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名字的由來有哪些?為什麼叫四川?

聽文化發聲音


對於四川這個地方,目前人們有諸多誤解。其中,對於四川名字的誤解尤為甚,四川名稱的由來多是望文生義惹得禍。大體看來有兩種誤解。第一種,認為四川的“川”是取自四川境內的四條河流,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長江、岷江、嘉陵江、大渡河。認為四川的叫法正是源於這四條河流。第二種,是更直白的望文生義,認為四川的“川”是取自四川境內幾個帶“川”的地名。比如四川境內的北川、汶川、青川、沐川等地名,仔細一揣摩,這種說法的破綻很明顯。四川境內名字帶“川”的地名,何止以上四個地方呢?金川、通川等地也是名字帶川的。

那麼,為什麼四川會稱為四川呢?而不是什麼五川六川,其實說到四川名字的由來,還得從唐朝這個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王朝。其中,唐朝的“道州縣”三級行政區劃制度,就與四川的名稱由來直接相關。雖然隨著唐末藩鎮割據的形成,“道”的影響已經微乎其微,而被權力逐漸膨脹的節度使所代替。但是“道”這個行政區劃,直接影響到了唐朝以後的宋王朝。唐朝初設的“道”的延伸,則是宋朝的“路”。
李世民繼位之後,一改延續千百年的秦漢“州郡制”,改用“道州縣”制度。而四川所在的魏晉時期的益州,則被改為了“劍南道”。唐玄宗繼位後,在公元735年,將原先的劍南道一分為二,分別設置“劍南西川節度使”和“劍南東川節度使”。這可以看做四川歷史上“川”字名稱的第一次出現。時間再往後,到了趙匡胤建立宋朝,北宋王朝為了加強對蜀地的掌控,先後滅掉後蜀政權,然後,將原先唐朝設定的名目繁多的州縣名稱大規模刪減,統一劃分為“西川路”。之後再設置“陝西路”,在之後,西川路和陝西路合二為一,並稱“川陝路”。
宋真宗即位後,將原先的“川陝路”再次一分為四,便是今天四川名稱的由來,分別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並有了一個新的名稱——川陝四路。有時候也會簡稱為“四川路”,這便是四川名稱的由來。元朝建朝以後,在中央設置中書省,在各地設置行中書省,四川此地便是設置的“四川等處行中書省”,簡稱為“四川省”,自此,有了四川省這個叫法。


木劍溫不勝


中國很多省份的地名都有淵源,比如河北意指黃河以北,山西意指太行山以西,湖南意指洞庭湖以南,湖北意指洞庭湖以北……四川為什麼叫四川呢?

很多人望文生義,認為川乃大河之意,四川意指四條大河流。

其實,四川之名與河流無關,它源自於北宋,定於元朝。

四川,在古代大多數時候稱蜀,主要因為早在商周時期,四川地區便建立了以古蜀族為中心的政權,被稱為蜀國,自此以後,四川地區大多時候都被稱為“蜀”,建立在四川的政權也很多以“蜀”為國號,比如王建建立的前蜀、孟知祥的後蜀等。

趙匡胤建立宋朝後,著手進行統一戰爭,乾德三年(965年),宋朝出兵攻滅了佔據四川的後蜀,有“天府之國”的巴蜀地區從此歸屬宋朝統治。

然而,宋朝在四川的統治並不穩固,後蜀剛剛滅亡,四川便發生兵變,號稱“興蜀大王”,很快蔓延至大半個四川,讓趙匡胤又費了一番力氣才平定,甚至比消滅後蜀更加難纏。

好景不長,宋太宗趙光義繼位後,四川又發生王小波、李順起義,這次起義比上次兵變更猛烈,起義軍建立大蜀政權,控制四川大部,讓趙光義花了四年才收拾利索。

為了徹底治好四川,北宋決定“分而治之”。

宋真宗鹹平四年(1001年),朝廷決定把原本只有一個川峽路的四川分為益州路(治成都)、梓州路(治三臺)、利州路(治廣元)、夔州路(治重慶奉節)四路。

這樣一來,就相對容易管轄統治了。

由於這四路相鄰,關係密切,官方把他們合稱為“川峽四路”,或簡稱“四川路”。後來,朝廷覺得“分而治之”略顯麻煩,又設“四川制置使”,管轄“川峽四路。”

元朝發明了行省的概念,便是如今省的原型,朝廷把“川峽四路”合併,設“四川等處行中書省”,簡稱“四川行省”,是為“四川”建省之始。

從此以後,四川便成為蜀地的稱呼,一直延續至今。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因為,我是四川人,我看很多人沒有回答到點子上,所以我有必要再回答一遍。四川發源於蜀國成都平原,而四川自古就是一個多山多川之地。“山”就是高山,“川”就是河流。有一個成語叫做“川流不息”指事物像流水一樣連續不斷。而古代的“川”也是與水有關。比如在《論語》當中有一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孔子站在河岸邊,說:時間像流水一樣,不分白天黑夜地流逝,一去不復返!而《論語》當中的“川”指的就是“河流”。也就是說河流貫穿在平原大地上面,而“四川”意思是有四個城市(古代稱州)的境內,有大河從其境內流過。

大禹曾在四川治水,說明從上古時期,四川就是一個洪水氾濫之地。所以,在四川境內有江河流過。不過四川最早發源於成都,成都又平原,古蜀國王杜宇就在成都平原建國。到戰國後期,秦國滅巴蜀在成都設置了蜀郡,由於四川常年水患。蜀郡太守李冰修建了都江堰,疏通了河道,緩解了成都的水患。不過那時還不叫“四川”叫蜀郡。因為秦朝實行的是郡縣制。

到了西漢時期,漢武帝在全國設置了13州,每個州都有一個刺史(相當於省長),蜀郡成為益州,管轄的範圍包括今天整個四川和漢中。直到三國時期蜀漢滅亡,由於益州太大,魏國將益州又分為益州和梁州,各領導八個郡。唐朝建立以後,出兵征戰經常以方位路向加以命名,益州當時又稱作“劍南道”(意思是劍門關之南),梁州又為西南道。唐玄宗逃亡益州的時候,又在益州設置了成都府,並作為唐朝的陪都。北宋建立以後,將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並稱為“川陝四路”又稱“四川路”,四川又因此而得名。宋朝滅亡以後,元朝實行了行省制度,所以“川陝四路”被合併為四川,元朝在四川設置了中書省簡稱“四川行省”。後來,四川就這樣被沿用至今。

最後,說明一點“川陝四路”益州(岷江)、梓州(今綿陽)、利州(今廣元)、夔州(今重慶)這四路的境內有四條大河從其境內穿過,所以四川當中的“四”代表的四個州,而“川”代表的是四條江河,分別為“岷江、嘉陵江、金沙江、長江”。當然,這裡的川不僅僅指四個江河,指的是很多江河從四川流過。我就說了四川境內,四個具有代表性的江河來做比喻了,大家應該知道四川是怎麼來的了吧!


謀士說


有一種說法是這樣。“四川”的“川”字是“大河”的意思,顧名思義是“四條大河流經之地”。這四條大河也就是在四川境內的金沙江、雅礱江、岷江、嘉陵江。



第二種說法才是靠譜的。“四川”這個名稱最早還是起源於宋代,而不是起源於“四條大河”。雖然“川”字的最早意思是指河流,但“四川”的“川”其實不是指河流,而是指平原,是“平川”的“川”,而不是“川流”的“川”。(下圖金沙江)



上古時我們先民在四川盆地及其四周創造了四川文化的那個區劃,在秦朝時置為巴郡、蜀郡、漢代叫益州。(下圖為雅礱江)



唐代改為劍南道,後分為劍南西川道和劍南東川道,分別在成都和三臺設立治所。在唐玄宗以前的行政區劃,只有東、西兩川,所以簡稱“兩川”。唐玄宗時,他又對此區劃作了調整,有了劍南西川道、劍南東川道和山南西道的設置。這樣,便有了“三川”。(下圖為岷江)



後來由於宋真宗調整,又在益(成都)、梓(三臺)、利(漢中)州三州之外,新置夔州(奉節),於是,這一區域在宋代便被稱為“川峽四路”,後來就簡稱為“四川"。這就是“四川"的真正來源。(下圖為嘉陵江)



綜上所述,“四川”是因為巴蜀盆地四周高山環繞而中部平原或丘陵錦延這種地形而得名,不是因為具體哪條河或哪幾條河而得名。一般巴蜀盆地可泛稱“四川”,而其東西南北部又可稱西川、東川、北川、南川或者是川西、川東、川北、川南。


言勸


樓上各位,你們的四川地圖錯了。這才是真正的四川地圖



古代四川境內為蜀國(國都今成都附近),苴國(國都今廣元朝天區附近),巴國(國都今重慶渝中區附近)。後秦滅巴蜀,設蜀郡巴郡,唐宋有了川峽四路的概念,後元朝廢除郡縣制開始實行行省制,成立四川省。民國抗戰時,析重慶為陪都,建國後,重慶為直轄市(這個時候全國有十幾個直轄市,和現在的直轄市不可同日而語),1956年除京津滬外,其他所有直轄市全部撤銷,重慶併入四川省,1997年,四川省析重慶副省級市,萬縣地級市,黔江地區,涪陵地區成立新重慶直轄市。


鷗4955818


四川這個名稱的來源,要從宋朝說起。

在北宋之初,先是在今四川盆地一帶設置了西川路和峽西路,合稱“川峽二路”,後來又把二路合併為川峽路。到了北宋真宗鹹平四年(1001年),將川峽路分為益州(今成都)、梓州(今三臺)、利州(今廣元)、夔州(今奉節)四路,合稱“川峽四路”,到了南宋,又把“川峽四路”簡稱“四川路”。“四川”一詞開始作為行政區劃名稱,這就是四川名稱出現之始。

元朝建立後,元世祖忽必烈在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正式建置“四川等處行中書省”,簡稱為“四川省”,這是“四川”省名得名之始。至此,四川做為省名一直沿用至今。

從古至今,四川省轄區範圍一直變化不定。1997年3月,八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關於批准設立重慶直轄市的決定》,原四川省重慶市,涪陵市,萬縣市,黔江地區組建重慶直轄市,至此川渝分治,形成目前四川省行政區域。四川省轄區面積484144.02k㎡,居中國第五位,18地級市,3個自治州,16縣級市。人口8262萬人


周家鎮么妹


目前對於四川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誤讀,其一、認為因為四川境內有四條大河分別是長江,嘉陵江,岷江,大渡河,故有四川之名。其二是認為四川為“沐川、青川、北川、汶川”四個川而得名。

以上這兩種說法都是因為“川”而望文生義,尤其是第二種,認為四川是上述四個“川”組合而成的解釋。其實,古代四川境內帶“川”並不僅限於上述四個,還有青川、金川、通川等幾處。

四川名稱真正的出處是從北宋的“川峽四路”而來,但要說清楚“川峽四路”還得從唐朝說起。

唐太宗貞觀元年 (公元627年),李世民廢除了秦漢以降的州、郡制,將兩晉南北朝時代的益州(大致是今天成都平原)改為“劍南道”,而將原來的梁州(大致是今天陝西的漢中盆地)改為“山南道”。

唐玄宗開元23年 (公元735年),劍南道又被分為“劍南西川節度”和“劍南東川節度”,這是四川地名中“川”字第一次出現,

北宋建國後,為了加強對蜀地的控制,在滅掉後蜀政權(五代時十國之一,都成都)後,將川蜀故唐州縣大加減並,設置了“西川路”。

宋太祖開寶6年 (公元973年),又分設“峽西路”,宋太宗太平興國六年 (公元981年),又將西川路和峽西路合併為“川峽路”。

宋真宗鹹平4年 (公元1001年),將川峽路一分為四,即“益州路” (後改成都府路),“梓州路” (後改潼川路)、“利州路” (州治廣元)、“夔州路” (州治奉節),合稱為“川峽四路”,簡稱“四川路”,四川之名由此而得。

等到元朝建都北京,在各地設置行中書省,川峽四路並稱“四川等處行中書省”,簡稱“四川行省”,“四川省”之名自此問世,是為“四川”建省之始,行省衙門駐成都府路。

1938年(民國27年),國民政府採取了“川康分治”的政策,將現在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涼山彝族自治州、攀枝花市、雅安市及西藏東部昌都地區、林芝地區合併,成立“西康省”,省會康定。

1955年,新中國人民政府撤西康省,以金沙江為界東部康區歸屬四川、西部康區歸屬西藏。

1997年,重慶市與涪陵市、萬縣市、黔江地區從四川省整體劃出組建重慶直轄市。至此川渝分治,最終形成了現在四川省的行政區域。

說完了四川名稱的由來,順便說幾個四川城市名稱的出處。

成都的來歷

四川盆地最早的政權是古蜀國,古蜀國的都城並不在成都,而在郫縣(就是出豆瓣醬的地方)。

公元前4世紀,周代末年時期,古蜀國第九代王決定遷都,並借用“周王遷岐一年而所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典故,取而得名蜀都。蜀語成都二字的讀音就是蜀都,“成”者“畢也、終也”。

因此,成都的含義就是“蜀國終了的都邑”,或者說“最後的都邑”。

廣元自詡為一代女皇武則天的故里,不過如果你有機會去問武后,她一定不會說自己老家是廣元,因為,唐朝時這個地方叫利州。

廣元名稱的出現來自於元朝,據說忽必烈時期,取“廣我元路”之意將其命名為廣元。

遂寧的名稱據說始於東晉時期,當時遂寧則屬於十六國中的成漢國。各國之間的連年混戰,使得人民痛苦不堪。

公元347年,東晉大將桓溫伐蜀,滅成漢國,結束了四川長達50多年的混戰。凱旋時,為表功績,期望“平息戰亂,達到安寧”的意願,將地名改為“遂寧”。

綿陽名字由來是因為城北二里有一座綿山,古代風水學的理論中,“山南、水北為陽,”當時縣城在綿山之南,故名綿陽。

與此類似,資陽縣因位於資水(沱江)的北面,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135年)將其定名為資陽。

中國古代以山水向背作為地名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說咸陽,就是因為位於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陽,而得名。

甘孜在藏語裡的意思是“潔白美麗”,又因為有甘孜寺的存在而得名。

但古代藏區,以地名命名寺院,和以寺院名、王朝名命名地名的情況都曾多次出現,比如說象雄、吐蕃、古格、拉達克,都既是王朝名也是地域名。所以,很難斷定甘孜是先有地名還是先有寺院名。

阿壩州的名稱目前尚無定論,因為阿壩州的地理位置離四川盆地較近,中原王朝歷史上曾在此設郡。

戰國時,公元前316年秦置湔氐道(今松潘),西漢則設置了汶山郡。據說,唐朝時吐蕃王朝向東擴張,松贊干布曾遷民於松州(今松潘)以南地區,並在此繁衍生息。遷來的藏民自稱為“阿里娃”,在綿長的歷史年代中,逐漸變音為“阿壩”。



白髮布衣的藏地讀行


四川,有種流傳甚廣的說法是四川本指境內的四條大河~~長江、嘉陵江、岷江、大渡河❕


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元朝在各地設置行中書省,川峽四路合併成四川行中書省,“四川省”名自此問世❕


(元朝的行省制度)

明朝設置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國初期分為川東、川南、川西、川北4個行政署,後合併恢復四川省,定省會為成都市❕
(建國初期的四川4個行政署)


四都火雞


“四川”這個名字有什麼來歷,這裡面有一個很有趣的傳說。

在我們熟悉的《三國演義》中,四川被叫做西川,而相對應的大巴山以北秦嶺以南的漢中峽谷則叫做東川。東西二川互為表裡,都是西南方向的比較富庶的平原地區,都是天府之國。

到了清朝,有個愛旅遊愛題字的皇帝,就是我們的愛新覺羅玄燁大爺。為了避他的名諱,唐朝的玄武門之變變成了宣武門之變,明朝南京的玄武湖變成了宣武湖。這麼霸道,你媽媽知道嗎?

有一次,康熙爺批閱奏章,老眼昏花不小心,把西川寫成了四川,官員又不敢提出修改意見,只好將錯就錯,於是西川莫名其妙就成了四川。

其實,康熙根本沒有機會把西川改為四川,因為從元朝開始就有四川了。

元朝統治中國,雖然只有97年,但中國的行省制度、各種地名的起源,都與元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唐朝時,藩鎮割據十分嚴重,在原益州一帶設置了劍南道和山南東、山南西道,從而有效避免了四川的割據和混亂。到宋朝,四川又設置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到宋仁宗時期合稱為“川峽四路”或“四川路”。

元朝,因為殺人屠城太多,人口銳減,實在沒有必要設置那麼多的行政區域進行管理,所以直接粗線條在西南地區設立了一個四川行省。

不過,元朝的四川行省和現在的四川省差別還很大,到明朝時繼續調整變成了這個樣子。

明朝的四川省,轄區除今四川、重慶外,還包括今貴州省遵義市和雲南東北部及貴州西北部,轄境已達川西高原和涼山地區,布政使司衙門駐成都府。在川西高原,設立了衛所,實際上不不輸於四川布政使司管理範圍。

到清朝,川西和川南的改土歸流完成,四川省的基本範圍才得以確立。


歷史知事


有一種說法是,北宋真宗鹹平年間將地處今四川盆地一帶的川峽路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稱為“川峽四路”,合稱“四川路”,後來簡稱“四川”,四川由此得名。



還有一種說法,“川”即“大河”的意思,四川,顧名思義,是“四條大河流經之地”。這個說法,彷彿有幾分道理。因為,現今四川省境內正好有四條自北向南流向的河流:金沙江、雅礱江、岷江、嘉陵江。


▎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

▎唐大部屬劍南道和山南東、山南西道;宋設川峽路(注:非川陝路),後分設西川路和峽西路,再分西川路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峽西路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稱四川,其間設四川制置使,為四川得名的開始,後改益州路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為利州東、西路。

▎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後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國初分為川東、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後合併恢復四川省,省名至今未變。

▎蜀的國號其實是“漢”,劉備自稱漢家正統,不會別作他號,稱“蜀”是後人為區別“漢”而叫“蜀漢”,後來就簡單地叫“蜀”了。西川是古蜀國所在,現在發掘出來的三星堆文化就是古蜀國的文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