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紅旗渠畔的“鐵漢”局長

——記林州市法院執行局長王建華二三事

林州:红旗渠畔的“铁汉”局长

40多年前,修建紅旗渠的開山號角已湮沒在歷史深處,但先輩們錘釺的交響仍在紅旗渠兒女心中迴響。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故事,就發生在紅旗渠故里——安陽林州,主人公王建華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紅旗渠兒女,也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基層法院執行法官,他是熱愛鑽研、業務嫻熟的“法律百事通”,他是勤奮敬業、以身作則的辦案“老工匠”,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是他的工作作風,勤勉務實、恪盡職守是他的工作態度,勇於擔當、富有感召力是他的人格魅力。

今年已經53歲的林州市法院執行局局長王建華,有著一副稜角分明的國字臉,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閃爍著堅毅的光芒,灰白的頭髮如同他倔強耿直的性格般根根又硬又直。在林州法院執行局裡,有關王建華的故事最多,同事們喜歡圍在他的身邊,聽他一板一眼的分析案情,有條不紊的佈置工作,彷彿眼前這位50多歲的老大哥,還是一個渾身幹勁兒的年輕小夥兒。

自2016年王建華擔任林州法院執行局局長以來,該院執行工作也彷彿如列車駛入了快車道,不但各項成績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在群眾心中的威信力和社會影響力更是與日俱增。當下在百萬林州市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執行”已經成為老百姓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2016年至今,林州法院共收案15341件(含舊存),結案14251件,執行標的額48億餘元,到位金額22億餘元;司法拘留988人,拒執結案1064件,判決184人;失信發佈11451人次;網絡司法拍賣成交金額1.63億元。

林州:红旗渠畔的“铁汉”局长

迎難而上 五旬老將勇挑執行重擔

2016年初,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了“用兩到三年基本解決執行難問題”重要部署。而此時,林州市委市政府也正在著力打造“誠信林州、誠信經商”為主題的清收信用社不良貸款活動。如何改變“執行弱、執行難”已經成為擺在所有法院人面前的一道難題,誰來帶頭解決這一歷史難題同樣困惑著林州法院執行幹警。

“以前我們幹警出去,誰敢大聲跟別人說強制拘傳,在村裡被人圍困的事兒屢屢發生,幹警平時受了委屈回來也沒辦法,更別說是在逢年過節去抓人了!”回憶起以前的執行工作,林州法院執行局幹警韓振華一臉無奈地表示。

2010年,林州市法院執行局全年執行收案才1130件,到了2015年收案1884件,現在每年收案達到5114件,增長率超過171.44%。面對執行工作案多人少、時間緊、任務重等嚴峻形勢,先後擔任過刑庭庭長、審監庭庭長、審管辦負責人,同時又是全院中層領導幹部中年齡最大、資歷最老的王建華根據黨組安排,臨危受命,勇敢的擔起了林州法院執行工作的重擔。

“鐵人”局長 手術第二天指揮作戰

12月8日早晨5時許,林州法院執行局、法警局70餘名幹警分成13個執行小組,冒著凜冽的寒風,按照預定方案奔向各個目標。經過10小時的奮戰,執行幹警當天共入戶查找70餘人,成功拘傳16人,執行到位32萬餘元,並查封房產一套,2人因拒不履行被司法拘留。

而指揮這場“戰役”的人正是王建華,前一天,剛剛做過直腸息肉手術的王建華還躺在林州市腫瘤醫院的病床上一連輸了8瓶液,連日來米水未盡,身體本已十分虛弱。輸完液後,他在醫院的病床上佈置了第二天集中執行活動事項。第二天一大早,王建華瞞著醫生和家屬,從醫院“溜”了出來,趕到法院現場指揮行動,現場所有人都深受鼓舞,有的幹警還感動的流下了眼淚。

“以前我一直不理解他,這麼大的年齡了幹嘛還總是那麼拼。每天吃飯、休息不規律,為了工作甚至不在乎犧牲自己的身體。”王建華的愛人XX告訴筆者,有一次,家裡管道漏水,屋裡變成了小河流水,一連給丈夫打電話催促數次都沒見人回來,後來才知道丈夫當時正在抓捕一名長期躲避的被執行人,而且還掛了彩。王建華的妻子苦笑著說,現在自己甚至要通過法院微信公眾號上的執行工作信息去了解丈夫的動態。

說起王建華在醫院住院期間的事情,王建華的愛人XX更是顯露出一臉的無奈。她說,住院期間,王建華幾乎每天都在和醫生護士“鬥智鬥勇”,“不服管教”的他不顧醫生及護士要靜心養病的勸告,只要醫護人員一轉身離開病房,他就迅速拿著手機和法院執行工作的專用通訊對講工具,安排各項執行工作,醫生一來馬上又把手機藏起來。看到丈夫如此醉心於工作,XX又生氣又心疼,說著說著不禁淚眼婆娑。

在他的率先垂範下,林州法院執行局幹警主動放棄休息時間,早早開啟了“5+2”、“白+黑”的常態化加班模式。期間,王建華多次因身體不適到醫院輸完液後,他第一時間想的不是回家休息一會,而是趕到執行局繼續與大家並肩作戰。當大家看到王建華時,都大吃一驚,並勸其回家休息,王建華只是擺擺手說:“放心,我沒事。”便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去。

林州:红旗渠畔的“铁汉”局长

“拼命三郎” 單位年輕人自嘆不如

王建華擔任執行局長後短短的一年時間,全院執行幹警士氣高漲,一掃往日低落的士氣,個個都是小老虎一般精神飽滿,人人都以做執行幹警為榮,執行案件結案率大幅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不斷提高,而這一切離不開他那股“拼命三郎”的拼勁。

“王局工作太拼了!我們有時候工作到夜裡兩點走,他辦公室的燈還是亮著的;有時候早晨五點到單位,他都已經開始在研究案件了。旺盛的精力連我們二十多歲的小夥子都比不上啊!”林州法院執行局幹警楊景說,就連每次執行行動中需要抓人的時候,王建華局長從來也是身先士卒跑到最前面,跟年輕人一起爬梯子、翻牆頭,讓局裡的年輕人們都深受感動。

“考慮到王建華局長的特殊工作性質、敬業熱情和身體健康,院辦公室特別為他購置了這個80公分款的沙發,方便他調整補休,但是沙發基本上都是被各種案件卷宗佔滿了。”林州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郭萬興在面對上級法院調研時也不止一次的感嘆。

“這是我們走遍全省,看到的最讓人感動和欽佩的法院執行局局長之一!”省、市各級媒體記者在林州法院採訪集中執行工作的時候,東方今報記者李俊珂感慨地說。

綜合科的科長李曉飛提起王建華就直豎大拇指,他說,局裡的年輕書記員們忙著算數據和操作軟件系統的時候,年過50歲的王建華就在旁邊邊學邊問,不到一年時間,他竟然成了全局系統操作最熟練的人之一了。同時,王建華每次在執行活動結束之後,就及時歸納整理一天的工作總結,並每天帶頭編寫執行工作信息,向各級媒體投稿,並及時在法院執行局微信公眾平臺上發佈,其撰寫的執行宣傳文章,在林州法院執行局的微信公眾號發表後曾創下單篇文章點擊量高達42409人次的紀錄。

敢於碰硬 倔強局長愛啃“硬骨頭”

在一次執行活動中,王建華瞭解到被執行人是個非常難纏的角色,他不顧其他同事阻攔,親自上陣與對方交涉。交涉中,王建華從被執行人的眼神中看出對方想要逃跑的意思,在第一時間衝上去攔截,被對方帶倒在地上,胳膊受傷血流不止。

還有一次,王建華正在努力做當事人雙方和解工作候,突然被被執行人推到近兩米高的田岸下,被執行人扭頭就跑。王建華沒有露出絲毫懼色,也全然不顧自己是否受傷,他早已忘了自己50多歲的年齡,從地上一躍而起,同執行幹警一起迅速追趕上對方並將其擒獲。

越是年底歲末和農忙時節,越是法院幹警執行的最佳時機,夜晚出擊、凌晨行動絲毫怠慢不得。但此時往往也是農村家族、宗族人員最多,群體性盲目抗拒執行最易發的時刻,很多執行幹警對此頭痛不已。面對違法抗法、突發事件,王建華總是能起到定海神針的作用。在一次年底執行活動中,因為抓了村裡的一名被執行人,法院執行幹警的車輛被該村的宗族勢力圍困,場面一度陷入混亂。王建華從警車內一出來,就直接把“執行公務證”和拘捕令亮了出來,並用擴音喇叭高呼一聲,“妨礙法院執行是要被拘留罰款的!他是被執行人,法院是依法強制執行,誰再膽敢阻礙就是‘妨礙公務罪’,法警把視頻證據固定好!”很有氣勢的幾句話穩住了場面,現場所有人不敢再上前,法院的警車也順利離開了現場。

有一種精神叫“一個實字擔日月,一個幹字寫春秋”,林州法院執行局長王建華正是這種精神的真實寫照。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王建華秉承著林州獨有的紅旗渠精神,以堅決打贏“基本解決執行難”攻堅戰的決心,真抓實幹、求真務實、無私奉獻,為林州的司法進程繪上了絢麗的色彩,彰顯了新時代法院執行的新風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