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妻大一,有飯吃;妻大二,多利市;妻大三,屋角攤”是什麼意思?

響水大米


我們這裡的老話是說:女大一,黃金滴,女大二(兩),黃金漲,女大三,抱金磚。之所以這麼說,很可能意思是因為男人成熟比較晚,很多時候就算結婚了,也會存在一些地方比較幼稚,女性如果比男性大,會更加的成熟包容,這樣家庭生活就會更加和諧美滿。

我就比我老公大三歲,當初介紹人給我們介紹的時候,我還覺得有點不大樂意,心想再是個什麼都不懂的毛頭小夥,結果一見面,發現長得也成熟,也不像什麼都不懂的樣子,就這麼被他騙成了老婆。

現在我們娃都三歲啦,一晃眼結婚七年,老公也比起以前算是成熟了很多。剛結婚的時候也沒少吵架,現在有了孩子以後,吵架也很少了。

個人覺得,婚姻生活能不能幸福是自己經營的,日子需要夫妻雙方努力過好。過得好不好,也不在倆人年齡差距,哪怕是女大三,不好好過日子,照樣抱不了金磚!

放張爺倆對戰照片鎮樓:


婦產科女司機


農村俗語說“妻大一有飯吃,妻大二多利市,妻大三屋角攤”這幾句話歸結起來就一個意思,就是找個比自己大一點兒的媳婦會疼人,能過好日子。可作為男人,真的願意找個比自己大的媳婦嗎?儘管說,女大三抱金磚,可現實裡讓男人找個大三歲的媳婦,我想很多人寧願不抱金磚吧。


有很多的農村老話僅限於當時的社會現象,像過去農村有生產隊的時候,那時候農村人找媳婦可不喜歡苗條骨感型的,都希望找個膀大腰圓的能幹活,年齡大點兒也沒關係,能生孩子會做飯就成。其實哪有男人不喜歡更年輕漂亮的,不是說男人八十歲也喜歡十八歲的嗎?


或許是為了安慰男人不平衡的心理吧,也就找出了這幾句話,說大一歲的媳婦會做飯;大兩歲的媳婦都會算賬,也就是會做買賣;大三歲的就更好了,滿屋子金銀財寶,女大三抱金磚嘛。依此類推女大四就得抱金山了,大五大六的,不知道是不是我們這裡的金礦就沒了。話怎麼說都有道理,還有人說“寧嫁老頭,不嫁小猴”,說的也是關於夫妻年齡的問題,由此可以看出,女人也喜歡找個大幾歲的比較成熟的男人。





這些老話都是過去式了,當時之所以有這種說法大多是因為男方家裡貧窮找不到媳婦,找了年齡大點兒的女孩兒,為了討個吉利,也就順口那麼一說罷了。不管大幾歲或者小几歲,過的好不好,跟年齡無關。


小十六123


農村老話:妻大一,有飯吃,妻大兒,多利市;妻大三,屋角攤”是什麼意思?在農村很多人都會在背後討論哪個娶的媳婦好,哪個媳婦即賢惠又溫柔又漂亮,哪個媳婦特別能幹,而哪個媳婦卻不招待見等等。人們不僅對於自己的另一半有要求,而且也會習慣參考別人家媳婦來定位自己。



我們農村以前娶媳婦雖然講究不多,能夠娶上媳婦的都算生活過得不錯了。記得以前鄰居的阿姨跟我說她當年就是因為現在的老公比別人家多一塊玉米地,結果她想也沒想就嫁給了他。那時候人們首要目標就是能夠吃飽飯,且在吃飽飯的基礎上,對方能夠在多一點“財產”那是非常出眾的了。



現在言歸正傳,農村男人對於媳婦沒多大要求。但是每個家庭的經濟都不一樣,有一些日子過得越來越窮,而一些恰恰相反,日子越來越富有。人們都相信男人娶老婆一定要娶比自己大的女人,以後家庭才會越來越旺。

老婆比自己大一歲,“有飯吃”,生活基本不愁吃;老婆大自己兩歲,在生意上會做的更好;大三歲則整個屋子都堆滿黃金,寓意發大財了,這也符合現在“女大三,抱金磚”的說法。



女性相比男性在心智上會更加成熟的早,因此很多女性都不願意嫁給自己一樣或者比自己小的人做老婆。這樣女人會覺得很累,而且同樣年齡的男性在愛護女性、理解女性上還沒達到女性的標準。而男性也知道這樣的道理,因此更願意娶一個比自己大的女性做老婆,這樣在事業上對自己會更有幫助。

關於這個說法,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下方留言,一起交流。


鄉村波比


在古代,我國男女青年結婚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雙方很難自己做主選擇另一半,尤其是貧困家庭的女兒更難做主自己的婚姻。不過古時人們的看法與現在有很大的差別,那時候有錢人家會願意自己的兒媳年齡大點,與現在講求年齡相仿或者男大女小是完全不同的。

為什麼古時候大家願意娶年齡稍長的女子呢?很大一部分人認為妻子年齡大,會更加懂事,操持家務也得心應手,所以“女大三,抱金磚”的說法很流行,婚姻作為人生中的大事,自然是備受全家人重視,因此關於婚姻的老話俗語更是多不勝數,像一些農村老人常常唸叨:“妻大一,有飯吃;妻大二,多利市;妻大三,屋角攤”就是關於婚姻的,不過這句話具體是何意呢?

其實這句話是說夫妻二人的年齡歲數,“妻大一,有飯吃”是說如果老婆比丈夫大一歲的話,那麼這個家庭一定不會缺吃缺喝,最起碼一頓三餐都給你做好,不會讓一家人餓肚子;“妻大二,多利市”是說如果老婆比自己大兩歲,那麼家裡面做起來生意就很方便,因為老婆也能搭把手,把家裡的財務理得順順當當;“妻大三,屋角攤”可能不太好從字面理解意思,其實也是說老婆比自己大三歲的好處。

“屋角攤”是說家裡的金銀珠寶都堆滿了屋角,是說娶了比自己大三歲的妻子的人是很有福氣的,會家財興旺,類似於“女大三,抱金磚”。其實類似的表達有很多,像“女大一,穿錦衣;女大二,生進兒;女大三,抱金磚”、“女大一,抱金雞;女大二,抱金塊”等,雖然是一種古老的說法,不一定具有參考價值,但是作為人類對婚姻的嚮往和祝福,就一直流傳了下來,至今還有不少農村人堅信這種說法。

不過中國幅員遼闊,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到了別的地區娶比自己大的老婆就換了相反的說法,例如“女大一,哭泣泣”等,不知道大家那邊是怎樣的?不過也有人聽後表示反對,認為夫妻雙方合得來最重要,不能把家裡的大小事務都推給老婆,美好的生活需要兩人一起創造,最重要的是兩人有感情基礎,年齡大小不是關鍵,有共同話題才重要。對此大家是如何看的,歡迎在評論中留言。


山農老兵


農村老話:“妻大一,有飯吃;妻大二,多利市;妻大三,屋角攤”是什麼意思?

總的來說,這句農村老話的意思就是取一個比自己大一歲到三歲,家裡的財運也會跟著水漲船高,來看一下具體的說法。

妻大一,有飯吃

這說的就是如果取個比自己大一歲的老婆,生活自然不愁吃不愁穿,大一歲這裡不光是年齡上大一歲,其實其中蘊含著一個道理,說的是如果取回來的女人越成熟,往後的生活,和其他夫妻比起來,丈夫很可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老婆給你照顧的無微不至,令人羨慕。


妻大二,多利市

這妻大二,意思就是大兩歲的老婆,這比大一歲又更長了一歲,不僅年齡長,這成熟也長了幾分,多利市,說的就是這樣成熟穩重的妻子,對於做生意的丈夫來說,是百利而無一害。

妻大三,屋角攤

自古以來都有“妻大三抱金磚”的說法,娶個比自己大三歲的妻子,在一些農村,會被認為那是修來的福氣,家財興旺,家裡的金銀財寶能把屋角都堆滿了。

生活中,取個比自己成熟,年齡大一點的老婆,日後生活中自然更容易美滿,不然“女大三抱金磚”也不會流傳這麼久了,但凡事都不是絕對的,並不是說一定要提倡去娶個比自己大的老婆,就老話來說,有的地方就對取大一歲的老婆非常的不認同,有“女大一,不到底”“妻大一,不為妻”“女大一,哭泣泣”等等說法。

不過不管老話說的是好或者不好,這些老話都沒有什麼根據,婚姻的幸福與否,關鍵看夫妻兩人婚後對生活的經營,多一些包容,多一些讓步,互相尊敬,共同努力,這日子才會紅火。


農人解說


農村老話:“妻大一,有飯吃;妻大二,多利市;妻大三,屋角攤”是什麼意思?

相信很多人都曾經聽過“女大三,抱金磚”這句俗語,意思是說,如果一個女性比她的丈夫大三歲,那麼他的丈夫就如同娶了一個金磚一樣,潛在表達的就是,這樣的女性,自己一定要珍惜,不然如果失去,後悔的一定會是自己。“妻大一,有飯吃;妻大二,多利市;妻大三,屋角攤”這句俗語和“女大三,抱金磚”是一樣的作用,告訴人們應該娶比自己多大的女性,婚後的生活才能幸福,自己的家庭才能有更多的希望。


如果妻子比自己大一歲,那將來家裡就不愁飯吃,因為古代女性大多都是主內,家中的事情大多都是由妻子處理,從小家裡就會培養她們做飯,所以娶個妻子自然不會愁飯吃了;如果妻子比自己大二歲,那將來做生意的話就不愁了,這樣的女性大多都比較圓滑懂事,懂得許多的人情世故,很多事情他們都知道怎麼做,所以說女性大二歲,有利於做生意;如果妻子大三歲,金銀珠寶就會攤滿屋角,足以說明這樣的女性比較難得。當然了,不管大幾歲,其中的關係必然是遞進的,大二歲的必然是會做飯的,大三歲的必然是會利市的,要不然也不會有萬貫家財。

在現代農村人們結婚的時候,選擇就會相對的少很多了,因為男多女少的緣故,所以很多人都只能無奈的選擇,男性妥協於現實,女性妥協於風俗習氣,愛情雖然依然存在,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堅持了。“妻大一,有飯吃;妻大二,多利市;妻大三,屋角攤”,這是從男性角度來分析的,從女性角度來看的話,大多數女性都喜歡找比自己大的男人結婚,所以就會出現一些矛盾,婚姻還是順其自然的好,不要太過強求。


老農民說事


這句農村俗語說的是男女結婚的時候,女人比男人年齡稍微大一點,對整個家庭和事業都有所幫助。因為在以前男女結婚年齡都比較小,而女人通常比男人更早熟一些,再加上年齡稍大,結婚以後可以相夫教子,照顧家裡妻兒老小,讓丈夫沒有後顧之憂,安心發展事業。

“妻大一,有飯吃。妻大二,多利市。妻大三,屋角攤。”這句民間俗語,用通俗的話語來解釋就是,如果妻子比丈夫大一歲的話,家裡會衣食無憂,不用擔心沒飯吃。如果妻子比丈夫大兩歲的話,在做生意的時候可以幫助丈夫協助處理好各種關係往來,能夠增加收入,對丈夫的生意非常有利。如果妻子大三歲的話,通常可以給家裡帶來大量的財富,因為她們更擅長管理錢財,不讓丈夫在外面大手大腳亂花錢,而且會幫助丈夫掙更多的錢,以至於金銀堆滿屋。這句話跟另一句俗語“女大三,抱金磚”有異曲同工之妙。

農村地區很多民間俗語,都是對於生產生活中各種情況的一種美好總結和祝福。他們通過觀察了大量的自然現實情況,總結出了這些帶有一定規律性的認知,對後世的子孫結婚嫁娶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不管這種說法是否有道理,是不是迷信,我們都應該尊重,畢竟是古人傳下來的一種風俗習慣。當然我們在生活過程中結婚生子最重要的是夫妻恩愛,相互幫助,相互扶持,這樣才能是一個家庭過得富有幸福。


茶人老七


古往今來,那些娶了比自己大的妻子的年輕人,都覺得好像自己虧大了。其實你咋就不知道你是賺大了。特別是古時候那些,是我家庭封建影響的家長,都想給自己的兒子找一個,大一點的尤其是那種,屬相相符,時辰相符合八字都很合拍兒的 大媳婦兒。那就意味著將來那是抱金磚的生活。也是給兒子找了一個潛力股。



因為男人一般都成熟起來很慢的,所以很懂得人情世故的父母知道比自己兒子大的女孩子嫁到自己家裡來,一定會對自己這個小丈夫百依百順。一定會對自己這個丈夫百般的照顧的。所以說男孩兒的父母一般都喜歡兒子找一個大一點的。從感情,從兩個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上,女孩子可能都會比男孩子強。都會有一種女人特殊的那種愛,來對待這個小丈夫。
你看張學良的妻子,于鳳至就比她大好幾歲。所以說在張學良與他在一起生活的時間裡,于鳳至都像一個姐姐,對他微不至的照顧。而且對他痴心不改。這就是姐弟情份。一直在美國等待著他,直到自己死去。還有相聲演員李國勝也找了一個比自己大的妻子。每當有節目採訪力過剩的時候,李國勝也很欣然的牽著自己媳婦兒的手。他說,我們那時候的戀愛還是父母們做主的時候。是奶奶非要看著自己的大孫子再有順子,然後就不經他同意。強迫他相對象結了婚。那時候還不懂人情世故的李國勝,在夫妻對拜時,還給自己的妻子跪了下來。這都是美滿幸福的姐姐和弟弟結婚的事例。他告訴我們說,找一個比自己大一點點的妻子。也是一件幸福,值得珍惜的事情。


伊春美食美客


這是關於娶妻的一句老話,因為在古代的時候,男女婚嫁比較早,尤其男子,可能在十幾歲就會娶妻。古代男子結婚早,但心智尚未成熟,所以一般會娶比自己大幾歲的,這樣既能達到成家立業的目的,又能讓女方包容照顧男子。久而久之,也就流傳了這句俗話。這句話具體是什麼意思呢,下面我就為大家解釋一下。

妻大一,有飯吃。娶比自己大一歲的妻子,是不愁吃喝的。言外之意,就是比自己大的妻子,懂事賢惠,能夠把家裡收拾的亭亭噹噹,照顧丈夫的生活起居。

妻大二,多利市。這裡的市指的是生意,利市就是有利於做生意,說直接點,就是娶比自己大兩歲的妻子,能夠發家致富,家裡變得富裕。

妻大三,屋腳攤。從明面上看,這句話似乎有些抽象,實際上是很好理解的。這個“攤”和“放”的意思差不多,但比“放”多了層數量範圍,形容東西很多,從而沒地方放,就隨便攤在了地上。“屋腳攤”就更直接了,東西太多放不下,就連小小的屋腳都攤滿了,形容家裡的錢財糧食非常多,生活十分富裕。

當然了,這句俗語在一定的時間段,可能會起到作用,但已經不適用於當前社會了。大家也不要盲目的推崇俗語,要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它,婚姻是兩個人勤勤懇懇去經營的,和年齡沒有必然的關係。換句話說,兩個人不認認真真過日子,大再多的歲數也無濟於事,只有相親相愛,才能找尋真正的幸福!最後,祝大家在2019年有情人終成眷屬!


西瓜二哥


農村老話:“妻大一,有飯吃,妻大二,多利勢,妻大三,屋角攤”是什麼意思?農村常見的俗語老話很多是和家庭婚姻有關的,其實對於男大女,或者女大於男,都有很多的俗語流傳,真的是嘴裡兩張皮,咋說咋有理,不論男女誰大,都有很多的吉利諺語,這句老話說的是妻子比丈夫大上一些,是很利於家庭幸福的事情。


妻大一:這裡指妻子比丈夫大上一歲,是居家過日子的好幫手,是能夠帶來福氣和運勢,家裡決計是不會沒有飯吃的,也有女大一,抱金雞,女大二,金滿貫,女大三,抱金磚的說法。

妻大二:多利勢,妻子比丈夫大上二歲,那是發家利市的福星,能夠把家經營的井井有條,還能有很好的財富收入,要是家庭做生意是能夠起到很好的幫襯和發揮重要的作用。

妻大三:屋角攤,和女大三抱金磚的含義其實是一樣的,這裡指的是妻子要是比丈夫大上三歲,家裡面賺的錢和糧食堆的屋角邊緣全都是,其實這些都是帶有很大誇張成分的比喻,其實家庭和睦,發家致富之路還真的和誰年齡大關係並不是很大,這也是對於女性大於男性的一種吉祥的說法。

在農村還有說法是寧嫁鬍子茬,不嫁小猴娃的說法,指的就是女性要找比自己大點的男性,所以這些農村老話還真的相當的圓滑,不論誰大,都有很好的說法,在年齡大小的方面,一般誰大上一些之後,確實會不同程度的承擔多一些的操勞,還要作為姐姐或者哥哥愛護對方。

隨著社會的進步,年齡差距幾歲作為婚姻來說,早已經不是什麼重要的問題,相互包容對方才是家庭和睦的重要因素。沒有關心對方之心,其實再大的在多,也是無濟於事的,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