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會賣掉遠東地區來填補國內的經濟嗎?

Avril--aili


蘇聯解體後的前面那些年,俄羅斯有想過在遠東建立經濟特區的想法。

1992年,俄羅斯發佈總統令,將與日本有領土爭端的千島群島開闢為經濟特區,並且可以租給外國99年。2004年的時候,俄當局有政治家提出將千島群島以2.5萬億美元的天價賣給日本,不知道是不是存心噁心日本?

但是,這種租或者有建議賣的行為,針對的是有領土爭端的北方四島問題,且這些行為最終都胎死腹中了。開發遠東地區對於俄羅斯而言,有巨大的戰略意義。

俄羅斯自身的經濟訴求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戰略重心就開始逐漸向遠東地區轉移。由於俄羅斯在西部失去了波羅的海以及黑暗沿岸如塔林、伊利巧夫斯克等通商口岸,因此遠東地區的港口漸漸成為了俄羅斯對外聯繫的重要窗口。

據統計,2011你那俄羅斯對外貿易貨運量為542億噸,其中遠東地區口岸的貨運量佔總量的64%,俄羅斯遠東地區擁有4分可以全年通航的現代化港口,還有一些巨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港口,因此,為了彌補失去西部港口帶來的經濟損失,需要對遠東地區港口進行開發利用。

其次,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實行經濟轉軌政策,由此造成了經濟混亂以及運輸成本大大增加,導致遠東地區的的食品供應和日常消費品的渠道被阻塞。在冷戰時期,遠東地區一直都是軍工產品和工業生產基地,隨著冷戰結束,軍工產品的需求量不斷減少,就業率也隨之不斷降低,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幅度下降,而俄羅斯政府對遠東地區的經濟補貼不足,導致當地生產以及交通費用的不斷上漲,以及無法維持遠東地區人口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都需要大力發展遠東經濟。

第三,為了解決低迷的經濟形勢,加快GDP的增長,需要大力發展遠東地區的經濟。2011-2013年俄羅斯GDP增長率略低於1%,其中2012年遠東聯邦區GDP為23萬億盧布,同比增長5%,2013年遠東聯邦區GDP為28萬億盧布,同比增長9%。

時局需要

隨著蘇聯的解體,其國土面積隨之縮小,軍事安全環境惡化,俄羅斯失去了西部以及南部兩個戰略緩衝地帶,而隨著中亞伊斯蘭國家不斷擴大自己的影響力,突厥主義氾濫,車臣危機也一直存在,構成了俄羅斯邊境的安全隱患。而美國通過自身的經濟、軍事以及政治等優勢,不斷向北擴張,不斷蠶食俄羅斯的外交空間,對俄羅斯進行削弱和限制,俄羅斯為了與美國抗衡,需要在亞洲尋找力量,大力開發遠東地區,加強與亞太地區的經濟聯繫。


其中,中俄兩國在遠東地區進行開發合作的優勢十分明顯,首先,中俄兩國在政治領域的戰略伙伴關係是兩國在該地區進行長期、穩定合作的政治基礎,這一點是美國、日本和汗國等國無法比擬的優勢;其次,中俄兩國在遠東開發上有著十分接近的共同利益,即俄羅斯開發遠東與中國振興東阿比老工業基地的政策目標大體一致;其三,中俄兩國在東北亞經濟一體化合作中具有明顯的互補性優勢,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所累積的較為雄厚的資金、技術和管理人才,俄羅斯遠東地區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雙方國土相鄰,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其四,中國勞動力潛力巨大,可以為嚴重缺乏勞動力的俄遠東地區提供大量相對廉價的勞動力。

就此而言,賣掉遠東地區,且不說誰能吃下這口肥肉,就是開價多少都是個問題,就北方四島,俄國人都敢開2.5萬億美元的天價,更何況是大出去無數倍的遠東地區?

即便出得了價,又有買得起的買主,國際社會難道不會強烈反對,特別是美國,這種事情俄羅斯干做,美國第一個就翻臉了。

再說,賣掉遠東地區拯救中西部經濟,對俄羅斯的政治傷害太大了,其所能取得的經濟效益,遠遠沒有大力開發遠東地區所能帶來的高。


文話史


俄羅斯不可能賣掉遠東地區,即使國內經濟困難也不會這麼做,最多也就只是賣掉北方四島,要是賣掉遠東,俄羅斯基本上也就走到頭了。

遠東物產豐富

俄羅斯的特點是東西兩頭重要,中間地帶略輕,俄羅斯的歐洲部分佔全部領土面積的1/4,但是卻養活了3/4的人口。俄羅斯的重要城市,工業基地都建立在歐洲部分,而遠東地區的條件優越,在俄羅斯的重要性逐漸增加。

遠東地區可以隔白令海峽與美國相望,正對著美國的阿拉斯加,另外就是庫頁島等地有著良好的出海口。

遠東地區地廣人稀,但是物產資源豐富,富含大量的鋼鐵,石油等礦藏,俄羅斯的經濟體系當中,出賣資源佔了很大比例,而且遠東地區的木材加工,燃料工業,建築工業以及動物皮革等發展良好,所以俄羅斯從這個角度也不會放棄遠東。



戰略地位重要

俄羅斯原本只是個小國,數百年的擴張戰爭,除了爭奪領土,另一個就是出海口。

在西方,俄羅斯有波羅的海出海口,也有黑海出海口,甚至為了控制黑海,俄羅斯不惜出兵佔領克里米亞,俄羅斯在遠東同樣需要出海口。


俄羅斯北部邊境連接的是北冰洋,只有少數的不凍港,而遠東地區有大量的港口城市,如果賣掉遠東,俄羅斯東部失去出海口,幾乎被堵死在陸地上。

大航海時代以來,強大的海軍,優良的港口是各個大國所追求的,而且只有外向型經濟才有前途,失去了遠東,俄羅斯的經濟只會加劇。

如果俄羅斯賣掉遠東可以緩解一時之憂,但是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俄羅斯的經濟困局,這次賣掉了遠東,下次賣哪裡?



俄羅斯對於領土的熱情超過任何國家,除了賣掉阿拉斯加,只有俄羅斯吞併別人的領土,還沒有出讓的情況。


視野新觀


前幾天,有一個叫哈蒙德的美國人在網上請願希望能將“毫無價值”的蒙大拿州做價一萬億美元賣給鄰國加拿大。納尼?向來財大氣粗的美國什麼時候要淪落到斷臂(賣地)求生了?原來這全因為美國數額龐大的債務讓網友們擔心不已紛紛支招。聯想到這個提問,我也不禁覺得好笑,俄羅斯100多年前已經賣了一塊土地(阿拉斯加)做了一次賠本買賣,今天不至於還犯同樣的錯誤吧。




俄羅斯的經濟重心雖然在俄歐洲部分,可是戰略儲備重心卻在萬里之遙的遠東地區。可以說,俄羅斯不管在任何艱苦的時代都從未動過賣掉遠東地區的念頭。遠東地區,是俄羅斯能立於世界大國,強國的一張王牌。




俄羅斯遠東地區,總面積621.59萬平方公里,佔了俄羅斯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還多。總人口630萬,典型的地廣人稀。遠東地區幅員如此遼闊,其蘊藏的資源,根本無法用金錢來形容。這裡是俄羅斯最重要的戰略儲備來源。比起100多年前萬般無奈而被迫出售給美國的阿拉斯加,遠東地區簡直可謂是俄羅斯的“聚寶盆”。




遠東地區自然資源之豐富,超乎你想象。這裡擁有俄羅斯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各種資源,不僅品種多,而且儲量巨大。在具有重大經濟價值的礦產裡遠東地區更是儲量豐富可觀。在俄遠東地區儲藏有大量的銀、鋅、鉛、錫、金等金屬。其中,馬丹加州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產地之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濱海邊疆區和薩哈共和國都是重要的採金區。薩哈林州的金剛石的產量和儲量均居全俄羅斯之首,這些硬通貨如果全都變現了,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錢啦。




遠東地區的海岸線,包括島嶼海岸線,長達一萬多公里,包括漁業資源豐富的北冰洋和北太平洋漁場都盛產各種高經濟魚類。同時,在遠東地區的內河也盛產各種魚類,豐富的魚類資源使遠東地區成為全俄最重要的捕魚區。目前,遠東地區是俄羅斯最大的漁業生產基地,其水產品的捕獲量佔全俄捕獲量的50%以上,是不折不扣的天然魚倉。遠東地區分佈著俄羅斯佔地面積最大的天然林,生態資源極其豐富,這裡還盛產各種珍貴毛皮,農業雖然沒有歐洲部分發達,但大豆產量高居全俄第一位。




而作為戰略儲備中最重要的能源燃料資源,遠東地區簡直可謂遍地都是寶。石油資源,目前陸上已經已經約有40個油氣田,且出產的石油品質都很高,基本都是優質油。而光薩哈林州大陸海岸架的石油儲備就高達50億噸,其中約有30億噸蘊藏在水深100 米以內的大陸架裡,而薩哈林大陸架海水較淺,為石油開採提供了方便條件。天然氣,俄遠東地區天然氣儲量更是達到令人恐怖的13.43萬立方米。煤炭資源,俄遠東地區的煤炭地質儲量為5.5萬億噸,煤炭資源幾乎在遠東地區所有的州、自治共和國都有分佈。這些戰略能源燃料資源儲量均居全俄第一位,是真正的俄羅斯經濟命根子啊。




俄羅斯坐擁如此幅員遼闊的資源寶地,又怎麼輕易說賣就賣。光石油資源就夠俄羅斯吃香喝辣的了(限於遠東地區的基礎設施還不夠完善,石油開發依然潛力巨大),遠東地區看似天寒地凍人煙稀少基建落後,實際上俄羅斯的未來最重要的崛起點就在這裡,依靠遠東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只要合理科學的開發,俄羅斯經濟上的崛起指日可待,因此,俄羅斯永遠都不可能賣掉這塊戰略、經濟價值都極大的土地。


大國布衣


首先,即使俄羅斯願意賣,又有誰能夠買得起?俄羅斯遠東地區可不是一個小地方,它的陸地面積高達621.59萬平方千米,單獨拿出來也能排名世界第七。俄羅斯遠東地區雖然地處高緯度,氣候寒冷,人煙稀少,也不是俄羅斯的經濟重心,看似是一個不毛之地,但地底下卻蘊藏著巨大的“寶藏”,它的能源資源十分的豐富。

(俄羅斯遠東地圖)

即使俄羅斯到了迫不得已的情況下願意賣掉它,那誰能夠買得起呢?這麼大的一塊地方,它的蘊藏的資源總價值或許有幾萬億美元甚至幾十萬億美元,你以為花個幾千億美元就能夠買下它?這是做夢呢!

那麼這個地球上有誰有能力買下它?美國?恐怕也力不從心,雖然美國經濟實力強大,但我們也要知道,目前美國每年還要借入上萬億美元的錢花呢,它的國債已經突破22萬億美元。所以,俄羅斯遠東地區或許沒有一個國家有能力買下它。



話說回來,俄羅斯真的會為了填補國內經濟而賣領土?顯然也不會。雖然近年來俄羅斯經濟確實不怎的,在美國及其盟友的經濟制裁下差點喘不過氣來,GDP從2萬多億美元跌至最低時只有1.3萬億美元,我國的廣東GDP差點就追上它來。不過近年來俄羅斯經濟已有好轉。其實俄羅斯經濟最糟糕的時候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蘇聯剛解體時,俄羅斯的經濟尚有一定的實力,但之後俄羅斯在實行“休克療法”的錯誤經濟政策,俄羅斯經濟幾乎真的要“休克”了。1991年俄羅斯GDP尚有5179.63億美元,到了1999年,已經跌至1959億美元,想想都可怕。不過即使在當時,俄羅斯都沒有動過賣領土的念頭,更何況是現在了。



當今世界,也不會出現哪一個國家會因為經濟問題而賣掉部分國土吧!無論是哪位領導人任內,如果出現有賣領土的事情,那麼這件事也將會是他(她)一生抹不掉的汙點。況且俄羅斯是一個噬土如命的民族,俄羅斯總統普京曾經說過,俄羅斯領土面積雖大,但沒有一寸是多餘的!由此可見,想要俄羅斯賣掉遠東地區,它的概率可能比中500萬彩票的概率還要低。


錦繡中源


俄羅斯賣掉遠東地區填補國內經濟?想什麼好事呢,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別說俄羅斯了,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通過賣領土來維持生存。



當今世界,國土資源作為不可能再生的資源,領土更是一個國家的生存空間,其中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說,一個國家的領土就如同一個家族祖墳所在的林地,是先人給後代留下來的家底,倘若有後代不肖子孫賣林地,就是典型的敗家子,在社會上是無法立足的。

具體解析:

1、俄羅斯家底很豐厚,經濟恢復起來很快。

俄羅斯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1709萬平方公里),雖然經濟時常不怎麼好,在蘇聯解體後,一度陷入經濟崩潰,但普京上臺後,沒有幾年就恢復過來。這源於俄羅斯的國土上的各類資源太豐厚了,是為數不多可以關起門過日子的國家,擁有人類生產生活所需的各種資源。



普京上臺後,通過鐵腕手段進行政治經濟改革,加上能源價格上漲等因素,俄羅斯經濟很快就恢復過來,可以說俄沒有豐厚家底,同樣的情況,放在其他國家是難以恢復的。

2、普京立下格言,俄羅斯民族普遍認同。

俄羅斯總統普京曾經說過“俄羅斯國土雖然很大,但沒有一寸是多餘的”,這句話早已經被是俄羅斯各界以及整個民族的共識,包括其他國家的人也非常認同,話又說過來,誰國家的國土多餘呢?所以無論是誰當俄羅斯總統,都不敢打賣遠東領土的注意,哪怕經濟再差。



3、今天的世界局勢不同,不會再出現賣掉阿拉斯加的情況。

今天的世界格局和近代殖民時代有所不同,疆界固定,更不會出現類似1867年俄羅斯賣到阿拉斯地區加補貼財政的情況,那時是因為阿拉斯加遠離俄羅斯核心,控制力很弱,鞭長莫及,而且就在英國殖民地旁邊(加拿大),加上克里米亞戰爭戰敗,財政破產,沒辦法才賣給美國,不然可能會被英國人搶走。現在軍事科技那麼先進了,無論再遠,俄羅斯還是有能力保衛國土的。

3、俄羅斯的未來就在遠東地區。

俄羅斯遠東地區面積617萬平方公里,佔俄羅斯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多,但這裡卻是俄羅斯最大的資源寶庫。目前俄羅斯一共26872個礦產地,其中11927個在遠東地區;俄羅斯煤礦的30%、石油天然氣儲量的20%、木材的25%、鉬礦90%以及水資源的三分之一都在遠東地區,其他還有6500萬噸黃金和50萬噸天然鈾礦等,各類資源共計總價值可能超過25萬億美元。



而遠東地區則是俄羅斯開發價值最高,而且開發程度最低的地區,當然這源因為地區人口少的因素(人口不足700萬),可以說遠東地區就是俄羅斯發展的未來,如果把俄羅斯的未來賣掉了,俄羅斯民族就真沒有未來的。

以上就是“大正”對於該問題的看法。


大正看世界


俄羅斯不是要不要賣掉遠東的問題,是俄羅斯敢不敢賣掉遠東的問題,俄羅斯要是歸還遠東來換取俄羅斯經濟的發展,換得東方大國的經濟援助和投資,那是可以的,也是對遠東問題最好的解決方案。

如果俄羅斯要賣掉遠東,那問題的性質就變了,俄羅斯這是對東方大國的侮辱和不尊重,俄羅斯都不能有賣掉遠東的想法,俄羅斯賣掉遠東只能是自取其辱,我們對待遠東的態度就是遠東不能買賣,遠東必須回家。

俄羅斯人心裡明白,遠東問題沒有塵埃落定,遠東的歷史問題一直是懸而未決的問題,我們沒有承認俄羅斯對遠東的佔領,遠東問題永遠是橫在我們兩國之間無法逾越的鴻溝,遠東一天不能回家,我們兩國之間的睦鄰友好關係總是不能完全通暢。

俄羅斯對土地的貪婪和征伐是無止境的,普京也說過俄羅斯是沒有邊界的,但現在俄羅斯國力嚴重下降已是不爭事實,俄羅斯和北約的地緣戰略競爭是激烈的,俄羅斯有被北約肢解的可能,俄羅斯在地緣戰略上是面臨首尾兼顧的戰略壓力。

如果等到北約瓦解了俄羅斯,俄羅斯才不得不放棄遠東,那俄羅斯就很被動了,俄羅斯已經沒有能力守住廣袤的領土了,俄羅斯歸還遠東,集中力量經營歐洲老家才是根本。

俄羅斯在和北約的抗爭中,不但沒有了東邊的後顧之憂,反而因為遠東的回家,東方大國會堅定的支持俄羅斯和北約的抗爭的,東方大國會對北約瓦解俄羅斯堅決的說不的!

現在是俄羅斯認真考慮歸還遠東的歷史時刻了,想贏得東方大國的堅定支持,俄羅斯是要拿出態度的時候了,俄羅斯現在已經放低姿態了,歸還遠東不過是又向前邁了一大步而已!


松間山水畫


現在的俄羅斯總統普京,絕不可能是這樣沒有志氣的人,以出賣國土換取經濟收入。況且是俄羅斯聯邦成立(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聯邦)以來,經濟最最慘淡的時期早已過去。


雖然至2013年以來,俄羅斯經濟增長率大部分年份是低於2%的。這個增速相對於上世紀90年代來說,已經相當不錯了。

俄羅斯聯邦剛成立的時候,總統葉利欽積極向西方靠攏,採用美國經濟學家為其開出的“休克療法”的經濟改革藥方。結果俄羅斯經濟真的就休克了。上世紀90年代,俄羅斯經濟連續七八年負增長。整個90年代,俄羅斯的GDP大約下滑了40%。

那個時候,經濟這麼困難,甚至連維護國家安全的軍隊出現了嚴重的困難——薪水發不出、武器沒錢維護和更新,葉利欽也沒有出賣國家主權和領土。現在普京面對的經濟形勢總比葉利欽好了百倍吧,你覺得他會出賣領土嗎?

俄羅斯遠東地區天寒地凍,人口稀少,確實對俄羅斯的經濟發展沒有什麼貢獻,甚至聯邦政府還要拿錢去貼補它。但那裡廣袤的國土蘊含著巨大的自然資源,雖然俄羅斯現在沒有實力去開發,但並不代表未來沒有。當年沙俄把阿拉斯加賣給了美國,至今讓俄羅斯人後悔不已。況且,遠東地區自然資源可比阿拉斯加地區豐收的多。

除了遠東地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他對俄羅斯來說更重要的是一個安全屏障。遠東地區臨近美國、日本、韓國,地理位置重要。如果俄羅斯失去了它,那麼它的戰略緩衝空間將大為收縮,其政治安全、國土安全將受到極大的威脅。

現在俄羅斯對遠東地區的開發規模非常小,基本上是處於停滯狀態。但是他寧願不開放,也不願意引入外國資本參與開發,更別說把領土出售給別的國家了。毛熊對土地有一種天然的貪婪,恨不得大口吞下別國的領土,怎麼可能會出售自己的領土呢?


財經知識局


典型的敗家子兒啊。

有人會說,沙皇老太爺能賣阿拉斯加,後輩們為什麼不能打遠東的主意?

我們認為原因有二。

其一,阿拉斯加與俄羅斯遠東大陸隔著白令海峽,算是孤懸海外。在沙皇時期,人口也不充裕,治理、管理和經營都很難,放棄損失不大。而俄羅斯遠東與莫斯科雖然遠隔萬里,雖然有烏拉爾山人為分成亞洲和歐洲,但它們是連在一起的,沒有明確的分隔界限。而且遠東到烏拉爾山廣大地區,不是平原,就是草原,一馬平川,無險可守。如果失去遠東,不僅是失去東方門戶,而是引賊入室,遠東不保,歐洲部分也難以獨立存活。

其二,都說阿拉斯加物產豐富,丟了可惜。但當時賣給美國是保命,沒有幾百萬美金換來的軍火物資,就不能打敗法國得入侵,延續沙皇帝國的命。所以這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保家衛國。應該算是物盡其用吧。

而現在的遠東地區,對於現在的俄羅斯就是命。為何?

從沙皇時代起,俄羅斯人就像融入歐洲,但對於老歐洲來講,他們就是亞洲人。雖然按人種來講,俄羅斯人應該算是白種人的鼻祖,但歐洲內陸人一直看不起這個親戚。即使與英德王室都有聯姻關係,但總體的情感,還不如一些小國來的近。更因為沙皇的擴張野心,和對出海口得渴望,讓歐洲人一直很警覺,所以俄羅斯人與歐洲的交往很難水乳交融般緊密。

而且俄羅斯歐洲部分開發很早,潛力已經不大,而烏拉山以東,原先是蠻荒之地,那是因為有永久凍土帶,顯得荒涼。現在隨著氣候變暖,那裡已經開始變得一片生機。再往東,是沙皇奮鬥了幾代獲得的通過太平洋的出海口,那裡有不凍港,是遠東的明珠。遠東不再是俄羅斯的戰略縱深,而是未來俄羅斯的發動機,是心臟,是血液,俄羅斯怎麼可能放棄,又怎麼可以衡量它的價值?

我們認為,遠東地區存在變動可能性的領土就是北方四島。不是因為它們是後來的,與本土不親。也不是因為它們是順便打下來的,來的容易。而是因為它們的最大價值就是用來交換的,可以換來遠東的安全,更可以換來開發遠東的寶貴資金,還有更深層次的地緣政治的轉換。


俄羅斯從未懼怕過日本,也從未在內心深處以日本為敵,反倒有些神奇,有些羨慕,有與之交友的渴望。而最好的見面大禮就是北方四島。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俄羅斯會打遠東牌,但絕不是簡單的一賣了之,而是通過領土交換,獲得遠東乃至整個俄羅斯的長久復興。

我們的機會來了,但隨之而來的也是巨大的壓力,讓人喘不過氣😁


新文化街男孩


遠東西伯利亞國土面積達600餘萬平方公里,蘊藏著全俄羅斯一多半的各種自然資源,俄羅斯怎麼可能賣掉呢?

這裡自200多年前一直是俄羅斯的大後方,當年沙皇俄國滅亡、蘇聯崛起為了挽救趨於崩潰狀態下的國民經濟就是靠著出口遠東資源一步步走出困境。蘇聯解體、俄聯邦特別是普京執政期間依然在貫徹這一策略。

再者說,遠東不僅是資源重地,對於維護俄羅斯的國防安全也是有著重大的地緣戰略意義。地跨歐亞兩大洲的俄羅斯,與西歐、中國、美國同時接壤,實力強大的時候可以同時威脅三方,如冷戰時期。實力衰弱的時候則變成被三方同時威脅,比如當下。遠東一旦失去,俄羅斯將徹底喪失地緣優勢,淪落為一個小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蘇聯即使是在蘇德戰爭最困難的時候也在遠東保持一支100萬人的大軍,就是為了防止日本趁虛而入遠東。雅爾塔會議策動蒙古獨立、堅持租借旅大港和中長鐵路並在此駐軍,就是為了儘可能多的給遠東樹立牢固的外部藩籬。

再說說所謂的俄羅斯國內經濟危機,純屬危言聳聽。作為一個擁有元素週期表上大部分資源的資源大國——俄羅斯,怎麼可能會窮到像一些網民所說的那個熊樣?俄羅斯是世界上賦稅最輕的國家之一,民眾生活相對輕鬆,因此不存在所謂的窮困。因為賦稅低而導致政府收入有限,因此需要出口資源特別是石油和天然氣來彌補這一短板。近年來受歐美操縱世界油價,俄羅斯本身又沒有石油定價權,所以導致出口萎縮,政府收入減少。政府收入少,國內的公共事業就會遇到困難,不利於國內穩定。但是普京政府近20年的一系列惠民政策使俄羅斯國內的人心凝聚力相對強大,不存在太多的不穩定因素。由此可知,所謂的俄羅斯經濟危機實際上並存在,即便存在也不是靠賣領土就能解決的。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俄羅斯絕對不會放棄遠東來填補所謂的國內經濟。除非俄羅斯現在還是寡頭政治經濟體制,國家只不過是實現個人利益和野心的工具。


大將軍威武K


就像絕大多數人不嫌錢多一樣,俄羅斯人也從來都不會認為自己的土地太多了。特別是普京執政以來,對蘇聯的解體導致領土大幅縮水耿耿於懷,對列寧時期制訂的各加盟共和國可以自由退出聯幫主體一直持批評態度。由此可以看出,現在的俄羅斯絕不會以出賣遠東的廣大領土來拯救國內經濟。



相反,俄羅斯政府認識到遠東地區有著非常豐富的資源,對俄羅斯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正積極籌劃加大對該地區的開發,為此不惜諾以高報酬吸引本國及周邊國家移民至此。如果俄羅斯的這一計劃得以順利實施,這對俄羅斯的經濟發展將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這可比賣地換錢過日子強的太多了。


當然,歷史上俄羅斯曾幹過出賣土地的傻事。當時,俄羅斯沙皇尼古拉一世把北美洲最北部的阿拉斯加以700多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美國。那時的數百萬美元可是一筆鉅額財富,包括沙皇在內的所有參與者都狠狠撈足了好處,同時,還大大緩解了俄國因在戰爭中敗給英法財政出現的極度窘況,也避免了再次和在北美實力最強的英國發生衝突的風險。不過,從長遠來看,俄羅斯出賣阿拉斯加是大大的得不償失。先不說阿拉斯加探明的包括油汽在內的各類資源價值就以萬億計,單就該地區作為抵禦美國的最佳的橋頭堡幾乎是白送給了這個最大的頭號敵人,就讓俄羅斯腸子都悔青了。幾乎在出賣阿拉斯加的同時,俄羅斯可以說兵不血刃又瘋狂攫取了鄰國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以說未付出什麼代價白白得到的。


以北極熊的性格,到嘴的肥肉再不會受點誘惑就吐出來了。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經濟孱弱到幾乎崩潰的邊緣。為了同周邊緩和關係,爭取獲得更多的外援,俄羅斯在有爭議的邊界地區不再像以往那麼強硬,把本屬別國的土地部分劃歸回原來的國家,不過,這和其強佔的廣闊土地比起來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可以忽略不計,何況這些地方本就不屬於俄羅斯。可見,就是在那種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俄羅斯人都惜地如命,現在的狀況比那時好多了,怎麼還會賣地補經濟呢?

據最新消息,普京表態,在和日本簽訂和平條約的前提下,願意歸還北方四島中的兩個小島給日本。這似乎和普京的一貫強勢性格相左,不過,仔細分析,普京此舉顯然是有深刻用意的,再怎麼說,北方四島也是蘇聯借日本戰敗強佔的,本就不屬於俄羅斯,此舉也算物歸原主。更重要的是,失去兩個較小的島嶼,並不影響俄羅斯的戰略利益,並且還能借此狠狠敲一敲日本的竹槓,得到俄羅斯原來想要而得不到的非常多的東西。可見,不管是否屬於自己,就算兩個彈丸小島的土地,現在的俄羅斯人也會拿它實現其巨大的國家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