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有的成年人不知道感恩父母,只記恨父母小時候的打罵?

婉秋150583024



我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在我這裡諮詢的遇到很多這種情況,特別是在自己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時候,很多大人,通過諮詢或者看書自然能聯想到自己原生家庭的問題。所以原生家庭變成每一個人過不去的坎,很多人總覺得說你都有孩子了,為什麼還不知道父母養自己的艱難?不養兒不知父母恩,養了兒子為什麼還不知道父母的恩情?下面我就針對這個問題說出我的一點看法。

第一:中國家庭受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影響,家庭中永遠把孝放到第一上,一個人當了父親,當了母親,就變成絕對的權威。當一個人當了家長之後,在自己的孩子面前自己的自信心馬上就提高,馬上就變成了絕對的權威。當變成父母完全對,孩子說什麼做什麼都是完全錯的時候,這樣就形成不了互動。無論生氣和委屈,無論孩子心裡有多大的不滿?都是不可以表達的。因為他是你爸爸,她是你媽媽,這就在孩子心裡形成一個點,因為他是爸爸,因為她是媽媽就可以不講理,我因為是孩子,我就永遠被壓抑受委屈。當長久的思想壓抑,一個人內心的認知就會被歪曲,當我們對別人憤怒的時候,要教我們應該感恩別人,或者說感恩我們的父母,儘管頭腦想感恩,可是心裡是拒絕的,那麼這種感只能浮於表面,那麼怎麼能做到從心裡面感恩父母呢?

很多心理學家都說,如果我們對父母不滿,如果我們不把這件事情說出來,一直壓在自己的心裡,這個心結永遠不會打開。打開的方法就是把這個問題拿出來,當然我們不用去父母那裡直接面對,因為在父母的眼裡他需要你的感恩,他不能接受你對他的指責,這是人性,就像我們不願意父母對我們的指責一樣。既然每個人都等著對方給我們道歉,我們對父母說這些就沒有意義。那麼我們怎麼辦呢?如果條件允許可以找心理諮詢師,在心理諮詢中解決這些問題。如果條件不允許,自己可以對著牆壁把這些話說出來,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特別是這麼多年父母對自己不好的地方或者說父母偏心的地方,或許這個存在或許不存在,這與我們療愈自己內心的創傷是無關的。因為我們是在療愈自己,療愈自己的前提一定要把自己情緒釋放掉,就像心理學家派克說的話,我們首先要把父母放上審判臺,然後我們再就這些事件,說出我們心中的感受。最後你才能真正的原諒父母,或者說和父母和解,最後能帶來真正的感恩。


在我做諮詢的案例中,有一個女士在國外,她回國發現自己母親得乳腺癌了,已經做完手術了。可是她心裡一點感覺都沒有,她知道這樣是不對的,可是心裡就是沒有感覺。當她和我做心理諮詢的時候,她才找到自己的問題,媽媽總是和爸爸吵架。而且對她們要求特別嚴,媽媽嚴格帶來的好處就是他姐倆都拿到了美國的綠卡,帶來的問題就是妹妹一直沒有結婚,自己焦慮症抑鬱症。雖然衣食無憂,可是自己內心非常痛苦。當一個人自己內心痛苦的時候,當一個人自己內心對人生都一點沒有希望,沒有快樂的時候。哪有時間管自己爸爸媽媽,在我諮詢中,很多重度抑鬱症患者,她們生下的孩子對自己的孩子都不想管,因為在她們的內心是無助的,無力的。


所以一個人只有把心中的不滿和壓抑的情緒說出來,一個人才能真正看清問題的真相,或者說以今天四五十歲的眼光,重新審視過去小時候這個事件,我們自然能夠明白,可能當時父母沒處理好問題,自己在這個問題中自己有很大的責任。當一個人把自己心中的不滿釋放掉,一個人才會選擇看清真相。否則一個人總是把錯誤推給另一個人,沒有誰願意承擔錯誤或者責任。

在我的諮詢中,很多人總是想要父母的一句話,並不是說沒有人愛父母,父母愛孩子的心和孩子愛父母的心都是同等的,一個人帶著怨恨活40歲也不是容易的,他的心裡未必比父母好受。所以化解怨恨的方法是,我們要把情緒釋放和表達出來,恨的對面是愛,因為恨一個人恰恰是我們想在她身上要更多的愛。當一個人把恨釋放的愛一定會出來,就像烏雲去掉太陽自然出來一樣。那位女士在我這做諮詢一個多月後,有一天她又要出國,在和媽媽道別的時候自己不由自主的抱住了媽媽大哭。很多時候自動帶來的才是真實的,否則很多人偽裝我和爸爸媽媽是感情好的,可是當真正到自己爸爸媽媽身邊的時候,他卻討厭爸爸媽媽。這樣在我的諮詢都是非常常見的,因為他們之間還有很多不敢觸碰的東西。真正觸碰了就化解了之間的鴻溝,才能做到真正的和解,真正的感恩。



三清心理感悟


我今年四十歲了,上有老下有小,關於對父母的孝順,說說我自己的感言,先從父親說起,我生父在我一週歲時因意外過世,隔年繼父入贅我家,十年後繼父帶著他和我媽生的兒子離開我家回了他自己家,女兒留在我媽這,他和我媽有辦結婚證,但一直沒有離婚,繼父離開我們以後,便不再照顧我們了,我也在那一年離開了學校,回到家裡種田了,但繼父離開前把幹農活的技術都教了我,犁地耘田,插秧,收割都教了我,這一年我十三歲,身高1米36,體重六十斤,當年在使喚耕牛犁田時的吃力可想而知,當年不單要種地,還要掙錢供家裡所有的花銷,姐姐妹妹兩個人上學的費用,那時政府攤派很多,上個小學的學費不亞於現在的本三,當年村裡的人都說我繼父白眼狼,但沒有人當面指責他,而我呢卻因身體幼小幹農活效率低,村裡人不願意和我換工,幹農活季節性很明顯,錯過了季節很多作物便種不了,當年我家有十畝的梯田,南方山區梯田耕種很耗工,產出又不大,逼的我不得不研究怎麼省工又能高產,幸運的是當年除早劑上市了,頭年剩下的穀子賣了換肥料農藥,當年我的穀子產量是繼父時的兩倍,節約下來的時間去砍木頭賣,那一年我的收入是繼父當家時的五倍,一直到我姐出嫁,我娶老婆,我繼父都不管不過問我家的事情,到了零六年我媽查出來得了癌症,在治療期間他也不過問,我媽過世時來參加葬禮了,說到這,很多人都有一種恨他的無情無義,後輩子不管他不為過,故事說到這,再來說我自己,十三歲開始當家,供養姐姐妹妹上學,媽媽因為我父親過世刺激的有點精神分裂,繼父離開,家庭重擔壓在我的肩膀上,激發了我的求生之路,各種謀生都敢做,拼命改變生存壯態,直至今日,我蓋了別墅,開了工廠,有了三個孩子,也順帶蓋了座房子給繼父和弟弟,當時繼父那老房子因地質問題,年老失修,已不適合居住,我提出要建個房子給他,老婆反對了,而且很強烈,我當時給老婆的理由是:雖然我父親生了我,卻因短命過世沒養我,繼父雖然不疼我卻讓我活下來了,雖然早早讓我受苦當家,卻成就了我的成功,我們的孩子開口叫第一句爺爺是他,如果我們在他老時不孝敬他,孩子也會有樣學樣,父母親的行為會潛移默化的傳給孩子,一個家庭需要的是正能量文化一代傳一代,而不是相互計較,雖然繼父有各種缺點,但改變不了他對我十年的養育之恩,說到這時,老婆已明白我的苦心,再不反對了,也更加的盡兒媳婦的責任,到了今天,我也步入中年了,也看到太多身邊的老人老無所養,其實錯的開頭是他們自己,而兒輩們在惡性循環。


手機用戶劉大仙


我的原生家庭也影響了我的一生,自卑,冷漠,暴躁,焦慮。所以可想而知我女兒的成長過程是怎麼樣的。值得安慰的是女兒在和我的一次衝突中暴發了,多少年積壓在心裡的話傾洩出來,這時候我才知道自己做錯了很多,當她說出來時我簡直要無地自容。值得安慰的是自己當時控制住了自己,沒有惱羞成努地壓制她,吼她。我想這是因為我愛她,而為自己曾經傷害了她感到羞愧。在這次之後雖然我給女兒道歉了,感覺她依然沒有釋懷,還是沒走出影陰。很擔心她會不會心理上出現問題。因為相距很遠,通過微信也只能小心亦亦說幾句話… 真不知道這輩子能不能得到女兒的原諒…接下來該怎麼做真是不知道了…


用戶8570352238514


在我初中的時候,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我就跟我的母親大打出手,還把她的手臂抓傷了,她給我兩個大嘴巴子,抓著我的手,給我狠狠的剪了指甲。那時候我沒有哭,也沒有鬧。滿腦子只剩下的就是怎麼樣才可以逃離這個家庭?我實在太恨他們了。但是現在長大了,心裡一直非常愧疚。現在我知道了就算他們怎麼對我,都是為了我好。



在我剛出生沒多久,我的爸爸媽媽就離開了我去外面打工了,我蹲在樓梯口那裡哭了好久,看見他們的背影漸漸消失在我的視線範圍之內,外婆拉著我不讓我走,我哭到吐了。那一次,我說我把這輩子的眼淚都流乾了。



後來外婆去世了,我就覺得這個世界再也沒有人愛我了,於是我變得很壞,抽菸打架什麼都幹就是不學好的。他們想管我就是無可奈何,因為我每次都說現在你來管我還來得及嗎?我恨你們!在幼兒園的時候他們都說我是個沒爸沒媽的孩子,所有的小朋友都來欺負我!我每天只能站在旁邊等到所有的小朋友離開之後老師送我回家。現在長大之後我才知道這句話對他們的傷害有多深,他們也想參與我的成長,但是經濟上不允許他們這樣做。



後來有一次,高中的時候我生病,完全沒有意識到我已經暈過去了,醒來的時候,我在急診室。我媽媽哭得眼睛都腫了,我媽媽抱著我說,真害怕你會睜不開眼睛了。沒事就好,沒事就好。那一刻我才知道,原來我尋找的愛一直都在我的身邊。他們不會用新穎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愛,怎麼用笨拙的方式他們以為愛的方式來教導我們成長。

這個成年人要學會釋懷,要學會感恩。因為終有一天你也會成為父母。初父母的你,不知所措。會模仿你的父母來教導你的孩子,但是我希望在此之前,你要懂得教會自己:對過去釋懷,對父母感恩。


情感談吧


小帆對這個最有發言權,來述說小帆的經歷吧!

雖然是個男孩,由於二胎關係,出生一直到上幼兒園之前一直在鄉下長大,該上學了,被父母接去,在新的環境還是不習慣的,好多事情姐姐能做,我卻不敢,比如早上賴床,吃飯放醋等等,經常被用來比較,這樣不如你姐,那樣也不如我姐,姐在我心中就是神的存在。用母親那句話,小棍印子從頭到腳都不夠,做錯事也被打過,這個應該,關鍵是有時候沒有錯,父親就在那找你的錯,然後找到機會就是一陣爆發(那時已經初中了,估計他是更年期吧!)原生家庭對孩子帶來的傷害,只有經歷過才知道痛苦。


孩子又不是傻子,你是拿他出氣,還是教訓,從父母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教訓孩子,眼神中帶有憐憫,憂傷,出氣眼神裡帶有憎惡,殺氣)在與父親的獨處中只有小心,小心,再小心,只要是兩人在一個空間,沒有外人都是提心吊膽的存在。

記得有次忘記關水龍頭了,家裡進水了,回家被打的想跳樓的心都有,被攔住了。(那年21歲)沒過2個月,我得了重病:尿毒症。後來發生同樣的事情,也不打,也不罵了。現在什麼也不怕了,沒有人敢打我了,自由了!



一輩子也快過去了,誰都不容易,生病了也想開了,用父母那句話,生病時候不是他們簽字,早死了,想想也是,沒有他們的收留,估計現在墳頭草都長几年了。沒有辦法,誰叫他們給了我們生命呢!這輩子欠下的債是還不清的。下輩子吧!


球場慢鏡頭


今天碰到這個話題我很想表達一下,我父母在我出生就感情不好(這是我自己長大後知道的),不明白本來感情就不好了為什麼還要生我,也許很多人會很吃驚,我怎麼連生命都不想要!!我現在長大了知道了,或許我就只是個意外。從一兩歲開始媽媽一跟爸爸吵架我就被送到姨媽家,小姨對我表弟比對我好,什麼好吃的給他吃,我沒有!!後來父母分開我就沒怎麼見過父親,我上小學學會寫信時給我父親寫一封信,是我自己因為思念想寫的,可是這封信我根本不知道發到哪裡去。在上小學時媽媽跟了一個人,他有女兒,蔑視我們,繼父欺負我,我媽根本沒有為我出頭,還是繼續在這樣的家裡生活,早上母親和繼父沒有起床我就走路一個小時去上學。中午在學校吃點,母親一天就在家裡睡覺,不幹任何有經濟收益的事,也不願意去學習。一聽到我父親來我們附近的位置了就打我,讓我去找父親要錢,父親一副沒錢樣,割都割不出錢。我姐姐15/6歲學手藝自立,我母親天天吵著跟我姐姐要錢,跟我姐姐打架。我姐姐20歲就出嫁,我媽又靠著我姐夫,這事那事都要去麻煩他。後來我離開家在外讀書,幾次三番母親都不讓我讀書了,我自己堅持,自己從六年級開始暑期打工,撿煤,自己掙生活費。後來長大了每次回去母親都埋怨,訓斥我,我生氣走掉,下次回去還是一樣,每每聽到母親說話她就是說自己一輩子划不來,子女不孝,後來我的繼父退休我媽非讓他做環衛工,遇車禍去世,賠的錢跟繼女扯來扯去,後來拿到的錢都給我哥買房子,我姐和哥一直在外地打工重來不回來,後來我出嫁跟老公幫哥買房子,我媽還讓我給我哥裝修。一言不合就罵人,我出嫁了還當我老公的面打我。現在給哥的房子專修好了,她住過去了,我了卻了所有的對我孃家的付出,不會再與他們有任何瓜葛。沒有任何瓜葛。這是我目前給我自己定義的生活,過好我自己的家庭,就算我媽說我不孝孃家,以後過不好了別回孃家我也認了,我自己的家庭過不好我也會把自己過好,把女兒照顧好。


活在當下1350


這是我之前寫的文章,直接發了過來

為人父憶曾為人子

筒狀垃圾桶 2019-04-01 15:05:33

曾記得對你的訓斥,曾記得對你的束縛,曾記得對你的囉嗦,曾記得對他的頂撞,曾記得對他的抱怨,曾記得對他的暗罵,但是你是否記得對你的呵護。

父愛如山厚重,給予你寬闊而堅實的臂彎與胸膛。母愛似水柔情,給予你細膩而溫暖的言語與笑容。

小時候,不明白父母一年到頭在外面的奔波操勞,而其他小朋友在自己父母懷抱中的歡笑聲,後來才明白父母是為了撐起這個家,是為了能給你在他們心目中最好的一切。

小時候,不明白父母偶爾的回家還要訓斥你,而其他小朋友在父母的周圍歡笑著,後來才明白父母是為了讓你變得更好更優秀,就算這不是你喜歡的方法。

再後來,不明白父母不讓你獨自一個人去其他城市,而你心懷怒氣頂撞他們的束縛,後來才明白他們是擔心你的安全,寧願讓你對他們產生怨恨。

再後來....再後來....

原來,我們和父母親矛盾的根源是缺少有效的溝通。在這個浮躁的社會,每個普通人都在為更好物質生活所奔波。生活的繁忙,再加上年輕人的急性子與老一輩的叮囑(也就是我們自己所認為的囉嗦)讓我們很難去坐下來靜下心來好好的去進行一番溝通。

子欲養而親不在,善待父母,他們需要的不僅僅物質上的追求,更多的親情上的安慰。抽出短暫的時間吧,一個電話,一個視頻,一張照片,也許遠比給他們的錢財更要溫情,一遍遍不要其煩的聽著他們的叮囑,聽著他們講以往的故事,聽著他們重複了一遍又一遍,請抱以認真的態度,哪怕你是假裝在聽,請抱以乖巧的態度,想一想你在小時候父母給你的耐心。

百善孝為先,善待父母吧!!!

“此文章只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不得體言語,請大家留言批評指出,本人虛心接受”

<strong>


筒狀垃圾桶


你想要他感恩,因為你覺得撫養他,就是你給的恩情了。

他怨恨你曾經的打罵,因為他想要更高質量的,發自內心的尊重,愛和認可。

彼此對親子關係和感情的認識和希望不對等。

怎麼辦呢?

有因有果。

你撫養他長大,但是沒有給出足夠的,對方需要的尊重和愛。那麼他成年以後,回饋給你的,可能就是負責你的養老,但是未必有多少愛在裡面,或者是愛著你,又怨恨著你。無可厚非,因為他曾經接受的就是這種形式的照顧和關愛。

不大會有你想要的感恩之類的,感恩的基礎是他感受到了恩情,如果他感受到的是打罵怨恨,他如何回饋予你恩情呢?

有因有果,退一步都好。

緣淺的,你養他小,他養你老就好了。他既然沒有得到他想要的那些尊重和愛,你也不要想著一定要得到感恩戴德。換句話,他可能不會另一種形式的愛,因為,你也沒有教給他過。他未曾體驗過,未曾學習過,怎麼能要求他去給予這種愛呢?


微微和朵拉


導讀:感恩是什麼?大家也許知道吧。感恩是一種美德,一種生活態度;是一束陽光,可消除人與人之間的猜疑抱怨;是一座橋樑,可將人與人之間的心靈溝通;是一種鎮靜劑,可使人在眾多的紛擾中保持平靜;是一種潤滑劑,可消除人與人之間的摩擦……



羊有跪乳之情,鴉有反哺之義”。而人也應有盡孝之念,莫等到欲盡孝而親不在,終留下人生的一大遺撼,要想將來不後悔莫及,從現在就要從身邊的小事去感恩父母,回報父母。回報也不一定非的是物質上的回報,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情感上的。就算是遠渡重洋、留學海外,我們時刻要懷揣著一顆感恩的心。正如世紀老人巴金所說:“我是春蠶吃的桑葉就要吐絲。”春蠶付出了,也獲得了,得到的卻是人們的讚美與欽佩。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20, "file_sign": "d1ee707b1340cf2834ba257a19b598f6\

用戶58118712232


愛之深,恨之切。每一個孩子,在人生的初始都是非常愛自己的父母的,父母就是孩子們的全世界,但是為什麼到了成年之後,卻不知感恩父母,甚至記恨父母?個人認為原因有三:

一、孩提時期不懂什麼是感恩,長大後也就理所當然

三歲定八十,這不是一句空話,三歲在這裡指孩子的幼年時期,此時是孩子的性格、品德最容易受干擾的時候。而在孩提時代,孩子完全不懂什麼叫感恩,長大之後理所當然的就不懂需要感恩父母。

造成孩子不懂感恩的原因,要麼是父母的自私的溺愛,要麼是孩子的成長環境中沒有學習對象,也就是沒有人給孩子做榜樣,還有一個,就是過度的懲罰讓孩子絕對父母並沒有對他有恩。

二、嚴重的心理傷害

孩子的行動,取決於孩子對事物的認知,而這份認知很可能是錯誤的。

當一個人在孩提時代,受到不可抹滅的傷害的時候,他可能會選擇兩種方式:

1. 選擇性遺忘;

2. 記恨在心裡;

選擇性遺忘,我經歷過,在我奶奶的口中得知,原來我4歲左右的時候把我娘氣得不要不要的,被我娘扔河裡,被我爺爺救了起來的。但我對此事完全沒有記憶,現在這事變成了大家笑話我孃的笑料。因為遺忘,所以根本也不知從何記恨起。

記恨在心裡,這事同樣也經歷過,雖然不是父母,但也是親戚對我的傷害,現在你想我去孝敬他老人家是不可能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家長會說,自己都是被揍大的被罵大的,不也一樣好好的長大成人沒毀三觀嗎?不是每一次的傷害都是致命的,你只是沒被傷到根本,心理創傷根本癒合不了。

三、極度自私的父母

愣是要舉例子,最近熱播的《都挺好》就是最好的例子。不要以為那只是電視情節,那真的是一些家庭的寫實。

蘇大強夠自私了吧,在小兒子入獄的時候,他只想快點搬走,搬進新房子,逃避家裡的各種紛爭;當明玉被打入院的時候,蘇大強壓根就沒有打算去看望她,甚至不是被逼的話,一句問候都沒有。

蘇明成有感恩的心嘛?有,直到最後被感化的時候才有。

當現實中,更多這樣的家庭,是老死不相往來的結局,而不是和電視劇般的大團圓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