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继子骨髓给亲生女儿移植?继父:万一失败我会愧疚一辈子


“为什么妹妹姓王,我却姓杨?每当凡凡追问王书卿这个问题时候。 王书卿都会用其他理由塘塞过去。今年10岁的杨凡凡不是王书卿亲生儿子,但他早已视如己出。亲生女儿圣依出生后,王书卿对凡凡的爱丝毫不减,他想等凡凡懂事了再告诉他实情,怕孩子知道后难过。“兄妹两个感情很好,自从他知道他的血可以救妹妹后,每天吃很多饭,让医生多抽点血给妹妹。他那么小,我不想让他受这个罪,万一出什么意外,我这辈子都愧疚”王书卿说。

今年37岁的王书卿来自河南省濮阳市开发区王助镇,2012年底,王书卿经人介绍和独自带着儿子生活的管丽婷喜结连理。婚后的王书卿和妻子管丽婷互相体谅,相敬如宾,日子过的相当的幸福美满。2014年5月24日,随着女儿王圣依的出生,王书卿夫妇心里更加的高兴,两个相爱的人终于有了爱情的结晶,一家四口的小日子过的更加的幸福美满。但是令他们没有想到是,灾难在悄然而至降临在女儿王圣依身上。

2018年3月18日,在幼儿园上学的小圣依精神不佳,接到老师电话的管丽婷夫妇带女儿来到当地妇幼保健院做了血常规,医生看了检查报告说,孩子病情比较严重,去郑州大医院吧。听了这话,管丽婷夫妇只觉得头重脚轻。他们连夜带着小圣依来到郑大一附院。在等待检查期间,小圣依开始腹痛,上吐下泻,情况非常危险,医生直接就给输上了红细胞。上午做了骨穿,后又做了遗传、基因等各项检查,随后医院以溶血性贫血定性治疗。


小圣依在郑大一附院治疗一个多月就康复出院回家了,可曾想回家不到一个月时间,小圣依因全身无力,呕吐再一次到郑大一附院医治,这次复查骨穿,寄到天津血液研究院做检查,但是仍然没有检查出结果……无奈之下,管丽婷夫妇又辗转带着小圣依到了北京儿童医院,做了各项检查但是仍查不出病因,没办法管丽婷夫妇只好又带着女儿圣依回到了郑州。

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过骨穿活检、肝穿活检、淋巴切片活检,管丽婷夫妇的基因等一系列深入检查,2018年7月底,王圣依被确诊为基因变异小儿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医生告知管丽婷夫妇,由于他们夫妻的基因都有问题,以后不能再生孩子,小圣依目前需要立即住院化疗,然后再移植,这种病后期花费大……听了医生的话,王书卿夫妇忍不住的痛哭,孩子这么小,怎么就受了这么多的折磨。

如今经过9个大疗程的化疗,病情稳定医生通知尽快做移植。在中华骨髓库一直未找到合适的供者,医生建议只能使用半相合的骨髓来进行移植,王书卿和继子凡凡都是半相合的供者。王书卿和妻子商量用他自己的骨髓来移植,主要怕凡凡受罪以后再出现什么意外。但是妻子管丽婷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医生说供者年龄越小越好,所管丽婷想用儿子的骨髓来为女儿移植。


“手心手背都是肉,我也舍不得,女儿的命只有一次,我不会去冒险的”管丽婷说。而王书卿则觉得“凡凡才10岁,万一出什么意外我一辈子不心安,既然都是半相合就用我的”2019年2月14日,郑州大学附属医院的小儿血液病房走廊上,王书卿和妻子管丽婷正在为谁给女儿王圣依捐献骨髓的事而争吵。王书卿结婚6年没和妻子争吵过,现在为了不让年幼的继子凡凡受罪,坚持己见。

管丽婷此刻的内心非常矛盾,一边是撑起整个家的丈夫,一边是年幼的儿子,不管是谁来配型,她都很心疼。这是他们夫妻二人结婚六年以来第一次产生这么大的冲突。尽管凡凡只是丈夫王书卿的继子,但对于两个孩子,丈夫从来都是无差别的对待,丈夫王书卿和她的争吵让管丽婷伤心的同时也让她感到一丝欣慰,无论如何丈夫是爱她和孩子们的……

王圣依目前在郑大一附院已经化疗9个疗程,病情缓解很好,月底可以排仓做移植。根据医生的诊断,王圣依后期需要做移植手术,排异等各项费用最少需要40万元。自王圣依确诊后已经花费27万,还有各种外购药6万多,家里已经负债17万元。后期庞大的医疗费用让他们犯了难,平时靠种地为生的夫妻俩实在无法凑齐庞大的医药费。


如果您想帮助这个可爱的小女孩,直接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项目详情,进行捐助。也可将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打开“扫一扫”,从相册中选取二维码进行识别。该项目最终解释权归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所有。详情请关注“水滴公益”平台动态。

关于“感光计划”:是2018年7月12日由今日头条携手中国摄影家协会与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等具有公募资格的慈善组织联合发起的公益项目 ,参与项目的公益摄影师,在符合《慈善法》要求的基础上,将通过自己的头条号持续发布反映救助线索的公益图片,为有需要的受助人连接社会募捐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