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鄉村醫生有前途嗎?你對鄉村醫生的未來怎麼看?

龍119931796


你看當年的赤腳醫生為衛生事業奮鬥一生!都默默的走了!留下不多的領著每月120元的困難補助過日子!如今的鄉村醫生整天做些華而不實的事,健康檔案、慢性病隨防……,一年到頭應得報酬被衛生院剋扣,所剩無幾,衛生院想給村醫多少就是多少,真是有苦無處述!新農合救活了衛生院!住院報銷百分之八十,大病小病都得住院!浪費醫療資源,套取國家資金!村衛生室屬衛生院管,衛生院只希望村醫為其造表立擋套取國家公衛資金!根本不希望村醫有病源!住院報銷這一政策就把鄉村醫生整死了!你說鄉村醫生的日子好過嗎???


用戶88225502467


你問鄉村醫生有沒有前途?這要看你自己以後在醫學方面的造詣,我想任何一個行業只要你有能力,你就不會被埋沒。如果你醫術高超自然會有更好的地方等著你去!當然跟一般醫生比我相信鄉村醫生的的收入待遇以後一定不會差的!

最近幾年國家對鄉村醫生是越來越重視,解決鄉村醫生養老問題,提高工資待遇來留住鄉村醫生。如今每個村都有衛生室,都配有鄉村醫生!

我是蘇北農村的,我們村的衛生室每天去看頭痛感冒這些小毛病的人真的是排隊的!現在全民醫保,農村人參保後,有點不舒服就會去衛生室看看!如果你醫術高口碑好,那真是十里八鄉的人都會來找你看病!我們那個鄉村醫生開始是一個人幹後來看病的人多了,一個人忙不過來,就讓自己的老婆來幫忙。現如今自己的兒子也上了個醫學院,畢業後也到衛生所工作,據說一般人沒有點關係都進不了鄉村衛生室工作!

如果真的沒有錢賺,誰會讓自己的老婆孩子都在鄉下做鄉村醫生?!


凝香5945


做鄉醫前途不大,由於農村很多人外出打工,不但夫妻走了,連小孩都帶走了,造成空殼村,沒有常住人口就沒病人,特別是小孩。只聞雷聲沒見下雨的門診禁止輸液,全部都要實行了,20年前也禁止過鄉醫輸液,但沒成功,這將是鄉醫收入減少的很大一個原因,因為用藥量減少,各種收費也會減少,而不輸液,治療效果慢,很多病人將會走掉。鄉醫年齡偏大,年輕的能改行的在2010年後都逐漸改行,很多年齡大了,技術身體不行了,只能做些公共衛生,收入很少。如果衛生健康部門不能想辦法的話,十年後將減百分之八十鄉醫。也許鄉醫將會消失,將來只好衛生院派醫生下來行診。


阿新飛


公共衛生的工作還是比較複雜,有科學性和專業性,按照標準要求助理醫師以上的水平沒有責任心還不一定做的好。現在國家在這一塊對村醫補助的要求是考核後發放,以大部分村醫的能力是全部拿不了這個錢,考核是有彈性的,因此導致村醫公衛補助各地不一,意見很大。但村醫有崗位補助和藥品零差率補助,每月大概1500元,診療費每個患者5元,一月治療一二百人也就500到1000元。所以不算公衛補助收入最少也是2000元。但我看到網上評論和實際情況嚴重不符。所以村醫要有前途第一等國家包辦發工資,第二提高能力水平。你覺得那種可能最大呢?時代不同了。最後再弱弱的問一句有多少老鄉信任你呢?為什麼?


隨風而至Fyx


用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中煩啦對死啦說的話開場:“…你騙我們有了不該有的希望,明知道會死,我們還在想,想活著…”

前途這個詞對於村醫來說太過於陌生,為什麼呢?從有赤腳醫生這個稱呼到變成現在的村醫稱號,一路走來,閉著眼睛都能看到自己的將來,當然中間有聽過累垮的,餓跑的,罵病的,嚇傻的,甚至有被審查的,賠錢的,卻似乎沒聽到過有升遷的。即使有獲得縣級,市級甚至省級榮譽的也還是一樣,還是一個聽診器,一個血壓計,一個溫度計,還是那張桌子,那個凳子,那個藥櫃,還是一個人,一身汗,一直幹到老…最後若有人問“這一輩子都做了些什麼”,氣喘吁吁的喏喏的回答“為人民服務”。

是的,“為人民服務”,自從毛爺爺喊出這句話的時候,所有中國人都挺起了腰桿,自信驕傲自豪掛在了每個中國人的臉上,刻進了每個中國人的心。

滄海桑田,斗轉星移,春風吹滿大地,國強了,民富了,衛星都上天多少年了,可村醫還是多少年如一日,甚至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尷尬存在。

這些年,國家對“網底”的關注持續加大,也一點點的在落實,可老一輩的赤腳醫生老了,後進的“守門員”多數也超過了四十歲,多數村衛生室也還是一個人扛著所有公衛和醫療,累並期望著,可後繼乏人,且流失嚴重。有相關數據報道:現在衛生室從原來的130萬下降成今年的60萬。為什麼流失呢?想來應該是壓力大,待遇低,沒有歸屬感,缺乏安全感。

如此,與其奢侈的夢想前途 徒增煩惱,還不如儘早充實自己,做好規劃。

還是用(我的團長我的團)中煩啦對死啦說的話結束吧“…明知道會死,我們還在想,想活著…”




雄獅聯盟19767322


這個問題跟你個人的價值取向密切相關。在你醫術足夠精的前提下,你想做一個城市裡有你不多無你不少的閒醫還是做一個鄉下救死扶傷普渡眾生的忙醫?在城裡,醫療資源相對密集,如果你有本事,可以專門救治一些大醫院放棄治療的危重病患,並因此揚名立萬,賺個盆滿缽滿,但這事你不做自然有人在做,意義不是很大。我們廣漠的農村,醫療資源和教育資源一樣的匱乏,把你的手段放在農村,拯救勞苦於窮途,方顯濃郁的人文情懷,會讓你更有成就感。我小時候就見過我們窮鄉僻壤裡亦巫亦醫的老尼姑,平日廣積善緣,救治四鄰八鄉的病患無數,到她老人家殯天時,自發送葬、祭拜的人流浩如煙海,至今不忘。王安石說不為良相則為良醫,文化人,文憑就一張紙而已,說明不了什麼,濟世情懷才成就人生的豐碑。


手機用戶51949691333


確實是這樣,我們去年辛苦一年共發了1000元,4800也只有42000,沒辦法,只有計劃出去打工了,出去打工說不準一月還有三,五幾千塊,


雲海迷霧451


都說基層醫生不好乾,我也深有體會,曾在基層幹過,後來我走了出來,在外面幹了有兩年多了吧,收入是比干基層好點,早幾天我們村所的所長掛掉了,我們村的衛生系統處於癱瘓狀態,村裡的幹部希望我回去,我也在猶豫中……


鄉醫冰臺


我離衛生院很近、只是看到他們每次開會、報表都是騎著自行車的比較多,可能是真的收入不太好吧,看到他們那麼一大把年紀真的有些悲哀,我們賣菜的都比你們好過。


等待5083727855174


鄉村醫生任勞任怨,隨叫隨到,全天為村民服務得不到公平待遇,民辦教師轉正了,退休領5至6千,病有國家醫,死有國家埋,還養家屬。鄉村醫生服務到家裡到田頭,有災難做先鋒,國家無名份無待遇,連村民的合作醫療基全都不給用。還雪上加霜做公衛,公衛的錢給村醫還好,卻進了別人腰包,村醫到手的不到十分之一。做村醫幾十年,早已到退休年齡,無奈老無所養,只能繼續拼命做,政府多年前說給老村醫的養老補貼早被人家冒名領去花天酒地。這些都是實情,望包公再世,為我們伸張正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