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求子嗣,不可不知


欲求子嗣,不可不知


选自《欲海回狂》

欲求子嗣,人们知道取决于自己,却不知道其实取决于天意。人们知道取决于天意,却不知道其实全在于自己。

为什么说是取决于天意?世上有人妻妾满堂却没有儿孙,有人只有一妻却子女众多,这样的比比皆是。还有人多方滋补而没有效果,有人不吃补药却早生贵子。有人不断尝试却总不成功,有人一次同房就怀下身孕。这些都是天意,不是人所能决定的。

为什么说其实取决于自己?那些断子绝孙的人,若不是因为今生作恶多端,就是由于前世恶行的报应。坦荡无私的上天,决不会苛待任何人。既然作恶已招致灾殃,修善自然就会获得福佑。比如寒潭之中的水冻结成冰,也一样可以融化为水。所以人的命运其实全由自己把握,并非取决于天意。

善于求子的人,往往在不求之中自然得到,在勤行善事、方便助人中自然得到,在慈悲平等对待一切众生中自然得到。既然见到前人所得的善报,何不自己也照着去做呢?

靳瑜(《懿行录》)

镇江的靳瑜,五十多岁了还没有孩子,在金坛以教书为业。他的夫人出钱买了邻家的女儿给他做妾,希望能生个儿子。

靳瑜回家时,夫人在房中摆上酒,让邻女相陪,把买妾的事告诉他。靳瑜听到后立刻面红耳赤,夫人还以为是自己在,丈夫不好意思,就出去把门反锁上。

靳瑜翻窗出来,对夫人说:“你虽然是好意,但这个女孩小的时候我还抱过她,一直希望她能嫁个好人家。我现在又老身体又不好,不能委屈了她。”把她送了回去。

第二年,他的夫人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文僖公,十七岁中举人,一直做到宰相。

[按]因为没有儿子才娶妾,把妾送还却反而生了儿子。要是不把妾送回去,恐怕还未必能够得子。现在的人们若是没有儿子就要娶妾,岂知欲火越旺盛,福德越轻薄,就像渴了喝浓盐水,只会更加口渴。只可惜世人不能明白这个道理。

【注】明清时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乡试,取中者称为举人,各省的第一名称为解元。发解,指在本省的乡试中获得第一名,也泛指乡试考中成为举人。

欲求子嗣,不可不知

马封翁(《迪吉录》)

马封翁中年时还没有儿子,娶了一个妾非常漂亮,可是每次梳头时,见到他过来都要避开。马封翁问她为什么?她说:“我父亲在任职期间去世,为了筹钱把尸骨运回家乡,只好把我卖了。我没能在规定的日期里为父亲哭丧,就用白带扎住头发以示追念,因此梳头时就避开你。”

马封翁为她的遭遇感到难过,当天就把她还给她母亲,买妾的钱也不要了,还资助她们一些路费,母女俩哭着拜谢而别。

当天晚上,马封翁梦见一位天神对他说:“上天会赐给你一个儿子,福泽如流,涓涓不止。”第二年果然生了个儿子,就起名叫马涓,后来中了状元。

[按]岳州冯状元的父亲,因为没有儿子,买了一个妾,知道是官宦人家的女儿后就送了回去。不久他的妻子怀孕,邻里都梦见敲锣打鼓送来一位状元,与这件事很相似。

【注】封翁,一种尊称,指因子孙贵显而受到朝廷的封赠的人。

高封翁(《感应篇瀹注》)

扬州有一个姓高的人,原先没有孩子。在京口经商时,借寓的旅店房间中常闻到一股安息香的味道。一天,墙壁上忽然伸进来一枝,他悄悄观看,发现隔壁有一位独身的少女。去向店主打听,原来正是店主的女儿,就问为什么还没有出嫁?店主说:“很难找到合适的女婿。”

几天以后,高先生在周围邻居中打听到一个合适的人,告诉了店主。店主觉得还可以,只是嫌他没钱。高先生说:“我可以借钱给他。”当天就为他们做媒,并送了几十两银子。

高先生回到家里以后,梦见天神对他说:“你命中本来没有儿子,现在赐给你,就起名叫‘铨’。”一年后果然生了一个儿子,后来中了进士,一直做到尚书。

[按]见到美色不起邪心很难,为她寻找合适的女婿就更难。帮忙找到合适的女婿很难,出钱帮助他们独立生活就更难。仁人君子持身处事的态度,就应该这样!

欲求子嗣,不可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