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食物中,35%居然都是它的同類

帶魚,可以說是北方人小時候唯一常吃的魚——南方人民別見怪,我們這兒以前基本上就沒什麼別的海味。

它的食物中,35%居然都是它的同类

紅燒帶魚

對於全國人民來說,帶魚都不算是什麼新奇食物,但要是有人告訴你:帶魚會“立著”游泳;帶魚可以釣;釣起一條帶魚可能會帶出好幾條,首尾相連……

是不是感覺你對它並沒有那麼熟悉?

遠看賣刀的,近看賣魚的

它的食物中,35%居然都是它的同类

水產市場上很多攤位都有帶魚

圖片來自:全景網

內地人對帶魚的樣子,沒什麼好印象——被凍得硬邦邦的,躺在菜市場的臺子上,身上傷痕處處,表皮脫落,還散發著輕微的腥臭。

但你如果去海邊,看到剛打撈上來的新鮮帶魚,你就會對它的印象有所好轉,因為那簡直能用“驚豔”來形容——整條帶魚光滑無暇,就像鍍了一層銀,甚至能映出人影。

它的食物中,35%居然都是它的同类

剛打撈上來的帶魚,全身都blingbling的

清代人喜歡把新鮮帶魚懸掛起來售賣,那場景就像《海錯圖》中描述的:“望之如入武庫,刀劍森嚴,精光閃爍。”正因這晃瞎人眼的造型,帶魚在日本也有“太刀魚”的美稱。

它的食物中,35%居然都是它的同类

為什麼市場上沒有活帶魚?

你肯定聽說過:“帶魚是深海魚,撈上岸後由於壓力變化,會內臟破裂而死。”這個說法根深蒂固,使很多人覺得帶魚只在深海生活。

其實,帶魚每天都要從海底到海面往返一次的。傍晚,帶魚們就從海底上浮,來到水面活動。天剛亮,它們又開始潛入海底。

它的食物中,35%居然都是它的同类

帶魚平時成群結隊,大多數時候,它們並不像海蛇那樣扭動游泳,而是直挺挺的,僅靠背鰭的波狀擺動前進。圖片來自:《藍色星球 II 》

所以,漁民們會趁晚上和清晨,用魚竿釣帶魚。古書上說,是用一根長繩,上面套上竹筒,讓繩子浮在海面。在長繩上用銅絲掛滿上百個魚鉤(普通線容易被帶魚咬斷),把魚竿插在石縫裡,魚一咬鉤就提竿。

現在,帶魚基本都是網捕的了,但釣起來的帶魚依然受歡迎,被人們特稱為“釣帶,和網捕相比,釣帶的體表不會被網子劃傷,而且一般大魚才咬鉤,所以賣相更好,比網捕帶魚賣得貴。

它的食物中,35%居然都是它的同类

“釣帶”比“網帶”賣相更好,售價更高

攝影:張辰亮

釣帶雖然沒有氣壓突變的問題,

但出水後也不耐活,加上身體太長,用魚缸養不現實,所以市面上不賣活帶魚。

只有個別水族館(如日本葛西臨海水族園)養著活體帶魚,供人參觀。

它的食物中,35%居然都是它的同类

水族館裡的帶魚

一方有難,八方追著啃

釣帶魚時,會發生一種神奇現象。《海錯圖》畫的就是這個場景:一隻帶魚咬鉤後,另一隻會咬住它的尾巴,一起被提出水。

這可不是瞎說的,今天人們釣帶魚時,仍能看到這種奇觀,有時甚至能一次提起三四條帶魚。閩南有漁諺“白魚相咬尾”、“白魚連尾釣”即此。

它的食物中,35%居然都是它的同类

《海錯圖》中的釣帶魚場景

這種行為使人類腦洞大開——《物鑑》等古書還添油加醋,說帶魚本來就是一個叼著一個的尾巴,排成隊游泳的。只要抓到一條,就能拉起“帶魚鏈”,源源不絕。等船裝滿了帶魚,漁人就用刀斬斷魚鏈,把剩下的扔回海里。

《海錯圖》的作者聶璜顯然不相信這種誇張的描述,漁民告訴他:“帶魚咬鉤後,旁邊的帶魚為了救它,會咬著它的尾巴拽,結果自己也被釣上來了。但是頂多兩三條而已,什麼幾十條連成串的都是瞎傳,不要信。”

在今天看來,這個漁民的“闢謠”只對了一部分。帶魚連串確實沒有數十條那麼誇張,但它們咬尾巴不是為了救同伴,而是同伴的掙扎引發了它們的食慾。

它的食物中,35%居然都是它的同类

帶魚雖然平時結隊而行,看似和睦,但其中一條有難,其他的不是去營救,而是立刻撲上去啃咬。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曾經解剖了1202條東海帶魚的胃,發現35%的食物是其他帶魚。漁民釣帶魚時,上鉤率最高的魚餌也是帶魚肉。

這麼喜歡捕食同類,所以被連串釣出水,也怨不得別人了。

它的食物中,35%居然都是它的同类

《海錯圖》的作者寫了一首《帶魚贊》,幽默地再現了清朝漁民釣帶魚的場景。

清蒸帶魚?帶魚刺身?!

它的食物中,35%居然都是它的同类

幹炸帶魚

內陸人吃帶魚,不外乎紅燒、幹炸等重口味做法,這樣才能掩蓋它濃厚的腥味。

可在浙江寧波沿海,清蒸帶魚是最受歡迎的。內陸人會覺得,清蒸帶魚,那得多腥啊!但新鮮帶魚可不腥,還有獨特香味,不清蒸就糟蹋了。

它的食物中,35%居然都是它的同类

清蒸帶魚

圖片來自:下廚房

你以為清蒸帶魚就夠奇葩了?不,日本還有帶魚刺身!

沒準有人看到這四個字就想吐了。 但這幾年,帶魚一躍成為日本全國喜愛的高級魚生,魚越大越好,因為它富含脂肪,回味甘甜。和壽司飯更是絕配,那濃郁的鮮味,被稱為“頂級的味道”。

它的食物中,35%居然都是它的同类

帶魚刺身

清蒸帶魚和帶魚刺身有個共同點:都崇尚不刮“鱗”,帶皮吃。

帶魚其實沒有鱗,它的銀色體表是一層薄膜,富含鳥嘌呤。這層皮營養豐富又好吃,如果嫌皮太厚,可以用火燎一下,皮下脂肪的香味就出來了。

它的食物中,35%居然都是它的同类

鹽烤帶魚能激發出魚皮的香味

不過康熙年間的人還沒開發出這麼多美味的做法。《海錯圖》中就只記載了一種帶魚的吃法:醃。也就是“鹹帶魚”,還說福建的鹹帶魚又腥又沒味,江浙的則“乾燥而香美”。

號內搜索

《博物》微信公眾號開通“號內搜索”服務啦!

只要進入“博物”公眾號首頁,點擊左下方菜單欄中的“精彩內容”,再選擇第一項“號內搜索”,即可進入搜索頁面。輸入你想要查看的關鍵詞,所有相關往期內容都能看到哦。

它的食物中,35%居然都是它的同类
它的食物中,35%居然都是它的同类

撰文 | 嘉楠

點一下你會更好看

它的食物中,35%居然都是它的同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