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窮人思維?

蒲公英103609131


我的作坊隔壁是一間小理髮店,老闆娘一個人操持,她男人開車拉貨,客源也不是那麼多的樣子,老闆娘做得很輕鬆,平時玩玩手機,可是現在女兒要去外地上大學了,經濟就拮据了,她男人就找了小零件裝配的活讓她做,3個零件擰好,裝塑料袋,裝箱打包機可,一開始她也不上心的,每個月只能做1000塊收入,然後鄰居看到了,也參與了進來,她每箱賺一塊錢,一下子,帶動了小區數十人加工這個東東,每天打只管收發貨了,就這樣子,她每天除了自己的理髮工作,另外還賺了500元/天!

可是當某天有另外一個下崗女慕名而來,也想做這個東東,打聽到一箱只能夠賺7元錢,每天也只能夠做5箱的時候,她就猶豫了,嘟囔道:手不停,腳不住,才掙這麼一點啊,多掙不如少用呢……沒心思幹了,依舊守著自己的小商品攤位,天天還是玩手機。

到了下半年,理髮店老闆娘就拿出了幾萬塊給女兒上學,順便還將理髮店裝修了一遍,這些都是做著個小東東賺來的錢,而那位下崗女,還是擺攤賣小商品,月入1800左右。

有時候,窮並不是常態,只要自己努力改變自己,認真去做點事情,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玩上面,你就會逐步擺脫貧窮。



史韻書局


窮人思維就是省,千方百計地省,尤其是在吃的上省。

認識一位老夫妻,很多年以前,我媽媽工資三十幾元的時候,老太太的丈夫因為是高級木匠,月工資88元。那個年代的高工資啊!老太太恨不得把一分錢掰成兩半花,別說肉,就是雞蛋,也得買那種破了皮的,可以便宜幾分錢的。小輩的就沒見過奶奶一分錢,一個冰棒都沒給買過;控制老頭的錢包,老頭帶孫子孫女出去玩,只能一人買一烤地瓜。。。老太太自己也摳,好東西捨不得吃,非得放壞了然後熱了吃。。。所有的錢全存銀行。算算,那時候一個月攢八十元,一年一千,十年一萬,從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老頭去世,算上利息能有多少錢?!還趕不上現在一個能人一個月的工資呢!如果當初買房子,現在肯定是房婆了!

這是不是標準的窮人思維?!

咱們慣性思維的省,從吃的上省。。。帶老孃出國旅遊,所有有門票的景點非不進去,要在門外等。每次都得給她講:出國的飛機票和旅店貴,門票沒幾個錢,什麼也不看出門幹啥?!每次都彆彆扭扭的!吃飯上更是,看了菜單直接溜走,只好訂帶廚房的旅店,自己做。超市買麵條,拌鹹鹽。。。在吃的省了幾個錢,她卻不想訂帶廚房的旅店要多花錢。買了瓶醬油非要打包到行裡裡,攔著就和你生氣,解釋道:如果醬油撒到衣服上洗不掉的。好說歹說醬油不帶了,又包了一大包鹽要繼續吃,結果大老遠帶回國內一包鹽。。。沒辦法啊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語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講一個我親身經歷的小故事。

本週一,我從家返校回項城,坐的是凌晨六點的班車,結果司機師傅嫌乘客太少,跑一趟不划算,硬是堅持到了七點,比票面上規定的發車時間晚了一個小時。

早上七點,車徐徐出站,沒一會兒,到高速路口,但遺憾的是,霧霾太大,高速封路了。我以為,最遲九點就可以通行了,誰曉得十點半才允許上高速。

從6點到十點半這四個小時半的時間,我無所事事,看了半本都梁的《血色浪漫》又盯著車載電視看了何炅執導的電影《梔子花開》,後來,實在是無聊透頂,眯著眼小睡了一會兒。等我被身邊坐著大娘的咳嗽聲吵醒,我突然有一種說不上來的感覺……

按照原計劃,此時我應該正在上上午第二三節課,如果領導有什麼吩咐,我剛好可以藉此機會好好表現下,可眼下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時間從指尖溜走……這不是造孽又是什麼。

我其實有私家車,我完全可以開著,卻偏偏懶得開,非要坐班車,為什麼?因為總是有一種不可逆轉的思維,坐班車便宜,開車耗油,成本太昂貴。

可是反過來想想,為了省塊兒八角的錢,我在車上耗費的這幾個小時又能賺多少有形的和無形的財富呢?時間真的是金錢,年輕時不在意,總覺得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到老了,卻追憶時間的匆匆,原來還有那麼多的事情沒有做。

所以,我認為的窮人思維大抵就是為了摳小錢,去浪費時間,忽略了做最重要的事兒,時間才最值錢,如我這般,最後只能得不償失了。這是第一!

好不容易下了高速,我來到了高寺鎮上,彼時已經是中午12點半了。餓的是前胸貼後背,本想去飯館要碗炒麵,可又生怕錯過了下午的上班打卡時間,何況,我給校長請假的時間說的是模稜兩可,現在已經超時了。想到這裡,只能拖著笨重行李箱,去超市買了一桶泡麵,出來的時候,我看了看街邊一個賣火燒的,於是也沒問價格,要了一塊錢的。

可下一秒我就傻眼了,火燒不管在哪兒都是便宜的一塊錢三個,貴的一塊錢兩個,可她給我的卻是一個。我拿著用食品袋裝著的略顯燙手的火燒,薄薄的一個圓餅,中間鼓了一個大泡,點綴著些白芝麻,如果一枚硬幣有一克重,那麼這個剛從爐子裡烤製出來的火燒,應該有3克重……說實話,我一米八五人高馬大的,這樣的火燒我吃三五個真跟玩兒似得,可是三五塊錢買成饅頭,我能吃好些日子呢?這樣一合算,我覺得這買賣不合適,於是我禮貌的說,阿姨,對不起,我不要了。

沒想到剛才還滿臉春風沐陽的老阿姨此時一臉的烏雲密佈,鐵青著臉,喪喪的說,哪有你這樣的,說買又不買了,如果都像你這樣,我還做不做生意……被訓斥的我無話可說,只能裝聾作啞,掉頭就走。

一步,兩步,三步……走了大概不到二十步的距離,我聽到她和周邊賣菜的大叔嘀咕,罵我是窮鬼,那大叔更說,唉,肯定是外地打工回來的,賺錢不容易,你看穿的土裡土氣的,連一塊錢的火燒都不捨得買。這時,我彷彿聽到了阿姨從鼻孔發出的輕蔑,哼,能有什麼出息,年紀輕輕的。

這話有點刺耳,聽著又覺得好笑,回校跟老友說我今天被懟了,他哈哈大笑,說我是窮人思維。我不懂,他反問我,你真的吃不起一塊錢一個的火燒嗎?我未置可否。老友說,這不就是了,可你為什麼不捨得買?我說,覺得不實惠……

說到這裡,我突然明白了,不管未來的日子我存款有多少(其實,我也沒多少積蓄)童年所帶給我最清貧的記憶,卻烙印在我大腦的最深處揮之不去。

那段經歷告訴我,不能講吃和穿,吃啥都好,只要填飽肚子,填坑不要好土,你吃的是珍饈美味,還是米糠鹹菜,到最後一樣都是果腹充飢,從這點來看,“吃“其實是最沒有價值和趣味的事情,探討怎麼吃,講究吃的種類和花樣,會給人一種做作和低等的錯覺。

03年,鬧旱災,地裡的小麥在結籽兒時全部被曬得金黃一片,成了一片提前豐收的假象。母親牽著我的手,蹲在高高的田埂上,在麥田裡趟著走了一遍,隨便拽一截麥穗,籽粒癟癟的就像老年人臉上的皴皮,她走著哭著,走完了長長的田壟,她再也控制不住情緒蹲下來號啕大哭。

這一年,我12歲了,明白了她的眼淚,也在一邊被感染的揩眼睛。可要知道,這二畝的薄田,是全家的希望寄託,如果收成好,留一部分小麥磨成麵粉,剩下的糶賣個好價錢,貼補家用,可現在一切的打算都幻滅了。從這以後,母親再也沒去看一眼莊稼,後來家裡有水泵的都聯合起來澆小麥了,我們家沒了頂樑柱,也只能眼巴巴的看著,羨慕著。

小麥收了,只有五袋,收小麥的老闆嫌成色不好,給了一個差強人意的價格,母親急了,先鬧後哭。我看著她,像是演戲,還咯咯地笑,再後來,人走了,空氣突然安靜,我才覺得母親好可憐,抱著她,又是一場哭,哭的久了,我甚至覺得家裡的氣氛很壓抑,一切都有眼淚發黴的味道。

小麥湊合著賣了,接下來家裡的伙食也隨之變了,原先隔三差五會烙一張蔥花餅,聞著淨是芝麻油香的味道,挎著書包還未走到家門口,饞蟲卻全部在胃裡異軍突起來回蠕動,可現在換成了一天三頓地窖的紅薯,我雖有怨言,卻也只能忍著,因為我知道家裡的糧食青黃不接了。

後來,我常常當著母親的面把紅薯吃了,然後在嘴裡咕噥著,趁她不注意,背背身,趕緊又吐了,如果讓母親發現,我少不了一頓掃帚疙瘩的皮打。

這紅薯整整吃了一個秋季加上一個冬季,春天來了,能吃的東西更多了,因為住在山區,各種野菜應有盡有,我的伙食才稍稍有了改變。再加上,哥哥們在部隊發的工資寄回家裡些許,母親去磨坊換了麵粉,趕廟會還破天荒帶著我去了一次,我吃了很多“華而不實“的東西,其中包括讓我這輩子都無法釋懷的羊湯。

羊湯七塊錢一碗,母親看我饞得慌,就給我買了一碗,我剛坐下來,喝了兩口母親拿起筷子在碗裡攪了攪,頓時就怒了,她問老闆,羊湯裡面多少得有羊肉啊,怎麼全是湯水啊……老闆生意當時正火爆,以為母親是找事兒的,罵了一句窮鬼,喝不起別喝,母親當時就被激怒了,大吵一頓拉著我就走。

回到家裡,母親對我說,兒子,你記住,吃飯要實惠的吃,太假的,咱別吃了,錢也花了,也沒吃好,圖的啥。我看著她,不知道為什麼,許多年過去了,我依然會想起她說話時的語氣和神態,母親說了無數的話,但唯有這一句卻令我記憶猶新。

所以,當我看到這個一塊錢一個的火燒,它的價值低於一元時,我真不想買了。

也許,這就是窮人思維,窮怕了,即使有錢了,還是不捨的花,不敢花,每每多花一毛錢,都跟割肉一樣疼,物質上富有了,精神上、為人處世上依舊像個窮人一樣,想把每一分錢都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

除此,只有窮人才不喜歡欠人情,因為它怕還不起,如果有人告訴你,他不喜歡欠人情,不是他冷漠,情商低,而是他真的不敢。

—end—


禪小巖


在這裡,我要說一下我姑。

前幾年,在家裡的時候,收割機都被普遍使用的情況下,她竟然不願意用收割機,理由是收割機收莊稼,太貴了,但她家裡十多畝地啊,種的還都是玉米,因為她不捨得花錢請收割機,一是貴,二是怕收割機收的不乾淨。所以,我們只能用人力收,下地用鐮刀砍玉米,用手剝玉米,完後還得拉回家,還要防著天下雨,防著人家去地裡撿玉米,怎麼說呢,手都磨了好多泡,姑姑還是不願意花錢用收割機。當時老表都生氣了,他說他請個假也就幾天,趕緊幹完活,好回去,姑姑說,你要是回去你就自己回去吧,沒辦法,只能用蠻力幹完,但我當時真的覺得姑姑的這種做法不太好,省錢的話,又能省多少錢呢?看著人家用收割機收莊稼,我只能在烈日下用手掰,說句心裡話,我心裡還是很難受的。

前年,表姐家裝修,需要把水泥,沙子拉到房間裡面去,但小區不準車進去,只能用小車推,請人的話,要花兩三百塊錢,姑姑不捨得花錢,就讓我幫忙幹活,好吧,確實累。後來,表姐看不下去了,說不怕花這個錢,姑姑還說表姐不會持家,說力氣是花不完的,哎,怎麼說呢,啥都自己幹,省錢又能省多少呢?萬一累壞了,得不償失啊。

什麼是窮人思維,大概這就是吧。還好我有力氣,不然,早就累癱了,哈哈





行者雷窮遊中國


為了眼前的小利放棄長遠的大利,就是典型的“貧窮思維”。而貧窮思維的負面影響,還會繼續影響到他們畢業之後。

我認識一位來自偏鄉的優秀學生,靠著天賦和努力考上了好大學,畢業後也進入一家互聯網產業中很有前景的公司。但最後,他卻回家鄉考了個公務員——因為他的父母看不懂未來的發展,堅持要他找個穩定的工作。

還有一些同學,明明在校表現出色,腦子堪比萬中選一的人中龍鳳,畢業後竟跑去了衰退中的夕陽產業,做了沒什麼發展前景、經營者思維保守,人事升遷都不暢通的工作。

本應有大好前途的年輕人,卻因為“貧窮思維”,這輩子就這樣了。

說實話,這不是他們的錯,他們看不清自己的實力、不敢做或做不了更好的選擇,不是因為他們蠢,而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有更好的路就在前方。

比起物質上的貧窮,更可怕的是思想上的貧窮,就算把一座金礦放在他面前,他都不知道該怎麼挖。

窮人思維的最大特徵是短視性、靜態性、片面性;依附與貪婪性的人格,逐利與道德的矛盾,權衡的糾結,相信命運、機緣巧合等因素超過相信自己本身。

短視性、靜態性和片面性,窮人思維的人總是把一些看起來很有道理(信息)的話奉之為佳話,既不願意去研究辨別說話人說話時的語境和淵源(也沒有這個能力和心情),也不願去結合具體的情境去考慮一些道理的有效性和侷限性。…

說白了吧,就是既蠢又貪,相信這個世界上有什麼樣的捷徑,知道後馬上就可以華麗的轉身,手眼通天。

短視性、靜態性、片面性的背後是依附和貪婪,在依附和貪婪的背後,還裹上了一層連自己都看不清、用來在逐利時綁架和自我安慰的道德的糖衣,顯得自己具有正義感和優越性, 總想著可以靠著別人以最快的速度和方式獲取最大的利益和成功。殊不知,這樣的心理正好可以被各種各樣的人利用。

一方面,跪在地上懇求別人;如果對方不幫助,立馬會祭出各種道德的大旗,進行綁架。“家族的孩子有出息了,你一定要帶領全家致富奔小康呀,小兄弟家境不好,你要多多幫忙啊! "不幫忙就是忘恩負義,發達了就沒有人情味、“你以前是什麼樣,現在是什麼樣,發達了就狗眼看人低了”。

思維中的短視、保守、格局小和自卑,更多是因為沒有資源,並不是因為主觀上願意如此。他們因為貧窮,除了學習,不像有錢人可以發展各種技能,又或是用身份來獲得尊重,最終看上去有明顯差異。

哪有什麼窮人思維,有的只是因為窮不得不做出的生存策略。如果一定要說有窮人思維,改變窮人思維的唯一辦法就是讓自己有錢起來,僅此而已。(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刪除)


隨意談生活


2018年4月11日,天氣晴

今天許久未見的朋友聯繫我,問我要不要和他合夥去創業,我婉拒了。

後來他又問要不要投資,我想了一下。

這貨為什麼要一直說這個事情呢,投資?創業?

呵,機智的我早就明白,他是看上我手裡的錢了,什麼投資賺大錢。

都是大學舍友,你家裡什麼情況我不知道嗎,不就是父母在體制內嗎。

還要坑我這點錢,於是我告訴他,我可以借錢給你,但是你要打借條。

借出去的錢他肯定要還我,錢不會多,但也不會少,又不會傷害到同學感情。

我太佩服我自己了。

朋友顯得很失望,但還是沒說什麼,和我借了5w之後就掛電話了。

呵,不管你是虧是賺,到時候都是要還我,還欠我一個人情。

我真是機智。

2018年6月12日 天氣陰

同事今天辭職了,臨走問我要不要一起。

我很認真的想了一下,還是拒絕了。

就算公司待遇不好,就算老是加班,就算上司看我不順眼。

但是安穩啊,想一想,辭職之後又要重新找工作。

重新找工作又要面試,進去之後又要重新熟悉工作。

還有新認識的同事也要處理關係。

萬一下個工作不順利,萬一同事關係處理不好,萬一上司看我不順眼......

算了吧,這個工作也挺好的,我安安穩穩的待著吧。

那個辭職的同事肯定會後悔的,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和我一樣機智。

想起今天的工作還有一點點沒完成,嗯,已經開了遊戲我不能坑隊友。

明天再做吧。

聽說旁邊的那個妹子每天晚上再學編程,還問我要不要一起。

下班時間不就是用來休息的嗎,都有工作了,安安穩穩做這個工作多好,還非要學那麼多東西。

又不會用到。

2018年10月12日 天氣晴

合租的房子到期了,房東要求加50元暖氣費,因為馬上冬天了,我想了一下,太貴了。

雖然這個房子離公司近,上班只有20分鐘,交通也便利,而且周圍設施也齊全,但是加50元,黑了心的房東,我要重新找。

經過幾天的尋找,我終於找到了一個房子。

離公司將近1個小時半的路程,但是沒關係,我可以早起。

交通要倒車倒地鐵還要步行。我年輕,多走兩步吧。

周圍沒有超市,下班回家可以提前買好東西帶回去。

而且也沒有暖氣,這下終於可以不用加暖氣費了。

最關鍵的是,房租比這個便宜了100塊錢。

呵,機智的我。

星期天,拖著大包小包整整忙了一天的我

躺在新房子裡面,美滋滋的想著原來房東驚訝的眼神。

他絕對是羨慕我的機智。

2018年12月23日 天氣有雨

借我錢的大學舍友還了我的錢,還多了1K的利息,開心。

聽同學說,他現在賺錢賺的好多,我想了一下,決定和他一起幹,但是舍友說新一輪投資滿了,問我能不能等明年下半年,我說不行。

他又和我介紹了另外一個人,說和他家庭背景差不多

我心想:你欠我借錢的人情都沒還,就這麼搪塞我,果然,真是發了財就忘了老同學。

於是我說再考慮考慮。

聽說辭職的同事混的也不錯,給他打電話讓給我安排一個工作吧。

唉,果然,到處交朋友真好。

電話打過去,同事說他們公司沒崗位了,而且他在忙。

我嗯了一聲,掛掉了電話。

天氣越來越冷了,我躺在床上瑟瑟發抖,心想要買個小太陽。

便宜的才50塊錢!

2018年1月2日 天氣晴

老爸生病了,老媽給我打電話。

我急忙去請假,可是老闆沒讓我走,臨近過年,公司忙了起來

我沒說話,直接說辭職走人,他告訴我走了就沒工資,

玩蛋兒去吧,5k塊錢我稀罕啊,老子不幹了

急急忙忙回到老家,老爸身體是早些年喝酒喝出來的,唉

在老家呆的一段時間,老媽總是催我結婚,說隔壁的表弟,才20歲就有孩子了

大胖小子真可愛。

表弟我知道,初中畢業,在外面闖蕩。

又說鄰居家的兒子21歲要結婚了,問我隨多少錢。

我說,隨一千八吧。

老媽就抱怨,你姨家孩子結婚你隨的也是一樣。

我抽著煙沒說話,總不可能說你倆老人在家裡有事兒的時候,遠在千里之外的姨會給我打電話。

人情事故啊,煩

我目光眺望遠處,下雪了

過完年我該去哪兒工作呢?


小素言呀


我爸說窮人思維就是,有錢人只有一百塊,就會去買小雞,然後長大生蛋,在孵出小雞,可能出事買的雞都死了,但是隻要成功了,就會100塊翻幾倍的長。窮人思維人呢,就會吧這100塊存起來,藏起來,然後繼續上班,這個錢花了了沒有了,不花就貶值了,反正不會有多的出來!窮人就怕萬一買的小雞死了怎麼辦,就沒有錢了,不買起碼還剩的!我爸說富貴險中求,沒有人平平淡淡可以成為富人的!最明顯就是我們公司老闆和老闆娘,他們倆當初創業家裡都窮,老闆家和老闆娘創業需要錢,讓雙方家庭都拿錢出來,老闆爸媽自己家就拿了很多出來,幾乎是全部的,老闆娘家爸媽就說萬一賠了咋辦,不賺咋辦,然後現在老闆他家有錢了,賺了很多錢,老闆娘他家當時沒有出錢,就沒有分工,現在婆家要買別墅,老闆娘她媽說她幫家裡買房,賺那麼多錢,啥啥的,人家自己懟了一句,當初讓你掏錢不討,賺錢了就像分錢,不可能窮人思維就是前怕狼後怕虎的,所以不敢付出。就怕賠!果然富貴險中求


金融創富者


我自已的媽媽的思維算得上是窮人思維: 1. 哥哥高中畢業後,大約1998年,我姑媽引薦去跟別人學修車,就是不收學費,沒有工資,只包吃包住的那種,學了一年後,過年回家過年的時候,媽媽就說:幹了一年活,過年回來,都沒有給小孩買身衣服!本來修車的活,就是又髒又累,哥哥見媽媽這樣說,就乾脆過完年不去了,前段時間,媽媽又提起說,當初讓去修車,如果當初學了,現在就不用四處顛簸去打工掙錢了。這個怪誰呢? 2. 哥哥後面學的焊工的手藝,到處給工地上做相關焊工的事,現在年紀大了,不想出去了,就想在家養蜜蜂,去年買了兩箱蜜蜂回來,現在發展到十箱左右。端午節回去,媽媽又在叨叨:投資了一萬多了,才回本了幾百元錢(賣蜂蜜所得)。 媽媽已經是六七十歲的人了,她的思想已經轉變不過了。在她的思維裡,就是要不投本,能賺錢就是最好的。這怎麼可能??


柳溜溜兒私話


我們小時候,父母總會問我們長大做什麼?親戚也要問我們長大做什麼?大人也會問我們長大做什麼?

大多數人會回答父母:長大要做官,因為在幼兒園做官的孩子都穿的好,吃的好,用的好,所以從小就覺得做官很好。

回答親戚們大都是:做總經理,找漂亮老婆,因為在幼兒園有錢的孩子都有車接送,媽媽都長的很漂亮,打扮的很漂亮,身上有股香味,她們孩子也穿國外名牌。

經常回大人們:長大做個大明星。因為電視上大明可以賺很多錢,而且還有很多人伺候著,很多粉絲捧著,而且都沒什麼學歷,人只要帥,漂亮就可以了。

父母,親戚,社會讓我們從小就把當官,發財,做明星當目標,我們也感同身受認為只有當官,發財,做明星才能出人頭第,過得好。

可考上公務員是萬里挑一,成功企業家是十萬裡挑一,明星可是百萬裡挑一。

我們從小不知道,長大後才知道不現實,要當官首先要會讀書,考上名牌大學才可能當官。

要當總經理首先要會投資,而父母自己也是打工者,根本不會投資,我們更不會。

要當明星更是不可能,首先你得有人投你,你得有錢包裝,你得長得帥和漂亮,而這90%普通家庭根本無力承擔。

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發覺小時候目標越來越難實現,父母對我們的期望也越來越小,只要求成績不要太差丟人,親戚對我們要求也想越小,只要求不落後同學,社會大人們也不看好你會做明星。

其實我們從小把自己目標定的太高,就向天上的星星可望不可及,才造成越長越現實,越現實越自卑,越自卑越沒鬥志。

而公務員的孩子從小不會教小孩要當官,而會教小孩學習方法,從小做事有規距,所以他們小孩書都讀的不錯,做事都很有條理。

有錢人從小不會教小孩要怎麼賺錢,而會教小孩多讀課外書,多去運動,多參加社會活動。

我們父母卻越來越現實,只會一味告訴我們要會讀書,不然長大隻能打工。

窮人的思維其實就是從小目標定的太不切實際,讀書時沒有養成好習慣,進入社會後隨波逐流,不思進取。


光芒萬丈34957


“窮人四維”這個詞有點抽象,我來講件小事吧。

我的母親是一個傳統的農村婦女,經歷過那個貧窮的年代,養成了勤儉節約的習慣。兒子小的時候,曾讓母親來我家幫忙帶孩子,也就是那段時間發現兩代人觀念的差別真大。兒子上小學,迷上了踢球,球鞋也就穿的廢,隔段時間一雙鞋子就廢了。兒子讓我幫他買雙品牌的好鞋子,然而工作忙我還沒來得及給孩子買,母親就去夜市上花了100塊錢買了三雙,母親買回來還挺開心,說原價50,她跟人家老闆磨了半天才講下價來。結果,兒子穿上母親買的鞋子踢了兩次球,由於鞋子質量不行,不透氣,不光腳指頭磨起了水泡,而且腳捂得起皮發炎,好幾天兒子都得踮著腳走路,我帶兒子去診室抹藥打針花了一兩百,兒子回家就把三雙鞋子都扔了。

後來我又給兒子買了一雙品牌店的鞋子,小貴但確實舒服、養腳。兒子心情好,踢球也踢的順心。算算母親給兒子買的鞋子,100塊再加上醫藥費,一雙品牌鞋子也有了。

我覺得這就是所謂的窮人四維吧,總是千方百計的省錢,卻往往得不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