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記》之明教內鬥篇

<head>/<head><body>

大學時拜讀了金庸先生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中好幾本書籍,現在很多具體情節已然記不清。

最近新版《倚天屠龍記》傳的甚是火熱,忍不住又看了一遍《倚天屠龍記》小說,綜合網上一些網友的討論,對書中明教的組織架構與權力鬥爭生出一番想法,因而在此將一些淺見心得與大家分享。

《倚天屠龍記》之明教內鬥篇

先談明教的組織,明教的最上層也可叫做一主二使四法王五散人。也就是以教主陽頂天、張無忌為首,搭配光明左右使楊逍、範遙,跟紫白金青四位護教法王以及說不得等五散人。

引用書中的一些對話確認下明教的組織架構:

在「第二十六章 俊貌玉面甘毀傷」一回裡,韋一笑長聲一嘆,說道:「陽教主派逍遙二仙排名在四大法王之上,確是目光如炬。這等計謀,什麼鷹王、蝠王,都是想不出來的。」可知,光明左右使者位階是在四大法王之上,其下又有五散人、五行旗、各地香主等成員。

而在「第十九章 禍起蕭牆破金湯」一回裡周顛哈哈大笑,道:「楊逍,你不願推選教主,這用心難道我周顛不知道麼?明教沒有教主,便以你光明左使為尊。哼哼,可是啊,你職位雖然最高,旁人不聽你的號令,又有何用?你調得動五行旗麼?四大護教法王肯服你指揮麼?我們五散人更是閒雲野鶴,沒當你光明左使者是什麼東西!」又可知道,光明左使楊逍的地位比起右使範遙又高上一些,可說是僅在教主之下的明教第二號人物,但是光明左使對四大法王、五散人、五行旗並沒有直接統轄的權力。

當前任教主陽頂天離奇失蹤後,明教內部的實權並沒有直接歸屬於第二號人物光明左使楊逍所有,反倒演變成導致明教大分裂的一場劇鬥。

綜合書中描述,明教分裂後,未有獲得公信之人出面領導,大略分成四個類別,有意爭奪教主的楊逍派、殷天正派、韋一笑派,第四個類別就是無意爭奪教主,又沒表態的類別,算是人數最龐大的一派。

先來看下楊逍派;

《倚天屠龍記》之明教內鬥篇

楊逍

依照「第二十二章 群雄歸心約三章」的一段文字寫說:中間是楊逍屬下天、地、風、雷四門門主所統的光明頂教眾。那天字門所屬是中原男子教眾;地字門所屬是女子教眾;風字門是釋家道家等出家人;雷字門則是西域番邦人氏的教眾。由此可推斷,楊逍所掌握的實力是部署光明頂的教眾,也就是總壇直屬的兵力。

但身居明教高位的楊逍,還獲陽頂天「看得起」,傳授了鎮教神功乾坤大挪移的前兩層功夫。按照一般狀況推論,楊逍擺明已經被「立太子」,應當穩享教主繼承人的名份,偏偏他有個致命缺點,人望太差。

楊逍對外得罪過峨眉、崑崙兩派,對內與五散人嚴重不和,曾經為爭教主之事跟周顛交手數回,打碎過鐵冠道人的左肩,甚至在「第十九章 禍起蕭牆破金湯」一回周顛也說:「咱們立過重誓,說明教之事,咱們五散人決計從此袖手不理。」可見當初五散人跟楊逍之間的爭執顯已達到勢成水火的地步。

但是對總壇教眾的統轄,僅次教主的高位,依然成為楊逍競逐教主寶座的最大資本,讓他處於進可爭取教主寶座,退可穩坐左使高位的有利處境,甚至在殷天正、韋一笑出面競逐教主之位時,楊逍只要不用表態其中一方,坐視兩人鷸蚌相爭,就足夠獲取漁翁之利。

因此在最後整個明教分崩離析後,楊逍以避嫌為名退往坐忘峰時,其實等若把明教整個轉移出光明頂,若沒有發生六大派圍攻光明頂事件,儘管沒能繼承陽頂天時代的明教勢力,楊逍若單單把野心侷限在未來明教傳承中的教主之名,他無疑是成功的。現實上,比起積極反元的五散人、五行旗,偏居江南以江湖幫會之姿發展的天鷹教,楊逍統領的總壇勢力是消極保守的,甚至可以說是冷酷地旁觀五散人、五行旗被蒙古人殲滅,天鷹教被六大派摧毀,等待所有反對派與敵人兩敗俱傷且滅亡後,相信光明左使楊逍屆時將在光明頂教眾的擁護下榮登教主大位,已拯救明教傷亡殆盡的不利局勢......

再來討論殷天正派:

《倚天屠龍記》之明教內鬥篇

殷天正

白眉鷹王殷天正,作為四大法王中實際的第一人,殷天正爭奪教主之心熾盛自不在言下當週顛與楊逍在光明頂爭論教主之位的時候,說不得曾說:「我既不是殷派也不是韋派……」可見,當時在陽頂天失蹤後,檯面上直接爭奪教主之位的是殷派和韋派,和韋一笑有過命交情的說不得固是違心之論,但也反應出對爭取教主寶座,殷天正跟韋一笑兩人的激烈競爭。

那殷天正除了身為四法王之一的重要地位外,對於爭取教主寶座的實力又在哪裡呢?細數他後來成立天鷹教時的組織架構可以發現,殷天正派系的重要成員師弟李天垣、兒子殷野王全都是自家人,再加上僕人殷無福三兄弟也非庸手,從天鷹教後來落腳江南一事看來,殷天正背後的助力正是明教原本在江南一帶的分舵香主,常金鵬、白龜壽等人能從明教跳槽來天鷹教後便坐上壇主之位,很可能正是因為他們本就是明教的香主,只不過換個招牌改職稱而已。

殷天正又為何在教主爭奪中一敗塗地,淪到出走江南另起爐灶呢?簡單說,他這一派人馬勢力雖不小,但有一個大問題就在沒一個是明教核心成員,外圍的香主自不待言,就連李天垣、殷野王從某些角度來說在明教時也是殷天正的屬下而已,號召力並不強,支持殷天正的香主們又遠在江南,殷天正一派跟五行旗又誓不兩立,因此當殷天正表示想當教主時,恐怕不用其他競爭對手楊逍、韋一笑表態,五行旗就先跳出來反對了,以殷天正之傲氣,久持不下最後選擇另創教門,可說不難想像。

繼續來談韋一笑派:

《倚天屠龍記》之明教內鬥篇

韋一笑

「第十七章 青翼出沒一笑揚」魔教中本事了得的大魔頭著實不少,有資格當教主的,少說也有五六人,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內部就此大亂。直到此時,仍是沒推定教主。咱們今日所遇,也是個想做教主的。他便是魔教中四大護教法王之一,青翼蝠王,韋一笑。

比起楊逍直屬天地風雷四門,殷天正有自家人跟江南香主奧援,韋一笑這一派可說略嫌寒滄,首先論起武功智謀,韋一笑的才能地位和楊逍、殷天正相較,無疑是差上一截,位階在明教高層中排名最末,僅有輕功一道長於他人。

和楊逍、殷天正相較,韋一笑稍微有用點的優勢在於五散人的奧援,但五散人對韋一笑的支持,除了說不得和韋一笑真有過命交情而相挺,其餘的周顛、彭和尚、鐵冠道人跟冷謙,不但支持力道不足,更可以說是因為反對楊逍、殷天正而選擇韋一笑,但這樣的表態也多少是有用的。

有些人認為五散人只算幕僚,策士,或個別活動的成員,卻忽略了五散人也有其教眾勢力,像在彭瑩玉就和說不得講過:「你師兄棒胡,我師弟周子旺,當年造反起事,這等轟轟烈烈的聲勢,到後來仍然一敗塗地,還不是為了沒有外援麼?」同為明教成員中和五散人有師兄弟關係的棒胡、周子旺在明教分裂後都還能起師反元,足見五散人背後的派系中也跟殷天正一般,有相當的香主階級支持奧援。而周子旺帳下更有五行旗成員,亦可觀察到基於反元的理念,五散人和五行旗之間存有合作關係,只是無法推敲出這合作關係是明教分裂前或分裂後。

雖說五散人具有相當底醞,但關鍵就在五散人也非全數鼎力支持韋一笑當教主,再加上韋一笑本身的能力無法壓過另外兩個競爭對手,當殷天正另創天鷹教,五散人被楊逍逼出光明頂,韋一笑便完全無法穩住自己的局勢,同時失去競爭對手跟夥伴的青翼蝠王在天地風雷四門盤據的光明頂上實與孤身獨處無異,除非臣服楊逍,否則只有出走一途了。

最後來談那些獨善其身的人

第一,紫衫龍王

《倚天屠龍記》之明教內鬥篇

紫衫龍王

基本上她沒啥好講的,雖是四大法王之首,卻是其他三人相讓,又是波斯明教來人,年資也不深,所嫁的韓千葉又是明教諸人眾矢之的,儘管有著教主義女的名分,其實教主寶座完全與她無緣,而紫衫龍王所重亦是有望保住自己性命的「乾坤大挪移」心法,因此她跟明教的政治鬥爭並無太大牽連。

第二,光明右使範遙

《倚天屠龍記》之明教內鬥篇

光明右使範遙

作為地位僅次楊逍的明教第三號人物,雖然跟韋一笑不睦,但講白了,韋一笑也不是人緣多好的角色,在他離開後甚至有教眾想尋他回來爭取教主之位,可見範遙也是有一定人望的明教要角。

範遙對教主競爭的迴避,除了書中所言的他懷疑陽頂天未死而出外尋找,我個人懷疑他是閃避面對是否支持楊逍這難題。

第三,五行旗使

《倚天屠龍記》之明教內鬥篇

五行旗使

從五行旗弟子四處參與反元的表現來看,五行旗這股勢力是明教分裂後,最大的受益者,因為五行旗本是隸屬總壇的戰力,但他們跟殷天正、五散人一樣,與散佈中原各處的分舵、香主結合,自成一派,而五行旗與地方分舵的聯繫似乎比起殷天正、五散人更加緊密,五行旗跟天鷹教的仇怨,也可能建立在當初爭奪分舵支持一事上。

當明教分裂後五行旗因為不足上爭教主之外,索性由中央迴歸地方,五行旗使在背後指導各地反元大業,雖然江湖上威名不顯,但實際兵力之盛幾乎蓋過總壇,天鷹教的氣勢,儘管事業未能竟全功,已可發現原本在總壇地位一般的五行旗使儼然成為明教在地方上的封疆大吏,若明教持續無主,五行旗勢必成為明教有志反元者的依歸,就像五散人中積極反元的彭和尚跟說不得,彭和尚的師弟周子旺起兵反元,帳下就有五行旗的弟子參與,假設這種狀況長期發展,無心爭奪教主的五行旗使倒是晉升諸侯之位,比起當明教教主還要威風。

第四,金毛獅王謝遜

《倚天屠龍記》之明教內鬥篇

謝遜

依照「第二十章 與子共穴相扶將」之中所述,陽頂天的遺書寫到:「......不論何人重獲聖火令者,為本教第三十四代教主。不服者殺無赦。令謝遜暫攝副教主之位,處分本教重務。」但這段話其實頗有破綻,若真如張無忌猜想,「陽教主命我義父暫攝副教主之位。我義父文武全才,陽教主死後,我義父已是明教中第一位人物。」陽頂天大可直接任命謝遜為教主,讓他赴波斯奪回聖火令,何必這番轉折。

而且張無忌自行推愛謝遜,於陽頂天來說,謝遜雖然文武全才,但楊逍、範遙不也文武全才,殷天正之武功才幹也不見得比謝遜差勁,因此我猜想陽頂天臨死前立謝遜為副教主僅是權充過渡,看中他背後沒有明顯派系,在明教中並無仇敵,又只是當副教主不會與有心教主大位者產生利益衝突,並非真正認為謝遜遠遠優於光明左右使跟殷天正、韋一笑。

那陽頂天真正屬意的教主繼任者是誰呢?我個人推論,還是實際上被陽頂天拔擢為第二號人物的楊逍。這也是陽頂天死前留下的佈局,楊逍在陽頂天生前已蒙他傳授乾坤大挪移前兩層的口訣心法,只是在陽頂天突然身故的當下,楊逍此功未成,沒法明顯勝過其他競爭者,不曾聽聞過此功修練法門的殷天正、韋一笑、五散人更不可能聽楊逍一句話便信了。所以楊逍後來在光明頂上對韋一笑、五散人炫耀此技,也有拉出陽頂天背書自己主掌明教的企圖。而陽頂天留下的遺言,同樣也隱含暗助楊逍上位的想法。

試想,假若前往波斯總壇奪回聖火令一事是輕而易舉,陽頂天在位數年老早功成,又何必等到臨死才留下遺命。因此當謝遜等人尊奉陽頂天的遺命要去波斯奪回聖火令,起碼也需準備五年至十年,這段時間也足夠楊逍進一步練就乾坤大挪移的前兩層武功增強實力,屆時一旦跟波斯明教動上手,楊逍展現的武功和範遙、殷天正、謝遜拉開一段距離,自然容易建功奪取聖火令。要是楊逍的武功被眾人認出是乾坤大挪移,更符合陽頂天的安排,讓眾人確知楊逍乃陽頂天安排的接班人,這時擔任副教主的謝遜更有可能以此力拱楊逍上位接任教主,變相把原來中立愛教的謝遜拉攏到楊逍一派,大大強化接任教主的口實。

最黑暗的一幕 蝴蝶谷明教大會

「第二十五章 舉火燎天何煌煌」有寫到:當晚張無忌大會教眾,焚火燒香,宣告各地並起,共抗元朝,諸路教眾務當相互呼應,要累得元軍疲於奔命,那便大事可成。是時定下方策,教主張無忌率同光明左使楊逍、青翼蝠王韋一笑執掌總壇,為全教總帥。白眉鷹王殷天正,率同天鷹旗下教眾,在江南起事。朱元璋、徐達、湯和、鄧愈、花雲、吳良、吳禎,會同常遇春寨中人馬,和孫德崖等在淮北濠州起兵。布袋和尚說不得率領韓山童、劉福通、杜遵道、羅文素、盛文鬱、王顯忠、韓皎兒等人,在河南穎川一帶起事。彭瑩玉率領徐壽輝、鄒普旺、明五等,在江西贛、饒、袁、信諸州起事。鐵冠道人率領布三王、孟海馬等,在湘楚荊襄一帶起事。周顛率領芝麻李、趙君用等在徐宿豐沛一帶起事。冷謙會同西域教眾,截斷自西域開赴中原的蒙古救兵。五行旗歸總壇調遣,何方吃緊,便向何方應援。 這等安排方策,十九出於楊逍和彭瑩玉的計謀。張無忌宣示出來,教眾歡聲雷動。

乍看之下,楊逍跟彭瑩玉替張無忌安排的明教戰力佈置果真緊密連環,誓要反元功成,但仔細推算恐怕就能看出箇中玄機來。首先,光明左使楊逍、青翼蝠王韋一笑執掌總壇,五行旗歸總壇調遣。實際上真正話事的恐怕還是楊逍,韋一笑除了聽從張無忌之命,這回也得要聽從楊逍的命令,直屬楊逍的天地風雷四門完全未提,推想起來應也仍留守總壇或者協助冷謙,而本來在地方上呼風喚雨的五行旗使也被召回總壇聽用,楊逍從原本有兵無將的光桿司令,一躍為掌握多名好手的實權人物。

其次,殷天正跟五散人瓜分了五行旗使迴歸中央後,明教地方分舵的控制權;殷天正雖未能參與這計畫的排布,但楊逍跟彭瑩玉看在教主張無忌面上,分給了他一杯羹,冷謙之外的其餘四散人正式入駐各地,調控各方起義軍。

這場蝴蝶谷大會,在張無忌教主的熱血激昂下,真面目恐是楊逍與五散人的政治妥協,分颳了明教中央、地方的權力,殷天正大略維持現況,韋一笑、五行旗全輸的一場利益盤算。

《倚天屠龍記》之明教內鬥篇

獅子貓鎮樓


最後討論一個飽受爭議問題:

張無忌是金庸先生筆下虛構的人物,而韓林兒是真實存在的,細究之下,這兩人太多的共同點,所以不禁懷疑韓林兒和張無忌之間的關係。

首先,記得張無忌有個小明王的稱號,而在歷史上韓林兒也自號小明王。

其次,從時間上來看,兩人生活的年代大致相同,都是元末明初的時候。

此外,兩人的事業大致相同。張無忌一邊忙著調和六大門派之間的矛盾,另一邊也是忙著對抗元朝「第二十五章 舉火燎天何煌煌」有寫到;小明王韓林兒自是不必說了,建國之後,一直忙著和元朝當庭對抗。

這麼多的相似點,難道只是巧合?但是再回到小說本身,韓林兒在《倚天屠龍記》中也有出場,所以這金庸老先生又是什麼意思?

張無忌的歷史原型是小明王韓林兒嗎? (單選)
0人
0%
0人
0%
不是
<button>投票/<button>
/<bod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