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法律有多重要?

合浦仔林哥


法律究竟是什麼,要不要懂點法律用點法律?

法律是目前社會賴以運行的社會規則,熟人社會是一方面,法治社會是另外一方面,小到一個村一個縣,大到一個城市,法治才是這個社會的主流。維權不是僅僅靠熟人一張臉就可以完成的。可以說我們既需要熟人社會進行工作學習生活,也需要法治社會保障我們自身的合法權益保持社會能夠在顯規則的保護下運行。

要懂點法律,會點法律。

這樣我們才能運用規則,積極維護權利,保障自己的權利。不懂法律我們只能靠私力救濟,懂了法律我們就能夠獲得公力救濟,通過公權力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物業不作為,社區街道不作為,與其浪費口舌與之溝通,不如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權利,該撥打舉報電話撥打舉報電話,該請律師就請律師。運用法律武器,讓不擔當不作為的問題以行政不作為的面貌呈現出來,最終完成自己合法權益的保護。

要懂點法律,會點法律。

才能避免自己觸犯法律。法律的觸角侵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無知者無罪,但是法律的邏輯思維下的判斷是你需要知道,需要了解,作為一個正常的自然人有權利有能力去了解法律,知道什麼是違法。也只有知道什麼是違法,才能不違法,才能懂得對法律保持敬畏之心,只要大家都保持對法律的敬畏之心,才能更好的做到遵紀守法,才能保證良好的社會秩序。

總之,法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懂法律真的是很重要。


屠律說法


我是三甲醫院外科的副主任醫師,兼修法律等專業。懂法律到底有多重要呢?聽我講一講曾經發生在深圳的真實事件,大家就清楚了。


幾年前曾經有一則新聞轟動全國,一個大學生在深圳的世界之窗旅遊景點裡面見義勇為,救出一位險些被保安拖到小樹林裡面強姦的妙齡女子,救人時一片混亂,流氓保安推搡之中不慎被樹樁絆倒摔傷小腿,後來拍片顯示小腿骨折。很快受傷保安報警,警察立刻到場抓了還沒離開景區的大學生,判定他故意傷害罪成立,刑事拘留,準備判刑。後來大學生的同學不服,在網上發帖,最終在全國輿論壓力下,警方先讓大學生取保候審,再宣佈對大學生免於起訴(雖然最終沒有判刑,但是這個結果仍然表示他的行為被警方認定為犯罪,不是見義勇為)。



為什麼會有這麼令人憤慨的結果呢?其實不能完全怪警察,主要還是因為這位大學生不懂法律。

保安報警後過去抓人的那個警察有可能是保安的熟人,在詢問事情經過的時候故意誘導,讓大學生說了一句“是的,我看他欺負女孩子,我就很憤怒,想去打他”。這句話寫入筆錄以後,直接證明大學生有傷害他人的動機,加上產生了傷害的結果(小腿骨折構成法醫鑑定的輕傷,構成了刑法裡面的故意傷害罪),動機加結果,足夠認定故意傷害罪罪名成立,應該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果大學生懂法律會有什麼不同呢?他首先就應該知道導致別人骨折的鬥毆是觸犯刑法可以判刑的,所以他必須堅持說不準備傷害任何人,不是鬥毆,只是想把女孩子救出來,完全沒有對流氓保安動手,更沒有傷害保安的想法,保安受傷是自己不小心才跌倒的。這樣,大學生就是百分之百的見義勇為和正當防衛,只會被警方表揚,並且成為全國大學生的學習榜樣。同時,大學生還可以提醒警察,那個流氓保安應該被追究在公共場所強制猥褻婦女罪(五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強姦未遂(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法律責任。最終這個流氓保安僅僅被拘留五天,見義勇為者被刑事拘留了十四天才放出來。

從上面這個小故事,大家就可以知道懂法律是多麼重要了。這也是我在學醫之後還要兼修法律的重要原因。


斜槓醫生


說大了,應該能起到改變生活的作用吧

……

從職場為例:

……

入職合同。

如果熟知《勞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在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時,會發現、並就合同中的不利條款進行談判,同時爭取增加一些對自己有利的條款。

如果不懂,就有可能糊里糊塗簽字,損失許多利益不說,搞不好還會跳進別人挖好的坑裡。

.



.

工作期間

……

好處一,不會胡亂簽字

單位某天忽然拿份文件(合同)來,花言巧語要你簽字,並許給你不少好處,總之,“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幾個人圍攻於你。

這種時候,如果不懂法律規定、不知道法律後果,腦子一熱簽了字,就有可能因此背上鉅額債務,甚至更為嚴重的後果。

.



.

好處二,不會隨便吃虧

單位想調整你的工資,某日忽然把你的月薪從一萬降為5000元,理由為“無”,或者其他站不住腳的荒唐話。

此時,可拿出勞動合同,堅決維護自己的權益。

……

好處三,不會輕易被搞掉

單位想整你,某日突然拿出一份通知,說你不適應現崗位,要來培訓你,要調整崗位,甚至要解聘你。

如果懂得相關法律,此時可據理力爭,要求單位拿出在法律上站得住腳的證據。

同時,收集所有的相關證據,隨時做好走法律程序的準備。當然最終不一定會走法律程序,但單位看到你證據齊備,就先怯了。

.



.

離職談判

因為種種原因,在單位待不下去了,可利用法律知識,在法律框架內,為自己爭取到最大利益。

筆者的一位朋友,在主動提出離職的情況下,利用法律知識,與單位談判出了“2N+1”的經濟賠償,堪稱成功典範。

……

總之,法律知識也許解決不了你的所有問題,但如果單位覺得你對維護自己權益的辦法一無所知,那就會肆無忌憚;如果單位明白你什麼都明白,那他們做什麼事,都會先思考思考。


也許雜談


我曾經接過一個家屬諮詢:

有個企業主a,事業做的不錯,名下有很多房產和名車,管理著一家電子加工企業。

企業經營需要大量流動資金,a選擇了去找貸款公司借。

貸款公司說,可以借你300萬,但你要提供擔保。

a說,可以啊,我有房子好幾套,車也行啊。

貸款公司說:不行啊,你那些房子和車不符合我們的擔保要求,但我們很想借錢給你,不如這樣,我幫你偽造一份房產證,寫你的名字,我們公司認這個。

a居然說:可以。因為他覺得這幾百萬他一定還的上,自己家裡隨便一套房子賣了都抵得上。

於是,他在貸款公司安排下,用假房產證作抵押拿到了貸款。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他生意失敗,被外國公司拖欠款,沒還上錢,家裡的財產都被抵債了。這筆用假房產證借的300萬也沒還上。

後來貸款公司沒有起訴他,而是直接以合同詐騙罪報警。說a提供假的房產證,詐騙錢財,貸款公司對於假房產證的事情不知情。

也就是說,當初假房產證的事情,是個圈套。

這種套路和案例,我見過好幾起。


曾傑律師金融犯罪辯護


正常的社會人懂法律會心有敬畏,行有所止,無論多麼不拘小節,底線都是不失大道。當然,有一般就有例外,有的人精通法律是為了冒險,為了保證自己在違法邊緣遊走時不溼鞋。至於其他用處,賺錢、裝逼、自保、助人、通理、爭權,看你自己的格局與取捨了。法學是統治之學,統治者應懂法,被統治者更應該懂法,魯迅說過,死也要讓我死個明白吧。懂法的人,起碼不容易被騙,你聽說過有律師或法官陷入傳銷嗎?



王海寧律師


懂法律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首先:懂法律能提高自己的維權意識,積極維權。法律是維護權利的有力武器,法律這種武器實實在在的存在著,但只有你懂法,才能在自己及朋友、親人權利收到來自各方面不法侵害時有維護自己權利的意識,才能進一步拿起法律武器與侵權行為作鬥爭,法律武器被正確運用,必將取得勝利。即便不會用法律武器,因咱們有維權意識,就會尋求專業法律服務人員來幫助,進而順利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其次,懂法律能避免自己觸犯法律。懂法是不觸犯法律的一個前提,可以讓自己避免犯法遭受不必要的法律責任追究。我們不能說懂法的人就不會犯法,但不懂法的人更容易觸犯法律卻是事實,往往觸犯法律而不自知。法律已經出臺生效的情況下,你如果觸犯法律,不會因為你不懂法,就對你網開一面,即使不懂法,也同樣會被追究法律責任。

再次:懂法律能有力監督執法司法機關濫用職權。執法司法機關的權力是法律賦予的,應該在法律授權的範圍內行使。但現實中,一些個別執法人員會超越法律授權範圍行使職權,如果我們遇到這種情況,加上我們恰恰懂法,我們就可以行使憲法賦予我們的監督權來糾正這種越權行為。

總之,法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懂法律真的是很重要。





北京李國鋒律師


生活處處都有可能會涉及到法律,我們即使成不了法律專家,但多懂一點,對自己也是有益無害的。這段時間,辦理的兩起小案子,就是因為“不懂法”,而使當事人追悔莫及,大家聽一下,希望能有所警醒。

一是醉酒後駕車

張某酒後駕車被交警查獲,酒精檢測:210毫克/100毫升。案子經檢察院起訴、法院開庭,最後判拘役3個月,法警當庭把張某收監。張某悔恨交加,他說:“我以為就是罰個款、扣個分,哪知道還得判刑、還得進看守所。”不錯,原來醉酒後駕車不是犯罪,但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實施,“醉駕入刑”,只要血液中酒精含量達到80毫克/100毫升的,就屬於“醉酒”,之後開車上路的,就構成危險駕駛罪,判處拘役1—6個月。


二是代替別人考試

王某是一名大專在讀女生,朋友參加成人高考,讓其“替考”,“幫朋友忙而已”,王某痛快答應,結果被監場老師發現,帶到了公安局。案子移送檢察院後,我們訊問她時,她還是一臉的懵懂和天真。我們給她講,2015年11月1日正式實施的《刑法修正案(九)》規定:代替他人或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的,構成代替考試罪,判處拘役或管制,並處或單處罰金。也就是應試考生和替考者同時都構成犯罪。本案最後,王某得知,自己的冒失行為居然是犯罪,自己還沒有畢業,人生的檔案裡就將留下永遠也抹不去的“汙點”時,眼淚就一直噗簌噗簌的往下掉。



要學法、懂法、守法,同時還要敬畏法律

“醉駕入刑”,保護我們千千萬萬老百姓生命安全;“替考入刑”,維護我們國家考試製度的公平性,這些都是國家法治體系日趨完善的表現,代表了大多數社會公眾的利益。因此說,作為社會一分子,我們要了解它、遵守它,同時要敬畏它,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個人不吃“法盲”的虧,也才能使我們國家的法治建設持續、深入推進。

個人認識,歡迎大家關注、轉發、留言。


Beyond1975


短板締造了矛盾:我是律師、法律盲區的人,我都可以淺規,走法律程序,法律坑你不商量,詭臆之處你不曉得無法維權……所有弊端都是短板效應惹的禍。我是銷售,消費者被淺規,消費者不懂產品價值與質量內幕不是行業標準,行業標準是人定的,有為法可變,……糾紛產生,短板惹禍。你是老闆,我是工人,產品的成本、利潤、環節……工人不專業故不能平等交易,利潤空間懸殊,貧富差距產生。俗語:買的不如賣的精,諸事皆如此這般。因為專業而矗立,因為專業坑人,因為專業利潤,因為專業矛盾,因為專業造業,因為專業腐敗,因為專業公平、公正、民主、和諧……道義沒了。

專業魔面浮現“利潤”“利益”“私慾”……造化

失敗是成功之母與短板有漣漪,奮鬥被砥礪,專業了就好了,好了就成功了。故:活到老,學到老。


暢遊虛空



法治社會最注重的是法制。做人現代生活的每一個個體,如果不懂法,不學法,是很可怕的。

一是法律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我們從出生到死亡每一步都需要法律來證明,從出生證、上戶口到學籍證明、工作、結婚乃至離開人世的戶口註銷、死亡證明,人生的每一步都在法律關注的框架之下,人生的每一個重要歷程,都離不開相關法律法規。

二是不懂法律如何保護自己?你成黑戶了,你的工齡算少了,你在就業單位權益得不到保障,你負工傷得不到應有的權利,或者你和他人發生經濟糾紛,乃至肢體衝突,怎麼辦?這都需要法律來幫你維護權益,如果你不懂法,還相著武俠式的快意江湖,用私權維護自身權益,那可能會本末倒置,事與願違。只用訴諸法律,才能得到相應的保障。法律是公權力,是國家強制力的體現,這才是正途。

三懂法律可以幫助他人,讓你成為親朋中的大神。如果你懂法,或者精通,你會發現尋求你幫助的人會越來越多,你的自信心會爆棚,你的顏值會無形中加大。因為你是他們傾訴的對象,是他們解決難題的大神。

四是你懂法律,你就是構建法治社會的重要參與者。社會的和諧發展,離不開每一個個體,你懂法,你就是重要的參與者,只用崇尚法治,依法維權,普及法律,人人懂法,才會扭轉社會不良習氣,杜絕醜陋現象的發生。


用戶5965993748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我國的法治建設也取得長足進步,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也在不斷提高,現如今老百姓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敢於拿起法律的武器到法院進行起訴或者應訴,這在以前你敢想象嗎?這也是國家在實施依法治國的進程中所取得的可喜成就。

一個人懂法律並不一定是說要去打官司,畢竟除了律師以外的人都是儘量避免惹上官司的,那我們學習瞭解法律有什麼好處呢?

1.懂法的人很明顯能從言談舉止中看出來,這就說明懂法能夠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修養。

2.法律是一門龐大複雜的學科,邏輯性很強,各個法律之間都有著緊密的聯繫,通過對法律的學習能夠培養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

3.一個人學習法律對法律有了一定的瞭解之後,腦海中就會有運用法律手段維護權益的意識,這也能提高自己和家人法律保護意識。

法律是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途徑,與道德相比,法律更加客觀,並且能以強制手段發揮作用。說到底,法治社會不僅僅只是政府的事,只有做到人民對法律有一定的認知和了解,法治社會才會有實現的可能,建設法治社會還得需要你我一起努力。

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