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和二本的畢業證書有什麼不同?

傾城找不到暖陽i


嚴格來說,只有的填報高考志願時,才會有一本、二本的差別。

之前,省招辦為了方便高考錄取,防止一些高分考生落榜,所以按照考生的成績、高校的招生計劃和學校的層次,把高考的錄取分為本科批次和專科批次。

其中,本科批次分為本科一批、二批、三批、提前批;專科批次分為,專科一批和專科二批。後來,很多人發覺分批次錄取,減少了考生的選擇範圍,不利於考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因此,先是合併了專科錄取批次,後來陸續合併了本科三批和本科二批,有的省份已經開始嘗試合併所有的本科批次。

以後有較大的可能,在高考錄取時只有本科、專科、提前批三個批次。

在考研和工作時,也很少有院校或者用人單位去區分一本和二本,一般都是把院校分為“985、211、普通本科、專科”。

比如,正規的企業在進行校園招聘時,對於新入職的員工一般都是按照985、211、普通本科、專科來劃分基本工資等級。

至於畢業證書,所有學校的畢業證書格式基本都是相同的。

一般都是XXX,性別,出生年月,於XXX年XXX月止XXX年XXX月,在本校XXX專業學習,現已修完所有學分,成績合格,准予畢業。上面還有學校的公章,和校長的簽名。

僅從畢業證書上是看不出來是本科一批還是本科二批,更何況同一所院校的同一個專業,在有的省份錄取的是本科一批,而在另外一些省份可能錄取的是本科二批。

在考研或者是工作的院校“歧視”,主要是“985/211”和“雙非院校”,以及本科和專科之間的差別,而不是高考時一本與二本的差別。

期望我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升學與考試


一本和二本畢業證書在表面上看無區別,無非不就是記錄你姓名、性別、入學時間、畢業時間,所學專業、學制及學校名稱。如果讓一個外行人看,它們是一樣的。但真正體現其含金量的是畢業證上的大學名稱。

我們都知道,大學分幾個層次,1、985高校。2、211高校。3、普通一本。4、二本。5、三本。6、高職高專。它們的含金量是依次遞減的。前四個層次大學畢業證一樣,區分它們含金量的是學校名稱,清華、北大的校名印在畢業證上就身價倍增。

企業在招聘時一樣會區別對待,象BAT、華為之類的企業,沒985、211的招牌,根本不給你面試機會。別跟我扯招聘人員不瞭解大學到底是一本還是二本,如果一個人事專員對大部分一本大學不瞭解,我認為是不合格的。因此為了將來有更多選擇機會,還是努力去上個一本吧。

當然如果你有社會資源和關係,你到企事業單位,只要你有本科文憑,別人才不管你一本還是二本,照樣重用你。

以上是我的看法,你覺得呢?歡迎留言評論、轉發。


良心老師


如今越來越多的學生進入大學,有機會在大學校園中接受高等教育,但是以目前高等教育的發展現狀來看,學校之間的實力差距還是挺大的,而且多數省份仍然堅持著本科(一本、二本、三本)、專科院校批次的錄取。因此,有的家長就開始出現了這樣的疑惑,一本和二本學校實力不一樣,那麼他們的畢業證書會有什麼不同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一本和二本院校畢業的學生畢業證書都是相同的。

目前各大高校發放的畢業證書上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幾項:學校名稱、學生的個人信息(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在該校就讀時間、校長姓名、證書編號、證書發放日期、學校公章等。在國內高等院校發放的畢業證書中基本包括著這幾類基本信息。

既然在畢業證書上不會出現自己的學校是基本院校,那麼招聘單位是如何知道我們本科層次的呢?顯然這是畢業證書上的學校名稱暴露了我們的本科層次。以目前高等教育的發展現狀來看,學校主要分為985工程、211工程、世界“雙一流”建設高校、普通本科院校、專科院校等,也就是說只要你不是985工程、211工程或者世界“雙一流”建設高校的畢業生,那麼你的學校在招聘單位中基本是一樣的,即使你是一本院校的畢業生,也會被當作普通本科院校畢業生對待的。

當然,也有部分“四非”院校的學科實力比較強勢,雖然學校的整體實力在國內高校並沒有什麼知名度,但是他們的專業實力卻能排在全國高校前幾名,這種學校的畢業生也是有機會得到招聘單位的青睞,不過因為專業實力而不是因為學校實力被在招聘單位錄取的機會非常小,因此學校的綜合實力與全國知名度還是非常重要的。

說實話,在參加招聘時學歷、專業及學校知名度比較重要,但是真正到了日後的工作中,學歷與院校知名度就沒有那麼重要,關鍵還是看你的工作能力。在筆者單位裡還有山東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山大學等211工程大學畢業的本科生,他們做的工作與我們這類普通二本院校畢業的學生沒有什麼不同,每天的工作內容與工作成績都差不多,也沒有見得他們有什麼過人之處。


東愛雨小公


一本二本的畢業證沒有區別,都是本科畢業證書。本科第一批次,本科第二批次,本科第三批次都是屬於傳統意義上的“大本”,其畢業證書的性質都是一樣的,並不會特別標明是一本還是二本。

本科即大學本科,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組成部分,一般由大學或學院開展,極少部分高等職業院校已經開展應用型本科教育。本科教育重於理論上的專業化通識教育,應用型本科教育側重於應用上的專業教育和實際技能教育,學生正常畢業後一般可獲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

一本主要包括:教育部直屬國家重點大學,985工程大學,211工程大學,部分省屬重點大學(即二本),部分省屬重點大學某些專業。二本主要包括:省屬重點大學,省屬一般大學,部分國家重點大學(即一本)某些專業。以後高考改革要逐步取消錄取批次,高考錄取不再區分一批、二批本科。

一本、二本主要區別是學校的實力、錄取分數等因素。最關鍵的是就業,但不是說一本一定好於二本,這還涉及到所學專業等多方面因素,一些好的二本院校比普通的一本要好,好的二本的錄取分數線並不低,這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雞史


很多高考學子填報志願首先肯定考慮一本大學,因為一本肯定會比二本院校教學質量、發展前途、學習環境強,那麼一本和二本院校的畢業證書有沒有區別呢?很多考生都有這樣的疑惑!



很多考生都有這樣的疑惑,我的成績處於一本線下游,報考一本院校擔心考不上,報考二本院校擔心教學質量跟不上,如果我報考二本院校,畢業的時候會不會標註某某二本大學畢業證呢?對於這樣的疑惑,廣大考生不必擔心,畢業證上不會寫一本或者二本,兩者的畢業證書都是一樣的!



畢業證書上會有你的照片、名字、性別、畢業時間、出生日期、畢業學校名稱等信息,不管你是一本、二本還是三本,畢業證書都是這樣標註,所以不必擔心自己讀的是二本、三本院校會與一本院校有區別!

招聘單位眼中可能只有211、985、普通院校之分,如果你讀的是211、985工程院校,那麼你應聘時可能會佔有一定的優勢!學歷只是一個敲門磚而已,進入單位更看重的是你的能力,不管你是一本還是二本畢業生,是金子總會發光,所以你要努力,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很高興有機會能回答這個問題,如果感覺對你有幫助,請點贊、關注、轉發、評論!感謝您的支持與關注!


敏銳視角


當今社會,學歷是非常重要的,就算同樣都是大學生,也有一本和二本的區別,那一本和二本的畢業證書有不同嗎?從表面上看並沒什麼不同,都是本科畢業證,內容格式基本一樣,只是高考錄取的批次分為一本、二本,證書性質一樣,並沒有特別標明是一本還是二本。
一本專業學校,多是國家或省市納入重點建設的高校,985、211工程大學,部分省屬重點大學;二本專業學校,多是省屬一般大學,部分國家重點大學某些專業。

要說不同就是含金量不同,也就是頒發證書的學校不同,體現在步入社會應聘職位這個環節上,一本總是比二本優先錄取,尤其是在一些比較注重學歷的企事業單位則更加明顯,而且薪酬也會有明顯不同。所以,能考一本院校的還是努力考一本吧,畢竟一本院校的教學資源和學習環境比二本院校質量高很多,培養出的學生綜合素質更高,所以廣大考生朋友們加油吧。


實用辦公技能


很多學生家長都有一個疑惑,如果我讀的是一個二本學校,到時候畢業證上面會不會寫著某某大學二本畢業證。對於這些疑惑,我可以大聲的說:不必擔心,畢業證上面不會寫你是一本還是二本畢業的。一本二本的都是一樣的。

一般畢業證上面只會出現你的名字,學校的名字,你的專業,你讀書的時間,你的照片,還有你學校校長的簽名或者鋼戳。一本二本三本學校畢業證上面的都是這些信息,不必擔心自己因為讀的是二本,三本學校,到時候畢業證與一本學校的有差別。



如果都一樣,那麼招聘單位是如何知道你是一本還是二本畢業的呢?一本大學畢業的優勢在應聘的時候不就沒了?這個問題也是很多人疑惑的地方,不怕打擊你。招聘單位眼中的學歷只有三種,“985”,“211”畢業的,本科畢業的,專科畢業的。招聘單位才不會深究是哪個學校,什麼批次畢業的呢。只有“985”“211”院校畢業的畢業證在他們看來才是與眾不同的,其他的都一樣,如同廢紙。如果你不信,你可以去各大招聘會去看一看,招聘會結束以後,丟在地上的簡歷絕對沒有“985”,“211”學校的。



在你工作之後,招聘單位看中的是你能力,你的專業是不是適合崗位的要求,學歷是不是本科的最低要求就足夠了。那為什麼還要區分一本二本三本呢?大家都去一個學校好了,都上一本就好了。這就涉及到一個公平的問題,你在高中整天混吃等死的混日子,然而別人每天早六晚十一的努力學習,有著自己目標方向。到頭來居然還要跟那些高中混日子的人在一所大學裡讀書,你會有什麼感覺?

自己不努力,就不要怪別人努力,把自己甩在後面。努力的人很多,更努力的人也不少,如果已經很努力了,卻還是沒有達到目標,那你就要想一下是不是方法,方向有問題。


大三老學長


首先回答題主的問題:一本、二本大學畢業證沒有本質區別,均屬於本科畢業證書,國家承認同等學歷;畢業證上不會著名“xxx學生二本院校畢業”、“xxxx學生一本院校畢業”;考生和家長無需擔心。

所謂的一本高校和二本院校官方沒有明確區分,只是民間根據本科錄取批次先後順序不同,劃分為了一本二本。下面是“大學層級金字塔”:


一本線上主要是:985院校、211一流院校、省屬重點院校。

二本線上主要是:普通本科(二本上段、二本中段),獨立學院、民辦高校(二本下段)。

目前高考改革進行時,各省批次合併,本科三批次與本科二批次合併為本科二批次招錄,本科二批次與本科一批次合併為本科批次,錄取批次合併是大的趨勢,“新高考”將在2020年逐步實施,由“院校+專業”高招錄取方式轉變為“專業+院校”方式(浙江、上海等地已經實施)。


一本二本三本的標籤將逐漸撕去,考生、家長、社會、就業單位的“批次情節”也將逐漸淡去。教育會更加註重考生個性發展,就業單位會更加註重考生專業素養,而非畢業院校。


清爽自然高考和考研


一本大學畢業證書和二本畢業證書是沒有任何區別的。因為其實是大學只有名字不同罷了,至於一本二本只是當時我們高考時的一個分數線的劃分而已。



區別

但是你要說一本證書和二本有沒有區別呢?那毫無疑問還是有一定區別的。雖然大家都是本科畢業,當年拿著一個二本大學的畢業證書和一本的學生去企業應聘,如果你倆的面試展現結果又差不多,相信在絕大數情況下企業會選擇那個一本大學生。


還有你看,那些知名的企業嘴上說著只要本科學歷就可以去她們公司應聘,但是你會發現她們的校園宣講會基本上都是在那些相對好的大學去開。面試成功的同學也基本上就是那些名校學生,至於普通的本科學生又有幾個可以呢?

這也就是一本二本的區別,其他的時候其實本質上是沒有任何區別的。

以上僅是個人經驗之談,如有不同看法歡迎互相討論交流!


有趣大學


前兩天高考成績出來之後,有個學生哭著給我打電話,說沒考好,差5分沒過一本線。我問她哪來的一本線?現在山東省不是已經合併本科批次了嗎?她說:“自招線不就是一本線嗎?”,我問她:“那你過了所謂的一本線又有何區別?報考的學校差距很大嗎?”她回答不上來。

高考後,很多同學會對沒能考上一本而耿耿於懷,其實他們不知道,到大學畢業時,他們會明白,原來在用人單位眼裡,只有兩類本科大學:985、211(雙一流)大學和非985、211(雙一流)!

一、一本和二本是人為劃分,不代表學校性質和實力。

一本、二本其實是一種“民間稱呼”,官方沒有這種劃分,一般稱為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錄取的學校,分批次錄取,只是為了便於錄取工作的進行,和學校性質不管,也不能完全反映學校的辦學實力,所以,二者在畢業證方面沒有任何不同。

二、有些學校或者專業在一省招生為一本、在別的省招生為二本。

一所學校,不同的專業可能會在一本錄取,也可能會在二本錄取,比如考生A報考了這個學校的熱門英語專業,那麼她可能在第一批次錄取;考生B報考了這個學校的冷門的歷史學專業,她可能在第二批次錄取。那麼這個學校很難說是一本還是二本了。

此外,即便是同一學校,同一專業,也可能在A省為一批招生,而在B省為二批招生,這些學生在進入大學後,會有一種被“坑”的感覺。比如青島理工大學,在山東省為本科一批,這說明山東省考生生源質量好,而且對這個大學的認可度高;而在江蘇省,則被放在本科二批招生。那麼這個學校也很難說是一本還是二本了。

三、除了985、211(雙一流)大學,其他大學差距不大!

這是因為只有985和211(雙一流)大學,才是國家重點扶持的“重中之重”的大學,它們在批次合併前都是在一批錄取,分數都遠高於一本線,也不存在在一省為一本招生,在另外一省為二本招生的情況,所以,無論是學校實力還是社會認可度,都遠遠高於其他本科院校,是真正的“重點大學”!

當然,也有一些非985、211的特色大學,實力遠高於一些政策照顧性的211大學,甚至比985大學的一些冷門專業要好很多,當然這種學校都有一個共同點:高考分數高!所以,學生能力普遍較好,社會認可度也非常高。

所以,在各省批次合併的趨勢下,考生和家長要減少“批次情節”,根據自己情況選擇一所適合的學校和專業,才是明智之舉!我是“贏在高三”,歡迎關注,獲得更多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