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工作制”盛行,打工族该沉默还是抵制?

对大部分打工族来说,“朝九晚五”的工作节奏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偶尔的加班,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工作过程中的一道小菜。

“996工作制”盛行,打工族该沉默还是抵制?

然而,这对中国的互联网从业者来说,却是一种奢望。有调查显示,在北上广深杭这五大互联网重镇,从业者每月加班十几天的比例高达50%。更有甚者,一些互联网公司旗帜鲜明地提出了“996工作制”。也就是说,员工早晨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

不过,这一现实问题最近却遭到了程序员们的抵制。日前,有人在知名代码托管平台发起一个,名为“996.ICU”的项目,网友可以自行添加各自公司加班情况。如今,在这份网友自动添加的加班名单中,阿里、华为、京东等40余家公司上榜。

对于工薪族来说,面对超常规的工作时长,该如何应对呢?

加班已是标配?

“996工作制”盛行,打工族该沉默还是抵制?

虽然“朝九晚五”的工作节奏已是一种常态,但不可否认的是,加班文化从未远离我们。这些年,随着互联网科技公司的崛起,“996工作制”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有打工族吐槽称,在北上广深不少互联网公司,加班已是一种标配。

中国人加班到底有多么疯狂呢?互联网圈儿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家互联网公司招聘了一位日本技术高管。上班第一天,这位日本人对部门同事说:“我在日本是个加班狂,希望大家能跟上我的节奏。”然而,一个月之后,这位高管辞职了,临走的时候,他说:“你们这样加班,是不人道的。”

当然,传说毕竟是传说,不过有调查也发现,中国人加班是相当拼命的。2017年,滴滴发布《2016年度加班最“狠”公司排行榜》显示,京东平均下班时间为23:16,这也是该榜单中加班最狠的公司。高德地图也发布报告显示,华为每人日均加班时间长达3.96小时,成为毫无争议的“加班王”。

互联网公司这种加班节奏,正引起程序员的不满。日前,有程序员在知名代码托管平台发起一个名为996.ICU的项目。在这个平台上,网友可根据自身情况添加公司加班情况,并给出证据链接。据悉,这是程序员们抵制互联网公司996工作制的一种方式。

这一项目一出,立马得到程序员的响应。截至目前,已有超过40家互联网公司出现在这份加班名单中。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公司确实是996工作制的“重灾区”。从这个角度来看,996工作制遭到抵制,并非偶然。

我们究竟该不该加班?

“996工作制”盛行,打工族该沉默还是抵制?
“996工作制”盛行,打工族该沉默还是抵制?

如果你的企业实行996工作制,那就意味着每天需要加班至少4小时。按每周工作6天来计算,每周需要加班24小时,一月下来,加班时间就高达120小时。按照劳动法的相关规定,每天工作8小时,每月加班时间不能超过36小时。

显然,996工作状态下,120小时的加班时间已经是法定最高加班时间36的3倍还多。如此超长时间的加班,无疑会导致打工者过度疲劳,久而久之甚至会诱发各种职业疾病。

毫无疑问,基于员工自身的健康等因素,程序员反对加班的996.ICU项目,凸显了年轻人对生活压力日益增大的一种抗议。那么,对于企业的996工作制,我们该如何理性看待?

毫无疑问,996工作制的合法性是存有疑问的,但是,作为个体的打工族,对这种机制却几乎没有说不的可能。虽然许多公司老板口口声声地表示,不会用裁员等方式强制实施996工作制,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作为打工族,大部分人都没有勇气和信心抵抗这一制度。也正因如此,996.ICU项目才收到业内外如此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头条菌认为,在当下的职场,对劳动者权益的漠视与侵犯,已经非常常见。996工作制也有向非互联网企业蔓延的趋势。对于打工族来说,对于996工作者不妨擦亮双眼,区别对待。

当你遇到经常需要加班的企业,特别是实行996工作制的企业时,你需要冷静地分析一下,这种加班,是不是出于老板的焦虑,实际上,无论你工作多少小时,都是对自身的损耗,工作效率极低,更有甚者,大部分员工加班,只是假装很忙而已。如果遇到这种公司,头条菌建议你还是趁早另谋高就。

当然,也有一些优秀的公司,为了业务的发展需要,确实需要频繁地加班。打工族在加班过程中,不仅会获得额外的劳动报酬,还对自己的成长带来巨大帮助。这样的加班,头条菌认为是值得的。

不过,从长远的角度来审视996工作制,头条菌认为,无论是对于推崇996的企业,还是为996工作制所困扰的员工,都应该严肃审视这种工作制度的长期影响。企业逐利没错,个人奋斗也很重要。但是,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如何提高劳动者效率,才是值得个体和企业深思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