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在校,學校每天考試,成績一點沒提高,尤其是數學成績一塌糊塗,該怎麼辦?

一棵小豆苗兒


高三後期,模擬考試很重要!這些訓練,對於鍛鍊學生的考試狀態,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非常重要,所以多數學校在最後階段,都是一週兩考或者天天考試。

然而,對於成績較差或者單科成績較差來說,這些考試意義不大,甚至適得其反,浪費時間,打擊信心,所以這部分學生,有的沒必要每次都考,比如藝體生,有的沒必要每一科都考,比如題主這種數學很差的學生。

那麼,對於數學很差的學生來說,這個階段應該如何做?

我在這方面有過成功的經驗!有一年,我帶的一個學生,數學成績很差,差到什麼程度?每次考試只考20多分,也就是說數學基本上靠蒙,完全放棄了!我找到他,讓他抄課本上的所有公式、例題,循環抄,至少抄10遍,抄完後做課本上的課後題,但是因為內容較多,而且時間緊迫,他沒有完成,一共抄了2遍多,但是最後高考考了70多分,由於其他科成績比較好,最後被省內一所醫學院錄取。

其實,數學考120分以上很難,但是考80分左右一點都不難,考不到的,不是懶,就是笨!這裡的笨,多數不是真的笨,而是不願做基礎工作,不知道使巧勁。

數學學渣,怎樣在最後階段提升數學?

第一步 ,對數學進行分層:基礎題、拔高題、壓軸題分別找出來,重點放在基礎題!

基礎題有哪些知識點?集合、 複數 、邏輯用語 、向量、 三視圖 、線性規劃 統計概率 、程序框圖 、圖像平移等,以上的分值大概接近50分,背好公式定理,做熟習題,買一本近五年本省使用的高考真題,分知識點和題型一個個突破,突破這些題目,就能考60分左右。

第二步,加強理解!對於難度稍大的知識點,比如三角函數、 數列、立體幾何等,也是記住常用公式後做真題,對著答案倒退,對著答案理解,真的不行,對著答案記憶都有用。不懂的,不會的,一定要問,問老師也可,問同學也行,儘量理解透。

至於做題,解答題的第一問一般不難,是可以拿出來的,拿下這些分數,可以提升20分左右!

第三步,壓軸題,只做第一步,後面的放棄!圓錐曲線 、參數方程、導數這些壓軸題,第一問一般也可以拿下,後面的內容直接放棄!保住前面的基礎題就可以了,不要太貪心。

做好這些,數學“學渣”考80分左右不是問題,不知道這80分,是否符合你的預期?不過也沒辦法,誰讓你之前不努力的,現在是最後的彌補機會了!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我兒子和你的情況一模一樣。不過,他是去年參加的高考,現在是大一的學生。

高三的最後一學期,兒子的數學成績已經到達了高中以來的底谷。不管是各類大考還是小考,一直在八九十分之間徘徊。剛開始,兒子對自己還是挺有信心的,他數學學得非常認真,非常努力。考前看起來狀態也非常好,總是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連續的十幾次考試,成績卻不見任何起色,孩子有些心灰意冷,甚至是絕望。有一次他傷感的對我說,媽媽,我對數學已經絕望了。我記得說這話時,是在考前的最後一個月。

說實在的,聽孩子說出那樣的話,再看看他那痛苦的樣子,做為母親,我心裡非常難受。我知道,此時再多的鼓勵,都是蒼白無力的。所以,我當時什麼話都沒有說,只提醒他,“盡力吧。”

後來的一個月裡,我從來沒有過問過孩子數學的事。後來孩子高考,數學考了有史以來的最高分,130分。這個分數真的出乎意料。

回想兒子在數學學習上的一路曲折,我感慨萬分。不到高考最後一刻,誰都不可能預料最後的結果。數學現在的成績差,並不能代表高考就差。所以說,你現在不要耿耿於懷自己目前的數學成績。你現在最該做的就是,在數學上埋頭苦學,狠下功夫。

當然,苦學不是讓你死學,而是讓你有策略的,有針對性地學。以你目前的實力的,你該把重點放在基礎題和中等級的學習上。對難題最好直接放棄。一套150分的高考題,基礎題中等題的分值大概在135分左右。所以能把每一道基礎題弄懂,做對,你就非常了不起了,高考數學130分就一點問題沒有。

我兒子去年採取的就是這樣的策略。據他後來說,在高考衝刺階段,他把主要的精力全用在基礎題中等題的攻克中,對難題他看都不看。每一道基礎題,他都要求自己必須是100%的準確率。這種大量的對基礎題的練習,大大提升了,他解基礎題中等題的能力。速度快,準確率高。在他所做的134分的基礎題中等題中,他僅失了4分。對於一個平時數學只能考八九十分的孩子來說,這個成績令人驚喜。

以上就是我的一個個人親身體會。希望我兒子的經歷能給你帶來一些啟示,對你有所幫助。加油!


花朵5506


現在離高考還有五十多天,學校天天考試成績一點沒提高,尤其是數學一塌糊塗,怎麼辦?

一,幸好不是英語一塌糊塗,英語一塌糊塗,如果連題目都看不懂,選項也不知道什麼意思,在幾十天裡面基本上無力迴天。

王小波1978年去考大學,之前只上過一年中學,還是十二年前上的,最後考上了中國人民大學,“說到數學,這可是我最沒把握的一門課,因為沒有學過。其實哪門功課我都沒學過,全靠自己瞎琢磨。物理化學還好琢磨,數學可是不能亂猜的。我覺得自己的數學肯定要砸,誰知最後居然還及了格。聽說那一年發生了一件怪事:京郊某中學畢業班的學生,數學有人教的,可考試成績通通是零蛋,連個得0.5分的都沒有。把卷子調出來一看,都答得滿滿的,不是白卷。學生說,這門課聽不大懂,老師讓他們死記硬背來的。不管怎麼說吧,也不該都是零分。後來發現,他們的數學老師也在考大學,數學得分也是零”。

我舉王小波的例子,一是因為他是我最喜歡的作家,沒有之一,二是他裡面體現出來的觀念,自己琢磨,不要死記硬背亂答。現在的高考哪怕是文科,死記硬背已經沒有市場。

二,不要著急也不要消極,現在這個時候著急沒有意義,消極會讓自己輸給自己。

拿一天的時間什麼事情也不要做,把自己所有的卷子梳理一次,分科分知識點,做好一張表,如果不知道怎麼做,就按照複習資料的目錄來做知識點的樹幹,把每一張試卷的每一道題進行知識歸類,因為現在高考的試卷題型基本上是固定的,知識點的考察也差不多,也就是說每張試卷的結構都是一樣的,相應的地方的分值也是一樣的,不同的只是知識點的側重問題,有很多時候知識點基本上也是一樣的,梳理了五六套試卷之後就會發現這個規律。

那麼就可以把每次考試的知識點考察的分值標註出來,看看到底是哪裡得分,哪裡失分,哪些是相同的知識點失分,哪些失分是可以拿到手的,這一步驟的目的就是把基礎的知識點丟分的題型找出來,解決它,讓它成為加分項,在剩下的時間裡面針對這些失分的知識點強化訓練。

如果有良好學習習慣的話,每科因該會有錯題本,2018年江西高考狀元,她的媽媽把她每次考試做錯的題目,分門別類的整理好。

三,做好詳細的計劃,這個對於現階段的學生特別重要,要清晰的知道今天自己要做什麼,這節課要做什麼,每個時間段要做什麼,切不可漫無目的的複習,拿到什麼做什麼,想到什麼做什麼,有時候心情好中午就不睡午覺或是晚上晚點睡,都是不好的學習習慣,劃出一張課表,標註好時間段,把它填滿,做好周計劃和每天的計劃,讓自己的學習在有序的計劃之內進行,當然包括運動時間,哪怕十分鐘,二十分鐘的跑步也要進行。

而且要相信老師,關掉手機,能在高三備考的老師都是學校認真挑選過的教學骨幹,在專業水平上絕對沒有問題,按照老師的方法去學習。

四,堅持,高考的勝利者都是堅持到最後的人,高三的老師都會有一種感覺,有些學生是來考高考的,有些學生是來經歷高考的。語文更是設計了百分之十五左右的學生完成不了整張語文卷的閱讀量,換句話說,只要你堅持到最後,完整的作答,就已經比百分之十五左右的考生要厲害。


職場奶爸成長手冊


學校每天考試,成績一點沒提高,出現這種情況,你的“考運”有點差啊。

雖然口頭說我們不在意平時考試,但是遇到這種情況請心裡不著急,尤其是在臨近高考的時候,更會懷疑自我實力不濟,帶著這樣不自信的心情上考場,高考結果可想而知。

我做高三班主任時,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我一般都是對這些學生另作要求,分別指導,最後,這些一路看似磕磕碰碰,平時“考運”極差的學生,高考時常“超常發揮”,實現逆襲——也就是平時考試倒數的學生最終考上了不錯的大學。

首先要清楚,你要的結果是什麼?

許多同學說,讀高中肯定是高考,考大學嘍。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許多學生想不明白。如果你能夠想明白這個問題,你還會在意平時考試的結果嗎?

平時考試只是診斷我們知識出現的漏洞,幫助我們查渥補缺的,何必在意卷面的分數呢,何必為卷面的分數分心勞神不快樂呢!

歷史上“聞過則喜”的君王一定是聖明的君王,生活中“聞過則喜”的人一定是智慧明達之人,正確地看待平時考試中的蹭蹬磕碰,一定是笑到最後的人。

其次要清楚,複習的節奏是由你還是老師主宰

據我所知,高考前的模擬考試大都是綜合性檢測,即一本書或者幾本書的考查,尤其是數學更是如此。你每次都考不好,尤其是數學,說明你的章節基礎內容打得並不牢靠,這時,你能做的就是迴歸課本,溫故知新。

我有一個學曾經也遇到過這種情況,每次考試都倒數第一。最後心理崩潰實在受不了,找到我問該如之奈何。我告訴她,不要理會,我們回到課本,按自己節奏來,或者把試卷上不會的習題按照章節內容迴歸課本;慢一點,哪怕少做一份試卷呢——天下那麼試卷,我們哪能都一一做遍。

最後的結果,她高考分數超越了班級大部分學生。許多學生說她是超常發揮,其實,高考考場哪有那麼多的超常發揮,只不過是策略運用得恰當而已!

高考也像行軍打仗,講究戰術戰略,如果只是單純認為自己兵精糧足,上來就一頓不顧章法亂打,有幾個人能勝。

高考複習同樣講究戰略戰術,而這戰略戰術尤其是高三後階段複習更是要“以我為主”,自己才是複習的主人,跟著別人的節奏,只會帶亂自己的節奏,所以說,老師(試卷)只是“我”高考的“路標”,“自己”才是複習的主人。

我講的這兩點不知是否對你有幫助?祝你和天下今年的所有考生“考運高照”,六月高考金榜題名!


亂語三千


高考每一套模擬題,題型、廣度、難度都差不多,把知識面全部覆蓋。我常常對學生講:你跑馬觀花的做10套題,不如認真研究一套題,舉一反三。不然,你每一套題都是,懂的無謂的反覆做,不懂的永遠不懂。

舍與得 ,模擬題、高考題80%的基礎題和中檔題。基礎題一網打盡,中檔題穩紮穩打;20%高難度題捨棄。高考試卷難易比例是3:5:2。30%的基礎題,50%的中檔題,20%的高難度題。就是用來劃分學生的等級。我2015年對我女兒講(她高考) ,舍20%。750分*80%=600分。一本沒有問題,可能更好。她2015年考上211,陝西師範大學(免費師範生)

量變與質變。與其為自己沒有別人進步快而痛苦,不如每一天把學習安排好,痛苦不可能改變現狀!只有每一天都努力了,才能夠突破瓶頸。

身體與效率。每天休息不好,總是昏昏沉沉,效率太低太低,更談不上靈感,理科絕對死路一條。身體好、休息好、靈感來。

心態與成績。每一次考試,總是緊張,考結束了,冷風一吹,明白了,其實你明白的!關鍵是心態出問題了。


平淡是真oymlq


我的經歷跟你一樣,厭倦了考試,厭倦了分數,導致後來老是想請假回家。但是後來,我怎麼都覺得這不是一種辦法,於是我換了一種態度去看這樣的情況。高三,大家都對成績非常看重,這很正常,但是!平時的成績並不代表高考的成績,這一點尤其重要!平時的考試所反應出來的成績只是提供給我們一個查漏補缺的機會,那我們為什麼不好好利用這些機會呢,於是啊,我代入這種看法,瞬間變得輕鬆起來了,我把成績拋走,把注意力集中在每次考試試出錯的地方,這次考試錯了什麼,考試時哪個地方卡我最久,下次考試我該如何把握之類的問題,我每次都留意這些,同時一邊做基礎題一邊整理錯題,就這樣反覆鞏固,慢慢地我發現,效果還不錯,成績一點一點地提高。由於高考考的會比平時練的容易,我最後是超常發揮了,考了廣州某一本學校,我現在想起來啊,就覺得心態非常重要。大家都在競爭,但是,把包袱卸下,好好練習,又何嘗不是一個好機會呢。我覺得樓主需要卸下這種包袱,把它看做一次練習,一次提升你自己的機會,而不要糾結分數好低啊,怎麼辦之類的,從基礎做起,反覆鞏固錯題,放好心態,相信你最後會有意想不到的大收穫的,這是我的親身體會!希望可以幫到你。


treeh


數學成績差的原因有很多,提高數學成績的方法不止考試途徑!

1.針對性練習,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我們都知道人與人之間是不一樣的,這種不一樣除了外在特徵,還包括內在所有,比如腦回路。

很多人都在議論文理分科是否合理,為什麼不能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目參加考試?這也許是未來高考的變化趨勢。但我想說的是,現在的文理分科其實也是為了更好的照顧學生的差異性,兼顧學生綜合發展的一種制度。無可置疑,每個人的現有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是不一樣的,腦部活躍區域也有所不同。簡單的說,理科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支撐,左腦比較發達;文科需要不俗的記憶能力,右腦比較發達。

數學不好的原因可能就是邏輯思維方面有待提高,我建議你有針對性的多加訓練。當然了,完成某一件事情都需要左右腦協調合作,偏科也是一種不好的學習習慣,畢竟語文、數學、英語都是高考必考科目,且分值不低。

2.重視卷面錯題,善做錯題解析

大家都是經歷過高三的人,毫不誇張地說,僅是一門學科的檢測卷每天都有好幾張,你請假一天各種試卷就能把書桌堆滿!這種以考代練的方法能夠精準獲取每個學生的知識短板,幫助老師更好地授課複習,查缺補漏。

在學校每天都做試卷成績卻沒有絲毫提升,我覺得問題的根源在於你沒有認真去對待卷面錯題,沒有做錯題解析。很多考試題目只是換個題型而已,知識點並沒有變化多少,我知道知識無止境,但是高中內容就那麼多,不可能每一張試卷考點都是全新的內容和知識。每次消滅一個錯題或者掌握一個知識點都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有句話說久病成醫,某個知識點你錯的多了,反反覆覆再做,自然也會知曉如何解答,再不濟也能領會一二吧!再退一步講,死記硬背,不求多好,及格分沒問題吧?

3.羅列重難點,分而克之

任何學科都有學習方法,每個人的學習方法也不盡相同。我高中讀的是理科,但我的數學並不算好,在及格分左右徘徊,我清楚地知道我自己的問題在於記不住數學公式的推導運用!後來我把數學公式及推導過程寫在便籤紙上到處貼!牆壁、床頭櫃、漱口杯、洗手檯、門把手。。。。。。只要睜眼就能看到的地方,我都貼上我不熟悉的知識點,從起床睜開眼開始,目光所到之處均是便籤,每天過目好幾遍。一段時間過後,撕下已掌握知識點,再貼上未熟知內容。如此反覆,加以練習,熟能生巧,勤能補拙,成績自然上升!以上方法,適用多學科學習。

大家都知道木桶原理,最短的一塊板決定木桶的盛水量。高考是選拔性考試,高三又是極其關鍵的一年,在最短的時間內應該做的是,力保不降低短板,儘可能把自己的長處發揮到最大。


燭光微芒


隨著高考的逼近,高三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難免有種焦慮感。這樣的學生很在乎學習,說明是個懂事的孩子!

看得出,題主同學對學校考前教學安排存在疑慮和不適應,特別是對學校天天考試的安排,因效果不大,已經厭倦。

這個時候,必須採取對策,在學習方法和考前心理上做出調整!

我不是高中教師,對高中教學沒發言權。在此,僅想從教學的一般規律上,談點個人看法:

一、“天天考試"的做法利弊各半。

很多老師在臨考前一個月左右,主要的教學活動就是大量的模擬訓練和考試,甚至象題主說的“天天考試”。

一般這是複習的最後階段。老師該講的都基本講完了,剩下就是學生大量、反覆的適應性訓練。

它的好處:

1、可以更廣度、深度地鞏固知識、發現不足。

通過大量的模擬考試,一方面,可以幫我們鞏固在上課和複習中所要求掌握的大量知識點;另一方面,也可以讓我們發現自己在哪些章節、哪些知識點上存在識記或理解不到位的問題。

2、可以更全面、熟練地掌握考試題型特點,以減少升學考試失誤。

一般而言,模擬考試題基本上是按照高考試題的形式(題型及賦分、難度係數等)設計的,通過大量測試,可以有效提高應試和答題技巧。

3、可以強化應試心理。

高考即是一場知識和技能的大比拼,更是一場心理大比拼。通過考前大量的模擬訓練,可對自己的優缺點、長短處做到心中有數,從而達到有效調適應試心理。所謂久經沙場,處亂而不驚!


它的不足:

1、“天天考試",勢必導致教師發現學生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的時間和機會不夠。

接連不斷的模擬考試,很難保證老師對學生的每次考試卷進行及時、細緻的評閱,甚至有可能出現學生交上去而老師沒評改的情況,或者學生考完也沒上交。

模擬訓練一個重要作用在於發現階段學習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然後花適當的時間和精力,彌補不足。只有如此反覆,才能得到提升。

因此,“天天考試”的教學方法,對教材知識掌握較完備的學生而言,比較適合有效;但對教材系統知識掌握有“欠賬"或“斷層"的學生而言,不可取!

總之,模擬考試的作用,不僅要體現出“運用知識”的特點,更應發揮“查漏補缺”的奇效。

2、“天天考試”,容易導致學生產生“考試厭惡症”。

長期不斷地重複同一樣工作,容易讓人產生興趣上的疲憊。天天考試,學生就會從心理上厭惡考試。這種心理是應試高考之大忌!


二、應對策略:調整心態,另闢蹊徑。

1、調整心態,努力適應學校教學安排。

對於學校“天天考試"的教學安排,一個學生是無力改變的,只能設法調整心態,積極面對。

前面我們分析了“天天考試"的利弊,做為學生,應盡力趨其利而避其害。

首先,在心態上將考試當成一種複習的手段。只要學校考,自己就積報應對。千萬不可產生抵制情緒。

其次,每考一次,都要進行小結。老師能統一批改更好,不批改自己可找老師改,再不行自己改也行。然後,找出錯題,關分析原因,及時補救。


2、如果對“天天考試"實在無法適應,甚至感覺浪費時間,毫無效率,那麼,也可以考慮減少參考次數,甚至“逃考"。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學無定法!其實,每個學生的知識掌握度不同、學習習慣不一樣,學習方法有區別。對於一個會學習、有主見的學生而言,關鍵時刻也應敢於“挑戰"。

比如:可以跟老師講明,這次你不想參考,想自行看書或做題;也可以暫時請假一段時間,回家複習。這種學生我也見過不少,而且效果也還可以。關鍵自己須有較強的決心、自制力和自學能力。

以上是我的個人看法,希望對即將參加高考的你有所幫助。並祝2019高考如願以償!

歡迎關注頭條號【三味聊教育】, 讓我們一起從新角度看教育老問題!

三味聊教育


作為畢業班學生,面對每天一次的做題限時訓練,那是很正常的。因為,老師要讓學生通過做題練技巧,練速度,練審題,練規範,練應試狀態。對全班學生而言,這樣做是正確的,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但是,我們千萬不要忘了,最後的做題練習,還有重要的檢測功能。也就是說,做練習可以檢測學生的知識漏洞,進行有效的查漏補缺。當學生通過練習,發現自己知識盲點,能力欠缺,進行有針對性的查漏補缺,那是提高學生高考競爭實力最有效的方法。

至於題主說到有些學生,天天考試,成績一直提不高,覺得焦慮,覺得迷茫,這要麼就是方法上出了問題,要麼就是認知上出了問題。

首先你要落實一下,你是不是對每天做過的試卷認真進行分析,搞清楚你究竟是哪些方面丟失了了分數,弄清失分的原因是什麼。如果是心理狀態問題,那就調整心理狀態,讓自己心情平定下來,平心靜氣的應對考試,心態好,做題就不容易出錯。如果是審題問題,速度問題,就在審題和速度上多努力。最不能忽視的就是知識存在缺漏,有些章節知識存在盲點,有些問題思維存在誤區,這是必須下功夫解決的。這些知識盲點,就是高考航向的暗礁,必須將其破除。寧可少考一回試,也不能讓盲點還是盲點,誤區還是誤區。這個問題認真對待了,真正做好了,考試成績自然就會提高了。

即使這樣做了,糾錯補差很認真對待了,成績還不能迅速提高,那也沒關係,那是你的知識缺漏太多,還不能一下子顯現出補差效果來,你一定要堅信,你的知識缺漏在減少,思維誤區在減少,你的實力在增加,高考時實現大突破是必然的。

高考取得好成績沒有捷徑可走,紮紮實實消除缺漏,提高實力,增強應試能力和應試技巧,是戰勝競爭對手的最佳手段,你堅持認真糾錯補差了,成為“黑馬”是必須的。你一定要相信。


相約2050春


低頭苦學,也要抬頭看路,建議你研究一下你到底哪個地方差。

指定一個目標。

高考的數學試卷,出題是有規律的。

比如選擇題第幾題考什麼,填空題考什麼。

最後幾道大題通常考什麼,第幾個問考什麼。

哪道題考的是基礎知識。哪道題需要簡單估算,哪道題需要複雜思考。這些都有規律。

再有一個,不知道你現在考多少分。

分析了試卷之後,你就會發現這裡面有規律可巡。

你根據你現在的情況,分析一下你每次考試哪個地方能做出來,哪做不出來。然後指定一個目標。

如果說你數學非常不好,比如說60-70分,你就能分析出來,如何能考90分,合理分配考試時間,有些題選擇性放棄。最後大題努力做出來幾個問。放棄哪個。如何突破某個知識點能考100分。

再往上就需要更努力了。

彆著急,找找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