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郭富城称为老哥哥,《创造营》最老“回锅肉”,凭这三点感动人

早在《创造营2019》开播之前,一份网传“回锅肉”选手大合集名单就引起热议、争论中显然以“不看好”的声音更为突出,而节目刚刚播出两集《创造营》就隐隐有转变“劣势”为优势的势头,首先有经验的选手们舞台表现力更强、实力也相对有保障、提供了更有看点的表演;其次“回锅肉”选手更有压力,更容易做出争议甚至失控之举,比如现场高瀚宇怒摔帽子,这对于综艺节目而言毫无疑问是宝贵的话题度;再次“大龄”选手们不仅可以带来一波回忆杀热潮,还能从自身阅历出发引起更深层次的思考,比如台上的张远。


被郭富城称为老哥哥,《创造营》最老“回锅肉”,凭这三点感动人


以34岁“高龄”来参加男团节目,面对一群十八九岁的鲜嫩男孩、二十五六都已经算“大器晚成”,张远更是堪称“老大哥”,就连台下的郭富城老师在讨论中提到他时、称谓都是“那个老哥哥”,然而就是这么一位看似不合适的“回锅肉”选手却让全场都非常感动。


被郭富城称为老哥哥,《创造营》最老“回锅肉”,凭这三点感动人


郭富城、苏有朋、黄立行、胡彦斌四位班主任在他表演和发言期间都频频点头,郭富城表情从吸引变成欣慰,热巴则是震惊式的星星眼,在场的小朋友们更是看得热血又唏嘘、惊现各种瞠目结舌表情包,而渊源甚深的马雪阳更是看得泪眼朦胧。


被郭富城称为老哥哥,《创造营》最老“回锅肉”,凭这三点感动人


被郭富城称为老哥哥,《创造营》最老“回锅肉”,凭这三点感动人


被郭富城称为老哥哥,《创造营》最老“回锅肉”,凭这三点感动人


而张远究竟凭什么感动全场呢?

第一点,张远的出发点不是个人成败,而是关于行业的思考。国产男团需要土壤和成熟的体系、舞台,张远一番话消解了“空忆往昔光辉岁月”的尴尬、代之以基于多年行业打拼经验的亲身感受、深刻见地。

十八岁的男孩子站上场是大多是紧张的,他们往往缺乏阅历来支撑“中国男团需要什么样的产业链”这番言论,而张远以至上励合前队长的身份,回顾哪怕在组合最辉煌的时候也存在的“缺失感”,回顾当年去各国演出时鲜明感受到的“男团”产业缺失,并由此生发出对创造营舞台的渴望,格外有动人的说服力。


被郭富城称为老哥哥,《创造营》最老“回锅肉”,凭这三点感动人


第二点,张远在一个大多数人“尘埃落定”的年纪,以重现开始的勇敢姿态、再度炙热燃烧初心。

胡彦斌当场向张远提出了这个很尴尬的问题:身后的小朋友们都很年轻,他们输得起,你呢?

张远的回答堪称满分代表,觉得自己还能跳,觉得自己依旧渴望舞台。更重要的是“我从来没有看到过,我自己真正认可的自己”。

在功成名就之后又“过气”的时间点,能以如此坦诚的姿态来检视自己、面对不完美的自己,值得敬佩。


被郭富城称为老哥哥,《创造营》最老“回锅肉”,凭这三点感动人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张远用实力证明了他依旧保持着良好的业务水平,配得上这个舞台、配得上这个机会、配得上所有人的刮目相看。

无论是踢馆时四人的表演,还是一对一battle中他唱的那首《侥幸者》,跳舞业务水平在线,歌唱的高音让郭富城老师印象深刻“他那几个高音很厉害的”,最重要的是到了这个不同的人生阶段之后,他对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更自我化更贴合的表达。


被郭富城称为老哥哥,《创造营》最老“回锅肉”,凭这三点感动人


改编之后的这首歌完完全全就是他对自己状态的剖白,字字句句都有倾诉的效果。

《侥幸者》中他唱“我不是失败者,侥幸的唱着歌,我生命也有几分饥渴,值得大声被歌颂着”。


被郭富城称为老哥哥,《创造营》最老“回锅肉”,凭这三点感动人


在种种矛盾、困惑中坦然看清自己、勇敢重新出发,非常打动人。

张远说“我错过了我的时代,希望这个时代我不要错过”。事实上,对于从没遗忘过初心的人来说,永远有机会、永远不会错过。

你看,偶像男团往往是有“年纪壁垒”的,是一个更适合年轻小男孩的游戏,但追逐梦想、渴求舞台的信念感是没有年纪界限的,只要你努力且勇敢,那么就永远都不晚。


被郭富城称为老哥哥,《创造营》最老“回锅肉”,凭这三点感动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