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空軍雷鳥與中國空軍八一相比 到底是技勝一籌 還是不分伯仲


美國空軍雷鳥飛行表演隊憑藉裝備多架F-16C/D戰鬥機,加上良好的飛行展示能力以及強大的宣傳能力一直是美國空軍的代表。民間說到這支表演隊,軍迷普通都認為他們是世界一流的。

從機型上來說,F-16C/D的確是一款機動性能優異的第三代戰鬥機。也是一款大量採用電傳操縱系統的戰鬥機。見過單機飛表的人,的確第一眼會被這款戰機的外形和機動能力征服。

當然編隊飛行能力也是相當不錯的。

雷鳥飛行表演隊的動作以緊快而著稱。想想飛行員很多都是有著實戰經驗的老飛行員,這也是常理之中的事情。

加上戰機的塗裝在配色方面比較有美國特色,自然會吸引很多美國粉絲。

座艙後方的國旗標識,都是雷鳥去過的國家和地區。例如在上世紀80年代到過中國。並在南苑機場進行飛行表演和靜態展示。那個年代看到這些戰機,中國軍人和老百姓心裡是什麼感受,大家可以自行體會。

雷鳥飛行表演隊有幾個動作可看點還是相當不錯的。

那麼雷鳥飛行表演隊的水平真的是大家普遍認為的世界超一流嗎?

我們先說說中國的八一飛行表演隊。八一飛行表演隊是從2009年前後開始裝備殲-10戰鬥機的。

殲-10戰鬥機在整體性能上與美國空軍的F-16相當。但是氣動設計完全不是一個風格。

F-16是常規佈局,我國的殲-10採用的是鴨式佈局,也就是所謂的前翼三角翼的設計。在低空低速範圍內,兩者應該說各有所長。按照一些資料報道,F-16戰鬥機的推重比略大,能量機動性能應該更好。而殲-10得益於氣動設計,瞬間機動性能應該更強。

所以說兩款戰機要是作為飛行表演用機,從單機性能上說應該是半斤八兩的水平。

但是八一飛行表演隊,在國內軍迷心中爭議不小,例如第一次參加珠海航展是2010年,當年有人譏笑,八一飛行表演隊做兩個動作之間的間歇,可以把相機換個卡,或者換個電池。什麼意思大家應該都懂。

筆者參加過2010-2018年連續5屆珠海航展,2015-2018連續4屆空軍航空開放活動。對八一飛表演隊的進步是有目共睹。對以上觀點不認可。首先這兩支表演隊裝備第三代戰鬥機的時間想差近30年。也就是說,根本就不是一個起跑線上。

從單機性能上看,兩支表演隊所用的戰機,機動性能基本相當,以八一飛行表演隊在去年珠海航展上的水平看。兩者在編隊動作和單機動作幾乎是同一個水平。

當然在空中的一些動作上,我國目前還是有點單調。但是想想八一裝備殲-10才幾年了,美國空軍雷鳥裝備F-16有多少年了。兩者在個別動作上的差距可以忽略不計。

要說兩支表演隊最大的差別,不是在空中的飛行動作。而是在地面綜合演練。也就是在地面上起飛前和降落後的一些準備活動。雷鳥在地面操控時,有一套標準的動作,配合藍黑色的作業服,可以說是那個格滿滿。而八一在這一方面,雖然也有一些動作,但是在格調方面顯得不是那麼討巧。

其次在宣傳上,雷鳥飛行表演隊在美國國內就有數十場飛行表演。而我國空軍每年對外公開展示的次數一般都是個位數。其影響力曝光率還有很大的提升的空間。

雷鳥飛行表演隊與八一飛行表演隊,到底誰強誰弱,在今天看來已經不重要了。如果軍迷有機會看到兩者的表演,就會覺得,本文說得到底是主觀,還是客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