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江歷史上“海市蜃樓”奇觀

海市蜃樓是比較難得見到的幻景。在大院頂錦江書院的毗鄰,有座錦江祖廟,坐北朝南,面向興化灣,廟前有廣場,居高臨下,視野寬闊,遠眺海面,有時會出現“海市蜃樓”的奇觀。

涵江歷史上“海市蜃樓”奇觀

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13年)夏,曾呈現過這一幻景。是日天氣晴朗,明晰可見,實乃對岸海邊村(今隸黃石鎮)受陽光、溼度折射投影所致。中間且有人物活動及呼豬聲,當時人稱“仙閣樓臺”。

幻景約歷二小時之久,觀者接踵而來。群眾中有者認為,滄海桑田,變化莫測,傳說過去是“沉七洲,浮莆田”,人們擔憂現在七洲浮起,莆田可能會沉下去了。按照科學的原理,是由於太陽光線通過水蒸氣,經不同的空氣層,發生顯著的反射或折射,把遠處或近處的景物顯示在空中或海面上所致。科學名稱“海市蜃樓”,確是人間奇蹟。

“珓(筶)杯擲海權作地,塔筆架山倒書天”。這是指站在錦江祖廟前,可望見位於興化灣至三江口航道上的兩個筶杯嶼(今隸埭頭鎮),三江口港口有塔仔如一把毛筆“倒書天”,對面五侯山(今隸笏石鎮)似筆架,詩句是此景緻的真實寫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