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代女出嫁,被打個半死賣給退伍老兵,逢故人:我女兒生活可好?

她代女出嫁,被打個半死賣給退伍老兵,逢故人:我女兒生活可好?

文|明炫翊

孔子的大名相信我們大家都知道,他是儒家的創始者,揹負這樣一個大名譽,註定了孔聖人之名要流芳千古,備受使用儒家的王朝人們待見。

她代女出嫁,被打個半死賣給退伍老兵,逢故人:我女兒生活可好?

孔尚任是孔子的64代孫,清初人士。之所以比較有名,是因為這位戲曲作家留下了一部著名的作品-《桃花扇》。為了創作這部作品,孔尚任花費了十餘年的苦心,三次易稿,歷來對這部作品的評價也都非常高。

她代女出嫁,被打個半死賣給退伍老兵,逢故人:我女兒生活可好?

《桃花扇》全篇講述的是一個“比較悽慘”的“愛情故事”,以侯方域和李香君的悲歡離合為主線,描述了明末時期南京的社會現實,暗地裡也揭露了弘光政權的衰亡原因,歌頌了忠心國家的民族英雄和底層人物。

她代女出嫁,被打個半死賣給退伍老兵,逢故人:我女兒生活可好?

有人可能疑惑,這種描述明朝遺民亡國之痛的戲曲作品,怎麼可能會在清初出現?說起來也是祖上孔子的保佑,康熙本來想砍了孔尚任,但考慮影響,故此只罷了他的官,但《桃花扇》歷演不衰,且沒有被朝廷禁止刊行,也讓人疑惑……

回到《桃花扇》,男女主角分別是明代才子侯方域和秦淮歌J李香君。

她代女出嫁,被打個半死賣給退伍老兵,逢故人:我女兒生活可好?

侯方域來到江南創立“復社(明末文社)”,和李香君邂逅,兩個人產生了情感墜入愛河,侯方域贈題詩扇給李香君。後來魏忠賢的一個親信阮大鋮,對侯方域進行迫害,並動用權勢強行許配了李香君給別人當妻子,李香君不肯,要撞頭血濺詩扇……侯方域的朋友楊龍友,利用血點,在扇子上作畫,畫了一樹桃花……

主線的故事大致如此,不過仔細品讀,有一個重要的女子沒有出現在主線中。

她代女出嫁,被打個半死賣給退伍老兵,逢故人:我女兒生活可好?

她便是李貞麗,故事中的身份是L鴇,年長李香君9歲,李香君稱她為“義母”,是一位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女子。

按照普遍的觀念,李貞麗這個身份的形象,應該是視財如命,但阮大鋮要將李香君許配給別人、李香君拒絕的時候,李貞麗並沒有勸解李香君,強迫她答應阮大鋮的要求,從這一點來看,李貞麗並非是視財如命的L鴇。

她代女出嫁,被打個半死賣給退伍老兵,逢故人:我女兒生活可好?

侯方域的身份,是明代文人,但說的難聽一些,貧賤書生、身無分文、一窮二白。可他和李香君繼續交往之時,李貞麗也沒有因為錢財的原因刁難兩人。侯方域離開之後,好長時間杳無音信,而身為Q樓的老闆,面對李香君立志守樓的作為,李貞麗卻看的非常開,她寬容大度,理解李香君的感情,沒有強迫李香君。

她代女出嫁,被打個半死賣給退伍老兵,逢故人:我女兒生活可好?

最讓人感動的是後來田仰逼嫁,李香君以頭撞牆,欲血濺詩扇,昏死了過去。李貞麗依舊沒有強迫李香君,甚至為了解決此事,情急之下她自己代女出嫁,出嫁之前還不忘囑託楊龍友照顧女兒李香君,其所作所為,讓人感動,也讓人欽佩。

她代女出嫁,被打個半死賣給退伍老兵,逢故人:我女兒生活可好?

李貞麗代女出嫁,在結婚的當天晚上,受到了田仰的正室嫉妒,被拉出了洞房打了個半死,甚至在之後,被田仰以幾兩銀子賣給了一退伍老兵。即便如此,李貞麗在後來逢故人敘舊的時候,依舊要問一句:“香君獨住,怎生過活。”(我女兒香君一個人住,生活可好)……

她代女出嫁,被打個半死賣給退伍老兵,逢故人:我女兒生活可好?

雖然李貞麗在《桃花扇》中的登場不多,但是她這個形象的地位卻非常的重要,她不僅是養女李香君和才子侯方域愛情的守護者,同時也是昏君奸臣的批判者,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小人物、大形象。你們有什麼高見?

圖片來自互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