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向左,一路走好

人生在世,去若朝露。魂歸來兮,哀我何悲。

——金庸

天堂向左,一路走好

《射鵰英雄傳》是金庸中期武俠小說創作的代表作品,也是金庸擁有讀者最多的作品,本書的發表確立了金庸“武林至尊”的地位。南宋年間的一個歲末,隱居臨安郊外牛家村的忠良之後郭嘯天、楊鐵心家遭橫禍,被與金國王子完顏洪烈勾結的南宋官府害死,已懷身孕的郭夫人李萍、楊夫人包惜弱也雙雙失蹤,噩耗傳來,郭、楊的好友全真教道士丘處機怒不可遏,對殺害郭、楊的兇手進行了追殺。他惦念失散的朋友家眷,在臨安一帶四處奔走打探未果;接著又因受奸人段天德矇騙在嘉興與江南七怪發生衝突,兩敗俱傷。事後,丘處機與江南七怪識破奸人陰謀,釋兵言和,但比武未分勝負,丘處機相約江南七怪一同尋人,由自己去救助楊鐵心妻子包惜弱,江南七怪去救助郭嘯天妻子李萍,並各自將兩家的孩子教養成人,十八年後重會嘉興,由郭楊後人代為比武再分勝負。江南七怪義薄雲天,慨然應諾。

天堂向左,一路走好

《飛狐外傳》主要講述《雪山飛狐》主人公胡斐的成長曆程,可以看作是《雪山飛狐》的前傳。小說以主人公胡斐除暴安良為故事的中心,講述了胡斐為追殺鳳天南在路上所發生的一切,特別是與程靈素、袁紫衣所發生的愛情。

天堂向左,一路走好

《神鵰俠侶》是金庸作品集之一。其主人公楊過自然而然地走上了非正統的人生道路,入了“道流”。其特點是“至情至性,實現自我”,即把個人的利益、情感、個性及人格尊嚴置於人生首位,作為首要目標,亦作為待人處事,評價是非的首要原則。書中將楊過對郭靖的殺父之仇與疼惜之恩難以取捨的複雜心理刻畫得維妙維肖;他與“姑姑”小龍女的情感糾葛和他對江湖世事的渴望又令他掙扎不已……

天堂向左,一路走好

小說以宋哲宗時代為背景,通過宋、遼、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國之間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從哲學的高度對人生和社會進行審視和描寫,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生活畫卷,其故事之離奇曲折、涉及人物之眾多、歷史背景之廣泛、武俠戰役之龐大、想象力之豐富當屬“金書”之最。

天堂向左,一路走好

笑傲江湖是金庸1967年寫的一部武俠小說。《笑傲江湖》屬於金庸的後期作品,其敘事狀物,已到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境界,所謂文有餘思,筆無滯得,信筆所至,皆成妙諦。《笑傲江湖》所涉及的場景、人物以及各類武林人物交手搏鬥的場面不可勝數,但歷歷寫來,景隨情轉,變化無窮而皆能貼合生活,使人如同身臨其境。

天堂向左,一路走好

《鹿鼎記》是香港作家金庸創作的一部長篇武俠小說。這部小說創作於1969年-1972年間,背景設置在明末清初(1644年-1689年),講的是一個從小在揚州妓院長大的韋小寶,以不會任何武功之姿態闖江湖各大幫會、周旋於皇帝朝臣之間並奉旨遠征雲南、俄羅斯之故事,塑造了一個與傳統的俠客完全不同的小人物形象,並借這個形象諷刺了一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和迂腐頑固的思想,表現了民族統一的思想。

天堂向左,一路走好

《倚天屠龍記》,金庸武俠小說,著於1961年,是“射鵰三部曲”系列第三部,現收錄在《金庸作品集》中。該書以元末群雄紛起、江湖動盪為廣闊背景,敘述武當弟子張無忌的江湖生涯,表現眾武林豪傑質樸自然,形態各異的精神風貌,展現其不可替代的人格力量。

天堂向左,一路走好

本部書初發行是以「素心劍」為名,是金庸先生以小時候一段回憶為主而發展出來的故事,疼愛他的家中長工因為冤獄鬱郁一生,心中的委屈至垂死才吐露於他。「連城訣」以一部劍訣及其中的寶藏秘密揭露了人性貪婪的一面,寫人的“壞“這本書可說是第一把交椅,狼心狗肺的丈夫,心機深疑心重的師 父,還有逼死自己女兒的父親……憨直的鄉下小子狄雲,落入一個個圈套,失去了心愛的師妹,還有對人心的信賴。但是從這本書看來,當壞人也不是都很好過的,像有人半夜夢中爬起來堆屍砌牆,有人為了金銀財寶發了狂……撇開這些可厭的事,丁典和凌霜華短暫的綠菊之戀,雖然淡淡如一陣幽香,卻是全書最悽美的一段。

天堂向左,一路走好

傳說中的俠客島每十年派出賞善罰惡二使來中原,強邀武林各派掌門人赴島喝臘八粥,而去了俠客島的掌門人又個個杳無音信……自小無名無姓、被喚作“狗雜種”的少年石破天因外出尋母而意外得到玄鐵令,糊里糊塗地學武功,糊里糊塗地被人當成長樂幫幫主,又糊里糊塗地代接賞善懲惡令前往俠客島……大巧反成大拙,大愚才是大智。石破天用他離奇的經歷講述了一個“吃虧是福”的道理。

天堂向左,一路走好

講述了一代抗清名將袁崇煥因皇太極的反間計而遭崇禎皇帝冤殺。一心為父報仇的袁承志年紀輕輕被推舉為武林盟主。欲報殺父之仇,又遭亡國之危,少俠毅然選擇以拯救天下蒼生為己任,樹義旗、助闖王、力抗滿清鐵騎。一身絕世武功的他歷盡千難萬苦,卻未能救黎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滿腔悲憤的他不得不遠赴海外。 《碧血劍》一書作者以悲天憫人的筆觸描寫明末亂世的人間慘狀,處處充滿對黎民百姓的深切同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