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和朋友開公司,不和下屬做朋友

不和朋友開公司,不和下屬做朋友

在企業管理中,很多管理者都是因為做了不該做的事,看似隨意,但是卻為公司的發展埋下了隱患。那麼作為管理者,有什麼不能做的事呢?

不和朋友開公司,不和下屬做朋友

一、不要和朋友合夥做生意

其實合作共贏,在很多情況下確實能夠實現,但是這種合作,在大多數情況下,是註定長久不了的。

我當初認識的幾個博士生同學,一起謀劃著做一個大家都比較看好的項目,其中有錢的出錢,有技術的出技術,有資源的出資源,有門路的找門路。大家合起夥來,湊個啟動資金,再加上項目本身不錯,這事可能就成了。

公司剛成立的時候,還是很苦的,不過好在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也算是有聲有色。後來有了新的投資,公司也算是做大了,這時候,就出現矛盾了,錢少的時候無所謂,現在錢多了,大家分錢的時候,就開始鬧意見了,當初說的那些分成,現在有人覺得不公平,這樣下去,或許連好聚好散都難了。

不和朋友開公司,不和下屬做朋友

二、輕易不要和下屬做朋友

有些領導深感自己位高權重,總想要和下屬們打成一片,凡事總是要問問底下人的意見。但是很多時候,決策權是作為領導者獨有的權利,兼聽則明,偏信則闇。和下屬可以一起玩,一起喝喝酒,但是公司的重大決策,還是需要領導者一力承擔的。


三、不要把一切搞複雜

有些管理者比較完美主義,一旦公司的業務等方面都趨於穩定了,就開始折騰。折騰些什麼呢?

1. 新產品多條線開發,想著遍地撒種,總會有一個開花的。但是,產品從開發到生產,再到管理,每一個環節都不是隨隨便便複製其他的生產線就可以完成的,這樣把公司的力量分散出去,很有可能造成管理上的難度。

不和朋友開公司,不和下屬做朋友

2.人員框架不按需完善。很多管理者認為企業的人員架構,只要是完整的,就是合理的。但是,如果是這樣,還需要我們學習企業管理有什麼意義呢?直接照搬一套最完整的企業人員架構,一套最受用的管理模式,管理者們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事實上,以最簡單的模式,達到理想的效果,就是我們應該追求的。以為追求複雜,到頭來反而除了焦頭爛額,什麼作用都起不到。

作為管理者,需要持續不斷的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懂得學習的方法、方式,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自己。做事的時候,凡事考慮周全再做行動,才是一個管理者最基本的素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