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在抗日時期是什麼處境?

等風來9966


起到重要作用的“熊貓外交”

現在,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熊貓是中國的國寶。

很多次,“熊貓“都成為了中國的名片。1949年,解放之後,我們的熊貓還被當作我們與其它國家友誼的見證,被贈送給了美國、日本、英國、法國、西班牙、墨西哥等國家,開啟了一段又一段“熊貓外交”。

不過,到了1982年,由於熊貓的數量日漸減少,中國政府決定停止贈送熊貓,改為了“租借模式”。應該說,“熊貓外交”在中國建立與他國外交關係的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翻閱相關的歷史資料可以發現,抗戰時期熊貓的作用並不是那麼明顯,當時的中國人並沒有意識到熊貓的價值,中國政府意識到熊貓的價值還完全是靠西方人的呼籲。

為了說清楚熊貓抗戰時期的處境,我們還要向前稍微追溯一下,看看熊貓是如何被人們發現的。

“熊貓”在戰國時期就疑似有所記載,貔貅可能就是熊貓

如果追溯中國人對熊貓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的一部字典——《爾雅》,在其中,有一種動物被成為“似虎似熊”,因此,有人就認為,這很可能就是後世所說的熊貓。

還有人認為,《史記》裡面所說的貔貅,也可能值得就是熊貓。《史記》說,貔貅是一種兇猛的動物,被稱為“祥獸“,可以鼓舞軍隊。

在《詩經·毛氏傳》裡面,還提到過一種動物叫做“騶虞”,這種動物“白虎黑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則應之”,很多人認為,這可能說的也是熊貓。

到了16世紀,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提到了“貘”,說它出現在四川,以吃竹子為生,至於指的究竟是不是熊貓,至今也沒有定論。

根據史料記載,最早出現的“熊貓外交”是在唐朝,武則天曾把它送給日本,以表達兩國之間的友善。

近代熊貓發現史:第一次被法國傳教士看到,隨後西方人紛紛獵殺熊貓

此後,熊貓在史書中就一直處在缺失的狀態中,也許那個時候,四川的熊貓還很多,人們並沒有覺得珍惜,因此,就沒有人在對它們進行記載。

一直到了1869年,一位來自法國的博物學傳教士——阿爾芒·戴維才第一次在四川鄧地溝目睹了熊貓。只不過那個時候,並沒有熊貓這個詞,它們稱之為“黑白熊”。

戴維找到當地的一家獵戶,讓他們幫忙捕捉一隻“黑白熊”。幾天之後,戴維就以高昂的價格從他們手中買到了,並將其殺死,製作成標本,運回了巴黎自然博物館。

隨後,這隻“黑白熊”的標本引發了西方博物學家的關注,經過大家的討論,將其命名為熊貓。

到了1908年,英國詹姆斯·維奇父子公司派了一位名叫威爾遜的年輕植物學家來到四川,尋找熊貓。

根據他在《一位博物學家的華西遊歷記》中的記載,當時在成都市場上,可以看到熊貓毛皮,並且價格不菲。由此可以得知,當時,熊貓的數量已經在不斷的減少。

1914年,德國也有一批人來到四川尋找熊貓,他們從一家居民那裡買到了一隻剛出生的熊貓,雖然不久,這隻熊貓就死了。但是,這批德國人宣稱,自己是第一批看到活著熊貓的外國人。

隨後,美國人也加入進了尋找熊貓的隊伍中。美國在1929年派出了兩位探險者來到中國,這兩位探險者的父親名叫西奧多·羅斯福,是1901年到1909年的美國總統(是後來那個富蘭克林·羅斯福的叔叔)。

當時,西方國家還沒有建立起保護動物的理念,他們覺得,博物館裡面只要擺放珍稀動物的標本就可以。因此,他們在四川獵殺了一隻熊貓,並將其剝皮運送回美國。

隨後,美國很多博物館都開始派人前來中國獵殺熊貓製作成標本。

一位美國女性來到中國,改變了西方獵殺熊貓的習慣

直到1935年,一位名叫哈尼克斯的美國女性來到中國,改變了西方人獵殺熊貓的習慣。

她本來是隨自己的丈夫來到中國尋找活著的熊貓,然後將其運送回美國。但是,他的丈夫在1936年在上海去世。

這個哈尼克斯為了完成丈夫的心願,與自己的新歡楊昆廷(美國人)來到成都尋找到了一隻熊貓幼崽並帶回了美國。

媒體競相對她們進行報道,這隻熊貓後來被放到了布朗克斯動物園,據說第一天允許參觀,前來的遊客就達到53000人。

為了保證這隻熊貓能夠在美國繁衍,哈尼克斯決定再次來到成都,抓取一隻熊貓。

結果,等到哈尼克斯再次來到中國的時候,抗日戰爭爆發。哈尼克斯博捉到了一隻熊貓,再次運送美國。然而,到了美國才發現,這兩隻熊貓竟然都是公的,而且,原先捕捉的那隻因為吞下橡樹枝而喉嚨感染,最終死去。

哈尼克斯第三次來到成都。不過,這一次她沒有在捕獲熊貓。她在成都,看到一位名叫史密斯的英國人捕獲的兩隻熊貓,待在髒兮兮的小籠子裡特別可憐,任由風吹日曬,無人管它們的死活。

隨後,哈尼克斯找到她的老相好楊昆廷。楊昆廷手中已經捕獲了兩隻熊貓,不過,在隨後,有一隻熊貓於暴風雨中突然發狂,被他們打死,於是就只剩下了一隻。哈尼克斯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她決定將這隻熊貓放回森林,不再進行捕獲。

哈尼克斯的決定也影響了當時《中國雜誌》的編輯,英國博物學家蘇柯仁,他在一篇文章中呼籲,不要在捕殺、虐待和走私這些熊貓,我們懇求中國政府應該介入,挽救大熊貓,不讓它們滅絕。

這篇文章隨後被四川省政府看到,於是下令禁止捕捉熊貓。

無獨有偶,就在差不多這個時候,一位生活在英國的中國詩人、作家和藝術家蔣彝,在動物園裡看到了中國的熊貓,寫了兩本暢銷的童書,並在其中提到,熊貓“善良又好客”。是中國的代表。

國民政府使用“熊貓外交”:由宋美齡護送熊貓到美國表示感謝

根據蘇柯仁的呼籲和蔣彝的暢銷書,當時的國民政府意識到西方人對熊貓的著迷。當似乎,美國成立了“美國援華聯合會”,幫助中國籌集資金。國民政府為了表示感謝,尋找到了一對熊貓,並取了名字潘弟和潘達,於1941年贈送給美國紐約動物學會。

帶著熊貓前去美國的是宋美齡,當時兩隻熊貓受到了美國的爭相報道。宋美齡在贈送儀式上,專門發表了廣播講話:

我們的美國朋友們,你們減輕了我國人民的痛苦,讓他們因為無妄之災而承受的傷痛得以癒合。我們……將這一對討人喜歡的、黑白相間的、毛茸茸的熊貓贈送給美國。我們希望它們可愛逗趣的模樣可以將歡笑帶給美國的小朋友,一如來自美國的友誼之情所帶給中國民眾的喜悅一樣。

隨後,英國倫敦動物園也希望可以獲得熊貓,他們以全額資助一位中國生物學家來英國學習一年作為交換,請求國民政府給予一隻熊貓。

1946年,一隻名叫“聯合”的熊貓隨同一位生物學家來到英國。此時,二戰已經結束。


兮兮說事兒


我們的國寶大熊貓,曾經被外國人隨意捕殺,還曾被當成哈巴狗來養,有一隻熊貓還成為了英國人的戰鬥英雄。

那是一個時局動盪,風雨飄零的年代。1862年到1874年,法國傳教士戴維聽說四川寶興一帶有很多的珍稀動物,就到了寶興一教堂擔任傳教士。1869年,戴維在一家農戶家裡發現了一個從沒見過的黑白相間的奇特動物毛皮,農戶告訴他這是一種叫“白熊”、“竹熊”、“花熊”的溫順動物。戴維激動壞了,認為這是一種從未從未發現的全新物種,於是僱傭了20個獵人為他抓捕。可是為了運輸,獵人殺死了好不容易找到的一隻“白熊”。
又過了兩個月,戴維終於捕捉到了一隻活的“白熊


”,戴維為它取名叫“黑白熊”,它憨態可掬的樣子十分討喜,戴維十分喜愛。經過一段時間的餵養,戴維打算把它帶回法國,沒想到“黑白熊”根本經不起環境變化和路途的顛簸,剛到成都就奄奄一息了。戴維只好把它做成了標本,帶回了巴黎的國家博物館展覽,世界上第一個大熊貓的標本誕生了。

博物館主認為這種動物既不是貓也不是熊,和西藏發現的一種貓熊有些相似,就起名“大貓熊”。後來重慶平陽動物園舉辦了一次展覽,其中貓熊標本最受人關注。只不過當時展覽用的國際書寫格式從左到右“貓熊”,可當時的人們喜歡從右往左“熊貓”,熊貓之名就傳了起來,成了習慣,大熊貓也就定了下來。

大熊貓的發現在全世界引起了轟動,一批又一批的西方探險者、獵人、博物館標本採集員來到中國尋找這種珍貴的動物,其中包括羅斯福的兩個兒子西奧多·羅斯福和克米特·羅斯福,他們在大涼山開槍打死了一隻大熊貓,帶回了美國製成了標本。以後又有德國和英國等國的探險者從中國獵人手上購買到了大熊貓,於是世界上很多國家博物館都有了大熊貓標本,但他們從來沒有捕捉到活的大熊貓。

1936年四月,紐約的女服裝設計師露絲·哈克利斯為了完成丈夫的遺願,組成了兩人探險隊來到汶川,設置陷阱捕捉大熊貓。11月探險隊另一個成員——美籍華人楊廷昆在樹洞裡捕捉到了一隻西方人夢寐以求的活體大熊貓。露絲把大熊貓裝進了一個大柳條筐裡,在海關登記表上寫了“隨身攜帶哈巴狗一隻”,就輕鬆混出了海關。美國人在舊金山碼頭為大熊貓舉辦了盛大的歡迎儀式,還準備了最豪華的套房。只不過這隻大熊貓只活了一年,後被製成了標本。
1936年到1941年,僅美國就從中國弄走了9只大熊貓。成都的教會學校華西大學在其中幫了大忙。在大熊貓產區呆了20年,有“熊貓王”之稱的英國人丹吉爾·史密斯在1936年到1938年的3年間,共收購了9只活的大熊貓,並把其中6只帶到了英國。二戰期間倫敦動物園的大熊貓“明”,在德機的轟炸下鎮定自若、嬉戲玩耍,成為了倫敦人民心目中的戰鬥英雄。“明”在1944年死去,等到二戰結束,英國人組織了一個200人的探險隊通過外交手段進入汶川大搜捕,終於又找到一隻大熊貓帶回了英國。

像中國的許多事物一樣,熊貓在國外大出風頭以後,在中國的地位迅速攀升。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政府開始限制外國人的捕獵活動。


悅寵喵大俠


只能說得虧當年日軍沒有打到熊貓的繁殖地啊,不然的話,全中國的熊貓都得被日本人搶走了。

現在日本幾乎全民有熊貓信仰。

沒熊貓的動物園,就給其它動物上黑白裝,偽裝成熊貓。

到了後面,終於有了。1972年9月,田中角榮訪華,中日外交正常化,中國就送給了日本大熊貓:康康和蘭蘭。

當時去的時候,是超規格待遇 ,有專機,有專門的空姐服務。

到了日本,沿路有日本人迎接。

日本人的人生願望單中就加了一條:到動物園看熊貓。

因為看的人太多了,所以要實行限號,以前靠抽籤,看不看得到,全靠運氣。這幾乎跟現在搖車號一樣了。後面改成了排隊,先到先得,到高峰期,動物園常常排了上千人,準備去看大熊貓。

熊貓抵達日本的七年後,就有近四分之一的日本到動物園看過熊貓了。

到了2017年,當時電臺正在請專家討論國家大事。消息傳來,不好意思,專家你停下來,我們有個重要消息要插播一下:日本上野動物園繁殖出了一隻大熊貓。

頓時,日本各大電視臺紛紛發來喜報。

動物園長流下了激動的眼淚。

去年,中國的發佈會上, 還因為一隻新出生的熊貓鬧過笑話,=。

這隻熊貓叫香香,在日本出生,跟日本外交官名字發音相近。

可見,相比外交官以及外交事務什麼的,日本的記者更關心香香,因為按照規定,這個香香長大後是要回國的。

而第一個讓熊貓成網紅動物的是英國。當年有一個英國探險家把熊貓帶到英國,這是第一次出國門,去了英國,熊貓成為英國人的二戰吉祥物。因為德軍轟炸時,熊貓一點也不愁,該吃吃該喝喝,讓英國人大為敬佩,廣為宣傳,從此,熊貓就在全世界出名了。

一開始,世界各地到中國來抓熊貓,還真有抓有的,二戰結束後,中國就禁止捕獵了。

那英國人是怎麼發現的呢?我用一個視頻來回答。\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1a08d000096aaabbc90a7\

腦洞歷史觀


在民國開始的時候,大熊貓幾乎是沒有什麼存在感的,因為他們生活在四川的深山老林裡,曝光率很低,再加上當時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連吃飯都是個問題,就不會去在乎大熊貓的問題了。

大熊貓地位的提高來自於它們在歐美國家的成名,之前外國人根本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種奇怪的物種,所以在一名歐洲神父發現的熊貓的蹤跡並將熊貓的信息帶回了歐洲後,當即在歐美國家引發了對熊貓的熱潮。



熊貓外交在現代的出現

不過跟大家想象中的不一樣,剛開始歐美國家的人根本就沒有被這種可愛的動物給打動心扉,他們對熊貓的表達方式就是獵捕。

他們拿起槍支來到了四川,獵殺了起碼幾十只熊貓製造成標本,並最終帶回了國內,隨著這些標本在歐美國家的展示,熊貓的熱潮在歐美國家越發高漲起來。

而歐美人對熊貓的看法是在有人把熊貓活著帶回到他們國家後發生改變的,活著的熊貓讓歐美人感受到了這種動物的可愛之處,所有人的心都被這種可愛的動物給萌化了,因此在很多人的抗議下,再也沒有人敢到中國獵殺熊貓,他們開始把熊貓擺上了神壇。



在抗日戰爭爆發後,蔣介石開始積極尋求起了美國的幫助,宋美齡在美國展開募捐活動的過程中,因為了解到了美國人對熊貓的喜愛,所以當即決定送了兩隻熊貓給美國人,這是熊貓外交的初端。

而宋美齡的這個舉動,也收穫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對後來的人給予了很多啟發。


熊貓在歷史中出現的身影

想必大家對熊貓的瞭解是隻限於現代的,但是據某些專家的估測,熊貓在上古時期其實就已經和人們有所接觸,在黃帝和蚩尤展開大戰的時候,黃帝一方是騎著巨熊和蚩尤作戰的,當時蚩尤一方的坐騎名叫食鐵曾,而食鐵獸很有可能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大熊貓。

而在唐朝的時候,武則天在給日本這個國家取名字的時候,也送了兩隻熊貓和70張熊貓皮給日本人,相比於宋美齡的做法,武則天是要早一千多年時間的。

歐美人對熊貓的喜愛以及熊貓的高昂租金

接下來我們再說到外國人對熊貓的喜愛,熊貓在現代之後一直在外交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成為了我國與許多國家友誼的象徵,剛開始的時候是有送出過不少熊貓給外國的。

不過當國家意識到熊貓的珍貴之後,就在上個世紀末期終止了贈送熊貓的行為,把送熊貓改為了租熊貓。

而租熊貓的價格現在是一對一年100萬美金左右,也就是一對一年600萬人民幣左右,這個還不是最重要的,在熊貓租出去之後,每年的熊貓的食物費用也高達100萬美金,總的相加,外國租中國的熊貓, 花費的金錢是一對一年1000萬左右。

外國的動物園並不是做慈善的,他們之所以會為了熊貓付出這麼大的代價,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熊貓能為他們賺到更多的錢,外國人對熊貓的喜愛是無以復加的,單單是人們買門票看熊貓的錢,就足以彌補他們付出的天價租借費用。

我忘了是哪個國家了,他們有一個動物園在臨近破產之際,花了大價錢從中國租了一隻熊貓,在熊貓進園之後他們的客流量開始增大起來,隨著熊貓的到來,他們也擺脫了破產的危機,生意開始變得紅火起來。

所以說熊貓在抗日戰爭開始的時候,其實是很尋常,後來是受到了歐美國家熊貓熱潮的影響,國民政府才開始重視起了熊貓,才開始給予了熊貓一絲關注,不過當時的老百姓們對熊貓卻沒有太大的感覺,因為當時人們正處在戰火的威脅下,連能不能活到明天都是個問題,誰有精力去關注動物問題?


孤客生


大家都知道抗戰時期處境艱險,那麼對於可愛的大熊貓來說,它們面臨著怎樣的境遇呢?


現在來看,熊貓不僅僅是一種動物,更是全世界的一種共同信仰。

要知道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人尚且生活艱難,更別提熊貓了。尤其是在清末到抗戰結束這一段時間內,政府維持都很艱難,更不用提拿出專項基金來對我們的國寶大熊貓進行保護了。尤其是這一段時間內,許多西方探險家進入中國,他們發現了熊貓,並且甚為稀奇,開始了一定規模的捕捉熊貓的活動。於是許多大熊貓開始被迫流離失所,遠赴他鄉。

(射殺熊貓的西方探險家)

除了被非法盜捕,大熊貓在抗日戰爭期間也曾經被國民政府當做禮物,送到大洋彼岸的美利堅合眾國,成為連接兩國友誼的重要橋樑,這也是中國較早開展的熊貓外交。

我們的故事,從一隻叫做“潘多拉”的熊貓說起。1937年9月,“潘多拉”出生在成都周邊的大森林裡,在1938年的4月份,被獵人抓獲,並且賣給當時位於成都的華西協和大學,不久之後,“潘多拉”遠赴大洋彼岸到達美國,1938年6月10日,紐約一家動物園正式收“潘多拉”。但是沒過兩年,吸粉無數的“潘多拉”死了,無數美國人民為之悲痛不已,許多報刊也發表了專門的悼念文章。

(1938年,大熊貓“潘多拉”在華西協合大學的老照片)

此時,國民政府正在為加強中美在戰爭中的合作作出努力,宋美齡得知,熊貓潘多拉的死訊之後,感覺到這是一個很好的契機,於是計上心來,決定向美國贈送一隻熊貓。於是派人分別在川康地區和汶川縣西南的草坡鄉山中抓捕了兩頭熊貓,一雄一雌。兩隻熊貓一隻稍大,一隻稍小。為了表示,這是中美友誼的象徵,於是,大家給較大的那隻熊貓取名叫做“中美”(American China),而較小的那個則決定等到了美國再命名。

(宋美齡和熊貓)

1941年11月14日,下午3:00左右,兩隻熊貓踏上了遠赴異國他鄉的旅途,先是搭乘著中國航空公司的班機,由重慶飛抵香港,然後在16日從香港飛往菲律賓馬尼拉,之後轉為海陸搭載柯立芝總統號輪船到達夏威夷,之後又用6個星期的時間橫渡太平洋,終於在12月25日到達了舊金山,稍作停歇之後在12月30日到達紐約。

非常幸運的是,這一對熊貓由重慶出發,先後行經長達3萬英里的旅程,安全的度過了潛艇、偵察機出沒的太平洋,並未受到戰爭的任何影響,而且到達紐約時十分健康。

(美國《時代》週刊上的熊貓消息)

這是中國第1次以中央政府的名義,向外國贈送大熊貓,開創了熊貓外交的首例。

兩隻大熊貓的到來,激起了全體美國人民的熱情,沒見過世面的老外們熱情高漲,而且還發起了一項活動,就是為兩隻熊貓命名。最後“潘弟”(Pan Dee)(取代了在中國的命名“中美”)和“潘達”(Pan Dah)這兩個名字以高票當選。

雖然沒有具體的證據說,這兩隻熊貓從中國到美國,對當時中美關係產生了怎麼樣的積極影響,但是當時的中國政府積極的開展熊貓外交,以此來感謝美國方面對於中國抗戰支持,足以見得這兩隻大熊貓對於中美友好關係的象徵意義。

這麼萌,加個關注唄!


令和史官


大熊貓是一種神奇的物種,被網友戲稱為“牢底坐穿獸”,這傢伙無論從體型還是戰鬥力來看,都是熊,而且發起飆來,就連棕熊也未必佔上風。

這樣一種戰鬥力爆棚的物種,性格卻十分溫順,靠著賣萌來生活,偏偏全世界人民都買它的賬,養尊處優的生活過慣了,雖然戰鬥力依然有,比如一些野生大熊貓,曾經出山捉羊開葷。

不過在人們的寵愛下,多數已經開始了賣萌的生活。

大熊貓,在中國古代傳說中,叫做食鐵獸,據說是戰神蚩尤的坐騎,一種彪悍的存在,長期生活在四川陝西一帶的森林中,不過據專家考察研究發現,大熊貓在巔峰時期,可能遍佈了中原。只是隨著人類的發展,以及大熊貓萌蠢的個性,愣是把自己玩的快要滅絕了。

在歷史紀錄中,極少記錄有大熊貓的存在,這一點有些奇怪,中國古代的皇帝,特別喜歡各地進貢一些奇珍異獸,像是犀牛、獅子、長頸鹿一類的奇珍異獸(現在看來比較常見,但在古代很少見),都在歷史上有所記錄,而且這些記錄往往能夠體現出萬國來朝的天朝大國的氣度,所以史官會記錄的比較清晰。

偏偏對於本土的神奇生物大熊貓,最早記錄還是西方人的發現。西方人的獵奇心理,往往帶有狹隘自私的一面,在西方本位思想的影響下,西方人認為其他人種都是劣等民族。

因此,這些民族不配享受很多東西,更不配擁有自己都不曾擁有的奇珍異獸。

第一隻大熊貓被殺死,做成標本,這發生在1869年,接下來,這樣一個神奇的物種讓西方人為之痴狂,他們開始紛紛進入中國,不擇手段的想要獲取大熊貓的標本來滿足自己的私慾。

直到20世紀四十年代,中國才發佈法令,禁止外國人捕殺或者尋找大熊貓。在這期間,西方人並沒有找到太多的大熊貓,這大概是因為大熊貓生活的地方太過隱秘的緣故。

因為大熊貓的發現,讓全世界很多國家的人,都開始認識並且喜歡上這樣的生物。尤其是日本,日本人對於大熊貓的喜歡,達到了痴迷的程度,甚至不惜花費重金,打造大熊貓的場館,來迎接大熊貓的到來。

在建國後,“熊貓外交”和“乒乓外交”成了中國步入國際社會的重要手段。

現在,我們回到問題上,雖然西方人、日本人都對大熊貓情有獨鍾,甚至想要佔為己有,但大熊貓數量稀少,而且多數分佈在深山老林之中,很難被發現。法國人在中國生活了12年,才在一個很偶然的情況下,發現了大熊貓,並且做成了標本。可見,大熊貓很難被發現。

另外一點,大熊貓主要分佈在四川,陝西一帶,這些地方偏偏都不是日本佔領的區域,一直都是中國軍隊控制的區域,重慶是國民政府的首都,強悍無比的川軍,並不是守土,而是出川抗戰,雖然四川(當時是包含重慶的)長時間遭到空襲,但日軍始終沒有實際控制。

因此,沒有太多記錄證明日本人曾經深入四川,捕殺過大熊貓。

由於日軍的長時間轟炸,大熊貓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最主要的影響在於,大熊貓開始繼續向著更深的山林裡遷徙,來躲避炮火的影響。

雖然說覆巢之下沒有完卵,但由於川陝一帶長期由中國控制,除了日軍的轟炸可能對大熊貓有影響(這樣的影響並不大,因為日軍轟炸的目標主要是城市和交通幹線,而大熊貓生活的地方是深山),但整體而言,這場戰爭對大熊貓的影響有限。


小小嬴政


熊貓外號滾滾,是我國的國寶級動物,在全球的名氣都很大。別看它們如今越來越稀有,但據說它們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是地球上的“活化石”。

熊貓一直活躍在歷史舞臺,是被當做有傳奇色彩的異獸,只不過它的名氣是呈曲折波動上升趨勢的。

它在中國歷史有明確記載的時候就已出現,在《史記》裡熊貓叫做貔貅,據說是黃帝馴養的猛獸之一,曾在炎黃大戰中,助黃帝打敗了炎帝。春秋時期,貔貅的皮(大熊貓的皮)是當時進貢的珍品。貔貅在《山海經》中熊貓又叫做食鐵獸,傳說相當兇猛,是蚩尤的坐騎。



魏晉南北朝以後,它是義獸,叫做騶虞,象徵和平。唐時期女皇武則天也曾將一對大熊貓和70張熊貓皮作為國禮送給日本,象徵友誼長存。

不過到了之後,熊貓越來越沒有存在感了,畢竟後來戰亂越來越頻繁,熊貓離人類越來越遠,也使得大家無暇顧及熊貓,熊貓這一珍寶好像大家都忘了。


直到抗日戰爭,還是保持中立的美國人來到了中國,並在沒有淪陷的四川生活,他們無意中發現了熊貓這種動物,被這種從來沒見過的動物吸引了,回到美國後,大肆宣揚,因此源源不斷的美國人來到了四川看熊貓,產生了一股熊貓熱。他們乘中國還在打仗,無暇顧及熊貓的時候,也大肆獵殺熊貓。他們只想把熊貓帶回美國,不管死的活的。

熊貓在抗日早期這個時候雖不受戰爭侵擾,但時不時要擔心外國捕獵者的偷襲,也是十分危險的。

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時,宋慶齡訪美后,得知美國民眾十分喜歡大熊貓,也為了減少熊貓被捕殺的局面,於是贈送了兩隻大熊貓給美國,在美國引起了轟動。


在抗日中後期,熊貓名氣越來越大,人們重新想起了熊貓這個忘了很久的珍寶,於是開始重點保護熊貓,熊貓重新成為了外交的橋樑,被大多數人所喜愛。

總的來說,熊貓處境在抗日時期分成兩段,抗日早期經常受到外國捕獵者的獵殺,處境很危險,中後期送了兩隻給美國後,引起了重視,熊貓處境才逐漸好轉。不過好在不管啥時候,日軍都沒有打到四川來,要不還不知道他們會對這些熊貓做些什麼殘忍的事!


夏目歷史君


2019年正好是熊貓被世界性發現的150週年。


在1869年,大熊貓被一位名叫戴維的法國人在四川發現並僱人捕獲他很興奮,歐洲人從沒見過熊貓,認為這是一個全新的物種,想著運回法國可以名震世界。在運往法國的途中,熊貓卻病死了。失望的他卻沒有灰心,於是便把熊貓做成標本,然後放到了巴黎的博物館中。

熊貓的聞名和經歷

由於歐洲人從沒有見過這麼可愛憨憨的動物,很是驚奇與歡喜,於是大熊貓就這樣在西方的世界裡引起了轟動。並且引起了一波前往中國四川捕捕捉熊貓的冒險家風潮,也導致了大熊貓的生存環境進一步惡化。



一開始,熊貓被捕捉之後,總是很快就死亡了,所以帶到歐洲的也只是標本。但後來,更多的歐洲人來捕捉熊貓,慢慢的就帶回去了幾隻活的,這更加轟動了,不僅各種有錢的上流人士前來觀看,連英國皇室都慕名而來,並且對憨態可掬的大熊貓非常的喜愛,視若珍寶。


後來不僅歐洲人,連美國人也來捕捉熊貓。在整個抗戰期間大約非法運往歐美各國的大熊貓就有十幾只,而作為標本的更是達到了可怕的上百隻之多,可見當時的熊貓生存環境已經被嚴重威脅。

熊貓外交。

這一情況直到1941年的四川政府知悉外國對熊貓的狂熱喜愛情況以及被盜捉的嚴峻形勢才有所改觀。當時全部精力都聚焦在抗戰國民政府,到此時才遲鈍的下令禁止捕捉熊貓,但有一個人腦子一轉,卻發現這可以成為與大國交好的一種機會,這個人就是宋美齡。


當時宋美齡敏銳的觀察到美國人對大熊貓的,的狂熱喜愛。於是就借自己的名義送給美國兩隻大熊貓,希望藉此來討好美國民眾,從而達到讓美國政府援助中國抗戰的目的。這應該就是近代最開始的熊貓外交吧。當然在歷史上去說,武則天時期也向日本贈送過兩隻熊貓,看來我國政治女性素有這種送禮傳統啊。

送完熊貓之後的一個月,美國就正式參加對軸心國的反法西斯同盟,當然,並不是熊貓外交的巨大作用,最主要原因是,日本無腦襲擊了美國的珍珠港,激起了美國人民的強烈憤慨,從而堅決了美國對日作戰的決心!但來自盟友的禮物,也從而讓熊貓更加受到美國人的寵愛。



後來,中國政府更是頻繁的採用熊貓外交的方式來加深與友好國家的關係。作為國禮,送熊貓更是能夠顯示出一個國家與中國的關係緊密程度。有意思的是,日本第1次收到中國收到兩隻作為禮物的熊貓的時候,也引起了整個日本的國民轟動。


大熊“康康和蘭蘭”抵達日本時,簡直是國民偶像的氣派,不僅日本民眾夾道歡迎它的到來,更被譽為友好大使,在康康和蘭蘭到達的數天之內,觀看人數激增,一天之內就有30萬人觀看,不僅要排很長很長的隊,而且還要抽籤抽中了才有排隊資格。可以說大熊貓真是世界人民的心肝寶貝了!

只不過後來,中國政府認為,太頻繁的贈送給各國的話,會導致本來就頻危的大熊貓物種會變得更加稀有,因此就採取以租借的方式取代“贈送”的辦法,租借費用大概為每年95萬美金,但依舊有很多國家踴躍租借!


歷史好奇怪


現在熊貓是我國的珍稀保護動物,並且是“外交大臣”,“和平使者”。

大熊貓在我國的地位本來並不高,只是普通的動物,但是在唐朝時期,武則天就曾經將大熊貓作為禮物送給日本天皇,開啟了大熊貓“外交大臣”生涯的開端。

1936年12月24日,第一隻活的大熊貓“蘇琳”偷渡到美國,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從此大熊貓開始走上世界舞臺,成為了動物明星。

這一時期正是抗日戰爭最為慘烈的年代,當時國民政府也沒有對大熊貓採取特別的保護手段,各國紛紛派遣探險者到中國搜捕大熊貓,使得大熊貓逐漸流失到世界各國,並且逐漸成為了二戰期間各國人民心目中的“和平使者”。

但是毫無疑問,他們都是偷獵者。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自顧不暇,根本顧不上這些珍貴的可愛的大熊貓。

並且當時國民政府非常需要西方國家包括美國的支持、支援,不可能因為大熊貓而拒絕西方國家的要求。因此,通過外交等手段,西方國家派出大規模的探險者到中國抓捕大熊貓。

這也導致了大熊貓的數量急劇減少。

另外,著名的“熊貓外交”就是從抗日戰爭時期開始的。

為了得到西方國家的支持,國民政府多次向西方國家贈送大熊貓。

1936年到1949年抗日戰爭最艱難的歲月裡,國民政府曾先後向西方國家贈送了14只大熊貓,並且大熊貓的地位越來越高,逐漸成為了“國禮”。

大熊貓的壽命一般是25年,但是早先出國的大熊貓,因為不適應環境等原因,或者說當時對於大熊貓的保護技術不夠完善,大都死於消化類疾病。

所以大熊貓作為“中國國寶”,真的為中國抗戰和外交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現如今憨態可掬的熊貓已經成為已經成為中國的一張名片,歷史上的“熊貓外交”歷歷在,為我國的外交事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同時還為我國創造了大量的外匯。

熊貓身上有一種獨特的魅力,不光中國人喜歡奉為國寶,外國人對熊貓的喜愛程度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熊貓就曾作為國禮,送給日本。

近代以來世界各國對熊貓的喜愛程度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1957年,美國的芝加哥動物園就曾致信給北京動物園,想要花錢買一個,價格中國說了算,實在不行交換也行,挑啥也你說的算,由於當時正處於冷戰時期,各國的關係相對緊張,結果這項計劃也不了了之。



1972年中美關係緩和,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松應約訪華,尼克松夫人對熊貓近乎痴迷的程度,其他行程隨便改,但是唯獨去看大熊貓的這一條是鐵的定律。尼克松夫人不但親自給大熊貓拍照,餵食,還買了很多關於大熊貓的玩具,並試探性的提出想要大熊貓。當時中國對此事並沒有明確表明態度,臨行前周總理最終拍定送美國兩隻大熊貓,後選定兩隻名為“玲玲”,“興興”的大熊貓贈送美國。兩個月後,兩隻大熊貓到達美國,8000多人冒雨迎接,開館當天就有2萬多人來參觀大熊貓。



抗日戰爭時期,熊貓的主要分佈地位於我國的,四川,山西,甘肅等地。其中四川的分佈數量最多佔75%以上,是主要的分佈地。武漢會戰後,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日本暫時失去了戰略進攻的能力,又因為太平洋上戰爭的全面爆發,使得日本更無暇顧及中國戰場,戰略目標也改為東亞以及太平洋地區,資源也相對向太平洋傾斜。使得我國的四川地區成為一個相對安全的大後方,雖然還有空襲,但是由於當時的蘇聯援華航空隊對中國的幫助,還可以勉強應付。所以說此時的大熊貓該吃吃該喝喝,偶爾聽個響。實在感覺到沒有安全感往老林子鑽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