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農民的中國夢

乡村振兴——农民的中国梦

□法制日報《法人》記者 黃貴耕

2017年12月29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首次提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今年3月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進入審議政府工作報告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再次深入闡述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總方針、總要求和制度保障。

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是總方針,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是制度保障。

著名“三農”問題專家、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新時代研究院鄉村振興中心主任溫鐵軍認為,現在中國正面臨一個新的巨大挑戰,在這一次的巨大挑戰面前,中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恰恰是自覺地延續萬年農業文明為載體的中華文明。

“我國長期以來都是農民多而不富、農業大而不強、農村廣而不美等問題一直困擾著農村的發展,鄉村振興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 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教授丁關良接受《法人》記者採訪時說。

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教授、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朱啟臻認為,鄉村是生態文明的寶庫,鄉村價值體現為生產價值、生態價值、生活價值、社會價值、文化價值和教化價值,

在武漢大學社會學研究員呂德文看來,鄉村承載著中華文明的基因,鄉村本身具有非凡的文化和社會價值。

徐德全、劉志華、張全收三位都是來自鄉村一線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他們既是成功的 “鄉鎮”企業家,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踐行者與帶頭人。“兩會”期間他們在接受《法人》記者採訪時不僅講述了他們有關“三農”發展的令人感奮的故事,也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實施提出了諸多建設性的建議與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