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鐵橋樑工程創新技術論壇在南通舉行

為了充分展示我國高鐵橋樑工程的成就,踐行“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歷史使命,推動橋樑工程領域科技創新與可持續發展,鞏固我國橋樑建造技術的國際領先地位,昨天,中國高速鐵路橋樑工程創新技術論壇在我市舉行。

本次論壇由中國鐵道學會、江蘇省綜合交通運輸學會、南通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與會專家、學者們圍繞“創新橋樑技術、助力交通強國”的主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和交流。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何華武、中國鐵道學會理事長盧春房、江蘇省副省長馬秋林出席論壇並致辭,江蘇省綜合交通運輸學會理事長史和平主持論壇開幕式。市委副書記、市長徐惠民出席論壇。

多年來,我國鐵路橋樑工程領域的科技工作者和建設者們堅持創新引領、攻堅克難,在祖國的崇山峻嶺、懸崖溝壑、雪域高原、江河湖海建起了一個個標誌性工程。截至去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已達13.1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2.9萬公里,高鐵橋樑3萬多座、1.6萬多公里,超過全世界總量的三分之二。

盧春房說,目前,我國在高速鐵路橋樑的設計理論、結構形式、施工工法、大型裝備製造等方面,已經取得了系統性的創新成果,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技術,形成了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鐵橋樑建設技術體系。

尤其是隨著世界首座跨度超千米公鐵兩用斜拉橋——滬通長江大橋2014年3月在南通開工建設,人類實現了高速條件下跨越能力的又一次突破,這在世界橋樑史上是具有開創性意義的事件。

在昨天的論壇上,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陸永泉作了《江蘇過江通道建設回顧與展望》的主旨報告,來自中國工程院的周福霖、楊永斌、繆昌文、嶽清瑞等院士分別就高速鐵路橋樑結構抗震隔震減震控制、橋樑和軌道的定期動態健康檢測、橋用混凝土關鍵技術、工程診治與創新等問題發表了觀點。此外,來自國內鐵路橋樑設計、施工單位的9位專家、學者也就各自領域所取得的創新成果進行了交流。

副市長吳永宏,市政府秘書長陳俊參加活動。

【關注頭條號樂居買房,掌握購房好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