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家苏小明爆粗口,是人设倒塌还是真情流露?

4月13日,一段曾家喻户晓的《军港之夜》的演唱者苏小明,在参加私人聚会时爆粗口的视频在网上被大量转发,引起网友们的热议,但是这一次大家普遍挺苏小明,谴责拍摄视频和发视频的人。

我看了视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私人聚会,酒后流露真性情而已。而且苏小明对人生发出的感慨真实而自然,并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和高大上的道理。

苏小明说:一个人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是开心的,一定有不开心的,所以我们要面对自己的真心,如果你非要说自己很开心,你就是装X!

视频中,旁边的友人想反驳和打断她说话,苏小明就生气的回骂了对方。对方并未生气,而是笑呵呵的自骂了一句。

歌唱家苏小明爆粗口,是人设倒塌还是真情流露?

没有人敢保证自己在任何场合都没有爆过粗口。

爆粗口的确令人讨厌甚至愤怒,对社会环境和正常人际交往也有负面影响,是精神文明的最大忌讳。

但是,美国两位心理学家克丽斯廷·扬什维茨与蒂莫西·杰伊在《语言学》双月刊上发表文章写道,他们让49名18到22岁的人在60秒内尽可能多地说出咒骂词语,随后,让他们在60秒内尽可能多地说出动物名称或其他类别的词语。

他们发现,咒骂词语说得多的志愿者能说上来的动物名称以及其他类别的词语也多。两位学者认为,掌握咒骂词语多的人能够分辨词语的细微差别,表达能力更强。

他们写道:“说到禁忌语言,人们普遍认为,经常爆粗口的人懒惰,词汇量不够,缺乏教育,或者根本无法自控。

而这一套研究的整体结果显示,禁忌词语说得流利与其他词语说得流利存在正面关联,削弱了人们通常对说粗话的看法。

歌唱家苏小明爆粗口,是人设倒塌还是真情流露?

有研究显示,粗口除了具有心理学的功能,还有一定的社交功能,内心安全、信任关系、

相处的朋友之间使用粗口是很有必要的,使用粗口会让朋友和爱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视频中苏小明和友人之间的粗口就起到了关系亲密的功能。

现实生活中,有时老人对晚辈会很亲昵地爆一句粗口,夫妻之间也偶尔爆粗口、好朋友、好兄弟之间在酒桌上都会有爆粗口的现象。

歌唱家苏小明爆粗口,是人设倒塌还是真情流露?

爆粗口对调整压力和转化情绪具有意义和价值。

基尔大学(Keele University)的理查德·史蒂芬斯(Richard Stephens)博士,邀请了几名参与者进行实验,参与者会在不同强度的情绪下玩电子游戏,随后对参与者的进攻性和脏话进行评估。

结果显示,玩过高尔夫游戏的人在脏话流利测试中得分较低,只能想起7个骂人话。但是在玩过较为暴力的射击游戏后,参与者表现出较强的进攻性,并能一口气说出8种脏话。实验有助于证明咒骂是一种情绪化语言。研究脏话有助于研究如何转化情绪,以及如何解决不适感。

歌唱家苏小明爆粗口,是人设倒塌还是真情流露?

当人在疼痛,被痛苦折磨的时候,很容易爆粗口。

英格兰Keele大学的心理学家Richard Stephens说:他一直觉得乱诅咒是人感到疼痛以后的自然反应,所以必然有某些潜在的原因,比如女人在生产的时候,爆粗口就是一种自然的反应。但是目前具体生理影响机制还不清楚。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 Steven Pinker写过一本书,其中有一部分提到,骂脏话是一种大脑中的防御反映,就跟动物受到突然袭击以后要发出愤怒的声音来吓退袭击者一样。

无论在电影还是电视剧中,爆粗口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大部分都是在愤怒的时候爆出的,这说明爆粗口是在释放一个人的攻击性。从心理学角度看,攻击性也同样是一个人生命力的展现。

电影《华尔街之狼》里,179分钟中总共出现了506句粗口。相当于每60秒3个粗口。

歌唱家苏小明爆粗口,是人设倒塌还是真情流露?

所以偶尔的爆粗口可以让亲密关系更亲密,释放自己的攻击性和压力,对心理健康很有益处!

当然,过犹不及,物极必反。某些话你说的越多就越没感觉,它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少了,甚至会有负面的作用,因此爆粗口需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