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推廣漢服民族服飾?

訫------流浪


其實我覺得漢服相比以前來說,已經推廣的很好了。以前很少人瞭解漢服,也很少人穿漢服。在我高中的時候,在城市裡幾乎見不到穿漢服的人,那時候智能機才剛開始普及。而現在,漢服在城市裡處處可見,連我初中的妹妹都知道漢服,也很喜歡漢服。

剛剛說了那麼多,我是想說明什麼呢?說明現在科技發達了,網絡時代的到來詩信息傳播更加迅速。因此有人在網上發佈的東西能很快的為人所知。比如某知名小視頻軟件,現在很多人喜歡上漢服,可能就是因為在此軟件上面看到了別人穿漢服的視頻,因此對漢服有所瞭解,自己慢慢喜歡上了漢服。所以我個人認為通過網絡來推廣漢服是很好的方法,因為信息傳播速度快,傳播面更廣。

其次我認為還有一種推廣辦法是自己穿著漢服走出去,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就像你給別人講一百次,不如人家親眼看一次。其實說實話,現在穿漢服走出去,大部分人的眼光都是善意的,即使是一些年紀大的人,也都漸漸接受漢服了。就像我奶奶,一輩子居住在農村,但是還幫忙我挑選漢服顏色款式等,在我買漢服時還給意見。

最後,我覺得同一個城市的漢服愛好者一起舉辦活動或者約著一起去某個地方玩等等都是一種推廣。因為人們看見了對他們來說新奇的東西,就會好奇,有了好奇就有了興趣。這便是對漢服的一種推廣。


故夢遙


又是這個話題!

歷史的車輪滾動到今天,誰能說清什麼是真正的漢服?

中華民族文化的包容性,決定了我們生活的各個層面(包括服裝)都與時俱進,從遠古的獸皮到今天的洋裝,從遮醜避寒到美侖美奐,老祖宗用智慧取長補短,各朝各代都賦於服裝新的定位,如果單獨要說那一種服飾做為漢服很有難度。看看現在打著所謂推廣漢服旗號的各種視頻照片,不倫不類,讓人噁心!你不是在推廣漢服,你是在醜化漢文化!

我和你一樣愛好國學,請坐下來,好好想想,那一種服飾最能代表漢服?你會發現這很難選擇!

我不知道推廣漢服的有幾種心態?但為了矇騙無知者盲目獵奇消費,關係不大,在商言利嗎!如果弄幾套戲服,打著推廣漢服的旗號,別有用心當另當別論!



它山之石91030131


漢服不應該大面積推廣,在小圈子裡流行就行了。一些人總是想著復古,迂腐不堪。漢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服裝,代表了一種落後的生產力,違背了歷史的發展潮流,已經被社會給淘汰了。


漢服雖然有各種各樣的款式,但總體來說,穿起來太不方便了。有的漢服袖子特別寬大,古代的時候裡邊可以放一些銀子,對於今天來說沒有一點用處了。人們穿的現代服裝,方便舒適,比漢服實用多了,漢服中看不中用。

漢服推廣的第二個難點在於傳統文化的丟失,人們已經沒有什麼文化底蘊了,對漢服不感興趣。淺薄無知的人穿上漢服就和戲子一樣,帶給人的不是高雅,而是庸俗。大多數人從心理是抵制漢服的,總是用異樣的眼光來看待漢服。如果誰穿著漢服走在大街上,肯定會被人所鄙視,認為是神經病。


漢服推廣的第三個難點在於價格高昂,普通人負擔不起,一套漢服少則幾百,多則成千上萬。而且穿了漢服之後,還必須買一些飾品,頭上的金釵、鳳冠、耳環,花費很大。漢服屬於貴族的服裝,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屬於奢侈品,中產階層以下的根本消費不起,而社會上大多數是窮人。

漢服雖然代表了優秀的傳統文化,值得傳承,但我覺得,有一部分人喜歡就可以了,沒必要讓人人都穿漢服。漢服有點不合時宜,沒必要大面積推廣。


層城鵷雛


推廣這詞挺嚇人,不知你是說官家還是商家,是全民推廣還是能賣多少賣多少,部門不同,目的不同推廣起來差別就大了。你要是官家最好別提這事,上級一號召,一部分人就能發財了,原因不說自明,最後罵聲四起,不了了之。你若是商家,有實力的砸錢請名星代言,跟官方聯手整點什麼復興傳統文化啦,振興民族精神啦的話題,卯勁忽悠唄。要是小電商,就別想這事兒了,找幾個好看小姐姐照點好看照片,朋友圈多發點,寫上轉發五十次你有會好運得了。你要啥也不是,只是看熱鬧的,漢服這事真跟你毛關係沒有,喜歡看看一眼,點個贊,誇兩句,不願看離遠點,但別噴人家,罵人誰都會,你罵人就招來人罵你,何苦呢。


午夜陽光3226


這是個很沉重的話題。

漢服其實是應該大力推廣的,有些人說到漢服,就提什麼名族問題,怕影響名族關係,怕少數名族兄弟多想,因為漢服的消失完全和一個少數名族有關,。還有就是說恢復漢服是為了復古,穿著不便的說法。這種言論完全都是一派胡言和對歷史對中華文明的不尊重。


身為中華民族的一員,作為身上流淌著漢人血脈的一員,我為我的國家,我的身份,我的民族而自豪,我也為我有55個少數民族兄弟而自豪,但宣傳國家民族的時候,55個兄弟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飾,但漢族卻穿著改良於西式服裝的中山裝甚至穿著西裝,我們就不禁要問了,難道,作為中華民族主體的漢族,就沒有自己的民族服飾麼?漢族穿著漢服,會引起民族問題麼?顯然是他們多心了,或者,他們自己有一種怪異的自卑心理,怕少數名族兄弟介意?怕恢復漢服牽涉到談及那個時代而遭致名族仇恨?


真的太可笑,雖然恢復漢服避免不了談及那個時代的剃髮易服,避免不了談及那個時代的大屠殺的,但我們都是新世紀的中國人,歷史已經過去,我們並不會也不可能去宣揚名族仇恨,我們只會以史為鏡,我們只想不讓自己民族的文化徹底的被人為是沒有。這都是正常的,就算少數民族兄弟也會支持我們的漢服的。

要說恢復漢服是為了復古。那這些人就更無知了。其實華夏這一名稱的由來就與漢服有關。作為歷史悠久最注重衣冠禮儀的國家。我們的傳統服飾不僅是服裝,更代表著中華民族的榮光和輝煌。對我們來說。漢服是禮儀的載體。 《春秋左傳正義》疏:“夏,大也。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華夏皆謂中國,而謂之華夏者,夏,大也。言有禮儀之大,有文章之華也。中國者,聰明睿知之所居也。萬物財用之所聚也,賢聖之所教也,仁義之所施也,詩書禮樂之所用也。“親被王教,自屬中國,衣冠威儀,習俗孝悌,居身禮義,故謂之中國”。《尚書正義》注:“冕服採章曰華,大國曰夏。”中國自古就被稱為“衣冠上國、禮儀之邦”,而“衣冠”就是文明的代名詞。恢復漢服不是復古,而是讓一代代的中華民族後人,一代代的漢人後裔,通曉我們的禮儀,牢記我們的文明,而且更是為了讓他們知道,我華夏在世界文明史上綻放出怎樣閃耀的民族之光。


我們的漢服,不僅是明朝的漢服,漢朝唐朝的漢服,更會是我們改良後的適合日常穿著,或是節慶,人生重要節點的禮儀用服,說什麼不適合穿著的也可以退散了。


困難重重就是這些原因,這些自卑,不懂漢服,不懂歷史,或者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帶來的阻礙,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現在國家很多時候的禮儀慶典已經不在用長袍馬褂改用漢服了,這是我們的勝利,但更應該持之以恆,去宣傳,去普及,去讓我們的同胞都瞭解,都知道漢服。

復興漢服,任重而道遠。


關河南望


講到這個我就想吐槽。

為什麼漢服如此難以推廣?漢服愛好者們總是怪我們普通人不支持漢服,不為本民族服裝推廣盡一份力量。

我自己也是漢服愛好者,但我卻想說,為什麼漢服難以推廣,真的是我們嫌漢服穿起來麻煩嗎?現代服裝不少衣服穿起來也很麻煩,真的是我們不支持漢服的推廣嗎?漢服那麼美麗,但我們普通人真的是愛莫能助。為什麼?真正的答案及就在於你們宣傳的漢服已經走入歧途了。

看看現在漢服愛好者平時宣傳穿的是什麼漢服,男的穿的都更錦衣衛或者楚留香一樣,女的穿的都幾層疊加,各個都是公主小姐。我就問這種漢服一般人穿的了?

你們總是說,為什麼旗袍馬褂那麼多人穿,你們都被滿清毒害了,我就問你們所講的漢服多少錢一套?旗袍馬褂(不指品牌)多少錢一套,這就是原因,如果推廣的旗袍馬褂是如同如懿傳延禧攻略裡那樣的旗袍,你看可有人穿?到日本看看,人家男士的袴和女士和服可有那麼複雜,都更睡衣一樣,也沒見人家日本的民族服飾都是戰國武士裝或者公主裝。更有甚者,還要求穿漢服就要搞古代髮型,女的還好,男的要求帶冠,現在都是短髮帶毛的冠,你搞那麼複雜,還能不能讓人好好的穿衣服了?

如果真是想把漢服推廣開來,那就應該要把漢服簡化、平民化,這才是推廣的第一步。我的幾件漢服,就特別簡單,穿出去大家依然講很好看,我穿的也自在自然舒服,你讓我穿個楚留香那樣的,或者給我一個飛魚服,好了,第一我買不起,第二這到底是COS還是演出?


曹小翔xixi


我覺得漢服不需要大力推廣。現在的年輕人許多都能由心地喜歡漢服,自發地穿漢服,這是一種歷史情緣的自然連結,幾百年的滿清統治也隔斷不了漢族人的漢服情結。這是一種民族意識的復甦,也是文化自信的一種體現。泱泱華夏,能夠包容西服滿服現代服裝,又怎能包容不下自己祖先穿了幾千年的漢服呢?


崔譜群


荒謬,為什麼要推廣?


大勇果果很皮


“漢服”到底是哪種服飾?真正的漢服恐怕只有長沙馬王堆出土的服飾和畫像能夠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漢朝已經是遙遠的歷史朝代,跨越這麼多年的古裝,到底有多少價值,值得商榷。其實如果說鼓勵大家穿“漢服”,不如讓大家隨意選取自己喜歡的款式來穿。不要老是以為民國服飾就是滿清服飾,其它朝代的服飾都不是漢民族服飾。


靄秀樺


人們對漢服已經沒感情了,都是影樓裡的樣子,不樸素,不接地氣,都是年輕人街頭得瑟用的,並沒有適合各個年齡階層的人穿的,漢服已經不是原汁原味了。復興漢服多多少少受到了日本和韓國民族服裝的影響,這一點是最讓人反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