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成語故事:縱橫天下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四十八回,發生在赤壁之戰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曹操和劉馥。原文如下:


三國成語故事:縱橫天下


曹操正笑談間,忽聞鴉聲望南飛鳴而去。操問曰;“此鴉緣何夜鳴?”左右答曰:“鴉見月明,疑是天曉,故離樹而鳴也。”操又大笑。時操已醉,乃取槊立於船頭上,以酒奠於江中,滿飲三爵,橫槊謂諸將曰:“我持此槊,破黃巾、擒呂布、滅袁術、收袁紹,深入塞北,直抵遼東,縱橫天下:頗不負大丈夫之志也。今對此景,甚有慷慨。吾當作歌,汝等和之。”……歌罷,眾和之,共皆歡笑。


三國成語故事:縱橫天下


忽座間一人進曰:“大軍相當之際,將士用命之時,丞相何故出此不吉之言?”操視之,乃揚州刺史,沛國相人,姓劉,名馥,字元穎。馥起自合淝,創立州治,聚逃散之民,立學校,廣屯田,興治教,久事曹操,多立功績。當下操橫槊問曰:“吾言有何不吉?”馥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依。此不吉之言也。”操大怒曰:“汝安敢敗吾興!”手起一槊,刺死劉馥。眾皆驚駭。遂罷宴。次日,操酒醒,懊恨不已。馥子劉熙,告請父屍歸葬。操泣曰:“吾昨因醉誤傷汝父,悔之無及。可以三公厚禮葬之。”


三國成語故事:縱橫天下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在赤壁之戰期間,曹操在長江江面大宴文武。其間,曹操意氣風發,吟出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華彩篇章。手下文武連連稱頌,但唯獨揚州刺史劉馥認為曹操的詩句不妥,並指出曹操的這首即興之作有不吉利的句子。曹操大怒,將劉馥刺死,使得這場飲宴不歡而散。次日,曹操非常後悔,下令按照三公的規格將劉馥厚葬。


三國成語故事:縱橫天下


本文要介紹的三國成語,是曹操口中的“縱橫天下”,意為意為在天下任意往來,沒有阻擋。語出元代陳以仁所著雜劇《存孝打虎》第一折中的“黃巢縱橫天下,朝中文武並不以社稷為重。”


三國成語故事:縱橫天下


小說中描述的這段曹操因醉酒誤殺揚州刺史劉馥的故事情節,並非歷史的真實,而是小說作者的虛構。首先,小說中曹操即興而作的《短歌行•對酒》一詩雖然在歷史上的確存在,但並非創作於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之戰期間,而是創作於獻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限於篇幅,本文不對這一問題進行詳述,各位可參考萬繩楠先生髮表於1987年第一期《文史哲》雜誌中的“曹操《短歌行•對酒》新解”一文。


三國成語故事:縱橫天下


至於小說中描述的被誤殺的揚州刺史劉馥,在歷史上也並非死於曹操之手。《三國志•劉馥傳》載,劉馥的確是死在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但死因卻是因病而亡,卻並非被殺。小說作者之所以如此虛構,主要是為了貶低曹操這一人物形象。


三國成語故事:縱橫天下


說到歷史上的這位揚州刺史劉馥的生平,其事蹟並不多,但有一個地方非常令人關注。據《三國志•劉馥傳》載,劉馥被曹操任命為揚州刺史後,單人匹馬上任。“(劉馥)造合肥空城,建立州治,南懷緒等,皆安集之,貢獻相繼。數年中恩化大行,百姓樂其政,流民越江山而歸者以萬數。於是聚諸生,立學校,廣屯田,興治芍陂及茄陂、七門、吳塘諸堨以溉稻田,官民有畜。又高為城壘,多積木石,編作草苫數千萬枚,益貯魚膏數千斛,為戰守備。”在劉馥的有效管理下,揚州局勢很快得到穩定。


三國成語故事:縱橫天下


不僅如此,劉馥還修築了合肥城,將其打造成曹魏集團在淮南一線的堅固堡壘。就在劉馥病逝後的第二年,孫權親率十萬大軍進犯合肥,卻無功而返。在此後的數十年間,孫權多次親征合肥,但每一次都鎩羽而歸,還因此被譏諷為“孫十萬”,合肥城也成了孫權一生的夢魘。雖然這其中有張遼、滿寵這些將領們的功勞,但卻都離不開當年劉馥在合肥城打下了堅實基礎。或許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小說作者才故意讓劉馥死於曹操之手吧。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