灤河三角洲的歷史變遷和大海侵

​作者 萬瑜

【封面為灤河故道】

發源於燕山山脈的灤河,古稱濡水,由西北東南流,注入渤海,過灤縣後逐漸發育成三角洲平原。

灤河三角洲的歷史變遷和大海侵


在地質歷史時期(距今一萬年以前),古灤河是從喜峰口出山的,出山後往西南方流入古渤海灣,在現薊運河一帶入海。對灤河三角洲及其鄰近地區進行鑽孔分析和碳14測定後,在3.5米深的沙質黏土層中找到了8000前的廢棄河道。隨著古灤河的改道,廢河道逐漸變成沼澤溼地,堤內溼地又演變成半封閉的瀉湖。改道後的灤河經灤縣平原的東南部,走小青河故道分流入海。這一歷史階段的泥沙沖積形成了了中期三角洲,三角洲前緣的曹妃甸也是那個年代形成的。

灤河三角洲的歷史變遷和大海侵


樂亭縣城北的灤河故道,沖積形成了該地區規模最大的主體三角洲,並在三角洲前緣形成一系列濱岸沙壩。近年在樂亭縣境內曾出土有漢代的五銖錢及唐宋時期的古銅錢,表明早在漢代以前,三角洲平原已大部成陸,並已有人定居。在今天的渤海灣地區很多地方,考古發掘只有戰國和西漢的遺存,再遲的就是唐宋時期的遺物”,在漢、唐之間出現中斷的年代上不相連續的現象,證實了這一地區在歷史上一度被嚴重海侵。


灤河三角洲的歷史變遷和大海侵


歷史學家在據《漢書》中找到了相關記錄,渤海地區曾經發生了一次災難性的海嘯。後世的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寫到:“昔在漢世,海水波襄,吞食地廣,當同碣石,苞淪於洪波也…昔燕齊遼曠,分置營州,今城面海濱,海水北侵,城垂淪者半”。由歷史記載我們可知,渤海地區在公元前47年確實發生了一次巨大的海嘯。這場海嘯威力遠大於我們今天所知,沿著河道在陸地上奔流數百里之遠,完全淹沒了九河之地。


灤河三角洲的歷史變遷和大海侵


到了南北朝後期,不知是海水逐漸減退還是新的泥沙沖積形成三角洲,到唐宋時已基本上恢復到海浸以前的情況。唐太宗貞觀十九年(645年)登臨碣石時,已是“披襟眺滄海”,海水已脫離碣石山重歸於海。《靜海縣誌》記載,東周時期此地被稱為“長蘆”,先後歸屬於齊、燕、趙國。西漢時期設東平舒縣,人口有4萬餘人,可見到西漢年間,這裡已經相當繁華。這次海嘯完全吞沒了靜海地區,直至晉隋以前,這裡仍為“渤海西南隅的澤國”。唐朝才恢復行政機構,一直到了北宋時期,靜海人口還沒有恢復到西漢的水平。


灤河三角洲的歷史變遷和大海侵


一直到公元1189年,金政府才在灤河三角洲上置樂亭縣,可見這一時期已經逐漸海退,灤河三角洲平原才得到重新開發利用起來。近年來在2.5米以下的泥炭層中發現了屬於仰韶文化的石器,說明了這一地區在8000年前已經成陸,在歷史上該地區可能出現了多次沖積,被海侵,又沖積成新三角洲的情況。1977的一次考古發掘中,發現一艘埋藏在地下的長十丈的木船,其年代代表距今唐朝時期的灤河三角洲古海岸線。其時,三角洲前緣的祥雲島仍孤懸於海外。

灤河三角洲的歷史變遷和大海侵


北宋時期,南流的灤河再次改道,流向東南與青龍河匯流後南流,於灤縣、昌黎縣交界的橫山出山,改向東南經昌黎縣一帶入海。隨著灤河的向北遷移與改道,灤河在馬莊子曲流彎頂決口分流,灤河岔又在灣頂黃口村附近決口,由灤河岔、老米溝、湖林河分流入海的泥沙在口外堆積,形成以馬莊子為頂點的距今四百六十多年的歷史晚期三角洲。由於它形成的時間較近,目前仍繼續得到部分泥沙的補給,其前緣沙壩至今仍保留完整。


灤河三角洲的歷史變遷和大海侵


灤河入海泥沙塑造的最新三角洲,是近一百多年來的堆積體,灤河上游山地原被清廷闢為圍場,植被保存良好,河清沙少,自清末開禁以後,伐木墾荒,水土流失,泥沙供給量的增加,三角洲平原向海推進迅速。1915年,渤海又一次大海嘯,八爺鋪至蓮花池之間的沙丘為海潮沖斷,灤河從此改道東流入海。七十年來,灤河挾帶的泥沙,沖積形成了突出於平原之外的弧形三角洲平原。


灤河三角洲的歷史變遷和大海侵


由於泥沙來源豐富,三角洲平原正以每年二百米的速度向海推進中,前緣沙壩在不斷堆積,按照黃河,灤河,遼河這幾條河流的沖積速度,到2500年,渤海灣將不復存在,這一切不知道對人類來說是是福還是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