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察,行走的“氣質大師”

高“海拔”、挺身板、儀表不凡、高回頭率……看到這些,你的第一反應是不是帥氣兵哥哥!可如果加上白鋼盔、白手套、藍色登記本,你內心是否響起一個聲音:糾察來了,老鐵快跑!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旅,一起來聽聽這群“鐵面判官”背後的故事。

糾察,行走的“氣質大師”

正人先正己

糾察,行走的“氣質大師”

作為部隊的閃亮明信片,整理軍容風貌是中士吉磊每次糾察任務前的必要準備。軍容鏡前,他仔細檢查自身儀容儀表,調試頭盔,扣緊風領釦,紮緊腰帶,整理衣服褶皺......“身為監督者,更不能有絲毫懈怠。”這是吉磊常說的一句話。

小崗位大職責

糾察,行走的“氣質大師”

別看糾察只是普通一兵,“小崗位大職責”說的正是他們。“同志,你好,根據內務條令第六章第二節第六十九條規定,著冬季作訓服時,應當……你已違反此條令......”

糾察,行走的“氣質大師”

在發現不按規定著裝的戰友後,糾察人員麥森旋對其進行了糾正教育。一視同仁,官兵一致,正是他們的工作準則。

這是一份不受人待見的工作

糾察,行走的“氣質大師”

這是一份不受人待見的工作,誤解和偏見如同“有色外套”長期存在;這是一份考驗原則底線的工作,紀律面前不講人情是他們的一貫做法。

糾察,行走的“氣質大師”

在談到第一次執行糾察任務的感受時,列兵陳燁均說到:“戴上白鋼盔的那一刻,即感到光榮,也有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感。雖然知道糾察任務難免引來誤解,但我想用自身努力工作的態度贏得大家的尊重。”

部隊的“顏值擔當”

糾察,行走的“氣質大師”

都說糾察分隊的小夥子是部隊的顏值擔當,可良好的氣質和得體的談吐卻不總是與生俱來的。隊列動作、手勢用語、條令學習、以及面對違紀行為時展現出的強大氣場,都要經歷長時間的訓練與積累。

糾察,行走的“氣質大師”

列兵尹邦耀下連三個月交了兩個“好朋友”,軍容鏡幫他練習儀表神情,條令條例的小紅本助他理直氣壯。內強素質外塑形象,正是糾察成為“氣質大師”的不二法門。

糾察,行走的“氣質大師”

採訪結束前,筆者向他們拋出了最後一個問題:有什麼心裡話想對廣大官兵說?上士鄧楠回答到:“這份工作確實帶來了不少的誤解,可在我們心底,這份工作始終代表著神聖!我為所有在糾察工作崗位上付出的戰士驕傲!”

(學習軍團·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