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自己後悔為工作忽略家庭,卻希望年輕人996工作制,你怎麼看?

白話大白話


沒有在阿里巴巴工作,不瞭解具體情況。

我老公在工地上班,早六點晚六點,全年無休。以此為背景說一下我的想法。

對於一般人來說,這種工作強度是比較大的,可是為了生計,雖然抱怨,但是很少有人辭職。我個人覺得這樣的工作制度不是一次成型的,而是時間積累的成果,公司不斷激發你的潛能,嘗試突破新的極限。

其實在付出與回報中是成正比的,如果兩者不成正比,就證明付出與個人價值成反比。

很多人都說人家有兩副面孔,可是這也是自己的資本不是嗎?他年輕創業的時候,可能比現在的要求還高,現在看是一副資本家的作派,但是這也是對之前的努力與付出的回報。

我也覺得我老公很辛苦,很累,也經常勸他專業。他會告訴我,誰讓咱們賺著人家這份錢,就得吃這份苦。還有就是覺得這是自己目前只能在這個水平上,所以還在堅持著工作。


哦0天


屁股決定腦袋,馬雲再怎麼他也是個資本家,是個老闆,是個剝削者,他的位置決定了他和所有的老闆想法是一樣的,都希望被剝削者打工者少拿工錢無限制為他付出,以最小的代價得到最大的回報,打工者在他們眼裡不是人是工具,工具是沒有父母沒有兒女,不需要情感不需要休息,不需要私人時間的,工具是用來創造生活的他們自己才是享受生活的,這些東西早在馬克思的資本論和毛主席的階級分析就說得很清楚了,現在還來爭論這個早有定論的簡單道理,人們是不是越活越倒退越活越糊塗了!


木一秋1


如果996給了你豐厚的工資,和完善的福利保障,以及充分勞保待遇,甚至高額的加班費。你一定不會抵制它,甚至可以誇張的說“加班加到公司破產”。

公司花費重金供養的人才多了去了,逍遙子天天住酒店,他老闆也願意承擔這筆費用。

對於年輕人來說,自己才華不足,或者是才華得不到施展,是常見的事。前者可以通過慢慢的積累來豐富與獲得,後者可以慢慢的等機會來實現。但是作為事業剛起步的年輕人來說,你只有儘自己所能,充分在領導展示你的奉獻精神來獲得人家對你的認可,這樣你才可以擁有施展和積累才華的平臺。

所以,無論怎樣,奉獻精神始終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也是最要緊的一步。而且,奉獻精神體現了一個人的忠誠度。在公司高層看來,你只有足夠的忠誠,才能獲得更好的機會和待遇。行業大佬們誰不是奮鬥了千萬個日日夜夜,才有了現在的回報,他們的奮鬥,就是他們忠誠且奉獻的表現。

回到996,你連基本的第一步都懶得走,這隻能說明你太過於肯定自己,太過於高看自己的能力。眼高手低,坐享其成。

996的形成,還和工作性質有關,客戶經理,業務經理,客服,教育,物流,銷售等服務類型行業,或IT,金融等熱門行業,其工作屬性決定了其高強度的工作,這是你的選擇。

有舍必有得,有得必有失。你選擇了高薪,就註定得累一些,你選擇了安逸,那就只能享受微薄的薪水。

你要是特別羨慕朝九晚五,你完全可以考個公務員,以優異的成績進入省部委,你一輩子都可以朝九晚五,同時還可以升職加薪,有保障,也是個正經工作。

你要是特別想發家致富,你完全可以創業發展,但前提你要吃得起苦,受得起挫折,你一輩子也可以活的人前人後。

但你不願意在空餘時間提升自己的語言、邏輯、算數、寫作的水平,也沒有經常上政府機關的網站看看公文怎麼寫,所以你不想考公務員。

你也不願意做市場分析,學習市場行情,調研各地的物價和人民的供需情況,發展自己在各個階層的人脈,更吃不起起早貪黑的苦,所以你也不怎麼想做生意。

你只願意成天抱怨自己生不逢時,苦大仇深,

然後做一做發財的夢,順便上網噴一噴996,再悄悄的噴一下坐飛機去非洲看長頸鹿然後空難不幸去世的姑娘(因為人家過得比你好),然後回家發一個朋友圈,裡面配上“寶寶真的很辛苦”“藍瘦香菇”的圖。

反正,你只願意吃天上掉的餡餅。



你們輕點噴


996工作制,大家算算:假設你在某企業月薪9K,若按8小時工作制計算,等於說你的實際月薪才6K,每天加班4小時,每週等於說加班32小時,也就是說每月加班128小時,等於說你多幹了16個工作日,犧牲了陪父母愛人孩子的時間。早上八點出門,晚上十點回到家,吃飯洗澡讀書睡覺陪父母愛人孩子不足10小時!而且垮了身體,衰老了容顏!拿到的僅僅是6K的月薪!再算算,你每個工作日拿多少工資?300塊,沒錯吧!16個工作日應該拿4800,再加上原來的6000,應該是10800而老闆給到你的僅僅是9000,那麼剩下的1800哪裡去了?

明白了嗎?咱切不說按勞動法加班加倍報酬來說,就這樣的算法,你連你最該拿的報酬都沒有拿到!

那麼,公司有沒有股份分紅給你?應該是沒有了!那麼屬於你的那部分報酬哪裡去了?自己想去吧!


飛埖豩仴111


馬雲號召員工實行996工作制,即每天早9點至晚9點。每週工作六天。劉強東也隨後變態:每一個京東人都必須具備拼搏精神!以我的體質,做到8116+8:週一到週六,早8點工作到晚11點,週日工作8小時,每個月休假兩天,完全沒有問題!”

馬雲、劉強東之論一出,立即引起廣泛爭論。


我比較贊同《環球時報》編輯老胡的觀點:他肯定了拼搏精神。但捨身忘死的拼搏精神只能用在企業高官身上。因為勞資雙方,企業高管是強勢方。普通員工是被動弱勢的一方。

更不能違反《勞動法》。

孔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此之謂也。

最後,我強烈要求把《半夜雞叫》重新選入初中語文教科書。


楊朱學派


呵呵,居然這麼多噴馬雲的[捂臉],不是為誰說話,我廣東上班一個月休息一天,早上8點加班到晚上11點!你願意做了就做,不願意加班了工資低點,就是這樣!你一沒走過人才能二沒有一技之長,還想高工資還想少幹活!我就服了!只問你一句:現在一年工資是三十萬,如果按照你說的變955但是工資是15萬,你選哪個?別你嗎亂噴了!工資是市場決定的,我承認我就是底層人士,我希望自己可以有機會加班多賺錢來改變生活,這就是現實!有的說為啥不讓國家強制正常上下班而且不降工資呢?那我告訴你,物價長的能讓你自殺!你勞動的少了工資還不降低,那老闆想賺錢只有抬高商品價格了!一句話:市場決定價值


達摩院院長


這些企業家,實質上就是在社會主制度控制下地資本資,因我國的人民生活方式還是貨交換方式,這種方式就是資本主義方式,所以這些資本家的管理方式是資本主義手段,雖然有勞動法也難控制,資本家思路是銭,為國家和人民利益作想的資本家免談了。當今有極個別資本家,良心黑到無法形容,作為打工人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進任何私營企業,要訂合同和協議,條款一定要清楚,你是出賣勞力的要對自己負責,現在是有法律法法規可以的,有共產黨和人民撐腰,不用怕!今天必畢竟是社會主義制度,政治,法律是平等的,如資本家,胡作非為,可以控告和申訴!我在資本家企業打工十年,協議裡很清楚,除本職工作外,其它不負責任,我搞設備機修,有一次老闆說,你現沒事,幫我搬磚頭,我就不去!我對老說你違背協議,我不幹了,結帳,結帳時扣我三天工資,和老闆大吵了一次,最後以法律程序和協議條文,打一場管司,老闆敗訴,補回三天工資,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自我保護意識一定要強,資本家不尊守勞動法,作為打工人一定要尊守,法律法規是保護廣大民群眾,不管資本家用什麼手段,都要維護法律法規的尊嚴!


船湖


很好理解呀,人都是趨利的動物,老闆讓僱員996幹著,最大限度的榨取價值,獲利的是誰?馬雲這樣的牌子人物擁有著財富和社會資源,他們就掌握了一定的話語權,996言論代表的是他們這一階層老闆的利益,然後以雞湯的形式包裝推廣。馬雲說現在不996,何時996?咋一聽很有道理,很勵志,但不是適用所有人的,我覺得那些想創業,想掙大錢的有志青年在實現自己的夢想王國中,別說996,就是007也不是什麼不可以接受的。如果你只是一個僱員,996真的不適合你…但是如果老闆願意支付8小時外的加班工資,而你又比較缺錢的,我覺得也不是什麼不可以接受的…


笑笑芒果128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自古以來人們所認知的道理。

當然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有過改之,善莫大焉。知道自己錯了,為何還不改正?

馬雲對企業家或創業者說的話,可以理解,因為地位不同,站的角度不同。我們不必斥責誰。但我站在勞動者的角度我要高喊。我堅決反對996,那是殘酷的不公平。試問,我們勞動者,有大部分連自己的應有的權益都無法保障,還談何996?

996是自願的,我一天除了8小時工作以外,除了吃飯睡覺之外都在忙, 學習平面設計,學習寫作,我願意,但我不能把它作為公眾性話題拋出來。自願996可以,即使某一天被公司踢出局,我們也無怨無悔。強制性996是可恥的一種行為,他行走於罪惡的深淵之上。

我一向斥責懶惰的人,但目的是讓他們改過自信,接受工作,在8小時,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應該珍惜工作。我認為某些創業者的今天來之不易,我一向向著他們說話,但今天不一樣,因為你漏出了馬腳。

中國的某些企業家怎麼了,不想著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如何提高薪酬和福利,卻天天想著如何讓他們更努力,而報酬更少,他們應該進行一次思想教育,因為某些原本就是土豹子。中國還沒有到那種蠶食鯨吞的地步,缺任何一個公司照樣可以走下去,但缺了廣大勞動者不行,現在就想在工作制上無情地實行淘汰制,想早了。

我累了,對那些贊成的人懶得說什麼。但我一定要為自己和勞動者說一些東西。試問,我作為勞動者不為勞動者著想,那正常嗎?我不為自己的後代樹蔭,誰會為後代乘涼?


我的故事我們的人生


我來說點看法

馬雲希望年青人努力拼搏,沒有錯。我之所以提擊反對996的提法是因為這種提法不符合發展規律。我是一名退休教師也是中國未來研究會教育分會和未來研究院的研究員,以我對我們國家發展看,用不了多久就要著手落實不久前提出的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主張。主張的中心我的理解是人人有工作人人有收入人人能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這是我們黨的目標。我是這樣看的,總的產品和總的消耗是需平衡的,在消耗量運行在一定範圍內,也就限定產品的產量,也就限定了就業量。當前我們有兩個十分矛盾的現象並存,一是科技發展塊,原來幾個人或幾十個人乾的活,現在一個人或不用人就可以完成生產任務。二是中國有十幾億人,是個人口大國。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實現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以我之見,只有縮短工作時間以此來達到預期目的。所以996的提法不符合發展規律。

我大膽地提岀了我的預見是否符合發展規律敬請同志們發表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