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王翦的後人,統一併開發福建,功勞卓著,被兩岸同胞共同祭祀

在秦滅六國、一統天下的過程中,王翦一人指揮滅掉了楚、趙、燕三個國家,為大秦打下了半壁江山。憑藉這份戰績,王翦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也是名至實歸。除了這傲人的戰績,王翦還有一個重要的身份: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共同祖先。其中的琅琊王氏更是有著“華夏首望”的美譽,其代表人物有“書聖”王羲之。一個家族不可能永遠昌盛,“舊時王謝堂前燕”最終還是“飛入尋常百姓家”。王審知就是王翦、琅琊王氏的後人。

只不過到了王審知這一代,家裡已經窮的叮噹響了。多的不說,至少他的父親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士農工商,王家從士退到了農,也是實實在在的窮。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私鹽販子王仙芝揭竿而起,開始反抗唐朝統治,拉開了黃巢起義的序幕。此後的華夏大地,到處都不得安寧。各地藩鎮也紛紛觀望,到底是繼續跟著唐朝,還是找一個新大哥。正是在這種環境下,各地藩鎮陷入了無休止的互相攻伐之中。

他是王翦的後人,統一併開發福建,功勞卓著,被兩岸同胞共同祭祀

王審知的大哥王潮雖然在縣衙當差,卻也談不上富貴。20歲這一年,王審知與大哥王潮、二哥王審邽一起加入了殺豬販子王緒的隊伍。因為王家三兄弟勇猛有才、領兵有方被譽為“王氏三龍”。在轉戰漳州的途中,心胸狹隘的王緒殺害了多名比自己有能力的軍官,大家都敢怒不敢言。恰好這個時候一個算命的跟王緒說:“軍中有王者氣”,王緒乾脆把身材魁梧的將士全部殺掉。王家兄弟也已經感受到了即將指向自己的屠刀。

他是王翦的後人,統一併開發福建,功勞卓著,被兩岸同胞共同祭祀

大哥王潮便找到王緒的左膀右臂、妹夫劉行全,故意跟他說:劉將軍您有天人之姿、王者之氣,難道不害怕遇害?劉行全說:連你都看出來了,估計我也活不久了,要不就先下手為強!說幹就幹,二人暗中挑選心腹親兵,偷襲王緒並將其活捉。在一番推讓之後,王潮成為了新的統帥。一行人來到泉州,聽說泉州刺史是個飯桶,於是便用了一年的時間攻下泉州。畢竟是福建第二大重鎮,義軍裝備落後,自然語言多費一些時日。王潮攻下泉州後,朝廷加封他為泉州刺史。

他是王翦的後人,統一併開發福建,功勞卓著,被兩岸同胞共同祭祀

有了根據地,王家兄弟準備擴充地盤,王審知被派去攻打第一重鎮福州。不久之後,福建五州悉數成了王潮的地盤,唐昭宗順手推舟封他為福建觀察使。王潮病重時,深知需要讓年長者接班,於是捨棄自己的3個兒子,讓王審知接班。王審知也不好意思,推辭讓二哥王審邽來主政,老二知道弟弟的功勞和能力,執意聽從大哥的安排。就這樣,王審知正式成為了福建的一把手。自稱福建留後,並上表朝廷。這一年,王審知35歲。

他是王翦的後人,統一併開發福建,功勞卓著,被兩岸同胞共同祭祀

唐昭宗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溫廢唐自立,唐朝滅亡。王審知得知後遣使拜賀,在承認後梁政權的同時,表示自己的歸順之意。朱溫也是聰明人,王審知跟自己山高皇帝遠,歸順也就是說說而已,就順手給他封了個閩王。就這樣,王審知成為了第一代閩王。可能有人會說,王審知不應該向朱溫稱臣,而應該繼續延用大唐的年號。其實這一個問題大可不必糾結,王審知的身家是自己在亂世中打拼出來的,除了得到幾個唐朝的封號,沒有要大唐的一兵一卒、一錢一糧。

他是王翦的後人,統一併開發福建,功勞卓著,被兩岸同胞共同祭祀

正因如此,王審知向誰稱臣完全不需要揹負道德壓力,只需要根據現實情況來制定外交政策。朱溫建立後梁之後,成為了中原最大的軍閥,王審知心知無需與他爭雄。在統一了八閩之後,王審知一心避免與外界開戰,卯足了勁來發展。大家知道,中原是文化中心,周邊的統稱“蠻夷”。福建地處東南沿海,屬於“蠻荒海隅”,無論是經濟還是文化都非常落後。在王審知主政八閩時,通過勸課農桑使福建徹底告別“蠻荒海隅”,成為“海濱鄒魯”。

他是王翦的後人,統一併開發福建,功勞卓著,被兩岸同胞共同祭祀

王審知去世後,閩地官員繼承遺志,繼續發展農業。他們設立閩王廟,並立“乞土勝地碑”於其中。每年立春前後,閩地百姓還要祭祀閩王,並形成了“迎春牛”的習俗。進而發展到如今的護閩王金身繞境巡安祈福、踩街會香的民俗文化。每年的4月,兩岸都會有上千萬同胞前來祭祀閩王,其中王氏後人佔比最大。兩岸同根同源,有著共同的祖先和習俗。祭祀閩王也因此成了兩岸文化交流的一座重要橋樑。王審知也因為開發福建,被尊稱為“開閩尊王”、“開閩聖王”或“忠惠尊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