斷脘的勇氣才行,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手法是絕對不行的。因為幾十年耒,農業農村大片農田荒蕪,水利基礎設施全部毀壞,要想開發恢復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

要讓我們這個農業大國重振雄風,只有補氣換血才是硬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