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團:太行山上鐵的子弟兵

我的父親羅章是從湘鄂贛、湘贛革命根據地走上長征道路的紅軍指揮員。抗日期間,他所在的紅6軍團改編為八路軍第120師第359旅。在抗日戰爭中,這支部隊經歷了數百次的作戰,創造了驕人的戰績,贏得了人民群眾的衷心愛戴。

1937年11月,在中共冀西特委負責人慄再溫等的大力支持下,這支部隊在華北抗日前線得到新兵補充。僅僅在河北省平山縣就補充1500名新兵。由於這些新兵全部來自平山,編成獨立團後,大家習慣地把他們稱作“平山團”。

這支部隊政治素質很高。作為部隊骨幹的幹部,基本上都是經歷過長征的紅軍;而廣大士兵中,黨員比例很高。在“平山團”組建過程中,平山全縣700多名黨員,就有200多名帶頭參軍,青年黨員幾乎悉數參加,發揮了重要的模範帶頭作用。因此,這個團表現出極強的戰鬥力。

1938年1月,“平山團”等部改編為第718團後,陳宗堯和我父親這兩位紅軍時期的親密戰友和老搭檔,又再次聯手,分別擔任該團第一任的團長和政治委員。第718團在山西崞縣整訓剛結束,日軍一箇中隊由原平乘車開往崞縣,“平山團”第2營和第3營在陳宗堯團長和我父親的指揮下,在田家莊設伏,前後夾擊全殲敵人。此戰繳獲重機槍4挺,輕機槍3挺,長馬槍120餘支,短槍12支和一大批戰利品。這是“平山團”的第一仗,顯示了平山新兵英勇頑強的戰鬥精神,為以後的連續勝仗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在第718團補充完成後兩個月,他們即開赴戰場,和第120師等其他部隊一起參加了收復“晉西北七城”戰役。1938年2月下旬,日軍集中日偽萬餘人分多路向晉西北進攻。其中第26師團黑田旅團8000餘人分三路進至岢嵐,威脅中共中央所在地陝甘寧邊區。當時在偏關、興縣、臨縣、靜樂和寧武地區的閻錫山晉綏部隊的四個軍均撤退。日軍相繼佔領偏關、河曲、保德、神池、寧武、五寨、岢嵐七座縣城,一部渡過黃河,進攻陝西府谷。中共中央、八路軍總部命令第120師消滅日軍,收復失地。3月7日,第359旅主力立即從崞縣急行軍趕到岢嵐將黑田旅團千田聯隊1000餘人圍困在縣城裡。新近大量補入新兵的“平山團”勇敢作戰。第359旅有效地控制縣城水源,日軍飢渴無奈,棄城逃跑。第359旅即跟蹤追擊,將日軍殲滅於三井鎮。其後,“平山團”和第120師等其他部隊一道,連戰連捷,收復七座縣城,將日軍打回原地。此次作戰的勝利,不僅殲滅日本侵略軍大隊長以下1500人,還繳獲山炮1門、槍200餘支、汽車14輛、騾馬100餘匹,尤其是光復了七座縣城及附近村莊,並把日軍的進攻戰線由黃河東岸向東推至呂梁山麓。這是抗日戰爭初期八路軍參加正面戰場作戰取得優異戰績的力證。

1939年5月9日,日軍第109師團和獨立混成第3旅團各一部共5000餘人企圖合擊晉察冀軍區領導機關。第359旅以第717團和第718團約3000兵力,在山西五臺山與敵周旋,然後在繁峙上下細腰澗南北夾擊敵人。經過激戰,殲敵1000餘人,繳獲步兵炮2門,迫擊炮3門,重機槍6挺,步槍451支,戰馬百匹,這就是著名的上下細腰澗殲滅戰。這一戰全殲被圍之敵,創造了第359旅對日作戰的輝煌戰績。5月20日,聶榮臻發佈命令嘉勉第718團(平山團)。嘉勉令說:“平山團歷來作戰勇敢,素有盛名……是平山人民的優秀武裝,是邊區人民的優秀武裝,是太行山上鐵的子弟兵。”

平山团: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