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節氣話雨水

2月19日前後是雨水節氣。古人說:“東風解凍,冰雪皆散而為水,化而為雨,故名雨水。”《爾雅》曰:“天地之交而為泰。”天地和同,聯手“釀造”雨水,所以春之水為泰。“春”字體現陽光,“泰”字體現雨露,皆是萬物所需。“甘雨時降,萬物以嘉。”

“冬至後五旬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也,於是始耕。”也就是說,冬至之後57天,那位“百草之先生”菖蒲開始現身了,也就可以春耕了。冬至之後57天,恰是臨近雨水之時。

雨水節氣話雨水

鄭板橋有副對聯:春風放膽來梳柳,夜雨瞞人去潤花。我覺得“春風放膽來梳柳”這句特別傳神。數九數到一半,冬將軍還威風凜凜的時候,春風來撩撥柳樹確實需要膽量。待到大暖之時,春風去撩撥棗樹,那根本不算什麼本事。

古人更是歷數柳樹的好處,說“柳有八德”:一不擇地而生,二易殖易長,三先春而青,四深冬始瘁,五質直可取,六堅韌可制,七穗葉可療治,八歲可刈條枝以薪,蓋梓材之良器也。

野花觸袖、幽鳥避人的情境,草之新綠,花之初香,春的妙處在近處,秋天卻適合望遠。山水本不能成為名勝,有了行旅賦興的人,才成了名勝。

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雲。

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春,或許是一種氣息、某種味道。踏遍嶺頭繚繞的雲層,似乎也找不到春在何處。待回到自己的園中,拈來梅花聞一聞,發現春並不在遠處,而是在自家的枝頭。

雨水節氣話雨水

二十四番花信風之雨水花信是: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古人有“望杏瞻榆”的習俗,望著杏花開,看著榆錢落。所謂“杏花春雨江南”,只寫了杏花開時的唯美,沒有寫杏花開後的繁忙春耕。中國現存最早的農學專著《氾勝之書》中說:“杏始華榮,輒耕輕土弱土,望杏花落,復耕。”

而當榆樹結莢時恰好趕上下雨,就可以開始忙著種豆子和穀子了:“三月榆莢時,有雨,高田可種大豆。”“三月榆莢時雨,高地強土可種禾。”

雨水節氣在南方被稱為“可耕之候”,就是可以陸續地春耕了。從前人們觀察物候,鳥語花香,都和領導的重要批示差不多,“花開管節令,鳥鳴報農時”。

雨水節氣,既不是降雨的開始,也不是降雪的終結。它的氣候本義是指節氣起源的黃河流域地區,降雨概率開始高於降雪。雨水節氣在北方意味著雨漸漸比雪多了,而在南方意味著幾乎就沒有雪了,轉而常是連綿陰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