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中国第一休闲服装品牌,今闭店1300余家,最终将自己8亿出售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诞生了一批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服装品牌,如H&M,GAP,优衣库等。这些服装品牌上新的速度,远远大于你更新衣柜的速度。当然,国内也曾涌现出过很多名族品牌,同样在年轻人中饱受好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民族品牌已逐步走向没落。

昔日中国第一休闲服装品牌,今闭店1300余家,最终将自己8亿出售

继班尼路之后,又一大国产服装品牌迎来了发展寒潮,它就是真维斯。自2013年以来,真维斯总计裁员6500余人,闭店1300多家,整体业绩下滑65%。

日前,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的市场被优衣库、H&M、Zara等国际品牌占据,本土品牌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不要怪年轻人抛弃了他们,要怪只能怪他们自己抛弃了时代,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

1972年,真维斯在澳大利亚成立。自1980年起,由杨钊、杨勋两兄弟共同创办的香港旭日制衣厂开始为真维斯做贴牌代工。出乎意料的是,两兄弟的生意越做越好,并在1990年时反客为主,收购了老东家真维斯。

昔日中国第一休闲服装品牌,今闭店1300余家,最终将自己8亿出售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兄弟俩将目光转向了广阔的大陆市场。1993年,真维斯进入上海,开了第一家门店。顺应改革开放的潮流,真维斯在大陆发展的十分顺利。1995年时,在大陆蓬勃发展的真维斯将总部迁到了广州惠东。同年,真维斯在国内几十个城市开了170多家门店。据媒体报道,当时的真维斯是中国大陆最流行的休闲服装品牌。1995年,凭借真维斯的大火,两兄弟的旭日公司在香港交易所成功上市。

2004年时,真维斯的年营销额就突破了18亿元。不论是从店铺数量上讲,还是从营业额上看,真维斯都是中国大陆排名第一的休闲服装品牌。2012真维斯迎来了巅峰,年营销额达到49亿港元。不过自此之后,真维斯就逐渐走向没落。2017年,真维斯的大陆销售额只有16亿港元,仅为巅峰时的三分之一,并且在当年亏损了4600万港币。

昔日中国第一休闲服装品牌,今闭店1300余家,最终将自己8亿出售

裁员,闭店,亏损,让这家曾经的服装巨头不堪重负。去年8月3日,旭日集团以8亿港元的价格将真维斯在中国大陆的零售业务打包出售。这家拥有46年历史的老牌服装企业,最终还是倒在了历史的潮流中。

遥想当年,真维斯曾屡创佳绩,让全国人们为之着迷。当年刚进入华南市场时,就创下了年营收6.8亿元的记录。而它在青岛开设的第一家门店,开业当天就请了几十名保安维持现场秩序,当日营业额高达十几万元。真维斯在很多城市开设门店的时候,都出现了排队入店的盛况。

昔日中国第一休闲服装品牌,今闭店1300余家,最终将自己8亿出售

当时,戴着香港光环的真维斯受到了热烈欢迎。那时的森马,美特斯邦威等品牌,还只是刚成立没多久的小牌子,完全无法与真维斯相提并论。不过,他们从真维斯等大品牌上学会了服装品牌的运营,销售,扩张,并在几年后逐渐吞并了真维斯等品牌的市场。昔年的真维斯,曾是中国驰名品牌,是各大商场招租的vip,如今却只能在三四线城市挣扎求生,令人唏嘘不已。

曾经的中国第一休闲服装品牌,到底输在了哪里?到底是什么让它沦落到如此境界?首先,真维斯的产品创新力不足。各大国际服装品牌的产品上新速度极快,款式齐全,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人群的不同需要。而真维斯的服装更新换代速度满,款式老旧,无法满足当今消费者的需求,自然而然走向没落。

昔日中国第一休闲服装品牌,今闭店1300余家,最终将自己8亿出售

其次,真维斯没有做好市场营销。近几年国内服装市场动荡不安,各大服装品牌都把心思放在了营销上。反观真维斯,却很少又像样的营销活动,导致市场曝光度不断下降,导致销量越来越差。

最重要的是,没有跟随时代的脚步,大力发展电商市场。其实早在2009年,真维斯就进军了电商领域,不过却没有将其作为发展的重心。两年后,友商们也进入了电商领域,后来居上,在电商领域的销量远超老大哥真维斯。就拿当年真维斯的小弟森马来说,早在2017年时电商渠道的销售额就已突破50亿大关,而真维斯却仍在原地踏步。

昔日中国第一休闲服装品牌,今闭店1300余家,最终将自己8亿出售

国内服装市场上,随着优衣库、Zara的崛起,班尼路、真维斯的没落,似乎预示了国产服装品牌的未来。不过事在人为,如果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相信国产品牌在未来一定能再创辉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