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loud將登陸科創板,雲計算是值得投資的生意嗎?

周興健


雲計算層級有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SaaS(軟件即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實質上雲計算就是功能虛擬化。簡單的說,就是將本來私人電腦或者機房應該完成的工作放在別人的服務器上面完成,節約私人硬件,軟件的成本空間。比如我們要製作一個大型的軟件,我們需要存儲和處理器等硬件,我們需要一些編程軟件,我們也需要軟件運營時候的一些後臺數據存儲和處理。這個時候就有了雲計算。

雲計算有公有云和私有云,還有混合雲。私有云就是租賃他人的空間、資源等單獨為我所用,成本費用較高,公有云就是公共空間,由於複用率高,成本下降,使用人只需要少量支付費用就能獲得很好的服務。

雲計算的趨勢是如何的呢?如今公有云發展很好,但是公有云有規模效應,大家也看到了,如果建造大量的機房(IDC數據中心)沒有用戶,那麼成本會比較高,所以雲計算有規模效應。這樣就導致了這個行業強者恆強,越來越強的局面。

國內近幾年阿里雲增長最快,份額最大,大約超過4成,後面是騰訊雲,中國電信,亞馬遜(硬件就是光環新網),金山雲,ucloud(優刻得)。這個市場正在頭部集中,也不是個新穎的行業,實際上雲計算發展已經超過20年,市場早已走過了幼稚期和成長期,如今基本上進入成熟期。市場內企業競爭激烈,市場整體份額似乎還有空間,但是前幾位有規模雲計算提供商吸收了大部分的市場增長額。

所以,雲計算是否值得投資?當然是值得的,但是雲計算小公司未來空間有限。像UCLOUD這樣的企業,未來面對的競爭會非常激烈。比如百度雲,比如中國聯通,比如華為雲,比如微軟,很容易超過UCLOUD這樣的雲計算企業。

另外,我們關注到國外部分雲計算公司在中國經營還是受到限制的,畢竟將數據放在外國人服務器上面有一點信任問題。但是隨著中國貿易談判進展,雲計算是會開放的,一方面是持股比例放開,一方面是發放牌照允許外國企業直接建設IDC數據中心。那麼對於現有云計算的格局,除了阿里雲和騰訊雲這樣的頭部雲計算提供商,你還要考慮國外巨頭的進入可能會分走蛋糕。國外雲計算最強勁的是亞馬遜,vCloud,微軟Azure。這些企業如今在國內排位靠後,硬件資源實際上來自國內企業。但如果開放之後,他們會不會重新建設自己的雲計算業務,依然未可知。但是基於規模化效應,實質上對於國內雲計算行業會形成一定的衝擊。

綜上,雲計算應該集中投資在國內高份額的前幾位,ucloud這樣的雲計算公司,未來經營壓力其實挺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