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員工幹一點活就要拍照片,然後發到公司的工作群裡?

津鋼鑽


聽你語氣,有一種厭煩。最早我也很反感。

我之前也遇到過這種“奇葩”人,非但會把做的那麼一丁點事兒發群裡,還會精挑細選PS一下個人形象再發朋友圈。這都還不是最“奇葩”的,即便正在做的事情跟這人沒關係,他也會給別人拍個照,自己做宣傳員,末了不忘跟大家拍個合影,讓自己也露露臉。最後結果怎麼樣?升職那是火箭速度。

估計你也反感這樣的人,不過老闆不是傻瓜,為什麼還給這樣的人升職呢?

1團隊需要一種風氣,就是大家搶著幹活

如何讓大家搶著幹活?團隊需要有出頭羊,哪怕雞毛蒜皮的小事,起碼也要有人搶著幹,並且最好給大家看到。這個時候老闆一定會點贊。

2國家需要宣傳部,團隊需要宣傳員

幹活終究是正向的事情,擺到桌子上說都沒問題,在群裡哪怕是作秀,領導心裡也會想,只要你一直秀下去,假戲真做也挺好。

3酒香也怕巷子深,會工作還要會經營品牌

其實我們職場人跟公司沒什麼不同,公司產品再好,也一定會打廣告運作品牌。人在職場,要幹活,也要打廣告。區別只是廣告打多少。你會發現,兩個人能力相當,經常在領導面前露臉的人會升得更快,這就是個人品牌的力量。

當然,這些都有一個度,如果一個人只會作秀不幹實事,肯定這種人也走不遠。

進取派


每一個員工都喜歡自己乾的活讓單位領導看到,但是如果每次幹一點活都發到單位的工作群裡,多少有點“顯擺”自己的意思,好像就顯得他自己幹活了,別人都沒有幹,但是這樣的人每一個單位都有。


記得2003年時我們公司一個市場開業前一天,全公司的人都在打掃市場的衛生,我那年剛到這家公司上班,別的同事在掃垃圾,我拿著大鐵鍬在往垃圾車上裝垃圾,這時公司董事長來了,在離我們還有20米的時候,我身旁的一位中層領導一把從我手中搶過大鐵鍬,她之前掃了一會兒垃圾,然後在旁邊休息,看到董事長來了,便搶去我手中的鐵鍬(我當時剛到這家單位三個多月),開始自己裝垃圾,一會兒董事長走過來了,別的同事掃地的掃地,裝垃圾的裝垃圾,都在打掃衛生,我手中無工具,在那裡傻站著。


這是我參加工作後遇到的第一個愛在領導面前“顯擺”自己的人。


這些年,隨著微信的發展,基本上每一個單位都建有工作群,我們單位也有,剛建工作群那一段時間,單位人都愛把自己做的工作往群裡發,後來單位領導宣佈,每個人的正常工作就不要發工作群了,因為每個人都在工作。如果有事情需要集體通知單位員工或通知多名員工的,可以發工作群,通知速度快,效率高。


很多時候,單位領導給每個員工安排工作的多少,領導心目中是有數的,我認為,真的沒有必要幹一點活就拍照發工作群!


人在風上走


我是一名教師,也一樣經常要在工作中拍照上傳工作群。

工作中要求“事事留痕”的形式主義作風問題,中央已經三令五申要求整改,但在強烈的慣性下,依然有向基層更深、更廣蔓延的發展趨勢。

深究工作中“立此存照”的根源,在於免於問責的需要。

前年,某地某農家發生一起煤氣中毒意外,造成三名小學生死亡的重大事故。他家洗澡用的是舊款煙道直排式熱水器,沒有安裝排煙管直接安裝在通風不暢的浴室裡。當時家長們外出做工,小孩洗澡時間過長,當第一名小孩煤氣中毒昏倒在浴室裡後,其他施救的兩名小孩也先後中毒倒地。等到家長收工回家將三名小孩送去醫院搶救,但都因中毒時間過長,搶救無效身亡。此事一出,隨著各級調查工作的開展,相關安全問責機制也就立即啟動。在調查學校安全教育工作時,學校拿出了詳細的安全教育資料,裡面有每一次安全教育的教案、開展安全教育時的現場照片、視頻。最後調查的結果是,學校已經按照相關要求完成了應有的安全教育工作,免於問責。假如沒有那些存檔的教案、照片和視頻,誰能證明學校按要求進行了安全教育?

在隨後開展的安全隱患排查、整頓工作中,教師們按照縣委、鎮委要求,逐村逐戶走訪,查看熱水器、煤氣灶、水、電、氣管線、家用電器的安裝和使用情況,分門別類填寫好表格後,要求戶主在整改意見書上簽字,承諾在規定期限內完成整改。後來又逐村逐戶走訪,造表記錄整改進程,直到整改任務完成為止。每次查驗現場和填寫的資料都要拍照、拍視頻上傳給相關部門存檔。前後花了一個月的時間,老師們都成了安全方面的專家,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無疑會受到不小的衝擊。

這些繁瑣的工作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在當前問責壓力下,拍照或視頻成了最有效的自證清白的證據,就算繁瑣,也得去做。





趣看教育


有一個原因肯定是領導喜歡和關注這些,我原先呆過的一個公司裡,那是2004年左右吧,還沒有微信呢,老闆就喜歡忙碌的員工,可能鬼才知道你在忙什麼?同一個辦公室的同事們投其所好,閒的蛋疼曾經把電腦飲水機都給拆了再裝配好,說是替公司節省了修理費,如此忙了一天,老闆開會的時候還公開表揚過。終於有一天攤上大事兒了,一個新來的不到20歲同事有樣學樣兒,瞎折騰把複印機給拆了,結果這傢伙太年輕單純第一次幹這活兒拆狠了,一堆零部件鬥不回去了,沒裝好還通電讓電給打了,雖說不嚴重可是嚇著了,坐起來就跑反正再沒來上班。跑出辦公室正好還被老闆看見了,老闆進來問怎麼回事兒?我們憋出了內傷,不敢笑,因為一個拆過複印機的老油子說複印機這回肯定報廢了


立志成蟲


【沈理職談】的觀點:對於一些員工乾點小活就拍照片發到群裡的現象,職場中確實存在。最主要的原因是這種人的表現欲太強,愛好邀功、喜歡顯擺。雖然職場中大家都說:會做的不如會說的,但是此種行為也並不值得推薦,也需要適度而行,領導也不見得很喜歡。具體分析如下:

第一、在公司乾點小活就喜歡顯擺的人,情商並不高,只是一些小手段而已。

在職場中,有時候大家覺得很正常的工作,會被別人一個勁的誇大,顯得自己在幹事,顯得自己能幹,也喜歡到處邀功。其實大家心中都是不屑這種行為的,這樣做的人也畢竟是少數,這種小手段只會浪費時間,還容易引起大家的排斥。因此,經常這樣做的員工,其實情商並不高,只是為了某種心理滿足感而已,得不償失。

這種人早晚會吃虧的,因為一時的小人得志並不會長久,失道寡助最終會害了自己。

第二、公司領導對這種人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其實心裡很清楚沒多少價值,但是為了團隊的活躍,也會象徵性點個贊。

一個團隊需要這種人,俗稱“鯰魚”。他的存在能夠引起其他成員的不安和焦急心理,讓大家存在工作上的攀比心理,因而都會積極幹事。出於這個考慮,領導一般表面還是默許他的存在,有時候在群裡還會表揚他。這個時候你千萬不要羨慕他,因為他被領導利用了,也就是僅僅用來刺激團隊其他成員的。其實,這種人領導見多了,知道沒啥底蘊,就一個推手的作用。有時候想一想這種人很可憐的,跳樑小醜而不自知。

第三、如果你想表現自己,其實方法很多,但是不要在團隊成員面前表現。

在職場中,能夠正確的表現自己的工作成果其實非常重要,有時候需要表現自己的工作積極性,有時候需要表現自己的工作能力。切記一點,表現是給領導看的,不是給團隊其他人看的,太積極了還會引起同級別人的敵意。所以,你只需要在關鍵時候輕瞄特寫的讓領導個人知道就行了。

你可以發個朋友圈,表現自己努力工作的現場,然後設置分組領導可見就行了。相信我,他肯定看得到;如果工作完成了,出來結果了,可以私聊告訴領導就行了;或者工作出來結果了,你寫一個書面彙報給領導,其他人就不要去逐一告知了,大家都不傻,你的努力看在眼裡了的。

如果沒有出結果,並且還在群裡發動態,實為不智的舉措。

第四、對於經常在群裡發工作進程照片的人,不管你心裡對這個現象爽不爽,一定要給他點贊,讓其膨脹。

對於這種人,在哪裡出生,就讓其在哪裡消失,讓他膨脹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首先,他幹了點小事就在群裡發圖,領導出於整體考慮也會給他點贊。而你作為同事,也要很快的點贊,並且鼓勵他“你太厲害了,得向你學習”,這樣他心裡很爽,覺得你還很挺他;領導也會覺得你挺耿直,愛學習,積極主動。實際上在這個過程中,就加速了這種人死亡的步伐,慢慢的大家都不搭理他了。沒人配合他,看他還怎麼工作。

而你,只需要老老實實工作,等關鍵時候給領導單獨彙報就行了,這就叫深水不響,叫的歡的狗狗不會咬人啊😂😂😂😂😂


沈理職談


這個提問真是現實工作的寫照。“照相痕跡管理”,橫空出世。

想我國企,鐵路行車一線,所有工人工作主題就是“做人就做陳冠希,沒事拿個照相機”。最起碼我的工作內容就是在上班的那一刻起直至下班就是不挺的照相。

工作照相一定是底層工人證明自己工作內容、勞動強度、執行能力的見證。

工作照相是中層管理幹部上交上級領導證明自己管理能力的體現。

工作照相是高層領導檢查工作的最快捷徑。

科技的發展與日俱進,如今的手機更是無可替代,管理層更把手機發揮極致,打卡、照相、錄像、微信辦公等等越來越廣大應用於職場當中,但是不管工人還是中層甚至是高層,大家別忘了管理企業的最終目的,不要因為手機的功能的開發使大家越來越感覺使用手機是累贅。

前一段有一個問答,大家會不會屏蔽朋友圈不給同事或者上級看,大家的答案基本一致都是選擇屏蔽。為什麼選擇屏蔽我們心裡自然清楚,但有些領導會排斥這樣的員工,認為他們屬於跳槽、要求多、小團體等等。

工作中的手機問題會日趨嚴重……大家用什麼正確方法面對只能智者見智了。



角度說觀點


這事真實發生在我們單位工作群裡的。

工作群裡發三種內容🙄🙄🙄

😂痕跡證明你是在認真工作

😂阿諛奉承路數多變,風格迥異

😂逢年過節發個紅包,增進互動

👿比如,加班的不發工作群和朋友圈,算你沒加班!!生病請假的不發群和朋友圈,算你曠工缺席!!工地上雞毛蒜皮的小事不發群和朋友圈,算你直接沒上班!

👿比如:拍馬屁,邀請領導吃飯都光明正大的在群裡面發,然後各路人馬點贊鼓掌

👿比如,甲方發個臨時通知給現場某項目部,也有專人把這個破事轉發回公司群裡,幾百號人看著各路“高人”紙上談兵的為你個現場幾小個人做專項指導……對付甲方

👿比如:發個紅包,幾十人搶!但是員工福利閉口不談……

這種令人反感既又噁心的行為可以理解為“企業文化”,帶頭的都是被高層“看好”的人。

😓這現象就好比(在國企職場):

😭會哭的孩子有奶喝,

😣會鬧的孩子有娘疼!

😰懂事自覺的活該被嫌棄。

😲典型的榮譽我拿,鍋你背!

😘升官發財是我,灑血鋪路你來!

🤔無奈領導眼中只有會哭會鬧會撒嬌的


粉筆粉筆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你以為我們願意拍照片啊,閒的蛋疼啊,有那功夫不如多幹點,多休息會。

領導愛裝逼,我們只能跟著裝逼。

拍照發群裡不用流量啊?流量不要錢啊?錢天上掉的啊?

說起現在的微信管理文化,就去年買了表。

老子下班了,還要被你們微信轟炸,煩不煩,還美名其曰,管理幹部24小時責任制,二逼啊?就拿你這麼點錢,還想要命啊?打工的命就這麼不值錢?

下班免打擾,愛咋咋滴,當球領導,沒有一點管理藝術,挖空心思用我們給你做政績,艹你m。

狗比不是,自己不會管理,還一天美滋滋,給你面子,你是領導,不給你面子,你就是給狗比。


人生越留戀越痛苦


我覺得應該是他們發乾活的圖片到公司群裡,領導會有所回應,比如回覆個[大拇指],發朵[玫瑰],久而久之,群裡的員工就會覺得這是一種向領導表現工作的積極行為,越來越多的員工會發加班圖片到群裡,給領導造成一種全公司熱情工作的假象。



領導會喜歡這種行為嗎?

領導是不會反感任何一種可以促進員工積極工作的方法。

一般他們是什麼時候會發圖片呢?

大多會選擇在下班以後,加班的時候,應該不會有員工選擇上班期間發圖片,不就暴露自己玩手機了嗎!所以他們只會挑加班的時候發圖片,不會選擇工作的時候發圖片。而且在群裡發圖片並不會影響到領導的日常工作,除非他們每次發的時候,會@下領導,但是這樣太明顯了,反而會引起領導的反感。

最關鍵的是,大部分員工日常工作中跟領導說不上幾句話,如果他們發加班工作的圖片到群裡,還可以跟領導互動幾句,要是通宵加班的話,領導還會關心下:“不要加班太晚,注意休息”,這樣好過於你在白天工作,累得半死,只要是在正常上班期間,領導都會覺得理所應當的。


那為了工作,我們要不要跟風呢?

要不要跟風,那你要問下自己:“你覺得你的努力有沒有人看到?”

如果你覺得沒人看得到你的工作成果,那你就會跟風,會去爭取表現的機會,會刻意加班,發圖片到群裡,甚至通宵加班完成任務,因為你覺得不這樣做,領導是看不到你的努力,你就沒機會升職加薪,得不到領導的提拔,所以你會變得越來越累,每天都想著怎樣把工作成果表現給領導看。

如果你覺得「總會有明眼人能看到你的努力」,那你就會繼續努力,不去理會他們的「邀功」行為,只關注自己能不能得到成長,學到東西,因為你是在為你自己的履歷打工,你相信現在的領導看不到你的努力,沒關係,下一個領導會看到的,你永遠會有下一份更好的工作,所以你不會每天在煩惱怎麼“跟風”,你會專注於自己的職場發展,越來越好。


所以我覺得你不要覺得他們的行為很浮誇,只是每個人的選擇不同,他們選擇了“邀功”,必然會付出相對應的精力,建議你還是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的能力上,才能有長遠的發展。

歡迎【關注】,每天分享職場,經濟,產品等領域的內容,讓每次閱讀都有所收穫,謝謝。關注並私信關鍵字【簡歷模板】,可得到133套簡歷模板,總有一套適合您,祝您找到更好的工作。

職場的小世界


這個問題提得太棒了!

相信每個單位都有這樣的人,對不?

但一定要清楚,為什麼這類問題具有那麼強的普遍性?

在職場裡哪個人做的事不願被上級知曉理解支持呢?很少有人修煉到置之度外的境界。每個人都希望獲得上級的認可,哪怕是嘴上不說,心裡不可能一絲未想。

我們這裡主要不是討論這類耍小聰明的那類傢伙,而是討論培養這些人的土壤在哪裡?始作俑者是誰?

表面上是有人幹一點活就拍照片發公司群裡,實質上是這些人是理解人性弱點的高手,而且是理解“上級”人性弱點,並且是利用的恰到好處的高手。但我們更要注意的是,從另一個層面上看,更是上級領導沒有正確理解這種人性弱點對自己形象的破壞力有多大?更有甚者還有意無意的享受其中(我也是醉了!),簡直是昏庸到了極點了。

一言蔽之,始作俑者是那些只愛聽好話,聽不進良言的昏庸型管理者。是他們的個人好惡、職業道德缺失、管理水平低劣,造就了這些能拿金雞獎的“戲精”,不是嗎?

那麼遇到這種現象時,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呢?

1、不跟帖、不理會、不評論,讓這些人唱獨角戲,以此讓單位(公司)領導有所感知,這是冷處理,比較有情商的做法,不致於激化矛盾;

2、對作法過頭,且群眾影響很差的,可以直接跟帖指出,有點傷人,但有利於獲得認同低調實幹理念的人認可與支持,但會得罪人,這是熱處理;好結果是幫助了管理層瞭解得更全面;壞結果是管理層覺得你破壞了和諧;

3、利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的機會提出合理化建議,運用古人智慧——《禮記·中庸》: “聖人以身體之,力行近乎仁。”,力求身體力行的效果,來旁敲側擊使之有所改變。

我比較讚賞那些有真才實學,憑自己真本事獲得職場機會,而非用投機取巧、偷雞摸狗、拍馬順溜的小人之舉,來博得管理層好感,進而最大化自己的個人好處。

反正,那種拍馬順溜浮誇現象盛行的單位,一定使人才遭遇不幸,讓善良者心灰意冷。

這個問題提的最有積極意義的地方是:讓大家有機會思考,特別是各單位的管理層去思考,單位的文化建設到底要建成哪種類型文化模式?這個提問更是昏庸型管理者的醒藥!


覺得過癮就不要忘了點擊“關注”哦!職場乾貨隨時更新,歡迎不同意見參與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