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馬未都學歷不高,但看起來很有文化,這是為什麼?

艾小城


有文化不是指學歷高,而是一個人的見識和他獨特的思想以及對某一個領域獨到的見解。馬未都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學歷不高,但他有一個特長,那就是有很好的文學天賦,還有他很勤奮,所以不斷汲取知識,逐漸成為名家。



從歲數來看,馬未都趕上了那個不崇尚知識的時代,不是說這個時代的人不愛學習,而大部分是沒有條件,或者周圍環境的影響,他因為社會原因沒有上大學,就像當時很多和他的同齡人一樣,這是社會原因。但他有很好的文學素養,在80年代就發表了一整版小說,而後成為《中國青年報》的編輯,所以馬未都是有底子的,文科過硬。


進入文學圈後,馬未都自然要看很多書,和很多學者交流學習,比如劉震雲、莫言、王朔等人,這段時間他的進步最大。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他和這些人還一起創辦影視工作室,在文化領域名噪一時,馬未都才開始嶄露頭角,之後更是成為一代名家。

而後馬未都迷戀收藏,他屬於這方面的開拓者,當大家發現這個行業的價值時,馬未都已經是這個行業的教父了,還成立了一家自己的民營博物館。

馬未都能有今天,全憑他的天賦和努力。


鋼鐵娛男


首先我想說的是——學歷高並不等於有文化,我見過不少學歷很高但說話幼稚如小學生,思想酸腐、僵化,與社會格格不入的,我覺得這種人學歷再高也難有大的出息。

反之,有些人雖然沒有接受過多少正規教育,但是後天的學習能力強,加上悟性高和肯鑽研,反而能給人既有文化又有能力的感覺,馬未都便是這樣的一個人。

馬未都1955年於北京出生,祖籍山東榮成,由於那個年代的特殊性,他只讀到四年級便沒再讀書了,然後下鄉當知青,回城後又當了幾年機床銑工,於1980開始文學創作。

1981年,他的《今夜月兒圓》在《中國青年報》上發表,這篇文章讓他在文壇上初露頭角,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不久後他便以它作為敲門磚,進入《中國青年報》當編輯。

那年他26歲,全憑自己的實力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而學歷對他來說已經不重要了。

從他寫的《今夜月兒圓》來看,情節生動,用詞精準而簡練,已頗有專業作家的老辣勁,這肯定與他平時的努力積累有關係。

據說他非常好學,看過很多書,那個年代有段時間很多人都將家裡的藏書燒了,馬未都就去撿這些書回來看,比如《簡愛》這本書他看過好幾遍了還不知道書名是什麼,因為書皮被燒掉了。

廣泛的閱讀使得馬未都擁有深厚的知識結構和較於常人的認知,這不僅體現在他的作品上,也體現在他挖掘作家的眼光上,比如王朔、劉震雲和蘇童,都是他挖掘的。

馬未都曾說:“我讀過的書甚至比官方系統培養出來的人讀的更多,如果我按照官方系統去讀書,我今天是博士後,一定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一語道盡了他平時的用功。

通過學校教育獲得的知識只是體現文化的一種,後天自我的學習和積累才是最重要的,馬未都的知識量多且全面,所以他給人知識淵博、學富五車的感覺。

馬未都從當編輯開始便喜歡收藏,經常去舊貨市場或者賣古董的地方淘貨,而那時候又恰恰是中國改革開放不久,百廢待興,沒有幾個人有閒心玩收藏,這就給了他一個機會。

等到收藏開始熱起來時,他淘回來的東西就值大錢了,這既是時代所賦予的機遇,也跟他個人的努力和遠見有關。

眾所周知,收藏古董文物是件極其考驗眼力和甄別能力的活兒,要是看走眼了,分分鐘都能傾家蕩產。儘管和他同期的不少人破產的破產,改行的改行,但馬未都卻能一直做下來,並且做出了大成績,這跟他的潛心鑽研分不開。

馬未都說:“搞文物收藏不能太貪。收藏進門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喜歡的門類的書讀一遍,只帶著錢去收藏,必死無疑。”

因此他常常能一眼就分辨出一件文物的真假以及它的出產年代,進而能對文物的價格心中有數,如此,就不容易發生看走眼的事了。

從他近年主持的《都嘟》、《觀復都嘟》、《馬說陶瓷》和《馬未都說收藏》來看,每一集都有很多的知識點,這些知識點無疑都是他從他幾十年的收藏經驗以及看過的書本里得來的。

這幾十年裡,他一邊玩收藏,一邊主持收藏節目和出版跟收藏有關的書,已然是一位收藏界的大家,民族文化的傳播者,這樣的人,何須再用學歷來衡量?

他最高明的地方在於他不僅僅是一個收藏家和商人,他還有民族大義,有情懷,比如:他創辦了觀復博物館,將自己的收藏無償捐出,只為了讓更多的人看到這些文物。

他在其主持的某個節目中說:“文物最後大多都會進入博物館,一旦進入博物館,就是整個民族的樂趣。”體現出了他對文物的責任感,並且為文物找到了最佳的歸宿。

也是他高於一般商家和收藏家的地方。

他精明洞察,但又不唯利是圖,用他自己的話說:“人生有三個階段,年輕時趨利,中年趨名,到了名利都有時,第三個階段就是安放靈魂。”

所以我想套用一句網友的話來評價他——莫嘆前人皆名士,人間已有馬未都。


電影爛番茄


有人說馬未都學歷不高,但看起來很有文化,這是為什麼呢?誠然,如今很多知名人士的學歷都不高。

比如說我國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他小學沒上完就回家種地了,雖然後來補上了,但是按道理說他也錯過了學習的最佳時段。



還有近代的一位大師級人物陳寅恪,梁啟超向當時的北大校長梅貽琦推薦陳寅恪,梅校長就問陳寅恪是什麼學歷,有什麼著作,梁啟超說這些他都沒有,只是在國外讀過十幾年的書,梅校長又問梁啟超,那陳寅恪的學問比他如何,梁啟超說我也算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那些書還不及陳寅恪的一篇小短文,於是梅校長破例聘請了陳寅恪,後來陳寅恪成為了“教授的教授”,學生聽不懂他的課,到後來來聽課的全都是教授。

在上個世紀,大師輩出的時代裡,這種學歷不高的大師比比皆是。



那麼,為什麼這些人學歷不高,看起來都很有文化呢?這不是偶然,學歷只是代表一個人的過去,不代表一個人的將來,人的命運和見識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己是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的。

這些人學歷不高,但是有文化,那就是他們背後的努力,或許沒有在學校裡接受過教育,但是,社會,世界,書本都是學習的地方,像馬未都這些人就是通過自己自覺地學習,才讓自己變成了一個文化人!或許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還得聽他們講,很多學歷不高或者根本沒有學歷的人還在給大學生甚至是研究生,博士生講課。



所以,自覺地學習很重要,出了學校也不能停止學習,生活中處處可以學習,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大家留言,感謝關注,我是鐵匠論書畫!


存希齋書法


馬未都先生!在當代來說,能被大家共同尊稱為先生的人越來越少了,馬先生算一個!

前面很多網友都回答到了一個關鍵的點:有學歷不等於有學問!例子當然很多很多,就近的例子就是北大校長不認識鴻鵠,念成鴻gao了,誰要說北大校長沒學問嗎?誰也不會說,所以,馬老先生為什麼看起來(實際上也)很有學問,這個跟個人的後天努力是分不開的!

關注我們藏玉閣翡翠,免費鑑玉估價!

馬未都先生,出生在海軍大院,從小受過良好的基礎教育,後來又有一段時間的從軍經歷!再到上山下鄉,到後來的出版社從事文化產業工作,再到最後成立觀復博物館!一輩子經歷過很多事情,小時候讀萬卷書,長大後行萬里路,讀書修養這種事情,知和行缺一不可,馬老先生能做到知行合一而又孜孜不倦的學習,才有了今天在大家眼裡的有文化的一個印象,實際上,他在這個學習的過程,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比很多人一輩子做某一件事情做得深入,做得精益求精!

馬老師年輕時時候在青年出版社做編輯,讀了大量的中國當代文學、國外翻譯過來的文學作品,而他自己又對傳統文化非常痴迷,這都是日積月累的學習加實踐,不僅僅讀書哦,還要發表文章、寫書!馬老先生對中國古代傢俱,尤其是明清時代的傢俱研究,幾十年來一直都是國內的一把手!後來又經常在一些已經故去的名人收藏大家哪裡取經學習,開始研究文物古玩陶瓷字畫等等等等,每研究一行都精一行,這個功力可不是每個人都有的,馬老師的一雙眼睛看穿了上下三千年的中國文物,作為後學,很是佩服!馬老先生的有學問是來自於自己一直不斷學習鑽研,對文物刨根問底的職業習慣所影響,不管談什麼事、什麼物件,都能夠講述得清清楚楚,有根有底!而不是我們常見的好多人講話半罐水或者淺嘗輒止,說得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馬老師的學問在於,他講的東西言之有物而去找的到跟腳,給人信服的理由!這也是我們做學問、學文化應該有的態度和目標!


藏玉閣翡翠郭小美


看到很多評論都覺得高學歷的人“沒文化”,我覺得這是不妥的。

大家覺得理工科碩士博士沒文化,而像陳寅恪或馬未都這樣的大師有文化,我並不不贊同。不贊同的原因並不是我去否認他們不是大師,而是我不認為理工科的碩士博士就是沒有“文化”,充其量只能說沒有“文學素養”而已。

我想陳寅恪和馬未都大師如果能夠繼續上學,他們一定是文史哲領域的“博士”或學者,只是他們囿於客觀條件無法繼續讀書而已。但這不能用來說明學歷低的文化就高,學歷高的文化就低。並且,大家認為能讀文史哲就顯得很有文化,而不讀文史哲就顯得沒文化,並將這種標準去衡量理工科的碩士和博士,這對理工科的碩士博士是不公平的。

俗話說術業有專攻,理工科和文科生比起來,只是所讀的書籍不同而已。理工科讀理科,文科生讀文科。而如今大家衡量一個人有沒有“文化”是以文科的標杆去衡量的。簡言之,一個人讀過文史哲就是有文化,不讀文史哲就沒文化。這樣衡量文化的天平是不是已經有失偏頗了呢?

而這些大師只是有足夠的時間用來讀“文科”而已。在這些大師或者文科生把他們大量的時間用來獲取文學哲學歷史知識時,理工科的碩博士正在把大量的時間用來獲取科學知識。如果按照所讀的量來說,兩者之間並沒有什麼不同。

可是現在社會所推崇的風氣是,大家認為像沈大師這樣讀過幾本國學書就能是“大師”了,或者可以稱之為“教授”了,而卻認為那些閱讀了大量科研文獻的理工科學者“沒有文化”,這不是對他們太不公平了嗎?

如果我們的社會哪一天以科學素養而非文學素養來衡量一個人“有沒有文化”的時候,我們可不可以說現在這些以文科為主的學者也是沒有文化的呢?


大西愛瓜菜


學歷和文化是兩回事好不好?

學歷高不等於有文化。翟天臨學歷高吧?都是北大博士後了,這學歷不高嗎?他有文化嗎?他就是草包一個。

沒有學歷而文化水平很高的人有許多,比如馬未都,他自己說,他的真正學校教育只有小學四年級;比如王朔,中學畢業;比如鄭淵潔,小學畢業,服過兵役,當過工人,但這不能妨礙他們成為有文化的人。

學歷代表你通過學校教育的方式,獲得一種學歷上的認可。而這個世界上,獲得文化的方式不僅僅是學校。社會是最好的學校,只要自己不放棄自己,抓住機會,堅持不懈,就能把自己變成一個文化人。

馬未都就是這樣的人。他不是看起來很有文化,他是真有文化。馬未都的文化知識都不是在學校學的。

馬未都曾經在採訪中講到自己年少時的經歷。

14歲的時候就跟著父母到東北當知青。在那些日子裡,最大的樂趣就是讀書。他見著帶字的紙就讀。

在老鄉家裡,看見人家拿書糊牆,便搶救下來,一張張地讀。讀完好多年,才知道當年讀過的那本糊牆的書是《簡愛》。

幾年後回到北京,到了工廠當工人。

工作之餘,就鑽進圖書館看書學習。後來寫了本小說,叫《今夜月兒圓》,在文學圈有了點名聲,於是進入出版社做編輯。這算是人生上了第一個臺階吧,人家也沒多高學歷,可還不是能寫小說,做編輯。

當時出版社清一水的大學畢業生,馬未都覺著低人一等,就主動早去,每天打開水、擦地,主動學習,勤快著呢。

他的身份一直在變化,從知青、工人,作家,編輯、影視編劇,古董商、收藏家、博物館館長,如果沒有強大的學習能力,怎能從一個小學水平的知青,一直走到博物館館長的位置?

看過他節目的人不得不承認,他的節目知識含量極高,他的肚子裡是有真才實學的。

他自己說:“我讀過的書甚至比官方系統培養出來的人讀的更多,如果我按照官方系統去讀書,我今天是博士後,一定不是現在這個樣子。”

他就是喜歡看書學習,那麼豐富的知識都是在學校之外的地方獲得的。學歷低不要緊,不妨礙你成為一個文化人。

學歷跟文化不是一回事,千萬別混淆了。


蝴蝶迷君


我也在電視上經常看他講,也說幾點:

一是皇帝的新裝的效應。因為他講的我們聽不懂,又不能讓別人看出來小瞧自己,就只能不懂裝懂地讚美唄!

二是注重迎合民眾的心理。對於古代傢俱、古玩字畫等,只有一少部分人欣賞它們的藝術價值,大多數老百姓關注的是它們附帶的物質財富。這極大的激發了民眾“一夜暴富”的心理,都幻想著能什麼時候自己也淘一兩件。

三是他特別能忽悠。馬未都的口才是一流的,身心洋溢著灑脫。他上古至今娓娓道來,去學術語言,講百姓話語,老少皆宜都能聽懂,豈有不火之理。

馬未都有才有文化,才和文化與學歷無關。他是傳播和保存民族文化的一個使者,我們應該點贊他!

敬請關注“一句話文章”

只熱衷於原創,雖思想和語言粗糙,但堅持認為只有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一句話文章


五十年代出生的人,文化程度都不高,基本都是小學文化,初中,是名譽上的,那個時代的人,不是不上進,不想學習,是特殊時代,整天忙於運動,備戰備荒,受工農兵再教育,學習文化知識已不提倡,老師是臭老九,專家,是反動權威,隨然後期出現工農兵大學生,但知識也有相當於高中,工作後有一大批,工作需要,的幹部,他們學歷大都是大專,都是八十年代後期,參加什麼黨校,或什麼學院的培訓,。真正文化水平難說。


王鴻麟


什麼是有文化?如果沒有統一的標準,那高學歷算是一個。但這兩者又不是絕對等同,我們能看到有些高學歷的人,談吐氣質都是那麼俗氣,不知道書都讀到哪裡去了。反之,有些人學歷並不算高,但通過個人讀書從書中吸取營養而不是死讀書,另外再通過觀察社會和思考總結,照樣可以變得有文化。馬未都大概就屬於後一種。

從歲數來看,馬未都趕上了那個不崇尚知識的時代,他因為社會原因沒有上大學,就像當時很多和他的同齡人一樣。試想一下,如果以馬未都的聰明勁兒,考上個差不都的大學應該不大成問題。起碼他的文科或者說作文應該是過硬的,否則也不會八十年代初就在《中國青年報》上發表一整版的小說作品,也正是由於這個作品,他才有機會進入《青年文學》做了編輯。作為編輯對文字水平有要求,此舉說明馬未都的文字駕馭能力已經到了一定水平。

進入文學圈之後,馬未都自然要看更多的書,與更多相對更有文化的文學作者打交道,很多如今大名鼎鼎的文學名家,在當年都與他有過交往,比如劉震雲、莫言、王朔等人。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他和這些人還一起創辦影視工作室,在文化領域名噪一時。

在這個過程中,馬未都逐漸迷上了收藏。他屬於這方面的先行者,當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古傢俱和古陶瓷的價值時,他出於個人愛好開始做起收藏,當大家都意識到這裡大有乾坤的時候,他早已坐擁很多有價值的好東西,進而成立了一家自己的民營博物館。

複雜的社會經歷,以及對古代傢俱等收藏品的研究,使得馬未都自動帶出了濃重的文化氣息,再加上他善於生動表達,又筆耕不輟,開脫口秀節目,他文化人的形象越來越被公眾認可。到了這時候,就沒有人再說他有沒有上過大學這樣的事情,因為對於現在的他來說,那已經不太重要。

2014年底曾經採訪過一次馬未都,他思路清晰,表達生動,是非常好的對話者。


鄭捕頭



馬未都不是看起來很有文化,而是確有文化。文化有兩種,一種是從書本學習而產生的文化。另一種是從社會和從身邊的環境這個大染缸中一點一滴薰染的具有為實踐性的文化。雖然二者都在學習文化,學者型的文化構成和實踐型文化的構成都離不開書本知識和實踐經驗與知識,但他們又是有區別的。


翰墨書道認為這個區別存在在於誰主誰輔的的情況。學者型是由書本知識然後融入實踐,而實踐型的文化構成則是唯實踐為目的。這兩種形式的文化雖然仍然以學者型為第一,這是從知識和文化方面來看到,但從經濟方面來看,可能實踐型文化的經濟效益的確比學者型的文化要高一些。問題出在文化向經濟的轉化形式,一個是直接的,一個是存在過度期的。所以就會出現題主所說的情況。無論如何,學是他們的共同特點,雖然採取了方式不同。

但就馬未都來說,說馬末都文化程度不高,實在是存疑。馬末都1955年生於北京,1981年就發表了第一篇小說《今夜月兒圓》,而且是在《中國青年報》上,那時候馬末都才26歲,說其沒有文化似乎是不瞭解具體情況的囈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