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定陵地宮哪些文物被保存下來了?

蝶戀花緋


拜“鐵骨錚錚”郭某所賜,新中國唯一發掘的定陵被打開,讓我們世人看到了完整的帝皇陵寢的真實面貌。

定陵是大明王朝萬曆皇帝的陵寢,也是新中國唯一一個主動發掘的皇帝陵寢,由於在當時的技術條件和環境下,貿然的打開了定陵地宮,導致了很多的珍貴文物遭受了毀滅性的破壞,再由於當時的社會環境,也導致了很多的文物遭受了人為的破壞,甚至連萬曆皇帝的屍骨和珍貴的金絲楠木棺槨都被燒燬,非常令人惋惜。

但是依然有很多的珍貴的文化被保持了下來。主要分為以下幾大類。

一、磁器類

二、金銀器類

三、絲織品類

四、玉器類


沉墨I方之城


萬曆帝后棺槨旁邊放置了許多裝滿隨葬品的木箱,歷經三百多年後木箱已經全部腐爛。明代青花、金壺金盤、珠寶首飾等都暴露在外。萬曆的棺槨是迄今唯一一個被考古學家打開的皇帝棺槨。

【出土酒器】

地宮清理出的文物除了祭祀用的禮器,絕大部分都是皇帝與兩位皇后的生活用品。其中有大量精美的酒器,萬曆後期沉迷於酒色,就是這些酒器陪伴他度過沉淪的生活。
酒器多為金玉、寶石製品,穩定性強,因此在出土後被完整地保存了下來。

【出土武器】

萬曆皇帝生前也想越馬橫刀,但是群臣都反對他親自統領軍隊。所以萬曆的戎裝基本就沒派上過真正的用場。

【萬曆的皇冠】

這件皇冠前後各十二串珠子,據說這是為了在莊重的禮儀活動中,提醒皇帝時刻保持端正的姿態。

【萬曆金冠】

整個金冠需要150根細如絲髮的金線經過非常複雜的工藝才能製作完成。在萬曆帝后皇冠出土前,人們只在文獻上看到明代帝后皇冠的樣式記載,定陵文物為目前唯一的實物樣式。
出土時的樣子
萬曆所在的明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富裕的帝國之一。但是政治的腐敗,讓大明王朝日漸衰落。就在長城以北,強悍的少數民族女真正在崛起。

【四頂皇后鳳冠】

三龍二鳳冠:
這是由黃金、寶石、翡翠、珍珠編織而成的鳳冠。
中國傳統京戲的服飾就取材於明朝服飾。
萬曆兩位皇后的鳳冠堪稱世界上最貴的帽子(想必也十分沉重),上面的珍珠就有3000多顆,還鑲嵌大量寶石。

歡迎關注公眾號“小方說歷史”
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
歡迎點贊和評論

小方說歷史1990


【出土的帝后生活用品】

【瓷器】

該碗的碗壁薄地跟玻璃一樣。

【帝后的珠寶配飾】

【金銀元寶】

【絲織品的複製品】

【出土石雕】

【萬曆的袞服龍袍】

這件萬曆皇帝的袞服龍袍是皇帝參加最重大的禮儀典禮時才能穿戴的禮服,袞服採用中國傳統的緙絲工藝織造而成,這是一種十分複雜且造價高昂的工藝。
展覽的複製品
近照手拍
據說即便是最熟練的織將,織完這件袞服也需要十年的時間。

【皇后袍衫】

複製品
這件皇后的袍衫採用的是複雜的刺繡工藝,其中使用了四種昂貴的絲線,十一種不同的刺繡方法才全部完成。
袍衫上勾畫了許多兒童的形象,期盼多子多福。只可惜萬曆皇帝一生只有兩個兒子。

歡迎關注知乎‘雲緋’
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
雲緋文學號:芳緋文學

蝶戀花緋


有專門展覽的博物館嗎?圖坦卡蒙的拖鞋從小到大一切物品全部埋葬了,全部是內務府御用作坊全套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