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丰和郭襄是什麼關係?

阿正看奇趣


金庸書中最痴情的男人是誰?答案你絕對想不到

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第二期

金庸的書中,痴情男人多如牛毛。但最痴情的是誰呢?諸位絕對猜不到是誰?聽薩沙說一說吧。

蕭峰,一生只愛阿朱。

黃藥師,願意和亡妻一起死。

楊過,等了小龍女18年沒有變心。

這些人很痴情?不算什麼。

他們都比不了這小子。

這個小子可謂是金庸作品中最痴情的男人,他就是 百歲處男張三丰。

大家都知道,張三丰暗戀郭襄。

兩人第一次相見,是在華山頂上相見。張三丰叫做張君寶,還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郭襄也就十六七歲,兩人算是同齡人。

郭襄是一個才貌雙全的少女。

她的容貌不亞於姐姐郭芙和母親黃蓉,是超級小美女。同時,她又聰明機智,善良溫柔,人見人愛。

這樣一個青春少女,估計瞬間就讓張三丰傾倒了。

話說張三丰一直在少林寺打雜,估計也沒見過什麼少女,更沒有見過少女俠。突然見到一個小女神,從此迷上郭襄這麼優秀的女孩也是必然。

第二次見面是二三年後,郭襄十七八歲,已經成人,不再是少女了。

張三丰也十五六歲,在古代就是小夥子,可以成家了。

第一次見面兩人沒有什麼交流,第二次就不同。

書中寫:二人並肩下坡,走過一葦亭後,只聽得身後腳步聲響,回首一看,只見張君寶遠遠在後跟著,卻不敢走近。郭襄笑道:“張兄弟,你也來送客下山嗎?”張君寶臉上一紅,應了一聲:“是!”

看看,送客就送客,為什麼臉紅?就是害羞嗎。

書中寫:只聽得樹林中一聲驢鳴,那頭青驢便在林中吃草。郭襄道:“張兄弟,你也不必送我啦。”呼哨一聲,招呼青驢近前,張君寶頗為依依不捨,卻又沒甚麼話好說。

郭襄將手中那對鐵鑄羅漢遞了給他,道:“這個給你。”張君寶一怔,不敢伸手去接,道:“這……這個……”郭襄道:“我說給你,你便收下了。”張君寶道:“我……我……”郭襄將鐵羅漢塞在他的手上,縱身一躍,上了驢背。

再看看,依依不捨是什麼意思?就是張三丰愛上人家了。

郭襄這麼聰明,怎麼能不知道張三丰單相思,趕忙送了他一個高檔的分手禮物。

郭襄心裡只有楊過,是不可能愛別人的。

再看下面,覺遠禪師死了以後。

書中寫:郭襄道:“張兄弟,少林寺僧眾尚自放你不過,你諸多小心在意。咱們便此別過,後會有期。”張君寶垂淚道:“郭姑娘,你到哪裡去?我又到哪裡去?”

郭襄聽他問自己到哪裡,心中一酸,說道:“我天涯海角,行蹤無定,自己也不知道到哪裡去。張兄弟,你年紀小,又無江湖上的閱歷。少林寺的僧眾正在四處追捕於你,這樣罷。”從腕上褪下一隻金絲鐲兒,遞了給他,道:“你拿這鐲兒到襄陽去見爹爹媽媽,他們必能善待於你。只要在我爹媽跟前,少林寺的僧眾再狠,也不能來難為你。”

看看,張三丰顯然是想跟著郭襄一起走江湖。

聰明的郭襄直接拒絕,不給張三丰留下任何機會,還安排他去找郭靖黃蓉。郭襄走江湖是很少回家的,也就不會和張三丰見面。

張三丰好慘哎!

人家是十動然拒,郭襄連一動都沒有。

張三丰出家當了道士,清心寡慾活到100多歲。

而郭襄早在七八十年前出家做了尼姑,開創了峨眉派,五六十年前就死了。

兩人一道一尼,一人一鬼,又過了這麼多年,張三丰肯定忘了郭襄了吧?

遺憾的是,沒有。

趙敏安排一個和尚打傷張三丰後,張做了一件事。

書中寫:張三丰從身邊摸出一對鐵鑄的羅漢來,交給俞岱巖道:“這空相說道少林派已經滅絕,也不知是真是假,此人是少林派中高手,連他也投降敵人,前來暗算於我,那麼少林派必遭大難無疑。這對鐵羅漢是百年前郭襄郭女俠贈送於我。你日後送還少林傳人。就盼從這對鐵羅漢身上,留傳少林派的一項絕藝!”說著大袖一揮,走出門去。

大家注意,張三丰是將這個鐵羅漢貼身藏著的,而不是放在哪個櫃子裡。

這說明什麼?100歲了,張三丰還是沒有忘情,時刻貼肉放在身上。

張三丰整整痴情了一百年,誰能趕得上?

還不是最痴情的男人嘛?


薩沙


我們就金庸筆下的張三丰和郭襄而言。

郭襄一見楊過誤終生,張三丰一見郭襄誤百年。

初見

張三丰和郭襄第一次見面,是在《神鵰俠侶》的結局。楊過一行人上華山祭拜洪七公和歐陽鋒,覺遠大師帶著那時還是張君寶的張三丰追趕瀟湘子和尹克西。那年,張三丰十三歲,正是懵懂的年紀,郭襄十六歲,情竇初開的年紀。郭襄碰上了神鵰俠,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只恨我生君已老,斷腸崖前憶故人。

再見

已是百歲高齡的張三丰,這天聽聞少林派遭難,而武當派也是大敵壓境,他從身邊摸出一對鐵鑄的小小羅漢,交給弟子俞岱巖道:“這對鐵羅漢是百年前郭襄郭女俠贈送於我的。你日後送還給少林傳人。就盼從這對鐵羅漢身上,留傳少林派的一項絕藝!”

再一次見面,已經是三年後,郭襄上少林寺找無色禪師打探楊過的消息。同時送給了張三丰一對鐵鑄羅漢,這對鐵鑄羅漢是郭襄十六歲生日之時,無色禪師看在楊過面子上給郭襄賀壽之時送的。而張三丰,也保存了這對羅漢百年,在少林寺遭遇劫難的時候,張三丰才將此送還少林,希望留傳少林派的一項絕藝。

終見

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見面,來得很快,郭襄與何足道上少林,何足道與少林發生衝突。張三丰用從鐵鑄羅漢悟出的羅漢拳對敵,卻被誤認為是偷師,覺遠大師帶著張三丰與郭襄逃跑後,在睡夢中,念著《九陽神功》圓寂。

途中俞蓮舟與他二人分說武當派與峨眉郭襄淵源,殷素素快人快語:“這一位郭襄郭女俠,怎地又不嫁給張真人?”
俞蓮舟道:“恩師與郭女俠在少室山下分手後,此後再也沒見過面。恩師說,郭女俠心中念念不忘於一個人,那邊是在襄陽城外飛石擊死蒙古大汗的神鵰大俠楊過。”

至此,少室山一別,不再相見。郭襄尋找楊過未果,四十歲那年,大徹大悟出家為尼,創下峨眉一派。而張君寶也在不斷的歷練中成長為張三丰,創下武當一派。


郭襄用二十四年去尋找一個人,從青絲到白首,大徹大悟,峨眉山的煙霧,像極了十六歲那年盛放的煙花,郭襄放下未放下未可知。張三丰用百年去等待一個人,從少年到期頤,他或許不再等待,也或許已經習慣了等待,一百年了,無所謂愛不愛了。


悠然歲月


覺遠大師圓寂,張君寶大哭一場,郭襄也流了不少眼淚。兩人撿些枯柴,將覺遠法身焚化了。郭襄道:“張兄弟,少林寺僧眾尚自放你不過,你諸多小心在意。咱們便此別過,後會有期。”張君寶垂淚道:“郭姑娘,你到哪裡去?我又到哪裡去?”郭襄聽他問自己到哪裡,心中一酸,說道:“我天涯海角,行蹤無定,自己也不知道到哪裡去。張兄弟,你年紀小,又無江湖上的閱歷。少林寺的僧眾正在四處追捕於你,這樣罷。”從腕上褪下一隻金絲鐲兒,遞了給他,道:“你拿這鐲兒到襄陽去見爹爹媽媽,他們必能善待於你。只要在我爹媽跟前,少林寺的僧眾再狠,也不能來難為你。”張君寶含淚接了鐲兒。


關鍵詞,金絲手鐲。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女飾》:“飾於臂曰手鐲。鐲,鉦也。《周禮·鼓人》以金鐲節鼓,形如小鐘,而今相沿用於此,即古之所謂釧,又曰臂釵,曰臂環,曰跳脫者是也。”手鐲最早是指揮戰爭的敲打樂器,後來演變為裝飾品。"跳脫"是一種臂環,如彈簧狀,盤攏成圈,少則三圈,多則十幾圈,兩端用金銀絲編成環套,用於調節鬆緊。這種"跳脫"式臂環可戴於手臂部,也可戴於手腕部。郭襄送給張三丰的金絲手鐲,就是宋代女子非常流行的佩戴於手腕上的“跳脫”。

“跳脫”有個很重要的象徵意義,就是定情,相當於現在的戒指。漢末詩人繁欽有首樂府《定情詩》,講述一位女子在無意中邂逅了一位男子,彼此相愛私定終身,女子送給男子“跳脫”為定情信物的故事。摘錄如下:我出東門遊,邂逅承清塵。思君即幽房,侍寢執衣巾。時無桑中契,迫此路側人。我既媚君姿,君亦悅我顏。何以致拳拳?綰臂雙金環。何以道殷勤?約指一雙銀。何以致區區?耳中雙明珠。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後。何以致契闊?繞腕雙跳脫。何以結恩情?美玉綴羅纓。何以結中心?素縷連雙針。何以結相於?金薄畫搔頭。何以慰別離?耳後玳瑁釵。何以答歡忻?紈素三條裙。何以結愁悲?白絹雙中衣。

蒲松齡《聊齋志異》中有篇《白於玉》,講述了一個名叫吳青庵的書生遇到仙女的故事。“(二人)既而衾枕之愛,極盡綢繆。生索贈,女脫金腕釧付之。”金腕釧就是金手鐲。吳書生與一紫衣女子一夜纏綿,第二天還問人家要定情信物。女子身無他物,就把手腕上的金手鐲脫下來送給了他。

因此郭襄送金絲手鐲給張君寶,讓張君寶去找郭靖,還叮囑張君寶要給郭靖留個好印象,要跟郭破虜和郭芙搞好關係,存了多少愛,傻逼都明白。其實就是讓張君寶去跟郭靖提親。但是張君寶卻不明其中深意。因為他不諳世事,從小跟著覺遠和尚在少林寺長大,覺遠又是個迂腐疏闊的書呆子,更不懂得男女情事,所以張君寶跟著他只會唸經練武,對世間之事一竅不通。所以他並不明白郭襄送他金絲手鐲的良苦用心。也是陰差陽錯,他已經快到襄陽了,恰好武當山下遇到一對小夫妻吵架,於是對投奔郭靖心存恐懼,遂上武當山隱居起來,刻苦修煉。當然事後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如果他投奔了郭靖,只有兩個下場。第一像楊過一樣,被郭芙欺負的半路跑掉,不一定也得被砍斷一條胳膊。第二就是戰死襄陽,成為一個無名之鬼。

過了二十年,張三丰三十七歲,武功大成,出武當山揚名立萬,正好趕上郭襄在峨眉山開宗立派。此時張三丰世事洞明,當然已經知道了郭襄送他金絲手鐲的良苦用心,只可惜已經物是人非。郭襄都出家當尼姑了,還有何言可語?於是他來到峨眉山下,沒有上山,託人將金絲手鐲還給了郭襄,二人從此沒有再見面。又過了五十多年,殷素素聽說了郭襄和張三丰的往事,就問俞蓮舟,為啥郭女俠不嫁給張真人。俞蓮舟說,恩師說,郭女俠心中只有楊過,找遍天下沒找到楊過,於是出家為尼,開創了峨眉派。其實張三丰在撒謊。郭襄對張三丰是動了心的,還把定情信物給了他,只可惜他當時沒明白。唐李商隱一句詩可證張三丰心跡: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張三丰就是當時“惘然”了。你說都“惘然”了還能咋地?因此張三丰至死都貼身藏著郭襄送他的一對鐵羅漢。郭襄死後,他給門人下了死命令,一定要照顧峨眉派弟子。可能就是對郭襄的一種變相補償吧。

參考書目:《倚天屠龍記》《聊齋志異》《樂府詩》


唐風宋月


在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裡,最佩服最羨慕的人就是張三丰了。其灑脫的個性,高深的武功完美詮釋了一個武學大宗師的形象。

哪個少女不懷春,哪個少男不鍾情,年少時候,張三丰還不叫張三丰,喚作張君寶,每日裡跟著雜役師父覺遠幹活讀經,再學點呼吸吐納的氣功,也就是後面大名鼎鼎的九陽神功。這樣的日子如果持續下去,張君寶可能跟覺遠一樣,在少林寺做一名雜役僧人,碌碌無為的過一輩子。

然而有兩個惡人的出現卻改變了張君寶一生,那就是尹克西和瀟湘子,這倆偏偏跑少林寺偷武學秘籍,無意中偷走了夾雜九陽神功的《楞伽經》。覺遠雖然是個雜役,責任心卻很強,又認死理,就帶著張君寶去追,這一追,他修煉九陽神功的好處就顯出來了,居然練就了一聲絕頂高強的內力。就這樣一路追追停停,遇到了楊過他們一行人。要說人生機遇很重要,在金庸武俠小說裡,主人公的奇遇是他們成為絕頂高手不可或缺的存在,張君寶雖然不是主角,卻一下子遇到了當世武功最厲害的幾個人,楊過,郭靖,黃藥師,一燈大師,周伯通,黃蓉,這些人物,尋常武林弟子一個都見不到,張君寶卻一下子都看到了,當然了,還有一個比自己大不了幾歲,明豔動人又英氣勃發的小姐姐郭襄。張君寶不僅跟這些人見過面,甚至還得到了楊過的指點,跟尹克西這樣的高手過招。這次會面,從此打開了張君寶的新世界,原來世界這麼大,原來還有這麼多厲害的人物。


一次見面在年幼的張君寶心裡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不過畢竟以前張君寶一直都是在少林寺生活,面對這種情況是懵圈的,他也不清楚以後會怎樣。後來,郭襄光臨少林寺徹底為他打開了新世界。當時崑崙三聖何足道上少林寺挑戰,少林正牌弟子無人能及,結果覺遠露了一手內力鎮住了何足道,張君寶更是直接讓何足道服氣,本來這是為少林爭光,但是少林寺因為幾十年前火工頭陀劫難嚴禁非正式弟子私學武功,要嚴懲他倆。郭襄看不過眼,拔刀相助,惹怒了少林寺,這種迴護之情一下子讓張君寶充滿了儒慕之情。覺遠就用一個扁擔挑倆大桶裝著倆人逃命,這份經歷讓張君寶內心起了波瀾,莫非自己跟這個小姐姐真的有緣,覺遠大師帶著倆人逃跑累的夠嗆,竟然仙逝了。張君寶無依無靠,死了師父,萬念俱灰,郭襄成了他唯一的依賴,但是郭襄一顆心全掛在楊過身上,怎麼會理會張君寶這小屁孩的心思,她看張君寶內功紮實,品行優良,父親一定喜歡,於是褪下了身上的金絲鐲做信物,讓他去襄陽。至於她自己,她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哪,也許只有四處遊走才能排遣自己對楊過的相思之苦吧。

張君寶一個人渾渾噩噩,想著先去襄陽以後再打算,卻不想半路上聽到一對夫妻吵架,女子教訓男人要自力更生,不要靠別人。張君寶聽了以後很受啟發,既然郭姑娘都不在,自己又何必去襄陽寄人籬下呢,他當時正在武當山,覺得是一塊風水寶地,就留下來自己參悟武功。他九陽神功知道一小部分,又得到過楊過指點,關鍵他自己天賦異稟,屬於天生了不起的存在,一人在山裡風餐露宿,不停修煉,十餘年間就參透武學至理,成為一代宗師。

修煉期間,張君寶也時不時會想起郭襄這個漂亮的小姐姐,畢竟任哪個普通少年遇到一個漂亮高貴又維護自己的小姐姐,都是無法忘懷的。思念歸思念,張三丰卻很看得開,就算喜歡也不一定非要待在一起,一切隨緣吧。

郭襄這些年過得遠沒有張三丰自在,她從小家學淵博,後來又經金輪法王和覺遠兩個大宗師傳功,武功見識遠超張君寶。浪跡天涯這些年,郭襄為了剋制對楊過的思念,也在不停的修煉武功。經過這麼多年,郭襄的武功越來越厲害,思念之情卻也越來越濃烈了。


再後來,張君寶已經成為張三丰,創立了武當派,郭襄本是好事之人,聽說了也去道賀。再相逢時,張君寶已經從一個懵懂的少年變成了一個邋里邋遢的中年人,鬍子拉碴,衣服似乎洗不乾淨,不過目光內斂,一派宗師的氣度怎麼也遮不住。郭襄也的確邪性,她不願白天人來人往的嘈雜,而是晚上從天而降。張三丰面對這位年少時豔羨的對象,居然出現了久違的慌亂,這位大小姐說來就來,也不提前打個招呼,好歹自己換件新衣服整理一下鬍子啊,不過張三丰性子豁達,稍微慌亂也就不當一回事了。比起張三丰,郭襄就大不一樣了,這麼多年過去了,郭襄的打扮幾乎沒什麼變化,歲月似乎沒有在她臉上留下痕跡,郭襄由於總是幻想著自己有一天再遇楊過,所以對自己容顏十分在意。看著少年時期的夥伴已經完全的長大成人,郭襄忍不住百感交集,又有著說不出的親切。也許是壓抑太久,郭襄找張三丰訴說了這些年對楊過的思念之情,張三丰這才知道原來郭襄心裡一直住在楊過。楊過張君寶不僅見過,還跟他學過幾招,印象中楊過雖然斷臂,但是相貌英俊,還有幾絲邪魅憂鬱的氣質,後來他也聽說一些江湖傳聞,當年郭襄十六歲生日,楊過發動整個江湖好漢為她祝壽,難怪郭襄對他念念不忘。對於郭襄的思念之情,張三丰表示十分理解,但這份感情的枷鎖,卻只有郭襄自己可以化解。張三丰突然想到自己對郭襄的感情,也許就是一份單純的喜歡吧,張三丰知道,如果這時候郭襄有危險,他一定會拼死相救,但是如果跟郭襄從此不再相見,他也不會難過,天地萬物,各有各的情緣。



後來郭襄在四十歲創立峨眉派,雖然她說是大徹大悟,實際上是心死了,她始終沒有放下楊過。比起張三丰豁達自在,順其自然的態度不可同日而語。也許正因為如此,張三丰活過百歲依然體健如飛,郭襄雖然武功高強卻早早過世吧。


一覽眾河小


張三丰與郭襄的關係不簡單,江湖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便是張三丰一生戀慕郭襄,創立武當派以及各種武術絕學,也與郭襄離不開。

郭襄到少林寺找無色禪師詢問楊過的下落時,碰見兩個人,一個是覺遠,另一個便是張君寶。當時,張君寶只是俗家弟子,一看郭襄,不禁被其美貌所吸引,於是便送郭襄下山。覺遠死的時候,郭襄前來祭拜,哭了一場,並將十六歲時,覺遠送她的一對鐵羅漢,送給了張君寶。張君寶便要跟著郭襄一起走。郭襄覺得不妥,便給了張君寶一個金鐲子,讓他去找郭靖。張君寶便欣然前往。後來在途中,反覆想著:我一個男子漢,想要有出息,怎麼能靠老丈人呢?於是到了湖北,便沒有找郭靖,而是上了武當山。

郭襄四十歲的時候,出家為尼。當時,對身邊人說:“心中人讓我太過思念,只能出家。”張君寶知道以後,同樣是四十歲,便隨其出道。

郭襄送張君寶的鐵羅漢與金鐲子,張君寶便一直保存著,知道百歲,張無忌小時候,給他玩過,別人都沒有碰過。但是在郭襄的心裡,那麼聰明的人,早就知道張君寶的想法,可是,心以許給了楊過,又怎麼能給第二個人呢。就這樣,真愛一場,早就了武俠千古,也早就了兩位開山立派的大聖人。

倚天屠龍記中的黃衫女子,大家還記得嗎?“終南山後,活死人墓,神鵰俠侶,絕跡江湖。 ”說的是楊過與小龍女的後人。可是,這個孩子並不是楊過帶大的,的確是郭襄帶大的,所以黯然銷魂掌,九陽真經等。小龍女何嘗不是個聰明的人,活死人墓被伊志平白睡了,便通了江湖世道,好像是個女的對楊過就很傾心,但她最認可的便是郭襄。楊過最後找小龍女,跳下蜂谷,楊過忽見郭襄也跟著下來了,便問道:“你怎麼下來了?”郭襄說:“我見你跳,便跟著跳下來了。”這樣的對話,難道還比不上“過兒,你去哪裡,我就去哪裡?”小龍女武功心法了得,自是聽在心裡。

楊過父親也是痴情種,楊過的爺爺也是痴情種,郭襄的娘是痴情種,姥爺也是痴情種。小龍女看楊過不肯都娶,所以生下孩子,便留給了郭襄,自己與楊過浪跡江湖去了。

張君寶以前不知道,但是想到既然給了鐵羅漢,便是告訴我,還我佛心,她對我只是同道中人的仁心。所以自己只好同道陪同,卻不近前。


第二種說法,便是什麼關係也沒有。

歷史中有張三丰,沒有郭襄。張三丰不愛說話,但是論起儒釋道,便滔滔不絕。

張三丰是北宋人,朱元璋曾派人到處找張三丰,一直沒有找到。知道永樂時,張三丰才回信,民間說,也許不是張三丰回的信,是下面人實在受不了皇帝的任務。但是也有說張三丰當時卻在河南出現過。


所以如果大家看不了郭襄孤獨終老,你們想想讓她最後碰見誰?我來寫!


簡文主義


在電視劇《倚天屠龍記》中張三丰喜歡峨眉派創始人郭襄,郭襄聰明伶俐,樂於助人,並且漂亮,在《倚天屠龍記》中有這樣的一幕,張三丰瞧著郭襄的遺書,想起跟郭襄一百年前的事,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張三丰對郭襄一直記掛在心。



在《倚天屠龍記》中描寫張三丰回憶郭襄的情節有很多處,其中就包括俞蓮舟給殷素素和張翠山講張三丰和郭襄的故事,殷素素好奇張三丰沒和郭襄在一起,俞蓮舟解釋:因為郭襄心裡裝著一個人,其餘的人再也裝不下了,現在說起張三丰和郭襄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張三丰年輕的時候對郭襄有愛慕之情就是這個道理。

觀眾只知道郭襄為楊過孤獨一生,張三丰比楊過厲害很多,為了郭襄孤獨了百年,郭襄出生在武林世家,名門之後,上有大姐郭芙,下有小弟破虜,郭襄從小天資聰穎並且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家裡沒有壓力,犯錯有大姐郭芙頂著。
郭襄作為峨眉派開山祖師,她和張三丰、無色和尚一起聽過《九陽真經》,在電視劇《倚天屠龍記》中郭襄遇到楊過耽誤自己的婚姻終身大事,而張三丰是遇到郭襄耽誤百年。


文化指路人


首先說年齡問題,郭襄和張三丰第一次在華山見面,當時郭襄16,張君寶13,張君寶也就是後來的張三丰。個人感覺,13歲正直情竇初開的時候,張君寶又從小在少林寺長大沒見過什麼女孩,第一次和這麼聰明伶俐還漂亮的女孩接觸,肯定會有一見鍾情的感覺。而在兩年後的少林寺,郭襄送給張君寶一隻金絲鐲,雖然不是定情信物,但對張君寶也是非常珍貴的。其次,張君寶肯定也知道郭襄的心思,不喜歡小鮮肉,而是喜歡大叔型的楊過。兩人雖然到死也是一個未娶,一個未嫁,但從百年之後,郭襄圓寂,張三丰對峨眉派關照程度,就曉得張三丰對郭襄的感情。郭襄40歲創立峨眉派,而張三丰70歲才創立武當派,不是張三丰沒能力,在武學方面的能力上,張三丰的武學造詣一直要比郭襄高,但張三丰為了愛情,選擇了保護郭襄和峨眉派,直到張三丰70歲,郭襄早已圓寂,才創立武當派。至於郭襄對楊過的感情,因在風陵渡和楊過相識,將自己的徒弟取名風陵師太,可見用情至深。


用戶61367112532


郭襄和張三丰的關係:

按歷史來說他們兩個沒有什麼關係,張三丰是歷史真實存在的人物,武當派始祖,內拳始祖、太極始祖、武學泰斗、龍行書法始祖。郭襄在歷史上是不存在的人物,她只是金庸小說中的人物。

在金庸小說中張三丰只見過兩次郭襄,但是他喜歡郭襄,可是郭襄喜歡楊過。郭襄的一生,是神鵰一書的終結,也是倚天一書的開始。

擴展資料

小說關係

父母:郭靖、黃蓉

先祖:郭盛

祖父母:郭嘯天、李萍

外祖父母:黃藥師、馮衡

世兄/偶像/傾慕之人/心上人:楊過

世嫂:小龍女

姐姐:郭芙

龍鳳胎弟弟:郭破虜

姐夫:耶律齊

好友:魯有腳、朱子柳、山西一窟鬼、史家兄弟、無色禪師、人廚子、百草仙、聖因師太等,三教九流,遍及天下。

友好動物:豹子(因小時候喝過豹奶,所以豹不咬她,而且很喜歡她)

師父:金輪法王(被迫拜師)

徒弟:風陵師太

徒孫:滅絕師太、孤鴻子等

曾徒孫:靜玄、靜虛、靜慧、靜迦、靜照、丁敏君、紀曉芙、貝錦儀、周芷若等


小寧影院


提及張三丰與郭襄,的的確確隱藏了一段極不透明的關係,在蛛絲馬跡中另人體會到了兩個人的關係比較特殊,從兩小無猜契機,到青梅竹馬磨礪,都另張三丰一見鍾情,說郭襄是他心中的“女神”偶像一點兒也不過。 而郭襄也對張三丰有好感,但楊過的出現,給郭襄帶來色彩更鮮豔,所以,郭襄的心裡更濃的影子是楊過,在情感的漩渦中,彼此之間瀰漫著山巒疊嶂情感糾結…

紅塵滾滾中人的能力,不過是“滄海“一粒塵埃,在封建思想、習俗的薰陶下,張三丰與郭襄都雙雙選擇了“迴避“現實,任人生苦短的歲月“沉澱“,浸泡…

多年後郭襄創辦了”峨眉“的圈子,暗地裡也無時無刻不“關注”心中的”影子“。

“暗戀“中的張三丰也建立”武當”,時時刻刻守候著心中的嚮往…

人生苦短,滄海桑田的演義中,另人總是有歲月中情感的”無奈”,紅塵滾滾中飄浮著一粒粒糾結中發出的吶喊,驀然回首,有誰沒在感慨萬千中,播下遺憾,…?







蒼海拾貝35




郭襄一生的情結為愛而活,造化弄人,郭襄的情感到底未能如願。24歲那年,嫁給天下第一劍獨孤求全。



當年的獨孤求敗,一劍鎮武林,再無敵手,中年以後遊歷大漠,相遇成吉思汗的親妹成吉思思,美女愛英雄,二人沙漠情深,身懷曠世絕學的獨孤求敗,在58歲與成吉思思生下鐵木真。從此獨孤求敗移民蒙古。



獨孤求敗與洪七公的父親洪六公桃園結義,成為生死相依的兄弟。洪六公生二子,洪七洪八。郭襄26歲經洪八作媒,嫁鐵木真。【元朝秘錄】記載,郭襄生三子,長子繼承皇位,最小的兒子鐵三豐,不務正業,喜唱二人轉,認當時著名戲子張紅玉為義母,後隨其姓,改名張三丰。



郭破虜看到外甥成為唱戲的,覺得有辱門風,把張三丰帶回桃花島。張三丰不愛武裝愛紅裝,自己創造出一套娘炮柔姿戲。



郭襄思念父母,想到其父一生叱吒江湖,與郭破虜商議,創建了峨眉派。郭破虜一生懦弱,妻子被稱為母夜叉孫十娘,一心要支掌峨眉派,郭襄不想郭破虜夫妻鬧離婚,就把峨眉派交給郭破虜之妻孫十娘,孫十娘也成了後來的滅絕師太。



張三丰自己開了柔姿戲培訓班,專為人做道場。後來乾脆發展成道教,郭襄看著兒子張三丰也不是個幹大事的,就給了他一片封地,讓他作怪去了。張三丰怪走峨眉派弟子周芷若時,孫十娘三顧武當,張三丰逃之夭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