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智慧叫做“裝”——王羲之

外國人與中國人打交道,往往摸不著邊際。用專業的話說,西方人是直線思維,喜歡開門見山,如果外國人想要一件東西,一般情況下會直接表示;中國人則是曲線思維,即使心裡特別想要一件東西,往往也會假裝一下,推辭一下。

有一種智慧叫做“裝”——王羲之

《初月帖》

這種思維與我們的歷史有關,不裝死,就得死。中國歷史上這樣的情況很多,一來二去,為了活命,“裝”自然會遺傳到我們的基因裡。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我們歷史上偉大的書法家——王羲之。

有一種智慧叫做“裝”——王羲之

王羲之

想必大家對王羲之多多少少都有一定的瞭解,小編這裡再簡單介紹一下。

王羲之,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作品有《蘭庭序》、《黃庭帖》、《十七帖》、《初月帖》、《長風帖》等,其中《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有一種智慧叫做“裝”——王羲之

《蘭庭序》

王羲之少年時聰明穎達,是大將軍王敦的侄子,王敦非常喜歡他,經常帶在身邊。有一次,王羲之到王敦的軍營中玩,晚上和王敦一起睡在軍帳中。夜裡,王羲之朦朧中發現伯父起身下床,不一會,其心腹錢鳳走進帳中。王敦立即屏退左右,與錢鳳一起密謀叛亂之事,兩人談得非常投機,全然忘了帳中還有一個王羲之。王羲之本來迷迷糊糊地聽到有人說話,並不在意,側耳細聽,意是伯父與人密謀叛亂,這可是絕對不能洩漏的事情,王羲之料定一旦被發現自己聽到了談話,小命肯定難保,於是他靈機一動,當即大吐一通,吐得臉上嘴角都是唾沫,然後又裝出一副 熟睡的模樣。這時,王敦才想起王羲之還睡在床上,他驚恐地叫道:“啊呀,這下只能把這孩子除掉了!”但走到床前掀開帳子見到王羲之嘴角掛著唾液,睡得正熟,便認定他一直沒有醒過來,遂打消了殺害他的念頭,王羲之才保全下了一條小命。

有一種智慧叫做“裝”——王羲之

《黃庭經》

若不是王羲之當時的“裝”,後面哪來的《蘭亭序》著作啊!不管你的追求是什麼,也不論你身在何時何地,生存永遠都是第一要位,那麼,該裝的時候就必須裝一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