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滅絕實驗室(1):超級火山

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超過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了恐龍的最終滅絕,在當時恐龍這個物種已經獨霸地球1億7千萬年了。

人類滅絕實驗室(1):超級火山

如果從類人猿算起,人類的歷史差不多隻有600多萬年,現在人類獨霸地球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對地球的控制程度也遠超恐龍。那麼人類作為一個物種是否也有可能面臨像恐龍遭受過那樣的滅絕的下場呢?

人類滅絕實驗室(1):超級火山

下面我們就來推演一下人類有可能遇到哪些災難,其級別是大到滅絕級的,這些災難最終達到滅絕人類的可能性有多大?

超級火山爆發

災難片《2012》其中有一段描述了一場火山爆發的情形,其猛烈程度大大超出普通的火山爆發,假如發生一場比電影描述的規模更大的超級火山爆發(比如百倍以上的烈度),對人類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人類滅絕實驗室(1):超級火山

超級火山引發的對於地表災難性影響,比如岩漿崩流,高溫,火災,引發地震等。這些現象雖然是直接致命的,但是通常地理範圍是較小的,尤其對於整個地球來說可以說是極小範圍的,在東半球發生的地震西半球很難感受到。因此這些直接影響很難影響到整個人類的所有成員。

超級火山的直接影響雖然無法影響全球,但是其間接影響卻能導致全球性的災難。火山噴發出大量的火山灰,並且在大氣層中隨著空氣對流飄向全球,超級火山爆發出來的火山灰霾最終可以遮蓋整個大氣層。由於灰霾經年累月的漂浮在大氣層中,形成了對太陽光線的長時間遮蔽。植物由於缺少光照而大批的死亡,引發巨大的糧食危機,隨之而來的是大面積的饑荒和死亡,人類數量指數級下降。除了人類其他動植物也都面臨滅頂之災,整個生物圈的個體數量都嚴重下降,這樣使得人類可以利用的生存資源更加稀少(更少的植物和動物可以食用)。

人類滅絕實驗室(1):超級火山

然而更糟糕的在後面,由於長期缺少太陽光照,地表溫度急劇下降,地球迅速進入冰河時期,生存更加困難了。

人類滅絕實驗室(1):超級火山

恐龍的滅絕很可能就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後產生的巨大灰霾,隨之而來的是植物大滅絕帶來的食物短缺,再接著是迅速進入冰河時期,這些多重災難因素疊加起來給大型動物們帶來了致命打擊,因為體型越大需要維持體溫的難度越大,很可能從未面臨過的寒冷完成了對於恐龍物種的最後一擊。那麼面對類似的災難人類是否也會像恐龍一樣滅絕呢?

人類可以有效對抗寒冷

恐龍只能採取非常原始的方法抵禦寒冷,比如更多進食、尋找洞穴等避寒場所。而存活下來的少量人類,他們可以利用科技優勢挖掘地下避難所避開寒冷的地表,甚至可以依靠一些地熱(地下熱源,如溫泉所在地等)資源豐富的場所發展新的地表人類定居點。

另外,人類善於利用各種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氣等,由於人類總量的大幅下降,即使災難前人類存儲的一小部分燃料資源也足夠倖存者使用數百上千年,何況還有尚未開發但已經探明的燃料礦藏。因此禦寒問題完全可以解決。

人類滅絕實驗室(1):超級火山

人類可以有效對抗饑荒

倖存的人類群體在全球建立了多種類型地下避難所。他們利用燃料資源解決了禦寒問題和能源問題。面對饑荒他們建立起不同於舊世界的農業體系,有一種可能的情況是:地下農場。

農作物需要土壤、水分、陽光才能生長。土壤可以從地表運到地下;淡水資源是不缺的,地表到處是冰;陽光可以通過人工照明設備產生。這些物資的運輸所需能源則由充足的燃料資源提供。看上去我們比恐龍求生手段豐富太多了。

人類滅絕實驗室(1):超級火山

人類的復甦

經過數年的沉澱,空氣中的灰霾逐漸沉降到了地表,太陽的光芒終於重新照耀到了大地,溫度開始回升,倖存的人類也重新回到地表,倖存下來的動植物享受著太陽帶來的生命恩賜並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人類很快迎來了指數級人口增長,就像二戰以後迎來的生育潮。一兩百年後,人類又恢復到原有的規模,就像災難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

人類滅絕實驗室(1):超級火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